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回答1~2题。比较项目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1995年2000年人均GDP73.973。6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128.2157。3出口依存度24。835。5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51.748.7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结合表中数据及选项内容进行对应分析即可。第2题,珠三角受北部南岭的影响,国内市场比长三角小,同时珠三角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因此①④正确。答案1.D2.C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3~4题.工业化阶段人均GDP(美元)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三产业比重初期<2000>20%<80%中期>2000<20%80%~90%后期>4000<10%>90%长江流域33509.71%90.29%3.2008年,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A.湖南、安徽、重庆 B.四川、云南、江西C.上海、浙江、江苏 D.广西、湖北、云南4.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沪、苏、浙三省市的第二、三产业比重已超过90%,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说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第4题,图中数据显示长江流域各省(区、市)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业化比重较低,而西部这些省(区、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要优化经济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答案3.C4。D(2013·北京东城二模)城市流是人、物、信息、资金、技术等在城市间发生的流动现象。下表是2008年中国部分省级区之间的城市流强度(不包括港澳台),城市流强度是区域城市间相互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读下表,回答5~6题.前五位省级区城市流强度(亿元)后五位省级区城市流强度(亿元)广东6152贵州156江苏3156海南150北京2926宁夏110山东2391青海59上海2274西藏55。表中 ().A.城市流强度倍数:广东/上海>贵州/西藏B.后五位省级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C.有2个省级区既没海岸线也没有陆疆D.与山东相邻的省区有江苏、上海、北京6.广东城市流强度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城市群规模较大③矿产资源丰富④生态环境好⑤政策引导⑥科技水平高A.①②⑤ B.①④⑥C.②③④ D.③⑤⑥解析第5题,后五位的省级区中西藏、青海位于第一级阶梯,贵州、宁夏位于第二级阶梯,海南位于第三级阶梯,故B正确.以表中数据计算可知,A错误;表中10个省级区中,北京、贵州、宁夏、青海既没有海岸线,也没有陆疆,故C错误;上海与山东不相邻,故D错误。第6题,城市流强度高说明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大,广东由于位置优越而享有政策优势,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城市规模大,所以对周边的影响力强,故A正确。也可用排除法做题,广东矿产资源较贫乏,环境污染较严重,则③④表述错误,据此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答案5。B6.A(2013·江苏盐城二模)阅读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分异图(图例中数字为外资投资比例,截止2010年),完成7~8题。7.从图中可以看出,FDI在山东省的分布特点是 ()。A.全省差异不大B.由北向南递减C.由沿海向内陆递减D.省会城市最具吸引力8.下列企业中对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是 ().A.钢铁工业 B.粮食加工C.电子仪器 D.海产品加工解析第7题,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以东部沿海地区为最多,其次是省会周边地区,西部最少.第8题,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因此以电子仪器装配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有吸引力。答案7。C8。C(2013·北京西城模拟)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2010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9~10题。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C.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10.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解析第9题,该市2012年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从产值比重分析该市位于发达地区。第10题,A项禁止外来人口迁入不可行;B项没有说明珠三角产业应如何发展;D项应为加强土地管理而不是提高土地价格.答案9.C10。C(2013·重庆名校联考)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B.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1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将导致该产业生产成本升高B.促进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C.发达区域转出产业的主体是资源密集型产业D.产业的区位选择完全受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影响解析第11题,珠三角经济发达,因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制造业向周边欠发达地区转移。第12题,产业转移将促进转入和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答案11.D12。B(2013·南宁摸底)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判断13~14题。13.深圳第一代产业园区吸引入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 ()。A.原材料依赖进口 B.产品依赖出口C.科技依赖国外支援 D.劳动力对外依赖性大14.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A.管理经验 B.资金C.科技 D.廉价劳动力解析第13题,深圳第一代产业园区吸引迁入的企业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产品依赖出口。第14题,随着深圳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廉价劳动力、土地优势逐渐丧失。答案13.B14。D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5~16题。15.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推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6.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解析第15题,从产值折线图来看,当地第二产业的比值变化不大,比较稳定;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持续上升,因此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而且主要靠第三产业的推动,而不是工业化的推动。第16题,从就业比值图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值最大,除中间略有下降外,基本稳定在80%的水平;第二产业就业比值最低,但略有波动;第三产业就业比值变化比较明显,且大致呈上升趋势。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低,说明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答案15.D16.D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012·江苏省苏北四市第一次调研)“双转移”(如下图)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7~18题。