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之第4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之第4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之第4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之第4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之第4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主讲人:刘旭教育学院SchoolofEducationEducationalPsychology教育学院SchoolofEducation教育心理学

EducationalPsychology内容第二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三节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第四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概述……4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1、心理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发展与发育、成长的区别在哪里?发展侧重于个体身心的有次序变化,侧重于质的变化;发育、成长强调个体生理方面的量的增加。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心理上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5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连续性:人的一生就是生理、认知和社会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且从个体出生开始。阶段性:个体的生理、认知和社会化等方面在某些年龄阶段会因持续发展的累积而使个体某种心理特质产生突生性变化或使个体表现出某种新的心理特质。6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顺序的,遵循共同的模式;个体从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心理机能的发展:感知觉运动机能、情绪、动机以及社交能力抽象思维。某种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有顺序。(身体即运动机能)首尾方向近远方向大小方向7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个体心理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的共性,又有特殊性;各种心理机能开始出现和发展的具体年龄、发展的速度、各种心理机能发展所能达到的最终水平以及各种心理成分在某个个体身上的结合模式都会因人而异。8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个体不同心理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不同,其各自发展到成熟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也表现出不同年龄阶段差异。神经系统发展较早:3、4岁时的脑重量占成熟时的80%,9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生殖系统发展较晚:青春期前较慢,之后发展迅速,20岁前基本成熟。关键期: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若错过这个时期或适当条件,个体的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无法产生。9二、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1、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决定性的条件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与方向。注意:教育只是主要条件,其作用并不是唯一的。2、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育教学必须遵循准备性原则。准备性原则是指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应保证他们在新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应保证他们学习时所消耗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10三、发展心理学中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重要内容1、有关思维发展的研究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代表2、有关人格发展的研究以弗洛伊德和艾里克逊为代表2、有关道德发展的研究以柯尔伯格为代表11一、皮亚杰简介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代表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主要思想:儿童的心智活动异于成人;儿童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智力发展,并非表现于他的知识在量上有所增加,而是在思维方式上有质的改变。即“儿童不是小大人”,不同年龄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12二、皮亚杰理论基本概念1、认知结构与图式(结构主义)认知结构: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在适应后天环境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用以认识周围环境的知识和行为系统。图式:个体在应付某种特定情境时所具备的认知结构;如,抓握图式、吮吸图式等,是认知结构的最小单元。13二、皮亚杰理论基本概念2、组织和适应(生物进化论)组织:指个体统合运用身体各部分机能以达到目的的过程。适应:指个体的图式或者认知结构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过程。同化:是指个体运用其已有图式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或将其新遇见的事物纳入到现有图式之内,即知识的类推运用。顺应:是指在已有图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了符合环境的要求,主动修改其既有的图式从而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14二、皮亚杰理论基本概念3、平衡与失衡(物理学)平衡:运用已有认知结构能解决当前问题时,处于平衡状态。失衡:运用已有认知结构不能解决当前问题时,平衡被打破,导致失衡。失衡后,人要接受新知识,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新平衡。然后新平衡被打破,再达到平衡。人的认知结构就是再不断的失衡与平衡之间丰富与发展起来的。15三、认知发展阶段论1、感觉动作阶段(sensorimotorstage)指自出生到两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依靠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等图式吸收外界知识;六个月后,由本能性反射动作发展到目的性动作;到感觉动作阶段末期,发展出物体恒存性或客体永恒性概念。16三、认知发展阶段论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stage)指两岁到七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典型特点:儿童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前运算阶段意指儿童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地步之前的一段时期。原因: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17守恒实验守恒是指某物体某方面特征(如重量或体积)不因其另一方面特征(如形状)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原因:知觉只集中于某一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关注注意状态的改变,而忽略改变的过程。18不可逆性实验不可逆性与可逆性相对,后者是指思考问题时可以从正面去想,也可以从反面去想。问:你有兄弟吗?答:有。问:他叫什么名字?答:叫吉姆。问:吉姆有兄弟吗?答:没有。小明家有3个兄弟:老大叫大明,老二叫二明,老三叫啥?19三山实验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儿童不能从对方的立场或观点来考虑问题,以为自己的想就是别人的想法,并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问题: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20三、认知发展阶段论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stage)指七岁至十一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典型特点:去集中化,指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在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再仅凭知觉所见的片面事实去做判断。可逆性思维守恒概念能根据逻辑法则进行推理思维,但这种思维能力仅局限于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21三、认知发展阶段论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stage)指十一岁以上青少年认知发展的阶段。典型特点:个体的思维能力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2三、认知发展阶段论(二)认知发展阶段论期别年龄图式功能特征感觉动作阶段0~2岁凭借感觉与动作发挥图式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到目的性活动。对物体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前运算阶段2~7岁使用语言表达概念,自我中心。使用符号代表实物;思维不合逻辑,不能见及事物的全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根据具体经验解决问题。能理解守恒和可逆性原理。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能做抽象思维。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思维问题。23四、简评(1)贡献①确定儿童思维发展的内发性和主动性;②确定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普遍性:其一,由各阶段儿童认知方式的不同倾向,可推论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其二,各阶段见的前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③确定儿童思维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4四、简评(2)批评①只重知识的认知,忽视了社会行为的发展;②发展先于学习的观点缺少教育意义;③各年龄阶段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低估了儿童的认知思维能力;高度了青少年的认知思维能力。25实际发展与理论的矛盾年龄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开始(%)成熟(%)开始(%)成熟(%)141324315913234441461253251121164940510125235191555308255520735551066035558515表**认知发展阶段与年龄的关系26四、简评(3)对教育的启示:(启示性大于实用性)①按儿童的思维方式实施教学;②按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置课程;③因材施教。27一、维果茨基简介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列鲁学派奠基人(列昂节夫、鲁利亚),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天才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其思想在埋没了四十年之后才被挖掘出来,进而传到中国。28二、维果茨基的主要思想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内化的结果。这种发展的实质是人在活动与交往的过程中,随着对符号的掌握,从而使得在最初的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相应的新质的心理机能。29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1、高级心理机能论(1)低级与高级心理机能的区分30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1、高级心理机能论(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基本观点:儿童从他出生第一天起就处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中,高级心理机能的根源并不存在于生物有机体之内,而是在生物有机体之外。只有在人的客观社会生存条件之中才能找到。人脑这个器官当然十分重要,但只为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31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1、高级心理机能论(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内部活动幼儿帽帽语言,动作,随意注意外部活动妈妈帽帽幼儿动作语言不随意注意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外部的交往活动内化成为儿童内部的心理结构,语言作为中介,起着重要的作用。32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1、高级心理机能论(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①活动起源说高级心理机能起源于外部交往活动。33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1、高级心理机能论(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②语言工具说:语言是改造人类精神世界的工具。从历史上看:工具分为劳动工具(以自然界为对象)和精神工具(以自身为对象);从个体上看:正是语言符号的掌握使低级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34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1、高级心理机能论(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③内化说:多次重复的外部活动,会逐步变成自身的心理结构,这种现象叫内化。35三、维果茨基的理论观点2、教学和发展的关系(1)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2)教学的最佳效果,在“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儿童已有的水平和经过帮助之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可能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