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研究_第1页
A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研究_第2页
A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研究_第3页
A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研究_第4页
A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公司财务重述案例研究篇一:财务报表重述文献综述财务报表重述文献综述摘要:随着资木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日趋严重,这极大地误导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运营状况的判断,降低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引发了很多学者对财务报表重述问题的相关研究。研究证明,影响财务重述动因很多,且财务重述会影响公司内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文章从财务报表重述的动因及原因、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提出了关于报表重述未来研究领域和理论扩充的展望。关键词:财务重述;上市公司;业绩财务报表重述是企业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对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进行重新表述。财务报表重述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造成许多负而的市场效应,并给投资者利益带来巨大损失,不利于资木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财务报表重述的动因及原因、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方而进行探讨。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重述的现象严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房地产公司,财务重述的比例逐年上升(曹阳、王京京,2012),中小板上市公司重复进行财务重述的公司比例加大(祝楠,20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行业分布均衡,但地区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较经济欠发达地区重述绝对数大,重述的时间分布不均衡(李杰、张玲,2011),而且通过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财务报表重述的比例越来越多。这就会使得投资者对企业的信息质量产生怀疑,并打击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进而阻扰资木市场的有效运行。因此,对财务重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财务报表重述的动因、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方而进行文献综述。一、财务重述的动因及原因研究1、 关于财务重述动因的研究众多学者曾对财务重述的动因进行过深入研究,大致包括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从盈余操纵和盈余管理角度分析:于鹏(2007)提出,为了掩饰不佳的盈余状况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行为是财务重述泛滥的原因;尤丽芳(2010)将财务重述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之一是基于盈余操纵目的的财务重述,希望在报表上实现扭亏为盈,保持再次融资和配股的资格以及避免连续的亏损被特别处理,而将外因概插为会计信息不对称、外部机构的监督、成木低廉等;万红波、陈婷(2011)提出,迫于企业融资压力,保持盈余持续增长,企业会采取各种手段维持财务预期。鲁乾(2013)得出管理层为满足融资需求可能会操纵盈余,不可进免地引发财务重述。另一方面从薪酬契约视角研究:魏志华、王毅辉(2007)认为,管理层有动机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内幕交易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层的自利性行为可能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尤丽芳(2010)提出,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契约和新任的管理层清算历史旧账亦是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内因之一;万红波、陈婷(2011)认为,拥有更多股票期权薪酬会强化财务重述的动机。杨蓉(2011)研究指出,企业高层会通过财务重述为自己获取高额薪酬。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普遍从经济学角度寻找动因,认为企业基于掩饰真实经营状况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和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财务重述的主要动机。2、 关于财务重述的原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缺陷和公司内控缺陷角度:于鹏(2007)提出,财务重述的发生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有关;魏志华、王毅辉(2007)认为,有缺陷的会司治理结构是财务重述的主要诱因;曹强(2010)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是导致财务重述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指出,公司规模和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也是财务重述的重要决定因素。基于惩罚成木低廉角度:林成喜(2007)认为,我国对虚假报表的惩罚力度较轻且执法力度不严,是财务重述的主要诱因;饶理宾(2012),张劲松(2013)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不力和政府准则制定及处罚力度乏力是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财务重述的原因。基于股权分散角度:于鹏(2007)认为,绝对控股相时于分散化股权和国有股权来说会对公司管理层有更强的制约效果,认为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比国有性质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低;张俊瑞、马晨(2011)发现,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可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上学者在财务重述动机和原因的分析中,分别总结了企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有的学者还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一些观点进行了论证,如高管背景等因素对财务重述现象的影响。