17.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A.劳动力成本上升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18.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强解析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化水平高,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区域产业结构需要优化,首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外迁,在转移的过程中,转入地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整、产业间协作能力不如转出地是转移中遇到的阻力。答案17。AD18.AD(2013·江苏省泰州市学情调研)下表是“2005、2007年江苏省三大区域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单位:%)"。据此回答19~20题。2005年2007年差值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苏南22.9166。3664.8522。7664.7765。13-0。15-1.590。28苏中24.8917。5216.2824.6718.3516。74-0。220。830.46苏北52.2016。1218.8752。5716.8818.130.370。76-0。7419。从三大区域三产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来看,2007年较2005年 ()。A.苏南地区一、二产比重略有下降,三产比重略有提高B.苏中地区一产比重略有提升,二、三产比重显著下降C.苏北地区一、二产比重略有提升,三产比重略有下降D.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内部产业发展更加不协调20.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A.产业区域分布不够协调B.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C.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合理D.区域间经济差距在缩小解析第19题,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反映产业的基础,对比表格中两个年份的数据或根据第三栏的差值不难得出答案。第20题,由上题的数据分析,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尤其苏中和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产业南北差异很大。答案19.AC20.AB三、综合题(共40分)21.(2012·江苏省苏北四市三检)读“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2分)甲乙(1)“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省区简称是________,请从气候、地形、河流三方面归纳其区域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空间位置的角度看,①、②城市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3)③、④是河流中上游的湿地,其主要的生态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海峡西岸经济区”主要是福建省,简称是闽。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图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发源于西部山地,自西向东,短小流急。(2)①、②城市交通便利主要是因为沿河沿海,水运便利。(3)湿地的生态价值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4)根据图示区位条件以及显示的资源丰富等方面分析.答案(1)闽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河流短小、流急(2)沿河沿海,交通便利(3)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4)北靠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连台湾,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水陆交通便利森林、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22.(2013·天津模拟)甲为“珠江三角洲略图”,乙为“黄河三角洲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试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该地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缺乏大型港口。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通过对黄河三角洲1981年与2000年卫星遥感图片的判读,获得了某些地理事项的变化资料.请从下表五项内容中任选两项说明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地理事项分布1981年2000年①植被很少多②三角洲面积小大③沿海海水含沙量大小④盐场面积小大⑤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小大答案(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内对外联系方便;毗邻香港、澳门,便于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2)黄河河口泥沙淤积严重;通航条件差;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确定。(3)①植被:提倡植树种草;建立保护区,保护天然植被:土壤改良,农田增加。②三角洲面积:黄河泥沙不断淤积。③沿海海水含沙量: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效果显著,输沙量减少;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河水输沙能力减弱;黄河上世纪出现过断流等.④盐场面积:市场需求量增加,促进了晒盐业的发展。⑤东营市城市用地面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石油资源开发。(答出其中两项即可)23.(2013·江苏省苏州市调研)读珠江水系和珠三角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去年6月30日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亚-西气东输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秋季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 羽毛球活动方案创意范本2025年
- 2025年国庆节主题方案参考
- 2025年系统架构师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备考题库
- 2025年生态棉十孔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钢复合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玉米膨化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祁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5月学情调查数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高中毕业证英文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 文件丢失怎么办-完整精讲版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
- 桩基础负摩阻计算表格(自动版)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劳务派遣公司介绍ppt课件(PPT 35页)
- 47页数字孪生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电子围栏智慧工地解决方案.pptx (2)
-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 16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 呆滞物料的管理规定
- 喜来登酒店设施及面积分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