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1页
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2页
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3页
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4页
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科学活动教案8篇

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沟通、共享阅历与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爱好。

2.学习分组记录试验结果,探究哪些物体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帮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4.培育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究的爱好。

5.对科学活动感爱好,能积极动手探究,查找答案,感受探究的乐趣。

活动预备

硬币16个,装有清水的大盆8个,干抹布4块,记录表每小组一份,水彩笔16支。

帮助材料:大树叶16片,纸船16个(最好是报纸它吸水快),塑料瓶盖16个,橡皮泥16块,筐子8个(其中每个筐子装有抹布1块)。

活动重、难点

知道哪些帮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操作爱好

师:(出示硬币)小伙伴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请小伙伴们想一想,假如把这枚硬币放进水里,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改变?请小伙伴看一下硬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改变?

小结:原来硬币会沉下去。

二、引导幼儿争论,猜想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

师:请小伙伴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争论,大胆回答,鼓舞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究,感受帮助材料可以援助硬币浮起来

1.了解试验材料。

师:刚才小伙伴想了许多方法,今日老师也为大家预备了几种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树叶、纸船、瓶盖、橡皮泥,讲解材料名称。)等会通过试验来试一试,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并把试验结果记录下来(讲解记录表的标记法)。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帮助材料,第一列中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第二列表示实际结果,比如说大树叶的'猜想结果应当横着在第二行找到大树叶,再找竖着在第二列找猜想结果。假如大树叶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来,你就标记“↑”沉下去可以标记“↓”你们现在小组间可以争论一下,争论完后由一个小伙伴把争论结果标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操作试验,老师观测指导。

师:请小伙伴说一说你的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一样吗?哪些材料能援助硬币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

小结: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援助它,它就会浮起来了,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援助硬币浮起来,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援助硬币浮起来,但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四、第二次探究,感知橡皮泥是怎样浮起来的

师:橡皮泥说它有时候可以浮在水面上,请小伙伴试一下橡皮泥怎样才可以浮起来?

小结:有些物体转变外形后就会浮起来,比如橡皮泥压扁了。

活动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上。你们可以说说更多的这种沉出现象。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老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觉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胜利,最终获得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发觉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究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帮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学会保持开心的心情,培育幼儿喜爱生活,欢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探究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帮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预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帮助材料:石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胜利吗?

2.老师演示胜利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觉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究〔老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沟通: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究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究〔引导幼儿依据已有阅历,运用现有材料,探究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沟通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觉什么?

2.幼儿探究。(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觉悬空现象与帮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沟通: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觉了什么?

4.小结: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阅历,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伙伴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清楚,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比一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气氛特别活跃,幼儿参加的积极性很高,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我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和发觉,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我那么只是一个观测者和引导者。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悬空的程度会不一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出的猜想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特别丰富的。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看法老师实时进行记录,这样当孩子探究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而孩子们最感爱好的莫过于动手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尝试各种材料,并细致观测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有较好的观测、记录的技能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记录的机会,援助幼儿养成实时记录的习惯。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在活动中我以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会悬空的不一样多呢?”探讨式提问“你们觉得哪些谁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进展式提问“这边都记录好了,那这一格中应当怎样记录呢?”,通过这一些列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探究活动的爱好,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操作、观测发觉不同材料可以让纸盒娃娃悬空到不同程度并记录下来时,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在解决问题中猎取阅历的过程。

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测,查找起点和终点之间多条可行走的路径,进展观测技能和发散思维技能。

2、通过实践,让幼儿知道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乐于尝试。

3、引导幼儿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与人交往。

活动预备:

1、相关教学ppt

2、路径图〔自制〕

活动过程:

一、初步学会观测画面,感知"经过**到达小熊家的路径"。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爱好〔径直出示ppt封面,引导幼儿观测画面。〕师:你从图片上发觉了什么?