但是在对财务重述原因的分析中,仍然局限于零散的细节分析,缺乏相关系统理论的支律。二、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1、管理层的利己行为在公司管理层编制财务报告和公司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阶段,容易出现会计差错从而引起财务报表重述的原因是公司为了避免连续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和保持其再融资资格。因此,公司的管理层就会利用其公司内部人的身份,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操纵来增加自身的利益。Harrisetal.(2007)通过研究发现,对管理层实施的股权激励会增加公司财务重述的可能性。任春艳、李杨(2012)研究2006至2009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发现公司高管股权价值薪酬比与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并且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高管更有可能采取激进的会计政策,进而引发财务重述。同时,Burns和Simi(2006)研究发现,CEO期权组合对股价的敏感度与财务错报的可能性显著正相关,而CEO薪酬结构的其他部分则不显著相关,表明CEO会通过财务错报影响股价以谋求私利。从这些研究也可以看出,公司的管理层持有公司的股票,他们强烈的自身利益需求就会促使他们为使股票溢价而获利来进行财务重述。2、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极大的加大了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我国审计指引(2010)规定,企业更正己发布的财务报表,表明企业内部控制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报告时,描述重大缺陷的定义、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由此可见,不论国外国内,财务报表重述都被视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迹象。SOX法案的颁布,增强了公司高管对公允表达财务信息的责任,可能影响财务报表重述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Agraw-al,2008)。而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SOX法案颁布前,上市公司的内部交易行为较多。财务报表重述公告期间,内部人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优势。在财务报表重述前抛出持有公司的股票以减少因重述带来的股价下跌损失,SOX法案颁布后,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行为明显减少,SOX法案约束内部人交易行为(李杰、张玲,2011)。由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关系,因此上市公司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及其独立性与公司财务重述显著负相关(Dechou,1996)o但也有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独立性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没有相关性,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的存在会抑制财务报表重述(Agrawal,2005)。3、 公司的会计处理很多上市公司通过混淆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将会计估计变更归咎于重大会计差错,滥用追溯调整规避ST及退市。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做出能显著调减受益的会计处理,在扭亏为盈的年份做出能显著调增受益的会计处理,从而有效避免退市。当期利润低于上期、资产负债率较高、规模小及亏损的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可能性越大(张为国、王霞,2004)上市公司主要通过调整成本费用、税费相关、投资收益及收入(姜英兵等,2010)、股权结构、股权激励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于鹏等,2007)。三、关于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分析针对财务重述引起的经济后果和社会影响,众多学者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是频繁的财务重述可能会暴露自己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行为而引发资木市场波动: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进而失去对财务重述会司的信心,进而减少对企业的投资并迫使财务重述公司裁员等。1、基于经济损失角度的经济后果分析何威风(2010)认为,财务重述可能是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但在有效的资木市场中,公司外部市场可能会识别管理层的目的,并进行惩罚,而且依据相关法律,投资者在公司财务重述后遭受重大损失,特别是由于财务欺诈等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企业补偿损失;陈晓敏(2010)认为从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来看,财务重述会使投资者怀疑先前财务报告的质量,降低他们对公司会计信息的依赖,并结论尽管财务重述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对理论研究和实务运行都产生了经济影响,但现有财务重述理论研究还存在不足。对此,我们认为财务重述可以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研究:一是重视财务重述的理论研究。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最新知识建立起财务重述研究的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高度对公司财务重述进行研究。二是考虑不同制度背景的财务重述问题。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环境以及社会制度国家的财务重述问题应该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加转轨经济国家的财务重述问题。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财务重述展开研究将有助于丰富财务重述理论。三是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公司财务重述进行研究。行为金融在多个方而对现代主流金融理论提出挑战并有效地解释了众多市场异常行为,目前己经成为国内外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如何突破传统的决策主体理性人假设,将行为金融学引入到财务重述中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打击他们对财务重述公司股票的信心,导致他们抛售财务重述公司的股票,最终导致公司资本成本上升,而公司价值则下降;万红波、陈婷(2011)认为,中美发生财务重述的案例均迅猛增加,己经对证券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我国,财务重述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由此而对股票市场失去信心的危害不小于西方国家的市场。