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理因素概述和高温课件_第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理因素概述和高温课件_第2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理因素概述和高温课件_第3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理因素概述和高温课件_第4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理因素概述和高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物理因素

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振全职称:副教授

Email:wangzhq@

第五章物理因素

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目的要求](学时分配:10h)1.掌握高温作业、中暑的概念及表现;评价噪声的常用物理参量及卫生学意义;噪声对机体的影响及控制;手臂振动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概念。2.熟悉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生产性噪声概念;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对机体的作用;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的预防控制原则。3.了解高温作业对生理功能的影响,降温措施;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的接触机会、防护措施。[目的要求](学时分配:10h)1.掌握高温作业、中暑的概2概述—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因素噪声、次声、超声手传振动工频电磁场、磁场,微波,激光电离辐射温度和气压失重和超重,重力等物理因素职业危害的比重不断增加,有的甚至成指数上升,成为电子、信息、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职业卫生问题。概述—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因素噪声、次声、超声3概述--物理因素的特点(1)1、除激光为人工外,其他因素在自然界均有存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因素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需的,如气温、可见光等。2、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物理因素对人体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与这些参数密切相关。概述--物理因素的特点(1)1、除激光为人工外,其他因素在自43、作业场所中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这种因素出现在作业环境中并可能造成健康危害。一旦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4、作业场所空间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若没有阻挡,则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在进行现场评价时应注意这一特点,并在采取保护措施时充分加以利用。概述--物理因素的特点(2)3、作业场所中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55、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传播形式。不同的传播形式使得这些因素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制订卫生标准时需要分别加以考虑。6、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的相关关系。而是表现为在某一强度范围内对人体无害,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影像的部位和表现形式可能完全不同。概述--物理因素的特点(3)5、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微波等,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传播6第一节高温作业与中暑WorkinHotEnvironmentAndHeatstroke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物理因素概述和高温课件7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8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

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

气温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气温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9(一)气温(airtemperature)

生产环境中的气温决定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生产上的热源人体散热等热的传递形式:适宜气温:18-25℃

热源通过传导、对流使生产环境中的空气加热,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物体,形成第二次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一)气温(airtemperature)生产10(二)气湿(airhumdity)生产环境中的气湿以相对湿度表示。高气湿:相对湿度大于80%。低气湿:相对湿度低于30%。高低气湿产生的原因:最佳湿度:30%-80%

高气湿主要由于水分蒸发和释放蒸汽所致,如液体蒸煮的缫丝、印染、屠宰等工艺和矿井作业。低气湿可见冬季高温车间的作业。(二)气湿(airhumdity)生产环境中的气湿以相对湿11(三)气流(airflow)

生产环境中的气流动力来自于外界风力和厂房中的热源。室内外温差越大,产生的气流越大。

(三)气流(airflow)生产环境中12(四)热辐射(heatradiation)

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和一部分可视线而言。太阳各种熔炉生产环境开放的火焰熔化的金属等

红外线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使周围物体加热。(四)热辐射(heatradiation)13(五)影响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的因素

1.季节大气条件的变动;2.生产场所的生产设备、生产情况、热源的数量和距离;3.厂房建筑、通风设备等。(五)影响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的因素1.季节大气条件的变14二、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15高温作业的概念

高温作业(workinhotenvironment):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指当地历年最热月下午2时的平均温度的均值。worksite:指工人因生产操作经常停留的地方。高温作业的概念高温作业(workinho16炉前工炉前工17作业工人出矿井下降温设施应急救援人员在高温矿井下作业工人出矿井下降温设施应急救援人员在高温矿井下18表1我国部分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哈尔滨28安阳33呼和浩特28桂林33佳木斯28上海32克拉玛依34衡阳35吉林28福州34酒泉28绵阳31大连27南宁33汉中31海拉尔26乌鲁木齐32株洲35石家庄32四平29兰州29成都31北京30锦州29齐齐哈尔29昆明25烟台28西宁25二连浩特30延安30洛阳34喀什32保定32长春28合肥33银川30青岛28沈阳29广州33太原29表1我国部分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地点温度(19续表1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

