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分析结论_第1页
地下水分析结论_第2页
地下水分析结论_第3页
地下水分析结论_第4页
地下水分析结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据调查,项目租用的远通汽车物流园北侧现有厂房,其地面采用水泥地面硬化的一般防渗处理,根据本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本项目工程特点,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厂区内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分为:①重点防渗区:包括旧机动车拆解车间、旧家电拆解车间、旧家电零部件库房、旧家电库房、旧机动车零部件库房、危险品库等。②一般防渗区:包括旧机动车停放场、车库等。重点防渗区防渗措施:据调查,项目车间地面已按照重点防渗区要求进行设置:采用混凝土砼基基础,收缩缝均采用玻纤布+沥青;防渗层结构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防腐层结构为:沥青底漆—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玻璃布—沥青—聚氯乙烯工业膜,每层涂层厚度~1.5mm,涂层厚度≥5.5mm。此外,车间四周已经修建截流沟和挡墙,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进入车间;采用2mm厚高密度聚乙烯防渗混凝土层,渗透系数小于1.0×10-10cm/s,防渗等级≥P8。考虑车间已按照重点防渗区进行设置,为此,可在危险品库内划定区域作为危险废物暂存区域,可以有效防止危险废物暂存设施渗漏或雨水冲刷导致污染地下水。危废暂存设施底部能够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能够与危险废物相容;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此外,危废暂存期间,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一般防渗区防渗措施:一般防渗区地面应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使得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在采取如上的污染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项目建设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由于目前废旧车辆停放场、车库等未泥土路面,为此,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对其进行整改,按照一般防渗区的要求进行整改,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优化排水系统设计,初期污染雨水等在界区内收集处理后用于厂区内绿化、道路浇洒及降尘用,不外排。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项目车间、库房的底部及四周全部采用相应的防渗措施,四周设导流槽与事故池相连,确保发生事故时泄漏的物料全部得到收集,不会随意洒落或流失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6、地下水监控系统为及时发现对地下水的污染,应设置地下水监测系统,根据预测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具体跟踪监测井布设情况见表7.3-1。监测数据要及时公开,上报有关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一旦发现紧急污染物泄漏情况,对厂区范围内以及周边布设的监测井进行紧急抽水,并进行水质化验分析。监测频率:每天一次,直至水质恢复正常。同时及时通知有关管理部门和附近居民,做好应急防范工作,立即查找渗漏点,进行修补。表6.2-13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井状况一览表孔号位置点位坐标井孔结构监测层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1#良种场民用水井背景监测点123°24′53.34″E,48°08′30.09″N孔径Φ≥160mm,孔口以下至潜水面采用粘土或水泥止水,下部为滤水管,底部2.0m设沉砂管潜水含水层pH、高锰酸盐指数、NH3-N、总硬度、总大肠菌群、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六价铬、氯化物、细菌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氟化物、挥发酚、锰、LAs、石油类、铁等背景监测点枯水期采样一次,污染跟踪监测点、污染扩散监测点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2#项目厂址污染扩散监测点123°26′14.03″E,48°09′8.63″N3#那吉北村民用水井污染扩散监测点123°25′27.37″E,48°09′56.71″N7、地下水应急响应预案为了加强对地下水的监督工作,防止因项目建设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从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减轻突发灾害和事故造成对地下水污染破坏。1)应急治理程序针对应急工作需要,参照“场地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相关技术导则,结合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特点,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程序见图7.3-1。2)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等。图6.2-8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程序框图⑴物理法物理法是用物理的手段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概括起来又可分为:屏蔽法--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被动收集法—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被动收集法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得到过广泛的应用。⑵水动力控制法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⑶抽出处理法抽出处理法是当前应用很普遍的一种方法,可根据污染物类型和处理费用来选用,大致可分为三类:①物理法。包括:吸附法、重力分离法、过滤法、反渗透法、气吹法和焚烧法等。②化学法。包括: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中和法等。③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和土壤处置法等。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的处理方法与地表水的处理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在受污染地下水的抽出处理中,井群系统的建立是关键,井群系统要能控制整个受污染水体的流动。⑷原位处理法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不但处理费用相对节省,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暴露,减少对环境的扰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①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加药法、渗透性处理床、土壤改性法、冲洗法和射频放电加热法等。②生物处理法。包括:生物气冲技术、溶气水供氧技术、过氧化氢供氧技术等。3)建议治理措施工程场地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卵砾石,其富水性及导水性能均良好,但水力梯度较平缓;当发生污染事故时,污染物的运移速度较慢,污染范围较小,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污染治理措施。①一旦发生地下水污染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②查明并切断污染源。③加密地下水污染监控井的监测频率,并实时进行化验分析。④一旦发现监控井地下水受到污染,立即启动抽水设施。⑤探明地下水污染深度、范围和污染程度。⑥依据探明的地下水污染情况和污染场地的含水层埋藏分布特征,结合拟采用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方法,制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⑦依据实施方案进行施工,抽取被污染的地下水体,并依据各井孔出水情况进行调整。⑧将抽取的地下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并送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⑨当地下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浓度满足地下水功能区划的标准后,逐步停止井点抽水,并进行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相对于地表水来说更加复杂,在进行具体的治理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往往要多种技术结合使用。一般在治理初期,先使用物理法或水动力控制法将污染区封闭,然后尽量收集纯污染物如油类等,最后再使用抽出处理法或原位法进行治理。②因为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性都会影响到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因此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通常要以水文地质工作为前提。③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往往还要包括土壤的修复。地下水和土壤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只治理了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不治理土壤,由于雨水的淋滤或地下水位的波动,污染物会再次进入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