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干对不同果皮种质想象力的影响_第1页
截干对不同果皮种质想象力的影响_第2页
截干对不同果皮种质想象力的影响_第3页
截干对不同果皮种质想象力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截干对不同果皮种质想象力的影响

腰部是绘画科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多年生多年生树木。它相对于干燥、不育和耐寒性。这是典型的热带果树。腰果原产巴西东北部地区,葡萄牙人在16世纪将腰果引入印度东部、南部地区和东非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家,继之,腰果被引入中、南美洲地区和东南亚的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腰果现在南、北纬20°以内的热带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我国种植腰果有60余年历史,分布在海南岛南部、西南部滨海沙土和燥红土地区,以及云南省南部、西南部干湿热河谷低海拔山地。腰果树生长迅速,是干旱、贫瘠地区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良树种。在管理良好的腰果园,成龄树高6~8m、树冠幅8~10m;在海边沙地无防护林生境下,腰果树匍匐生长,呈灌木状。据笔者对南美洲(巴西)、非洲(莫桑比克)和亚洲地区(越南、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的腰果生产调查发现,采用合理株行距(先密植后疏伐)、修枝(防止行间树冠交叉)、间伐和高接换种是腰果植株的主要管理措施,很少采取截干和培育新树冠措施,国内也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试验通过对17份国外腰果种质的5龄植株进行截干处理,观察和比较植株截干后的萌生力,旨在为生产上现存较为密植的腰果园间伐(如植距6m×6m,6m×7m,7m×7m)和干热地区(干热河谷)老龄腰果园更新和生态经济林带建设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苗木生长试验果园位于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海南省腰果研究中心,地理位置108°52′E、18°31′N,海拔69.0m,燥红土,面积2.5hm2。试验果园所在区域的年平均温度25.0~26.0℃,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20.0~22.0℃;年平均降雨量1000~1300mm。2005年6月定植42份腰果种质种苗713株,每份种质定植17株;株行距6.0m×6.0m;植穴规格60cm×60cm×60cm;定植时每穴施腐熟农家肥7.5kg(不施用化肥),第2~5年每株每年施用尿素[w(N)46.0%]0.25、0.50、1.0、1.5kg,第4~5年每株每年施用复合肥[w(N)︰w(P2O5)︰w(K2O)=15︰15︰15]0.5、1.0kg。每年防治病虫害、除草、修枝等管理措施相同。2008/2009生产年度,果园株间封行,树冠重叠,植株生长壮旺。2009年5月收获腰果后,在2009年7月28日—8月7日期间,选择连片的17份腰果种质植株统一进行截干处理,截干(主干或形成多主干的一级分枝)高度1.5~2.0m。17份种质的编号分别为S1、S2、S3、S4、S6、S7、S8、S9、S10、S11、S15、S16、S17、S18、M2、M3、M4。1.2叶片数的测定腰果种质植株在截干前,测定和记录株高、株冠幅。株冠幅测定东西×南北方向数值,取平均值。截干处理120d后,每份腰果种质选择3株植株,每株随机选择3条被截断的一级分枝,从截口向下丈量30~50cm,油漆作标记点,测定并记录一级分枝的直径;记录一级分枝上生长的新梢数量;随机选择5条新梢,从枝条与新梢结合点向上丈量5cm,油漆作标记点,测定和记录新梢长度、直径,抹除其它新梢;分别记录5条新梢上的叶片数。利用Excel2003、DPSv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Duncan)进行多重比较。2结果与分析2.1物种间植物生长和新梢生长的特点比较2.1.1生长差异17份腰果种质植株在相同大田管理条件下,株高、株冠幅和一级分枝的生长量基本一致,也存在少数种质植株生长较快或较慢(表1)。其中,种质S9株高最大,达到6.45m,与种质S2、S7、M3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S7株高最小,为4.97m,与种质S3、S4、S9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10株冠幅最大,达到7.05m,与种质S6、S15、S18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6株冠幅最小,为4.68m,与种质S1、S7、S8、S10、M2、M3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其余种质的株高、株冠幅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植株生长大小基本一致。17份种质植株中,S16一级分枝直径最大,达到9.0cm,与种质S2、S6、S11、S17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S2一级分枝直径最小,为5.6cm,与种质S1、S3、S9、S10、S16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其余植株的一级分枝直径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2.1.2级枝条上萌发的新梢数量2009年11月11日—11月15日测定种质植株截干后新梢生长情况,结果见表1。从表1看出,17份种质植株在截主干、一级分枝后,不存在树冠,顶端生长优势明显,种质S1一级分枝上萌生的新梢数量最多,达到30条,与种质S2、S3、S4、S11、S15、S16、S17、S18、M3、M4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2一级分枝上萌生的新梢数量最少,仅是16条,与种质S1、S3、S4、S6、S7、S8、S9、S10、S16、S17、S18、M2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其余种质的一级分枝上萌生的新梢数量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17份种质植株中,种质S10新梢长度最长,达到78.9cm,与种质S4、S6、S11、S15、S18、M4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4新梢长度最短,为43.7cm,与种质S1、S10、M2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10新梢直径最大,达到1.39cm,与种质S1、S2、S3、S4、S6、S7、S17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2新梢直径最小,为1.05cm,与种质S9、S10、M2、M4比较,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种质S10新梢叶片数最多,达到30片,与参试的其余16份种质比较,均达到统计上的显著差异。2.2衍生能力与冠幅的关系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截干前的植株冠幅对截干后植株的萌生能力有显著影响,新梢长度、直径、叶片数和新梢总数与冠幅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1)。而株高与新梢长度、直径、叶片数和新梢总数之间的相关性则均不显著。2.3干后植株萌发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被截的一级分枝直径对截干后植株的萌生能力有显著影响,新梢长度、直径、叶片数、新梢总数与一级分枝直径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2)。2.4新梢生长、形态大小的关系新梢总数与新梢长度、直径以及叶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列于表2。结果显示,新梢总数与新梢长度、直径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此时新梢较小,养分供应充足,新梢数量与新梢大小尚能同步增长,不会因为新梢数量多而导致新梢偏小。新梢总数与新梢叶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新梢直径与新梢长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新梢叶片数与新梢长度、直径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3)。3多态性对再萌发能力的影响在森林树木受到人为或自然破坏以后,残留植物体的萌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Kauffman和Khan等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萌生形成的幼苗比实生苗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且前者对于不利环境的敏感性低于后者。从本次试验中可以看出,腰果植株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在植株被截干后,剩余部位萌生出大量新梢。这一特点对老腰果园改造、腰果植株遭到破坏(如折断、烧毁等)和生态林带建设等果园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次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腰果种质的萌生能力不同,植株的萌生能力与截干前的植株冠幅以及被截一级分枝直径大小有关,植株冠幅越大,枝条越粗,其截干后的萌生能力越强。这与植株内贮存的养分量有关。植株冠幅越大,枝条越粗,其贮存的养分就越多,在被截干后,植株母体能提供更多的养分,保证萌生的新梢生长。同时,冠幅大的植株,其根系较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促进萌生的新梢生长。新梢总数、长度、直径、叶片数各性状中,除新梢总数与新梢叶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彼此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原因为此时萌生的新梢尚小,植株母体和根系能供应充足养分,保证新梢正常生长,新梢总数和新梢大小能同步增长。但当新梢长到一定程度,植株母体和根系不能供应足够的养分时,这一关系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另外,若对萌梢进行人为调控,除去其中一部分新梢,保留不同株数的新梢,新梢总数与新梢大小之间的关系亦会发生变化。孟令彬等在研究萌蘖调控对辽东栎再萌生能力的影响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