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地点温度(℃)张家口29武汉34西安33杭州34天津31重庆35大同28海口33郑州33牡丹江28唐山30长沙34南京33延吉28济南32宜昌33安庆33丹东28开封33贵阳29湛江32包头29徐州31拉萨23南昌34续表1我国部分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地点温20工作点点温度的容许误差

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2确定。表2工作点点温度的容许误差

计算温度≥2223242526272829-32≥33允许误差1098765432工作地点温度≤323232-2535工作点点温度的容许误差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21

夏季生产车间夏季包装车间夏季抗洪抢险夏季军事操练夏季生产车间夏季包装车间夏季抗洪抢险夏季军事操练2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1)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车间;(2)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3)炉窑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4)锅炉间:火力发电厂、轮船。气象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3冶金工业炼铁锅炉间工人送燃料机械制造业锻造工艺陶瓷工业的烧成车间冶金工业炼铁锅炉间工人送燃料机械制造业锻造工艺陶瓷工业的烧成24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

2.高温、高湿作业(1)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气温达35℃以上,相对湿度达90%以上;(2)潮湿的深矿井:气温达30℃以上,相对湿度达95%以上。通风不良易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湿热环境。气象条件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2.高温、高湿作业25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

3.夏季露天作业(1)农田作业(2)建筑业(3)搬运业特点:受太阳的直接辐射以及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3.夏季露天作业26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三、高温作业对机体27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可以热平衡公式表示:S=M-E±R±C1±C2S----热蓄积;M---代谢产热;E---蒸发散热;R---辐射散热或获热;C1---对流散热或获热;C2---传导散热或获热。

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可以28高温作业时体温调节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影响。气象条件中,气温和热辐射起主要作用。

在高温环境,当中心血液温度增高时,热敏神经原发放冲动增加,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皮肤出汗;大量血液携带热由内脏流向体表,热在皮肤上经对流和蒸发散去。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高温作业时体温调节主要受气象条件和劳动强度的共同29

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蒸发散热。环境热+代谢热大于散热,机体蓄热。处于高度热应激(heatstrain)状态。若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出现过热(hyperthermia)。

中心体温(coretemperature)也称深部温度,严格指下丘脑灌流血液的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表示。38℃是高温作业工人生理应激范围的上限。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蒸发散30表3井下矿工班中体温(℃)组别nminmax

x±s高温6336.138.337.36±0.43非高温3036.238.137.13±0.46差值0.200.100.23±0.30t=2.23,P<0.05表3井下矿工班中体温(℃)组别nminmaxx±s高31表4高温作业不同岗位工人劳动强度比较

岗位n劳动时间(min/d)劳动时间率(%)平均能量代谢率(kcal/min.m2)劳动强度指数(I)炼钢岗位66306.73+60.3063.92.344+0.099**17.91+4.26**炼钢辅助69314.74+70.0565.62.075+0.579△15.99+4.39炼铁岗位50331.20+60.1169.03.402+1.90425.02+8.11△炼铁辅助57324.90+62.4867.73.737+1.66726.79+9.21合计242320.64+63.1766.82.884+1.36520.94+8.11注:与炼铁比,

*

P<0.05,

**

P<0.01;与炼铁辅助比,

△P<0.05表4高温作业不同岗位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岗位n劳动时间劳动32

一般高温工人出汗量达3000-4000g/日,经汗排出盐达20-25g/日,大量出汗可致水盐代谢障碍。

出汗量是高温作业工人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重的1.5%。超过生理上限则导致热痉挛。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一般高温工人出汗量达3000-4000g/日33

