日清塘鳖苗的人工养殖技术_第1页
日清塘鳖苗的人工养殖技术_第2页
日清塘鳖苗的人工养殖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清塘鳖苗的人工养殖技术

2.虾或充公高年12月种植(1)铺底:在准备好的热室和龟池后,除了清洁池外,池塘的栖息地应考虑冬季和冬季的需要。作者的经验是在池底放置30厘米细砂,并在每个池角上放置少量土壤,这不仅有利于冬季和开放后的生态繁殖,而且有利于生态繁殖。尤其是土壤不仅具有一定的润滑性,对肥料和水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缓冲区。铺底的细沙粒径须一致,一般要求0.6毫米,切忌粗细不均。(2)搭设晒背台与饲料板:全采光温棚能达到晒背的目的,而设置晒背台十分重要。晒背台宽1米、长2~3米。制作时取三块厚3厘米、高10厘米、长1米的木板,先用锯把木板一面两头角锯去,使木板呈横立长半圆形,然后在圆背上钉竹片或薄板,片距为3厘米,钉时其中一块木板立在中间,钉好后在竹片或薄板上蒙上一层纱窗网布就可。设置时先在池底用砖(或其它支撑物)搭一个架,然后把晒背台架在砖上。这样在养殖期间,白天有太阳时,鳖会爬到晒背台上晒背。饲料台一般设在池里靠过道一边的池墙边。如是水下投喂粘合性好的颗粒饲料,只需在水下平铺一块水泥瓦即可,但要求水泥瓦离水面不超过10厘米。(3)注水培肥:池中的设施搞好后应注水至35厘米深,而鳖苗放养前应先将池水培肥,做到肥水下塘。肥水下塘的好处有四:一是培好的绿水是个安静稳定的水体环境,鳖在池水里比较安定。二是绿水中有大量的藻类,白天可不开增氧泵节省用电成本。三是有些藻类会在池壁和一些附属设施中附着形成一层生物膜,使苗种在爬行时不易损伤体表。四是绿水中有一定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既是鳖苗的开口好饲料,也能吞食一些病原菌,起到防病作用。肥水的方法:每立方米水体用鲜牛粪250克、尿素10克、过磷酸钙5克,把肥料先在桶里溶好后均匀泼洒于池中,在晴天有阳光的情况下,一般3~5天就可达到要求,即水色呈茶绿或黄绿色,透明度15~20厘米。(4)放养密度:由于冬季不再加温进行自然越冬,所以日本鳖的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25只为好,一般养到第二年6月就可养成250克左右,放养到外塘后养到10月左右可长到500克以上的商品上市。(5)鳖苗挑选:按常规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并要求同一棚内的鳖苗放养时间差不超过5天。做好以上工作后就可以进行鳖苗放养了。放养前可用刺激小、效果好的药物(如用2%盐水等)浸泡5分钟进行鳖体消毒。放养时用手捧起轻撒于池水中即可。放养后在饲料台中撒上一层粒径较细的颗粒饵料,如当时不吃也无妨,因池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动物供鳖苗觅食,而投饲料只是以诱食为主,开食的饲料中头几天应添加些熟鸡蛋黄或红虫,比例10%~20%。3.配置合适的温度(1)投饵:投饵可按四定原则进行。一是定质:除用人工机制配合饲料外,应添加新鲜无毒的瓜果菜草汁,以补充各种维生素的不足,同时也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笔者过去曾提倡在饲料中添加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这要看当地的资源而定。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大量用冰冻制品和动物内脏,由于在应用时方法不当(如冰没化透就用)和一些内脏质量不好(如有病变的肝脏等)再加上比例过多,出现过一些对生长不利的现象。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用鲜活不变质的活料,如鲜鸡蛋、鲜蚯蚓、鲜螺、鲜鱼等。否则就不要乱添加,而添加比例除亲鳖外,一般以5%~20%为好。二是定量:开始按鳖体重5%的量,6天后则以前餐的吃食情况和当天的气候变化情况以10%的幅度灵活增减。三是定点:投饵定点应视当时棚内的环境灵活应用,如当气温较稳定而棚内的空间温度也较稳定时,还应采取水上食台投喂,最好采用栏栅状食台,用条状饲料投喂法,如是温差大、空间环境不稳定的情况,在确保饲料粘合性的前提下,可以水下投喂,食台可采用栅笼状板式平铺水泥瓦的方法。