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1.项目名称: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2.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华中师范大学通讯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邮政编码430079联系人吴成峡联系电子邮箱47861807@传名意见:项目研究成果基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资助,针对洱海流域污染负荷的70%左右来源于农业面源和入湖河道这一问题,基于“污水不入河”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系统研发了湖泊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污染源头控制治理、低污染水收集与处理、河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河口湿地拦截”四级湖泊污染负荷梯级控制成套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规划技术。本项目研究形成了专利技术16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10项。出版论文著作共67篇(部),其中,SCI检索论文21篇,EI收录7篇,专著7部。本项目研究成果为洱海流域水质改善、地方治污规划和水环境管理等提供了技术和决策支持。项目在洱海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政策工程示范,示范区实现了农业生产各行业减少施用尿素3800吨,普钙1300吨。以折纯量计,减少肥料使用量氮2470吨,磷260吨。以入湖量计,削减入湖总氮120.575吨,总磷26.52吨。示范区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2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0%以上。2012年至2015年,示范区新增利润215836万元、新增税收27057万元、创收外汇7417万美元、节支总额36214万元。同时,项目在洱海北部主要入湖河流罗时江下游全程建设截污渠道,收集沿岸农村及农业面源污水,结合生态护岸、水培经济作物湿地及河口景观湿地,通过入湖河道全流域的工程应用,实现了收集水和河道水的全量处理,达到了全量水体“清水入湖”的目标。罗时江河口水质主要指标TN和TP的年均值从2006年的2.08mg/L和0.12mg/L降低至2018年的1.12mg/L和0.06mg/L,分别从原来的劣V类/V类提升到目前的IV/III类水平,实现了罗时江水质的根本好转。项目提名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项目针对洱海富营养化初期湖泊全流域清水方案和社会经济友好模式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经过实践检验,创造了显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此,我单位同意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声明:本单位遵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法人代表签名:提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3.项目简介: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等:本项目属于的环境工程学(61030)前沿科学技术领域。作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重要支撑课题,本项目主要内容和特点,突出表现在:本项目依据“清水产流机制”创新理念,系统研发了“污染源头控制、低污染水收集与处理、河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河口湿地拦截”四级污染负荷梯级控制成套技术。同时,基于“污水不入河”的总体思路,在罗时江下游全程建设截污渠道,收集沿岸农村点源及面源污水,采用生态护岸、水培经济作物湿地及河口景观湿地技术,实现了收集水和河道水的全量处理。在罗时江流域建成“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体系”核心示范区,罗时江河口考核断面水质实现根本好转,TN、TP指标由劣V类/V类提升到IV/III类水平,有效削减了入湖负荷,遏制了洱海富营养化趋势。罗时江入湖河口处水体透明度终年达到2米以上,实现了全量水体“清水入湖”的目标。本项目还结合《洱海保护治理规划》的水质目标(近期Ⅲ类,远期Ⅱ类)和洱海流域污染物总量的“流域—控制区—污染源”的分级控制方案,研发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结构、发展速度与污染物排放量关系量化模拟和社会经济结构体系构建等关键技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圈层理论,在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四片七区”基础上,集成了服务于生态文明流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控污减排规划。研究和编制的《洱海流域产业政策与结构调整控污减排方案》、《洱海流域治理综合保障体系》、《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评价体系的实施意见(含考核办法)》,经各级政府采纳应用,并通过大理市生态农业政策示范区建设,大理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2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0%以上。2012年至2015年,大理市农业,新增利润215836万元、新增税收27057万元、创收外汇7417万美元、节支总额36214万元。初步探索和践行了洱海湖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友好模式。本项目研究形成了专利技术16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10项。出版论文著作共67篇(部),其中SCI检索论文21篇,EI收录7篇,专著7部。本项目“洱海流域产业政策与结构调整控污减排方案”、“入湖河流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北部三河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案”、“低污染水净化与处理体系构建方案”、和“清水产流机制修复体系构建方案”等研究成果支撑了《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和《云南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工程方案,并被集成应用于洱海保护中。以上规划经组织专家鉴定,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并报请国家发改委备案,推广潜力巨大。同时,由于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时指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2012年5月李克强副总理批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使洱海重现一泓清水,相关经验注意总结,以资借鉴。”