高温作业时,心脏要向高度扩张的皮肤血管网输送大量血液,以便有效地散热;又要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并维持血压。大量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体液转移至肌肉而又使有效血容量减少。供求矛盾导致循环系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高温工人劳动时已达最高心率,机体蓄热又不断增加,心输出量则不可能再增加来维持血压和肌肉灌注,最终可导致热衰竭。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心脏要向高度扩张的皮肤血管网输送大34表5高温作业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心电异常高温组人数异常率(%)对照组人数异常率(%)窦性心动过速322.6272.30窦性心动过缓12510.10*524.40窦性心律不齐433.50413.50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0.5070.60左前支阻滞50.4050.40左室高电压1129.10*302.50室性早搏151.20121.00房性早搏100.8080.70心肌劳损20.0220.02注:与对照组比,P<0.01表5高温作业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心电异常高温组35组别例数舒张压收缩压脉压高温组9310.35+1.5315.86+1.91*5.45+0.97*男性6110.96+1.4316.47+1.86△5.47+1.07△女性329.28+1.0614.77+1.475.35+0.71▲对照组9910.09+1.4715.25+2.095.16+0.99男性6310.41+1.4415.71+2.225.22+1.06女性369.31+1.2014.35+1.415.04+0.53表6高温作业与对照组血压(kPa)比较与对照组男工比,*P<0.05;与对照组女工比,△P<0.05,▲P<0.01组别例数舒张压收缩压脉压高温组9310.35+1.5315.36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和胃液酸度降低;胃肠道收缩和蠕动减弱,吸收与排空速度减慢;唾液分泌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消化道血流减少;大量饮水使胃酸稀释。

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增多。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37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CNS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负荷得以减轻——保护性反应。

CNS受抑制,导致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CNS出现抑制38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

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39四、热适应四、热适应401.热适应的概念

热适应(heatacclimatization):指人在热的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热适应的标志: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①汗量增加(30%甚至1倍);②汗液中无机盐含量减少(1/10);③皮温和中心体温先后下降;④心率明显下降。1.热适应的概念热适应(heatacclimati41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机体热适应后合成的一组可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性损伤的蛋白质。热适应状态不稳定,停止接触热1周左右返回到适应前状态,即脱适应。病愈及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重新适应。

热适应的意义:可提高高温作业的劳动效率,有助于防止中暑的发生。2.热适应的机制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42五、中暑五、中暑43

中暑(siriasis):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heatillness)。

1.中暑的概念中暑(siriasis):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441.致病因素:(1)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风速小;(2)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2.诱发因素:(1)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2)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一般临床上将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种类型。2.致病因素及诱发因素1.致病因素:2.致病因素及诱发因素45

⑴热射病(heatstroke)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⑴热射病(heatstroke)3.发病机理与临床46

夏季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夏季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47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⑵热痉挛(heatcramp)

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⑵热痉挛(heatcramp)48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49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⑶热衰竭(heatexhaustion)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⑶热衰竭(heatexhaustio50

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51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52

按照《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根据(1)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2)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3)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1.中暑的诊断原则按照《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根据1.中暑的53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

按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轻症

热射病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按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54⑴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⑴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55⑵轻症中暑

出现先兆中暑的症状,且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诊断为轻症中暑。①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②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③肛温升高达38.5℃以上。⑵轻症中暑出现先兆中暑的症状,且具备下列56⑶重症中暑

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⑶重症中暑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573.中暑的治疗原则

(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解暑片、霍香正气水。(2)对热痉挛者,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3)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

3.中暑的治疗原则(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58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591.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制定卫生标准应以机体热应激不超出生理范围(例如:直肠温度≤38℃)为依据,对气象条件诸因素及劳动强度作出相应规定,以保证工人健康。一般以湿球黑球温度(WBGT)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在该WBGT环境条件下劳动,中心体温不会超过38℃。1.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制定卫生标准应以机体601.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表7高温生产环境卫生标准代谢率级别代谢率M(W/m2)WBGT热适应者非热适应者0M≤653332165<Mlt;M≤2002826感觉无风感觉有风感觉无风感觉有风3200<M≤260252622234M≥260232518201.高温作业卫生标准表7高温生产环611.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表8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min)工作地点温度轻劳动中等劳动重劳动30-3280706032.1-70605034.1-60504036.1-50403038.1-40302040.1-30201542.1-442010101.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表8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62表9空调车间室内空气至适温度季节气温(℃)夏季24-28冬季19-221.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季节气温(℃)夏季24-28冬季19-221.高温作业的卫631.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表10高温作业工作场所综合温度容许限值体力劳动强度指数综合温度(℃)

<30℃≥30℃

≤15313216-303121-293025-28291.高温作业卫生标准表10高温作业工作场所综合温度容64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A.钢水连铸B.生产自动化

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65对热源布置的卫生学要求A.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B.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C.采用穿堂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