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常式看《普利波特》中的专名翻译_第1页
从行为常式看《普利波特》中的专名翻译_第2页
从行为常式看《普利波特》中的专名翻译_第3页
从行为常式看《普利波特》中的专名翻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行为常式看《普利波特》中的专名翻译

一、normnorm自古以来,只要翻译存在,很多翻译标准(例如严格的“信达雅”)就会评价翻译的好坏,这使得翻译活动既困难又难。然而,人们却很少质疑这些把很多翻译版本评价为“差强人意”的翻译标准是否可行。事实上,很多标准本身可能是高不可及的预期。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y(DTS))试图研究“翻译是什么,可以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而什么,而从来不是的样子。”(“whattranslationisandcanberatherthanwhatitoughttobebutneveris”)(Hermans,19),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对目的语文化中翻译的研究总结出“norm”。可以说,“norm”是图瑞(Toury)和赫曼斯(Hermans)描述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图瑞把“norm”定义为“把某一译语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适当而可行的翻译行为准则(Toury,1980);而“norm”就是在通过对某方面翻译资料的广泛收集,以及翻译现象的描述性研究,即分类、比例划分、概述、测试及形成的,而最后的规律(laws)则是个未知数(见下图)。图瑞还把“norm”的特点总结为社会文化具体性和不稳定性,说明研究某方面的“norm”必须考虑这一翻译现象所在的文化氛围和时间历史性。赫曼斯(Hermans)的定义跟图瑞有着本质不同,他认为“norm是心理和社会实体,是人们互动交际中重要的构成因素,属于社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规范涵盖常规与法令之间的全部领域。”(Hermans,1996:31)。翻译模因论(meme)的开创者查斯特曼(Chesterman)则对“norm”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宽泛得难以捕捉。他认为,翻译中涉及的所有因素都是翻译模因,而占据主导地位的模因就是“norm”。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图瑞的定义。二、行为常式的研究俗话说“一姓一名皆有精义”,作为近年全球最受欢迎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中的人名(包括魔法师和恶魔)、地名、动物和魔法配件也充满了原创的魔幻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更有着用心良苦的文字游戏和幽默元素。而且,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固定版本的真实的专有名词,这些名字的翻译没有现成的版本可参考,也没有现实中的实物与之相对应。因此,译者在处理时的自由度就相对较大。而描述翻译研究的精髓便是避免对翻译标准的不切实际的设定与预期,而是实事求是的研究材料中译者的倾向与选择,并由此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本文现在所指的行为常式。前人对行为常式的研究都较为宏观,着眼点大都在文学作品整体或某篇文章的翻译策略上,本文研究对象较为具体化,针对虚构专名翻译一项,试图得出关于行为常式的结论。即使笔者试图利用最客观的描述性态度对收集而来的名字进行总结归类,但在于港台译名对比的过程中,总难免有优劣的判断之嫌疑。再者,专有名词的翻译的研究并未得到重视,甚至现在有些书刊杂志和电影字幕都直接把源语的名字未经翻译成汉字直接引用。这引起了专名翻译是不是翻译的争论。而据图瑞的观点:什么是翻译?“翻译就是在目的系统当中,表现为翻译或者被认为是翻译的任何一段目的语文本,不管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Atranslationwillbeanytargetlanguagetextwhichispresentedorregardedassuchinatargetsystem,onwhatevergrounds.)而且,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并未出现原封不动引用英文名字的现象,所以这种质疑在这里是不足为信的。三、不完全译的人名《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可以说是当今最流行的小说,而且并非儿童文学,在成年人中也非常流行,从1997年首次出版至今,被译成了6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仅前六部的全球销量就超过了3亿册。由于整个系列一共有七部小说,其中的专有名词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只收集了最具代表性的前三部作为样本,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一般来说,有两种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第一个是音译,意思是用目的语中对应的字符根据发音代表源语的名称,例如,哈利波特应音译为“哈利·波特”。另一方面,有直译或解释,反映了一个名字作为单词的意义。譬如,魔法师Sirius的名字被翻译成为“小天狼星”;另一位魔法师的绰号Moonface被翻译成“月亮脸”。生物的名字可分类为人,魔法师,魔幻生物,宠物和鬼魂。译者对不同的种类也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此外,因为它是在前面的章节中提到,重点将放在那些原创而神奇的名字上。因此,人的名称,如对哈利波特及其家庭成员的同学的,将被排除在外。另外,有些魔法师的名字也将不再需要复杂的考虑,它们往往是不太常见的人名,如奥林普马克西OlympeMaxime(奥利姆·马克西姆)andMollyWeasley(莫丽·韦斯莱)。本着描述翻译研究的精神,与许多其他翻译研究不同的是,作者将不会提出任何自制的“更好”的翻译版本。重点将始终放在解释,而不是判断。