;2013年1月17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主任委员汪光焘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赞洱海治理是全国湖泊治理的“样本”;2013年4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文章:《5年间,水质从五类水上升到三类水:洱海治理模式能否复制》,专题报道本项目成功探索“湖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模式”。以上鞭策和鼓励,有利于本项目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和经验凝炼,进行辐射推广,为我国类似湖泊污染控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照。4.客观评价:1、课题验收报告(见附件1)(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2009ZX07105-001)于2012年9月6日通过任务验收。(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上游入湖河流净化及沿河低污染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2009ZX07105-003)于2012年9月6日通过任务验收。2、检测报告和示范工程评估报告(见附件2)(1)在本项目研究的示范工程中,生物菌肥、有机肥推广试验检测、生态护岸工程地表水监测、黑泥沟河道水质改善工程地表水监测、右所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废水监测、罗时江入湖河口水生经济植物湿地规模示范工程水质监测等,均达到示范工程预期示范参数,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2)本技术成果所建设的示范工程5处,包括大理市生态农业建设政策示范工程、罗时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洱源县右所集镇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示范工程、黑泥沟河道水质改善工程、罗时江河口水培湿地工程)通过第三方评估,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3、应用证明(见附件3)本项目技术成果共应用于5项工程建设项目。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领导组办公室、大理州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研究室、大理白族自治州财政局、大理白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洱源县环境保护局、大理市水务局和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等单位对本集成技术在洱海全流域和示范区的应用情况开具了成果应用证明。4、查新报告(见附件4)本次成果申报委托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14)进行了科技查新,查新结果如下: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委托项目的查新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与该委托查新课题类似的其他相关文献的报道。因此,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具有新颖性。5.应用情况:1、应用情况(不超过2页)(1)项目成果在罗时江入湖河流小流域,在课题各项示范工程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大理州地方依托工程,有力改善了罗时江及河口环境质量状况,罗时江河口水质主要指标TN和TP的年均值从2006年的2.08mg/L和0.12mg/L降低至2018年的1.12mg/L和0.06mg/L,分别从原来的劣V类/V类提升到目前的IV/III类水平,实现了罗时江水质的根本好转,主要受纳湖湾沙坪湾在试验期未发生藻华现象,河口处水质透明度提高到2.0m以上,形成了高原富营养化初期湖泊入湖河流综合治理的综合示范,对国内类似的富营养化初期湖泊入湖河流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项目所研发的“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集成应用于大理州开展的“农村村落污水综合整治”和“北部入湖河流综合整治”等10余项洱海重点治污和生态修复工程之中,同时,入湖河道污染控制、村镇污水生态深度处理、生态景观湿地净化等成果也在大理州政府2013-2015年实施的洱海流域“百村整治”、“万亩湿地”、“亿方清水入湖”三类投资达30亿的重点工程中进行了推广应用,科学指导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全量水体“清水入湖”的目标。具体应用有:1)项目成果“低污染水净化与处理体系构建方案”、“清水产流机制修复体系构建方案”在《云南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得到应用,有效支撑了规划工程方案,并为控制工程投资和优化处理工艺提供了技术支撑。大理州环境保护局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1成果应用证明)。2)项目成果“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尾水深度处理技术”得到应用。洱源县右所集镇西片区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得到了有效处理,在2012年1-6月水质监测中,处理后水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最终排水进入罗时江中游的西湖景区,对削减罗时江流域污染负荷,改善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洱源县环境保护局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2成果应用证明)。3)项目成果“生态截污沟和生态护岸带技术”得到应用。罗时江在通过该段之后,水质得到改善,在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TP年平均值从0.12mg/L降低到0.10mg/L,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值从6.47mg/L降低到5.64mg/L。大理市水务局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3成果应用证明)。4)项目成果“低污染河道水质旁路改善技术”得到应用。通过该工艺处理之后的河道水质总磷低于0.08mg/L,总氮低于1.5mg/L,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质水平,为罗时江湿地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4成果应用证明)。5)项目成果“河口湿地强化净化技术该技术”得到应用。氮去除率平均达到63.5%,磷去除率平均达到58.3%。产品健康安全,环境友好。植物的营养全部来自河水,为人多地少的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5成果应用证明)。