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_第1页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_第2页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_第3页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_第4页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篇一:高校物理设计性试验报告

高校物理设计性试验报告

课题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试验目的】

1.把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2.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试验器材】

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

【试验原理】

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学问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其次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

斜面匀减速上滑,登记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登记

到达B点的时间t2。由牛顿其次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

1a2t222

hsl11

解得g?(2?2),sin??

lht1t2s?

a1?gsin??mgcos?、a2?gsin??mgcos?。由运动学公式,有s?

12a1t1,2

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其次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试验内容】

1.测出斜面的高H、斜面的长L

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认真调整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头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头计

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始终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8.记录并分析数据。

9.比较试验记录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把握相关的测量特点

表一:

H=__________L=__________g=__________g=___________

篇二:高校物理上试验报告(共2篇)

篇一:高校物理试验报告

高校物理演示试验报告

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辉光盘

【试验目的】:

观看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试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试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

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淡薄的

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掌握器中有一块振荡

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

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

由于淡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

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

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

的荧光材料打算。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

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线四射,在黑暗中特别好看。

【试验步骤】:

1.将闪电盘后掌握器上的电位器调整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调高电位器,观看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肯定域值后,盘上消失闪光;

4.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看闪光顺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逝,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看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留意事项】:

1.闪电盘为玻璃质地,留意轻拿轻放;

2.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掌握器上用力,避开掌握器与盘面连接断裂;

3.闪电盘不行悬空吊挂。

辉光球

【试验目的】

观看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试验步骤】

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整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

3.调整电位器,观看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肯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

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看到辉光顺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逝,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看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留意事项】

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

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试验原理】

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玻璃球中心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淡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线四射。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心的电极四周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四周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匀称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四周处

变得更为光明,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顺手指移动起舞。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时,也会影响电场的分布。

【相关介绍】

辉光球又称为电离子魔幻球。它的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淡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心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淡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线四射,产生神奇颜色。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线四射,在黑暗中特别好看。

在日常生活中,低压气体中显示辉光的放电现象,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低压气体放电管中,在两极间加上足够高的电压时,或在其四周加上高频电场,就使管内的淡薄气体呈现出辉光放电现象,其特征是需要高电压而电流密度较小。辉光的部位和管内所充气体的压强有关,辉光的颜色随气体的种类而异。荧光灯、霓虹灯的发光都属于这种辉光放电。在各种各样的辉光中,最奇妙的还要算人体辉光了。1911年伦敦有一位叫华尔德?基尔纳的医生运用双花青染料刷过的玻璃屏透视人体,发觉在人体表面有一个厚达15毫米的彩色光层。医学家们对此讨论表明,人体在疾病发生前,体表的辉光会发生变化,消失一种干扰的“日冕”现象;癌症患者体内会产生一种云状辉光;当人喝酒时辉光开头有清楚、发亮的光斑,酒醉后便转为苍白色,最终光圈内收。吸烟的人其辉光则有不谐和的现象。试验心得

12月的一次周末,我们利用这短短的2个小时去西区参观的物理试验室,并观看了物理演示试验。在这次的演示试验课中,我学到了许多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学不到的东西。在试验课上,老师让我们自己学习试验原理,自己动手学习操作,然后给同学们演示并讲解。我们第一次见到了一些很新颖的仪器和试验,通

过奇异的物理现象感受了宏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我们怀着奇怪   心认真的观看了每个演示试验,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同学们的仔细讲解,一些看似不正常的现象都能用科学的自然学问来解释了!

