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现萤火虫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_第1页
专家发现萤火虫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_第2页
专家发现萤火虫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_第3页
专家发现萤火虫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萤火虫的生活处境非常糟糕!”付新华,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萤火虫的博士。年仅29岁的他,已被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聘为副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付新华对于萤火虫的生存现状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2000年夏季,一次与萤火虫“戏剧性”的接触,让付新华和这种会发光的小精灵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寻找萤火虫,他常常到野外进行考察,然而,情况并不容乐观。“一些稀有的陆生类萤火虫,越来越难以发现,可能已经濒临灭绝。”付新华告诉记者,2003年,他在武汉发现了一种非常珍稀的多光点萤,多光点萤非常独特,雌虫全身能发出20多个光点,而雄虫不发光。当时付新华在不同的地方,总共发现了30多只多光点萤,那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都相对较好。随后几年,付新华又进行了多次考察,但一次比一次失望。“萤筑所填埋。”去年一年的时间,他总共只在野外发现一只多光点萤。“萤火虫看起来似乎毫不起眼,但它们对生活质量可挑剔得很。萤火虫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一旦植被被破坏、水质被污染、空气变污浊,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付新华说。据介绍,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则对环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不能有灯光污染。然而,人工光源带来的冲击;河流、沟渠水泥化所引起的危机;农药的使用;水污染造成环境的劣化;外来物种的入侵;人为捕捉……这些,无疑给萤火虫带来了噩运。“我现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野外考察上,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珍稀萤火虫物种,以便研究和保护它们。”付新华说,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