(2)为推广和检验科学研究成果,项目组自2009年3月起,在大理市环洱海9个乡镇依托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推广使用及测土配方等项目开展政策性示范区建设。项目组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环节入手,以环保、高效为原则,不断加快农资商品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改变传统肥料施用方式,对于降低洱海环湖农业面源污染,减缓洱海富营养化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大理市农业生产各行业减少施用尿素3800吨,普钙1300吨。以折纯量计,减少肥料使用量氮2470吨,磷260吨。以入湖量计,削减入湖总氮120.575吨,总磷26.52吨。项目组还重点推进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创建,积极培育农业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成效十分显著。据统计,大理市已先后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3.2万亩,包括下关镇、大理镇、银桥镇、湾桥镇、喜洲镇和上关镇等无公害蔬菜(大蒜、香葱、茭白、白菜等品种)10.2万亩和无公害水稻3万亩。至此,大理市已初步培育起农业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0%以上。初步探索和践行了洱海湖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友好模式。具体应用有:1)项目成果“湖泊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规划成套技术”提供的现场调查资料及技术方案在《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现状调查、问题诊断及结构调整减排方案”中得到应用,支撑了《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年5月通过专家评审,且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采纳应用,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推广潜力巨大。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领导组办公室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6成果应用证明)。2)项目成果“洱海流域治理综合保障体系研究”得到应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大理白族自治州财政局、大理州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7成果应用证明、附件7成果应用证明)。3)项目成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建”、“生态补偿量化技术”、“土地流转方式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规划技术”等一批研究成果得到具体运用,并在示范区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8成果应用证明)。4)项目成果“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研究”在洱海流域得到具体应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9成果应用证明)。5)项目成果“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县试点县建设评价体系研究”在洱海流域得到具体应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研究室出具成果采纳应用证明。(附件10成果应用证明)。6)大理市农业局出具项目组培育农业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和取得十分显著经济效益的成果采纳应用证明。其中,大理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2万亩,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60%以上。(附件11成果应用证明)。7)大理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出具项目组研究成果的采纳应用证明。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大理市农业生产各行业减少施用尿素3800吨,普钙1300吨。以折纯量计,减少肥料使用量氮2470吨,磷260吨。以入湖量计,削减入湖总氮120.575吨,总磷26.52吨。(附件12成果应用证明)。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超过2页)洱海流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大理州旅游行业的发展,尤其罗时江河口湿地已经成为当地的景观,吸引众多的游客观光游览,带来一定的旅游收入。2012年1至5月,全州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0.2万人次,同比增34.2%;旅游外汇收入7608.7万美元,同比增61.8%;接待国内旅游者779.4万人次,同比增19.1%;旅游业总收入81.5亿元,同比增51.0%。全国人大环资委两次赴洱海调研,主任委员汪光焘在《人民日报》发表“湖泊治理保护的生态样本”文章,称赞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治理洱海的经验。云南省政府在云南省九湖工作会上,要求大理州按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关于洱海保护的批示精神,着力抓好洱海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并将洱海综合治理模式作为成功经验,进行辐射推广。具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1)大理市农业局出具项目组取得十分显著经济效益的成果采纳应用证明。其中,2012年至2015年,大理市新增利润215836万元、新增税收27057万元、创收外汇7417万美元、节支总额36214万元。(附件1效益证明)。2)项目参与编制的《大理市万亩稻田养鱼项目实施方案》,建议恢复举办“薅秧节”、“栽秧会”等传统农耕节庆活动,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实施洱海绿色流域建设控污减排规划和生态补偿机制等科研成果,该成果应用全面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部门协调,资金整合,改善了项目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深了环湖广大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程度。(附件2效益证明)。