我觉得我们做的虽然是演示试验,但也很有收获,这是我们对课上所学学问的一个更直观的了解,通过此次光学演示试验使我对光有了一种感性的熟悉,加深了对光学现象及原理的熟悉,为今后光学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此次演示试验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让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光波的本质,这给我们每天的理论学习增加了一点趣味。

特殊是辉光球和辉光盘,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这是我第一次看。一丝一丝的五光十色的光线通过辉光球迸射出来犹如礼花绽放般浪漫,让我想起了除夕夜的奇妙绝伦的烟火。虽然说演示试验的过程是简洁的,但它的意义绝非如此。我们学习的学问重在应用,对高校生来说,演示试验不仅开动了我们思索的马达,也让我们更好地把物理学问运用到了实际现象的分析中去,使我们不但对大自然产生了以前没有的敬畏和敬重,也有了对大自然探究的

奇怪   心,我想这是一个人做学问最最重要的一点。因此我想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要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和责任感,认仔细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会一门课,学好一门课。此外,我觉得我们不能将眼光仅仅定位在事物的表面,不能被眼镜所哄骗,要仔细的分析,理解,找出事物背后的真理;不仅在物理,生活中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纲上要支配这样一个演示试验的目的所在。我很庆幸能和老师一起参加本次试验,老师的细致指导是我能够顺当完成、理解本次试验的前提。

感谢老师的指导!

篇二:高校物理试验报告

怎样做好高校物理试验课程的试验预习

(通过试验目的可以知道本试验中要用到几种测量长度的器具,要提前预习使用方法,并且要熟识“光杠杆”测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以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试验原理】

(1)什么是杨氏弹性模量

设钢丝截面积为s,长为l。若沿长度方向施以外力f使钢丝伸长△l,则比值f/s是单位截面上的作用力,称为应力;比值△l/l是物体的相对伸长量,称为应变,表示物体形变的大小。依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

f?l

?esl

式中比例系数e的大小,只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与外力f、物体原长l及截面积s的大小无关,叫做杨氏模量。

2e?

4fl

?d2?l

(所以试验当中需要测量f、l、s或d、δl几个量才能计算出杨氏模量,毕竟如何测量呢?)

(2)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δl光杠杆结构如图1所示,光杠杆是一个带有可旋转的平面镜的支架,平面镜的镜面与三个足尖打算的平面垂直,其后足即杠杆的支脚与

被测物接触,当杠杆支脚随被测物上升或下降微小距离δl时,镜面法线转过一个φ角,而入射到望远镜的光线转过2φ角,如图2所示。当φ很小时,有

??tan??

?l

k

图1光杠杆结构

式中k为支脚尖到刀口的垂直距离(也叫光杠杆

的臂长)。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故当镜面转动φ角时,反射光线转动2φ角,由图2可知

2??tan2??

式中d为镜面到标尺的距离,l为从望远镜中观看到的标尺移动的距离(设长度变化前望远镜中的叉丝横线读出标尺上相应的刻度值为x,当长度变化两次读数差为l=

式(4)得微小伸长量为

l

d

图2光杠杆原理

?l?

k

l2d

(3)测定钢丝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

由式(2)和式(5)可得试验测定钢丝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为

e?

8fld

?d2kl

【试验仪器】

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望远镜尺组、米尺、千分尺等。

(应当在下面阅读中认真查阅杨氏模量测定仪、千分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如杨氏模量仪中光杠杆及其测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千分尺的读数方法;并思索如何选择上面几种测量仪器。)

【试验内容】

(1)调整杨氏模量仪

(2)光杠杆及望远镜尺组的调整(3)测量相应物理量(4)逐差法处理数据

(试验中要留意光杠杆(望远镜、平面镜、标尺)的调整,特殊留意如何消退十字叉丝像和标尺像的视差;千分尺的读数(留意初末位置的读数),初步理解不同量如何选择相应测量仪器的方法。

篇三:高校物理试验报告-弦振动

华南理工高校试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校物理试验

理学院系数学专业创新班姓名任惠霞

试验名称弦振动2023.9.6指导老师

(报告内容:目的、仪器装置、简洁原理、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等)