为了统计概括,一定数量(30个)的魔法师名字被随机选择进行定量分析。其中26个,即百分之八十七完全是根据单词的发音音译的,这使它们看起来与普通人的名字没有什么不同。音译并不代表译者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译者可以在对同音的汉字的选择中体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对人物喜好的倾向。如女魔法师FleurDelacour的名字都被翻译成了“芙蓉”。而事实上,fleur在英语里确实是一种花儿,但不是芙蓉(lotus),而是鸢尾。另外三个不完全音译的名字为SiriusBlack(小天狼星·布莱克),PeterPettigrew(小矮星彼得),andYouKnowWho(神秘人)。其中凤凰社的成员之一、魔法师PeterPettigrew的名字翻译最具争议性。彼得是Peter的中文标准音译,但Pettigrew与小矮星(littledwarfstar)并无任何关联,而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没有任何字面意思的姓,加拿大的前外交部长就姓Pettigrew,译为佩蒂格鲁。译者显然是把Pettigrew这个姓拆开翻译了,Petty在英语中是小的意思,而grew是grow(生长)的过去式,合在一起就是长得矮,而因为小矮星在书中是作为小天狼星的朋友出现的,就在后面又加了“星”字,显示两者的亲密好友关系。比起魔法师中大多数的人名,小说魔幻生物和宠物的名字起得就更有想象力和魔幻色彩,翻译出来的版本也更加大胆而有趣,并且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意味。如罗恩的老鼠Scabber就翻成了“斑斑”,而scab的原意是“疤,结痂”,给人消息的联想,而这个可以变身为斑点狗的老鼠叫“斑斑”显然更为合适。类似的有,Fang译为了“牙牙”,Winky译为了“闪闪”。但另外一只三头恶狗Fluffy并未如台湾版本一样译成“毛毛”,而是根据其危险与吓人的特性译为了“路威”。可见,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考虑名字的字面意思,而且也把名字的主人的特点纳入考虑范围。还有一种魔幻生物的名字都是根据字面意思经过略微调整直译的,那就是4个魔法师朋友詹姆斯·波特,鲁宾,天狼星·布莱克和小矮星彼得的昵称。在魔法学校,四个朋友学会了把自己变身为动物的技能。因此,他们的绰号是跟他们变成的动物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鲁宾每个月圆之夜都变成狼。所以他的绰号Moony就被翻译成“月亮脸”(moonface)。而哈利的爸爸詹姆斯·波特可以变成鹿,他的名字是Prongs,译为“尖头叉子”(象征鹿角)。小矮星变为老鼠,叫做Wormtail,直译为“虫尾巴”。小天狼星变成的黑狗Patfoot,被翻译成大脚板。但不是每一个具有字面意思的魔幻生物名都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如叫做Hermes(有隐士的意思)的猫头鹰的名字就音译成了“赫梅斯”。而台湾版本中就按照字面意思和发音结合译为了“赫密士”。而赫敏的宠物猫Crookshanks也未按照字面意思译为“歪腿”,而是直接按照发音译成了“克鲁克山”。译者的这种选择可能是因为那只猫本身的腿并不歪,而是罗圈腿,然而Crookshanks在英语中也没有罗圈腿的意思,所以译者为了避免歧义,直接用符合其发音的汉字代替。四、大陆版本:“伏地需要”根据查斯特的“问责行为常式”(AccountabilityNorm),每个翻译都会为自己的译本负起责任,也经得起别人的追根问底。而译者本身对某些翻译策略的解释便成为珍贵的研究对象。笔者就在网上搜索到了这样一个材料,即新华社的记者采访了《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的三位译者之一的马爱军。说到专门的翻译,马先生提到了原作者J·K·罗琳的代理提出的要求:由于名字复杂,要求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的版本尽量与台湾的译名相符。小说中的第一大反派“伏地魔”Voldemort的名字翻译就是马先生提出的一个例子。但是,他还指出,台湾的版本用的是“佛地魔”,他把“佛”字改成了“伏”字,因为Voldemort更多是心狠手辣的坏蛋而不是仁爱的佛。这显示了译者想要让人物“名符其实”。但是,通过比较我们得知,两个版本的专门翻译出入很大,因为海峡两岸专门翻译的标准迥异。而通过对比研究,我们更容易得出两岸魔幻译名行为常式的具有建设性的结论。在台湾版本中,译者比较喜欢把“魔(Mó)”字用在名字中,如Marvolo,Merope,Morfin被音译为魔佛罗、魔柔、和魔份而不是马沃罗、梅洛普和莫芬。虽然两岸的译者在翻译普通人名的时候用以代表这几个读音的汉字本来就不尽相同,但是大陆版本中还是对M后面几个不同的原因作了区分,用了不同的字“马、梅、莫”来代替,而台湾都用了内地几乎从来不在人名中出现的“魔”字。另外,在前文出现的翻译成“芙蓉”的Fleur可见,台湾版本的译者在选择音译汉字的时候自由度更大,可以牺牲音译对源语读音的忠实度而选择自己觉得更具有表现力的汉字。而即使在翻译魔法小说时,大陆译者也秉承了翻译普通人名中使用中性字,而不是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汉字的传统。大陆版本在翻译魔法师的名字和魔法生物和宠物的时候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字数比较长,我们对50个上述名字做了统计,大陆版本50个名字的平均字数是4.3,而台湾版本的平均字数是3.1,平均少了1.2个汉字。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说,台湾版本的名字更为灵活和简短。五、“行为常式”的翻译解释通过对大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小说前三部中三十个魔法师的名字和二十个魔法生物和宠物名字的对比研究表明,如果英文名字本身没有明显的字面意思,异化的音译的方法就会广泛运用在名字翻译中,对原文各个细致读音的忠实和选择中性化的汉字代表声音是最具主导意义的行为常式。再者,在对名字字面意思的直译过程中,译者则倾向于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即使要牺牲一部分对字面意思的忠实度,也要使中文版本更为有趣和得体。第三,在于台湾五十个名字的版本做了对比研究后,笔者可以很有信心地总结出台湾版本的翻译弹性更大、更为简洁的特点。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