2、基于引发时会计诚信怀疑角度分析于鹏(2007)认为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和效率低下,也使得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林成喜(2007)通过实证研究论证,财务重述的影响不仅限于个别股票的价格。不少证据还表明财务重述引发投资者对会计诚信的普遍怀疑,从而动摇整体投资者信心;陈晓敏(2010)总结了理论界关于财务重述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的两种观点,即传染效应和竟争效应,传染效应认为信息传递效应会使投资者对财务重述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质量产生怀疑,从而使整个行业所有会司的价值受损。李世新、刘兴翠(2012)则以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的角度,更加认同传递效应中的传染效应,认为个别会司的财务重述很可能会动摇投资者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比较认同财务重述会对资本市场产生负而影响,也会使投资者道受损失进而影响企业价值,并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时相关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数据论证。四、财务重述研究展望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本文对财务重述动因,原因,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多方而进行了文献回顾发现,我们可以得知,财务报表重述行为的经济后果严重,对资木市场影响较大,很多都存在财务舞弊的嫌疑。同时,财务报表重述影响了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公司股价。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在以下方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首先,需要加强财务重述理论的深度研究。当前学者的研究方向仍局限于薪酬契约、公司内控、盈余管理等视角,或者纠结于对财务重述问题细节的阐述,仍然缺乏相关系统理论的支撐,尤其缺乏价值观层而的理论分析。其次,需要更进一步拓宽财务重述的研究领城。现行研究主要以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拙,从公司治理和规章制度等角度展开研究,但仍然缺乏学科间的交流研究,存在理论阐释的单一性。可采用跨学科研究方式,从经济学、伦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汲取知识,进一步完善理论基础。参考文献:何威风•财务重述:国外研究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10,(2):97-99.张俊瑞.马晨.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63-72.于鹏.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9):45-46.万红波.陈婷.中美财务重述制度比较一-兼评两国财务重述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的相似性[J].财会月刊,2011(12).李杰,张玲.财务报表重述公告效应研究[J].财会月刊,2011,(12).任春艳,李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财务重述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C]北京:中国会计学会,2012:33-35.曹阳,王京京.1998年至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趋势与特征一基于财务报表重述行为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2,(6).鲁乾.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4):85-88.李世新,刘兴翠.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公告市场反应与行业传递效应研究[J].管理评论.2012(5):137-143曹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原因分析[J].经济管理.2010,(10):119-126.王毅辉,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J].证券市场导报,2008(3):12-13.杨蓉.高管控制下的财务重述与高管薪酬关系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1):31-37.饶理宾,张波曹,建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原因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3):20-22.祝楠.2005年至201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年报重述行为的趋势和特征[J].中国证券期货,2013,(2).张劲松.张娇.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动因分析[J].商业经济.2013(5):108-110.陈晓敏,胡玉明,周茜.财务重述经济后果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59-64.林成喜.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07.尤丽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制度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HarrisJ.,BromileyP.IncentivestoCheat:ThelnfluenceofExecutiveCompensationandFirmPerformanceonFinaneialMisrepresentationTj].OrganizationScience,2007,(18):230-232.Burns'.,KediaS.ThelmpactofPerformancebasedCompensationonMisreporting[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6,(1):89-91.DechowP.M.,SloanR.G.,SweeneyACausesandConsequencesofEarningsManipulation:AnAnalysisofFirmsSubjecttoEnforcementActionsbytheSEC[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1996,(13):167-169.AgarwalA.,ChadhaS.CorporateGovernanceandAccountingScandals[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2005.(2):267-268.