2、小兔、公鸡、小鸡到小熊家做客。〔出示路径图1〕

〔1〕观测小熊家的位置。

〔2〕分别观测三条路旁的不同风景。

〔3〕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说"经过…到达小熊家"。

二、通过故事的进展,引导幼儿进入小动物追逐狐狸的故事情境。

1、出示ppt,继续故事情节。〔师:"狐狸抱着小鸡要从车站逃跑,我们赶快赶到车站去,咦!车站在哪里?"〕

2、出示〔路径图2〕观测:

〔1〕先观测路径图,找到小熊家和车站,认识起点和终点及街道上的建筑物名称。

〔2〕引导幼儿说出要从三条不同的路分别去追逐狐狸。理解"从**出发经过**到达**"的多条路径。

〔3〕"动物们到达车站,但是狐狸已经逃走了,狐狸带着小鸡跑啊跑啊,跑到了…。〔出示ppt3〕,小动物们紧追不放,为了看清晰狐狸逃跑的路径,它们想了一个好方法,它们怎么做的啊?…"〔重叠起来〕〔师:由于站得高看得远〕

结果它们看到狐狸跑到了哪里?出示ppt4,狐狸跑到了海边坐船逃走了,可是小动物没有船怎么办?

三、观测〔路径图3〕,引导幼儿知道要分别买不同的东西出海。

1、引导幼儿看任务单,并示范一个走法。

2、幼儿领任务单,说一说自己援助谁买东西,用手指先走一走,再用水彩笔绘出路径图。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老师展示幼儿路径图,大家一起来验证对错。

5、老师总结:小伙伴们走了不同的路胜利的帮小动物买到了自己需要的'动东西,它们究竟划着船出发了〔看ppt〕来到了狐狸的家,小熊推开门打算把小鸡抢回来,可是小鸡说话了"伙伴们,别损害狐狸,其实它只是想请我到他家来做客,他想做我的好伙伴。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我们一起喝茶吧"小熊说:"哦!原来是这样,狐狸!你应当早告知我们就好了"于是伙伴们兴奋的在一起谈天喝茶了!

6、进一步让幼儿明确要和别人交伙伴应具备的交往礼仪。

活动延伸:

音乐游戏《找伙伴》

科学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学会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觉。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说出不同特性物体的名称及作用。

3.对感知探究活动感爱好。

二、活动预备

1.纸箱两个,纸箱内分别放有冷、热两瓶水,棉花球、玻璃球、蜡光纸和砂纸等物品。

2.放大的特性标识纸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请幼儿分别将手放入纸箱中摸一件物品,依据自己的阅历和感受猜一猜是什么物品,并与身边的小伙伴沟通。

2.说一说

依次请个别幼儿说说他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感觉?〔冷、热、软、硬、光滑、粗糙〕可能是什么物品?〔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在放大的特性标识纸上做记录〕

3.再次进行触摸活动。

〔1〕对物品再次进行触摸活动,并按其相反的特性进行归类。

老师:请幼儿把物品从纸箱中拿出,对物品再次进行感知触摸,并在此基础上按相反特性进行归类。〔如把冷水和热水放在一起、把棉花球和玻璃球放在一起、把砂纸和蜡光纸放在一起〕

〔2〕在触摸感知的基础上,运用阅历说说该特性物品的用途。

小结:不同的季节、不同温度的说会给人带来舒畅的'感觉;棉花球是用软软的、吸水性强的棉花做成的,在医院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它;玻璃球用硬硬的玻璃成的,光滑而且美观,是小伙伴游戏的好伙伴;砂纸表面很粗糙,可以把不光滑的表面打磨平整、圆润,比如铅笔尖、带刺的木头等;蜡光纸美观、易折,是小伙伴们用来做手工的好材料······

四、找一找

〔1〕查找生活中各类特性的物品,按物体的特性做记录。

提问:生活当中好还什么东西是硬硬的?软软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它们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类不同特性的物品分类,老师援助画在标识纸上。

五、总结评价

老师依据幼儿的发言,根据物品的特性在标识纸上做归纳记录,并总结阐述不用特性物品的作用,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鼓舞。

科学活动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在玩电脑的时候留意到了那个计时的小沙漏,于是大家关注起计时的问题来,开始讨论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计时,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有什么不同,等等。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运用沙漏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援助幼儿感知速度的快慢,理解时间概念的较好途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观测、判断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2.沟通和共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觉。

活动预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饮料瓶假设干、钻有不同漏洞的饮料瓶盖。

2.细沙、漏斗。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观测沙漏,引起爱好。

2.制作沙漏

〔1〕幼儿讲解并描述制作沙漏的方法,老师依据幼儿讲解并描述示范操作。

〔2〕老师介绍不同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不同的沙漏,并把试验结果记录在试验表上。

〔3〕幼儿操作,老师观测了解幼儿的试验状况,并予以援助或指导。

3.沟通试验结果

〔1〕幼儿相互沟通试验结果。

〔2〕集体共享试验结果,并讲解并描述试验阅历。

通过沟通,幼儿获得漏口少那么沙漏漏得慢,漏口多那么沙漏漏得快的知识阅历。

4.引发新问题

沙漏中沙子的多少是否会影响沙漏的速度?