总之,大棚里不加温、空间环境受外界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各地可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四是定时:投饵要定时,但也要根据季节情况灵活而定,一般在气温25℃以上时,投喂3次,即上午8点、下午4点、晚上9点;当室外气温在25℃以下、而室温25℃以上能保持8~10小时,就喂2次,即上午7点、下午2点。当室温20℃以上不到8小时时,一般中午喂一次就可。当室内气温20℃以下时,就应开棚让其自行停食过冬。(2)生态管理:塑棚内,养鳖的环境分空间环境和水生环境两大部分,采光大棚的空间环境,由于受室内气候环境的干扰,季节与昼夜的变化较大,我们通常把空间环境中的主要调节因子归纳为光照、室温、湿度、干扰因子、气体成份与浓度。这当中光照完全取决于自然,人为的灯光补充是极有限的,室温几乎与光照气温同步,一般在没有增温设施的情况下,调节就应视当时的气温情况而定。所以就把保温作为重点调节因子,按季节调节。一般在气温25℃以上时,基本不盖棚,谓之常温养殖,而当气温降到25~20℃时,就应盖上外边第一层膜。但盖上后有时晴天太阳好时上午9点到下午2点间室内温度会高达40℃左右,此时可稍打开棚底部一条缝,一般要求两头打开,使其对流,时间通常在中午11~12点间,通风时间为1~2小时。而当气温降到20~15℃时,就应盖上第二层膜,使棚内的温度白天达到平均25℃左右,而晚上因无阳光,室温会降到20℃左右。此时鳖在池底不太会活动。相反如果还想保温使鳖在晚上再吃一次食,可在塑膜外层再盖上一层厚3~5厘米的草帘子。棚内用灯光照明8小时(一般在前半夜用该法),可延长10~20天的觅食时间以增体重。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棚内已达不到较长的觅食温度。相反,较短时间的高温只能增加鳖体对环境温差的调整频率,从而影响体质和健康,对越冬不利,所以可以逐步开棚,方法是先揭外层棚一边的底部1米塑膜,过3~5天后再揭开另一边与对面同样的高度,再过3~5天后照上法揭开第二层塑膜就可。切忌一次揭掉,揭时塑膜往里卷,这样便于下雨时淌水。为了防止大晴天强光照射,棚顶可卷几条草帘子遮强光,使棚内有些暗光,这时棚内温度较低,鳖开始蛰伏不动。但却不受风雨的侵袭,所以更利于安全越冬,冬季棚内如无特殊的异常不用再动它。第二年早春,当气温增加到15℃以上时,再采取从里到外逐层盖棚的方法,使棚里温度达到20℃以上使鳖逐步活动吃食。一般从盖棚到觅食需4~8天时间,这样一直到室外气温持续上升到20℃以上时,再从外到里逐步开棚,进入常温养殖。此时的塑膜如无损坏,可一直卷到棚顶再捆住,如已老化破损,可全揭掉,晚秋再换新的塑膜。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关注的几项调节因子主要有物理因子:水温、光照、波浪、水色、透明度等,生物因子有:浮游生物、病原体和养殖对象等,水化学因子更多,但主要是抓住溶解氧和pH即可。水生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主要取决于自然气候(如光照与温度),所以人工调节着重于生物与水化学。一般淡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生物量(或叫平衡量)对养殖是有利的,但当生物中的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超过2万个/升时,就应及时捞出,而能进行光合作用增氧的浮游植物(藻类)每升水应保持2万个以上。当数量不够时,就应肥水培养,培养方法最简便的是提取无病池中的肥水作为母液,一般以本池水的1/5就可。而池中只要水体保持绿色和有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进行生物增氧和及时捞取吞食浮游植物的浮游动物,使生物保持“平衡”,一般不太会出现缺氧现象。水体中的pH则可用20~30克/米3生石灰泼洒,调节pH至7~8即可。而到冬季越冬时,也应保持一定的肥度,否则池中也会缺氧而影响越冬。(二)封闭式人工加温养殖新技术1.温室结构封闭式温室的形状与大棚差不多,但须增加保温和加温设施。保温设施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棚顶保温,即在棚架上第一层为塑料布,第二层为5厘米厚的泡沫板,第三层再用塑料布密封,然后用帆布盖在最外面挡风雨。这样的保温棚顶一般可用5年以上。二是外墙保温,即在最外的池墙中夹一层2厘米厚的泡沫板就可。加温主要是锅炉和传热管道。封闭式温室的鳖池为水泥池,单池面积50米2,池深40厘米、水深30厘米。2.封闭式温室内的主要养殖设施根据封闭式温室的环境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