3)项目组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原则,根据“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源、行政问责、全民参与”的洱海保护经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价值观,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受益者分担成本,构建了水质规划、陆域污染源、环境经济和环境社会调控指标系统,先后执笔起草《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意见)》和《洱海保护及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评价体系的实施意见》(含考核办法),尤其针对洱源县相关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把“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为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提供了一套有别于洱海流域其他县市党政领导的考核办法。以上文本经地方政府行文得到具体应用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附件3效益证明)4)项目组协同大理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依托地方政府开展的“大理市40000亩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推广使用项目”和“大理市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创新运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在兼顾农民实际经济利益的同时,集成应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建”、“生态补偿量化技术”等成果,编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操作指南》,指导建设了500亩大理市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理市银顺蔬菜专业合作社”,推广使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料,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该基地主要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销售,每亩每可实现纯收入近2.5万元,是传统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8倍左右,同时每年减少氮、磷施肥量约40%,辐射带动周边无公害蔬菜种植1000亩,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次以上。由此,改变了农业污染。由“面”到“点”、由“散”到“聚”的控制方式。(附件6成果应用证明、附件4效益证明)。5)项目组在开展大理市生态农业综合政策示范区建设时,为大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支持,集中体现在对“洱海流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建”等工作和业务体系的总结、提高和指导。2011年,大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首创合作经济服务指导体系、荣获大理州首届政府创新“二等奖”,单位负责人周汝波同志荣获“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奉献精神奖”,该同志同时还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导师(附件5获奖证书、附件6研究生导师聘书)。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具《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方案研究》研究成果已收录于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收录证明(附件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科技报告收录证书,馆藏号:306-2013-034842)。7)2013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委主任委员汪光焘署名文文章“湖泊治理保护的生态样本”,称赞洱海治理是全国湖泊治理的“样本”。(附件8人民日报媒体报道影印件)8)2013年4月15日《中国青年报》在第5版以《5年间,水质从五类水上升到三类水:洱海治理模式能否复制》专题报道项目组所做的贡献:成功探索洱海湖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模式。(附件9中国青年报媒体报道影印件)。6.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序号知识产权(标准)类别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标准编号)授权(标准实施)日期证书编号(标准批准发布部门)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发明人(标准起草人)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1发明专利自流式半基质人工水培湿地装置ADDINCNKISM.UserStyle中国CN101624233B2011-03-30751086上海交通大学吴德意,彭里程,孔海南有效2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氮磷营养盐富集功能的人工水培湿地装置中国CN102502966B2014-01-011329767上海交通大学李春杰,董阳,吴德意,孔海南有效3发明专利活性基质强化型人工潜流湿地装置中国CN102173511B2012-11-281086938上海交通大学李春杰,吴德意有效4发明专利粉煤灰合成的沸石的改性方法中国CN101733069B2012-02-15909340上海交通大学吴德意,董逸,吴乔丹,孙志有效5发明专利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实验系统和水生植物的实验方法中国ZL201210115434.72015-07-2217321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彭文启,冯健,杜霞,蔚辉,吴文强,赵进勇,黄智华,刘威,梁擎有效6实用新型专利水生植物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系统中国ZL201120073468.52011-11-23201050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彭文启,冯健,杜霞,蔚辉,吴文强,赵进勇,黄智华,刘威,梁擎有效7软件著作权一种自动干湿单元转化的河流一维水动力及水质模拟软件中国2015SR1552422014-11-20104232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冯健,彭文启,杜霞,赵进勇,张晶,黄智华,付意成,吴雷祥,黄伟,董飞有效8软件著作权大气污染健康危害评估系统V1.0中国2016SR3306462016-02-151509263湖北经济学院杨珂玲,徐建豪,张志刚,王磊有效9软件著作权经济环境投入产出系统中国2016SR3300682016-02-201508085湖北经济学院杨珂玲,徐建豪,张志刚,王磊有效10软件著作权商用大数据脱敏与抽样系统V1.0中国2016SR3306412016-11-151509258湖北经济学院王磊,张宏志,杨珂玲,张志刚有效7.