一.试验目的

1.观看弦上形成的驻波

2.学习用双踪示波器观看弦振动的波形

3.验证弦振动的共振频率与弦长、张力、线密度及波腹数的关系

二.试验仪器

XY弦音计、双踪示波器、水平尺

三试验原理

当弦上某一小段受到外力拨动时便向横向移动,这时弦上的张力将使这小段恢复到平衡位置,但是弦上每一小段由于都具有惯性,所以到达平衡位置时并不马上停止运动,而是连续向相反方向运动,然后由于弦的张力和惯性使这一小段又向原来的方向移动,这样循环下去,此小段便作横向振动,这振动又以肯定的速度沿整条弦传播而形成横波。理论和试验证明,波在弦上传播的速度可由下式表示:

??=

ρ

??1

另外一方面,波的传播速度v和波长λ及频率γ之间的关系是:

v=λγ②

将②代入①中得γ

=λ1

??

③ρ1

又有L=n*λ/2或λ=2*L/n代入③得γ

n=2L

??

④ρ1

四试验内容和步骤

1.讨论γ和n的关系

①选择5根弦中的一根并将其有黄铜定位柱的一端置于张力杠杆的槽内,另一端固定在张力杠杆水平调整旋钮的螺钉上。

②设置两个弦码间的距离为60.00cm,置驱动线圈距离一个弦码大约5.00cm的位置上,将接受线圈放在两弦码中间。将弦音计信号发生器和驱动线圈及示波器相连接,将接受线圈和示波器相连接。

③将1kg砝码悬挂于张力杠杆第一个槽内,调整张力杠杆水平调整旋钮是张力杠杆水平(张力杠杆水平是依据悬挂物的质量精确确定,弦的张力的必要条件,假如在张力杠杆的第一个槽内挂质量为m的砝码,则弦的张力T=mg,这里g是重力加速度;若砝码挂在其次个槽,则T=2mg;若砝码挂在第三个槽,则T=3mg…….)④置示波器各个开关及旋钮于适当位置,由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动身示波器,在示波器上同时显示接收器接受的信号及驱动信号两个波形,缓慢的增加驱动频率,边听弦音计的声音边观看示波器上探测信号幅度的增大,当接近共振时信号波形振幅突然增大,达到共振时示波器现实的波形是清楚稳定的振幅最大的正弦波,这时应看到弦的震惊并听到弦振动引发的声音最大,若看不到弦的振动或者听不到声音,可以稍增大驱动的振幅(调整“输出调整”按钮)或转变接受线圈的位置再试,若波形失真,可稍削减驱动信号的振幅,测定记录n=1时的共振频率,连续增大驱动信号频率,测定并记录n=2,3,4,5时的共振频率,做γ?n图线,导出γ和n的关系

2.讨论γ和T的关系保持L=60.00cm,ρ

1保持不变,将1kg的砝码依次挂在第1、2、3、4、5槽内,测出n=1

时的各共振频率。计算lgr和lgT,以lg2为纵轴,lgT为横轴作图,由此导出r和T的关系。

3.验证驻波公式

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写出弦振动的共振频率γ与张力T、线密度ρ关系,验证驻波公式。

1、弦长l1、波腹数n的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试验内容1-2数据T=1mgρ1=5.972kg/m

数据处理:

由matlab求得平均数以及标准差1.平均数x1=117.56002.标准差σx=63.8474

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LinearmodelPoly1:f(x)=p1*x+p2

Coefficients(with95%confidencebounds):p1=40.38(39.97,40.79)p2=-3.58(-4.953,-2.207)

Goodnessoffit:SSE:0.508R-square:1

AdjustedR-square:1RMSE:0.4115

此结果中R-square:1AdjustedR-square:1说明,此次数据没有特别点,并且这次试验数据n与γ关系特别接近线性关系,并可以得出结论:n与γ呈正比。

2.试验内容3.4数据

1.平均数x1=62.20002.标准差σx=308.2850

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LinearmodelPoly1:f(x)=p1*x+p2

Coefficients(with95%confidencebounds):p1=0.4902(0.4467,0.5336)p2=1.574(1.553,1.595)Goodnessoffit:SSE:0.0001705R-square:0.99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