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读钱锺书_第1页
吴宓读钱锺书_第2页
吴宓读钱锺书_第3页
吴宓读钱锺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4页吴宓读钱锺书吴宓是钱锺书的老师,通常意义,应该是钱锺书读吴宓,钱锺书在《谈艺录》中也曾经谈到过雨僧先生的诗。钱锺书文章中提到现代人的地方不多,推崇现代人的文字更加少见,比如在《围城》中提到曹禺的戏剧,就带着调侃口吻。钱锺书自己曾经说过:“惟刻薄人善作文字”,在文字方面,钱锺书先生算得上刻薄。但是,他在晚年为《吴宓日记》作序,却尽洗平生刻薄,悲悯形于言表。不知道钱锺书先生有没有日记留存,也不知道今后是否能够读钱锺书日记,倘有此幸运,个中幽微,必能发一世文心之覆,破半纪文场之的。已经出版的《吴宓日记》,倒是有多处提到钱锺书。吴宓先生比钱锺书大十六岁,和钱基博先生是清华同事。钱锺书第一次见吴宓,是带着钱基博先生的介绍信的。这是1929年9月10日的事情。吴宓先生对新生的拜谒,一般都有记录。钱生之来,也记以寻常言语。他可能没有想到,就是这个钱锺书,在以后的生活里,给他带来烦恼,也是他平生的骄傲。到了1937年三月,钱锺书已经毕业清华大学,在英国的牛津大学留学。他为温宁编辑的《天下》月刊写了一篇《吴宓先生及其诗》,写即写矣,钱锺书又寄给吴宓看,吴宓先生的观感是:“该文内容,对宓备极讥诋,极尖酸刻薄之致,而又引经据典,自诩渊博。”“又按钱锺书君,功成名就,得意欢乐,而如此对宓,尤复谬托恭敬,自称赞扬宓之优点,使宓尤深痛愤。”这篇文章,算不上传世之作,钱锺书的文集里也都没有收,诚如钱锺书自己所谓“弄笔取快”之什。但是,吴宓先生当时也看得太严重了些。倒是当时和吴宓先生关系最密切的贺麟说:“钱未为知宓,但亦言之有理”(《吴宓日记》第六册第97页)。钱锺书在《吴宓日记》序言里说,他当时对先生是“尊而不亲”。因为这篇文章,吴宓确实不快久久,他也在自己心里把钱锺书打成了“胡适派”,以至于冯友兰准备聘钱锺书为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以此和吴宓套近乎,本以为吴宓会其喜洋洋,哪知道吴宓的反应是:“惟钱之来,则不啻为胡适派、即新月新文学派,在清华,占取外国文学系。结果,宓必遭排斥。此则可痛可忧之甚者。”(《吴宓日记》第六册第157页)。吴宓在清华大学经常处于人事纠葛之中,加上他因为办《学衡》,公开指责新文学,成为“新文学派”的对立面。这样的情形,在他自己心中造成了压力,也使得他容易把一般的人事纠葛幻化成草木皆兵。连冯友兰推荐他往德国讲学,也认为是“阴谋策划”。无独有偶,连陈寅恪先生也“所见与宓同,亦认为胡适新月派之计谋,实促宓离清华之方术。”(《吴宓日记》第六册第158页)以后,钱锺书还是当了清华大学教授,以前师生成了同事。钱锺书的学识使吴宓不得不服。1939年9月29日吴宓有记:“上午读(李赋)宁记钱锺书《当代小说》讲义,完。甚佩。”钱锺书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时间不长,以后真正受到排斥的是钱锺书。起初以为他是“胡适派”的吴宓又出来打抱不平。1939年3月11日吴宓记道:"f't(陈福田)……殊不喜钱锺书。皆妾妇之道也。为之感伤。”按照吴宓的脾气和他在清华大学外文系的资格,是要和陈福田吵起来的。陈寅恪在中间说了一句话:“不可强合。合反不如离。”这是《吴宓日记》中唯一的一次陈寅恪谈到钱锺书,可能在其他的地方也再难找到陈寅恪对钱锺书的议论。吴宓和钱锺书关系的修复,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尽管这时候钱锺书不在昆明,但是,教授们之间的互通声气是少不了的。在当年8月1日,吴宓就帮助殷炎麟打电报给钱锺书,推荐他为湖南师范学院教员。以后,吴宓的女儿吴学淑从上海往北平上燕京大学,钱锺书也帮过忙。当年为那篇文章产生的不快,显然已经消逝。从以后吴宓阅读钱锺书作品的评述言语亦可以证明这一点。