活动反思:

在这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积极投入、享受探究的过程,并乐于共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觉、自主探究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蚂蚁一家》建议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形状特征以及生活习惯。

2、喜爱蚂蚁,对蚂蚁产生深厚的爱好,愿意在生活中观测蚂蚁的各种活动现象。

活动预备:

视频一段蚂蚁图片照相机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爱好。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老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爱好,引出课题。

——小伙伴们都见过蚂蚁吗?那你们知道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吗?〔蚂蚁是昆虫,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

——老师出示蚂蚁图片,幼儿一起观测蚂蚁的形状〔蚂蚁身上有毛,嘴巴叫口器,腹较大,雄较小,我们这边的蚂蚁是黑色的。〕

——许多小伙伴都见过小蚂蚁,但是可能没有认真的观测过,今日我们一起去户外观测这些小生命好吗?

——提出要求:我们一起拿着放大镜看一看,蚂蚁是不是我们刚才说的样子,再认真观测一下,蚂蚁是怎么样生活的。

二、户外观测探究蚂蚁的.生活

——来到户外场地:小伙伴们,我们可以到哪些地方找小蚂蚁?〔树上、花朵、泥土等〕

——小伙伴分散观测,找到蚂蚁以后老师把蚂蚁的活动拍下来。

——边拍照一边引导幼儿认真观测,并提问,他们有多少?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在观测的时候不要打搅蚂蚁,不要损害蚂蚁,有耐烦的旁观。

三、回教室进行集体沟通

——小伙伴们,我们先来说一说,你们看见的小蚂蚁是不是像图片上的一样呀?

——你还发觉小蚂蚁是怎么样生活的?〔蚂蚁是一群一群的,好多好多在一起。〕

——你还发觉什么现象?〔蚂蚁在打架,有的死了。有的蚂蚁在运粮食运小昆虫,有的蚂蚁在搬很小的树叶。我们还看见蚂蚁在搬一粒粒白色的东西,似乎是蚂蚁卵,又似乎是其他虫子的卵,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还看见好多蚂蚁在约会,他们要出去玩等〕

——小伙伴们的发觉可真多啊,我刚才把你们的发觉都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幼儿活动的照片,和幼儿一起说说自己的发觉,评比小小观测员。

科学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活动预备:

1、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雪花飘假设干。

2、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8~19页。

活动导入:

复习8的组成和加法

1、老师:小伙伴们,今日我们一起玩一个"碰球"的游戏,好不好呀?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2、老师:玩完了"碰球"游戏,我们来玩"看谁数的快"游戏,看哪个小伙伴说的又快、又正确!

〔老师出示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请幼儿快速说出得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活动过程:

一、学习8的减法。

1、老师分发幼儿用书课本,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老师:小伙伴们,谁能告知老师,小鸟有什么不同?

〔启发幼儿争论小鸟有什么不同。〕

2、老师出示第一幅挂图。

老师:孩子们,图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鸟,他们一样吗?〔不一样〕哪个地方不一样?

请幼儿举手回答〔有的黄色,有的紫色,有的蓝色,有的大,有的小〕。

3、启发幼儿依据幼儿用书中小鸟的不同,写出减法算式。

老师:我们来看一下画中的小鸟,我们看有几只小鸟?飞走的有几只?那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依据这个条件列一个算式?8-1=78-7=1你在这幅图上还发觉了什么?要怎么样列算式呢?8-2=68-6=24、老师出示第二幅挂图。

老师:第二幅画小鸟有什么改变呢?我们来看一下小鸟的颜色,小鸟的大小,又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依据颜色、大小〕8-3=58-5=38-4=45、老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卡片,让孩子们知道减法之间的奥秘,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最末全体幼儿算出得数。

活动延伸:

1、老师和幼儿一起玩《接雪花片》的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