篇二:财务报表重述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财务报表重述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 基于戴尔公司案例的分析一、 文章整体思路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戴尔公司为案例对象,讨论了因供应商大额支付款项错报、准备金不当会计处理造成的财务报表重述事项,并将财务报表重述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联系起来,分析了戴尔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管理层评价及审计师报告,最后从正确看待财务报表重述与重大缺陷的关系、正确理解和应用管理层的评价报告和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充分理解“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的理念等方而进行了评述,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提供借鉴。二、 关于文章选题财务报表重述:包括会计原则变更以及会计差错更正。当公司发现某项前期会计差错时,必须在该差错被发现和更正的期间披露差错的性质及其影响。我国的财务报表重述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并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方式,及时披露更正后的报表及相关附注。(2) 我国学界对财务报表重述的研究集中在描述性统计及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上(3) 在SEC的解释公告和PCAOB的审计准则中,均将财务报表重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要求管理层充分考虑重述是否构成一项重大缺陷,并在相关的评价和鉴证报告中予以描述和披露。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审计指引也明确指出,“企业更正己经发布的财务报表”,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岀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报告时,描述重大缺陷的定义、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三、以戴尔公司为例进行财务报表重述问题分析2、案例分析戴尔公司主要存在两方而的问题:(1) 错报供应商大额支付款项戴尔公司没有披露来自因特尔的大额支付款项,导致其盈余能力被错报。MCP项目折扣给戴尔造成的影响表现在:①对经营业绩影响重大。②MCP项目开支可能因违法而减少。③支付与否的决定权掌控在因特尔手中。MCP折扣对戴尔的业绩表现有重大影响,因此其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对保护投资者利益非常重要。公司应将该折扣处理为营业费用的减少,但戴尔在相关的年报和季报填报资料中,将4年间累计收到的折扣全部计入组件成本(而非冲减营业费用),并宣称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成本削减活动”以及组件成木的下滑,导致包扌舌经营费用、营业利润在内的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重大误导。(2) 准备金和应计项目会计处理不当涉及的项目包括:战略基金和其他“或有事项”公司应在相关的损失很可能发生或能够合理估计时,将其确认为一项费用,抵减当期的利润。即准则不允许公司计提通用的、非特定业务风险的准备金,同时要求任何前期多计的准备金应在发现时予以转回,冲减当期的利润。02-05财年,戴尔创建了一个代码为24990的“战略基金”通用准备金账户,由财务部控制,反映超额提取、无支撑凭证的应计额,这种做法违反了准则规定。通过“风险机会表”计提不当准备金编制“风险机会表”,表中包含了多余的准备金,管理人员将多余款项在不同期间进行结转,并选择“恰当”时机予以释放。不当建立和使用重组准备金戴尔并没有将超额计提的重组准备金转回利润,而是使用这些超额准备来抵消不当期间的成本影响,导致经营费用率重大错报。欧洲、中东和非洲区的准备金该区域的财务董事参与实施了“饼干罐会计”策略,在Q3FY03-Q1FY04期间不当记录的“重组”准备金被不当处理为公司的日常业务开支,完全与重组无关,造成EMEA低估该期间的经营利润。上述准备金在Q2FY04.Q1FY05分别转回,导致多个季度的盈余被歪曲。红利和利润分享账户饼干罐准备薪酬委员会确定2001财年的红利/利润分享支出低于公司实际计提的准备金,但公司并没有将多计提的准备金冲回,而是将其转入Q2FY02-Q1FY03,以管理公司所报告的经营费用。所谓的“饼干罐会计”,是指在经营状况良好的年度,提取准备金来降低盈余;在营运不佳的年度,则动用这笔基金来提高盈余,给报表阅读者以公司年年获利、财务平稳的卬象。⑥少计拉斯西马斯工厂重组负债四、戴尔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1)报表重述前对内部控制得出的结论包括:①“披露控制和程序有效保证了公司在规定期间内包含在定期SEC填报资料中所要求的记录、处理、汇总和报告的信息”;②“管理层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公司ICOFR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公司的ICOFR在报表日是有效的”:③“在CEO和CFO的参与下,公司管理层对ICOFR是否在第四季度发生变更进行了评价,认为没有、或可能发生对ICOFR重大影响的变更”。(2)报表重述后管理层需考虑该重述事项是否构成重大缺陷,并在ICOFR的评价报告中予以描述。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具体表现包括发现高管舞弊、重述以前发布的财务报表以反映重大错报的更正、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公司的ICOFR未能发现该重大错报,以及公司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和ICOFR的监控无效等4种情形。戴尔公司案中,从性质上看经过近1年的调查取证,对2003—2006财年及2007财年第一季度的报表进行了重述;从影响程度上看,无论是因特尔提供的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折扣,还是相关准备金的计提和转回,都存在严重错报相关科目、误导投资者的情况,符合重大缺陷的定义,因此管理层应考虑上述事项的影响,并在评价报告中予以揭示。如何描述重大缺陷关于控制环境。从高层基调和控制意识、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两个方而来描述。控制环境是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包括设定组织的基调、影响控制意识等,是其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关于期末财务报告程序。体现在“没有维持期末财务报告的有效控制,包括针对复核、监督和监控会计活动的控制”。管理层认为上述重大缺陷导致2003-2006财年年度报告及2007财年第一季度报表重述,导致2007财年和其他中期财务报表的调整(含审计调整);此外,上述重大缺陷可能导致年度和中期合并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无法及时被防止或发现。③重大缺陷的纠正计划,包括:控制意识和责任方而、人力资源政策方面、财务部门重组及会计人员培训方而、流程和控制改进方而、培训方面、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沟通方而、审计委员会职责方而④评价结论管理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