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考试概念_第1页
伦理学考试概念_第2页
伦理学考试概念_第3页
伦理学考试概念_第4页
伦理学考试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规范: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提出的道德要求,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规范在本质上也是这种主客观因素相统一而成的。一方面,道德规范及时对一定的道德关系的反应,是一定社会的对人们提出的一定的道德要求的放映,因而它是客观的,不以道德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道德规范既作为客观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就必然包含着道德主体的抽象、概括等主观思维活动,并必然以纯主观的形式(道德概念、道德范畴、道德判断等)固定下来。强调道德规范这种主客观统一的性质,对于我们在道德实践中准确把握道德规范的性质及功用有重要意义。强调它的客观性,是为了避免在道德实践中把道德规范理解为任性的、由人们随意取舍的东西,从而否认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价值,否认社会对个人提出的道德规范要求的合理性。强调主观性是为了防止把道德主体封闭在道德规范体系中,防止道德主体丧失其在道德规范面前的主体性。道德规范的这种主客观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规范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显现出阶级的特性。道德规范与别的规范形式有相一致的地方,但是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及特性把他们区分开来,道德规范与风俗,与法律规范不同。

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道德规范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从古至今,有着形态各一的表现形式。如果仅仅从纯形式上来进行抽象,大体可以集中概括为:图腾、禁忌、风俗、礼仪、准则、箴言、义务及责任种种。道德良心:良心在道德主体的自律活动中担负着最重要的职责,表现出最复杂的机制。黑格尔指出,人作为良心已不再受特殊的日的的束缚,良心在伦理领域,它的固定原则是自为的客观规定和义务,因而虽然它作为抽象的内心形式是无内容的,但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即作为“真实的良心”却又有极真实的内容,“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黑格尔强调良心独立的、高于义务的地位,良心包含义务,离开了义务的原则,良心只是形式上的良心,而不是真实的良心。把良心同义务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质言之,良心不过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而在道德主体的内心深处,以自律准则(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形式沉淀下来的人的道德自制能力。良心作为义务的内化形式,其内容是客观的、社会化的,但其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却是纯主观的、个性化的。良心对主体的道德行为所起的调节作用善的、真实的良心,能够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调节器。主要在三个阶段上表现出来:〈1〉在道德行为前,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鼓励或禁止的作用〈2〉在道德行为中,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监督作用,随时督促道德

主体按照良心的要求行动〈3〉在行为后,对道德主体的行为进行“法庭审理”,对合乎良心的行为,给予主体良心上的安慰;对违背良心的行为,则对主体进行良心上的谴责道德义务:1〉宗教伦理学从神的意志方面来规定道德义务的本质,把道德义务说成是神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2〉理性主义者从人的先验理性来看待道德义务的本质,把道德义务说成是理性的声音、理性的百观。〈3〉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则从人的欲望、人的快感的本能来界定道德义务的本质,把道德义务说成是人自身的某种需要的产物。〈4〉伦理学史上对道德义务问题论述得最详细也最有影响的,是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康德强调人的行为的纯义务性,并把这种义务视为先天综合的,自名自证的和至高无上的,因而道德义务的命令(善良意志的命令)就成为人的道德行为的绝对命令,人尽义务是“为义务而义务”。(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义务的理解。〈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道德义务的他律性,认为这种他律性是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强调道德义务的自律性,这里的道德自律不同于良心的自律,而是义务的自律,即一种高度的道德责任感。道德选择(MoralChoice),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选择形式之一。是指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日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抉择。是道德意识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又通过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当行为主体面临

多种行为选择的可能性,而这些多种可能性,又具有善恶对立性质,或是具有道德价值上的差别时,道德选择就是对这些可能性在善恶和道德价值程度上的选择。道德选择受客观可能性和主体主观选择能力的制约。客观条件限定了主体道德选择的可能、范围、手段以及道德行为实现的程度。在客观提供的可能性中的如何选择,则取决于主体的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能力。道德选择又受主体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以及分析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具有社会的、历史的、民族的和阶级的性质。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表征个人道德的总体特点的范畴。简称品德。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并具有稳定性倾向的个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特点。道德品质表现在:①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②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引起并调节人们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实现、巩固和深化人们相应的道德意识,二者综合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状况。历史上各种伦理学说都根据其所代表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

规范,提出相应的道德品质的范畴体系。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包括“智、仁、勇”广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品质的范畴体系。同人的其他品质或品性相比,道德品质的一般特征是综合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高度凝结着个人自觉的意志和信念,并因此表现为道德行为总体的稳定倾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现实社会关系状况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参加社会实践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对于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来说,更应注重于参加革命实践、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和自我道德修养。道德人格,即作为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其中,道德认识和情感是基础,道德意志是关键,道德信念是核心,而道德习惯是道德人格的最后完成。构成道德人格的五要素,是道德主体所在社会、所在集团的道德的反映,是道德主体长期进行道德交往所形成的道德特质的凝结。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在不断地处理围绕着他本人而发生的种种道德关系,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被逐渐塑造而成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观念出发,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形成的觉悟水平。它标志着人们的觉悟程度和精神情操所达到的界限。道德境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待人待物中,凭借已经形成的道德观念来分析和处理“公”和“私”关系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他们对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