吴宓读《围城》不止一次,这部长篇小说最初在《文艺复兴》发表时,他就有读后记:“……宴席中,哲学家褚圣明,似暗指许思玄。旧诗人董斜川,则指冒广生之次子冒景口(原文如此),锺书欧游同归,且曾唱和甚密者也。其余线索未悉,作者博学而长讽刺耳。”(《吴宓日记第十册第98页》这口气,已纯然是对得意弟子的欣赏和深谙个中幽微的怡悦。表现吴宓先生同样心情的,还有他读了钱锺书短篇小说《猫》之后的记述:“其中袁友春似暗指林语堂,曹世昌指沈从文。”(《吴宓日记》第十册第99页)吴宓先生不仅读钱锺书的作品,杨绛的作品他也全不放过。在读了杨绛的五幕戏剧《弄假成真》之后,他以为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还是以他和毛彦文为原型,却一点也没有生气,只是和周煦良争执,周以为是喜剧,而吴宓先生认为是悲剧(《吴宓日记》第十册第262页),可谓伤心人别有怀抱。细心的吴宓先生把这些阅读情况都写进了日记。昆明别后,吴宓先生和钱锺书再次见面,是在1947年。这时候,吴宓已经脱离清华大学,在武汉大学外文系任教。因为接受南京正中书局总经理吴俊升的邀请,编辑英文字典而前往南京、上海。吴宓为主编,编撰、编校、编审,全部从他在各大学外文系的学生中间遴选,这是吴门师生的一次大汇合。在上海,钱锺书和杨绛夫妻宴请了老师,同时赠送了他们的作品,在回武汉的轮船上,吴宓又仔细读了《围城》,不仅对学生的文笔钦佩不已,而且勾起自己无限心事。4月19日有记:“宓细读钱锺书作《围城》小说,殊佩。自恨此生无一真实成就。《新旧因缘》既未动笔,即论才力,亦谢钱君,焉得如《围城》之成绩也者?……今后决当深藏自隐,倚托,而对外则随缘应付,勿太热心,勿多用力,逐渐脱离世务。……至所著之《新旧因缘》,当以及柏拉图哲学为观察人生、描写人生之根据,而为融化无迹,自由改造之自传。举宓一生之小小知识、小小经验之精华,人生、爱情之心得,道德、宗教之企望,文章、诗词之成绩,全入其中。……”(《吴宓日记》第十册第263页)吴宓曾经有一个萦绕心中不能自释的意愿,就是要写一部长篇小说。这小说的名字早就取好了,叫《新旧因缘》。吴宓在日记里曾经几十次提到关于这部小说的内容、设想、构思,甚至回目、语言。但是,这小说他一直未能写出来。以往,他每受到精神上的刺激,或者看见朋友学生出版了小说,便会在日记里诫勉自己,决心“进行小说”;在读了钱锺书的《围城》之后,吴宓先生的反应却是大不相同,学生的成绩使他既羡慕又夹杂着难以言状的失落。有论者认为吴宓先生的长篇小说最终没能完成,是因为他始终没有解决究竟是用白话还是文言进行小说创作的问题。综观十册《吴宓日记》,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钱锺书的全部学术著作都是用文言写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用现代语言写小说。吴宓先生和钱锺书的差距,主要的并不是语言文字的把握,吴宓先生的根本悲剧是没有处理好婚姻问题,在感情的自我折磨中消耗了太多时间,同时,他把写小说的事情看得太重,缺乏钱锺书那样轻松的心态,也缺乏钱锺书和杨绛通力协作,“摒挡一切”的实际功夫。读《吴宓日记》,最让人难受的有两点:一是他在单相思的情感生活中,无数次遭到对方的冷落,却又无数次的自我多情。二是他无数次的“决心进行小说”,却总是不能真正进行。这次见到钱锺书,重读《围城》之后,吴宓先生把以前的小说计划变通为自传,颇见“口中有语吟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之慨。吴宓先生性情中间最难得之处就在于他总是敢于袒露内心,他的日记把这种袒露表现得淋漓尽致。钱锺书未必看完全部《吴宓日记》,经过一辈子的世故惊涛,对老师的“为人诚悫,心无城府”却下了定论。他在序言里说《吴宓日记》为“日记文学开生面”,信不虚也。钱锺书的内心是不太容易窥测的;吴宓则感光胶片一般的记录了自己的内心。钱锺书留给世人的,是他的文字,他在悲剧世界里表现的是喜剧;吴宓一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