主要完成人情况姓名排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董利民1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运作、工程运行、数据分析及总结,技术研发,撰写科研论文和专著王欣泽2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课题负责人,技术研发,构建罗时江小流域生态修复的实施方案孔海南3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项目负责人,技术研发,构建"污染源控制、低污染水收集与处理、河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河口湿地"四级河流治理体系吴德意4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用于低污染河水脱氮除磷的新型基质材料和河口湿地脱氮除磷强化净化技术项继权5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洱海流域综合治理保障体系”撰写李春杰6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具体负责研究新型功能基质强化型人工潜流湿地和人工水培湿地对入湖河流低浓度水的处理彭文启7所长教授级高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建立洱海湖泊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编写、编译杨珂玲8系主任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构建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周汝波9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大理市供销社联合社大理市供销社联合社指导大理市生态农业建设政策示范工程冯健10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计算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期、分区计算与解析洱海水环境承载力吴国云11高级农艺师大理市湾桥镇人民政府大理市湾桥镇人民政府运行大理市生态农业建设政策示范工程张宏志12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开发基于Matlab和Lingo软件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论证软件系统》张志刚13副院长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开发基于Matlab和Lingo软件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论证软件系统》杨文燕14农艺师大理市农业局大理市农业局运行大理市生态农业建设政策示范工程何小娟15助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方案比选,指导现场试验研究8.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一)单位名称华中师范大学排名1法定代表人赵凌云所在地武汉市单位性质高校传政编码430079联系人张晓骏单位电动电子信箱364045294@主要贡献华中师范大学作为研究项目的负责单位,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第1课题“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2009ZX07105-001),并联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第3课题“上游入湖河流净化及沿河低污染水的生态处理技术及工程示范”(2009ZX07105-003),针对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的科技创新部分,集成成套技术。由本单位研发的“湖泊流域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规划成套技术”,提供的现场调查资料及技术方案在《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现状调查、问题诊断及结构调整减排方案”中得到应用,支撑了《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云南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年5月通过专家评审,且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采纳应用,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推广潜力巨大。完成单位声明: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法定代表人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二)单位名称上海交通大学排名2法定代表人林忠钦所在地上海市单位性质高校传政编码200240联系人孔海南单位电动电子信箱nnliu@主要贡献针对洱海流域内流入洱海污染负荷最大的罗时江、弥苴河和永安江的污染现状,以开发河道污染物削减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为核心,辅助其他工程技术集成以及示范工程措施相结合,并依托现有大理州洱海综合治理其他工程项目,形成了洱海入湖河道水环境的完整治理体系。课题以重点污染河道为突破口,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地方需求,完成了入湖河流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研究,对罗时江流域进一步进行了河口湿地人工强化净化与生态修复技术和地表径流、达标排放尾水等低污染水生态处理技术的研究,并开展了关键技术的工程示范,解决了洱海流域入湖河流的污染问题,为实现洱海北部示范工程区内平均水质保持在国家III类地表水标准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单位声明: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法定代表人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3)单位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排名3法定代表人匡尚富所在地北京市单位性质事业传政编码100038联系人冯健单位电动电子信箱776069112@主要贡献针对洱海的水环境保护问题,采用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洱海的水文气象特征、大气环流影响作用下的风场、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分布特征的研究工作。通过构建洱海水质—水动力学模型、模拟洱海全年的水动力、水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洱海流域的水文气象特点,计算三个典型水文年(枯、平、丰)洱海分期分区的水环境承载力,重点进行洱海重要区域水环境容量的分期解析和分区解析(到北部、中部和南部水域及沙坪湾和红山湾),预测未来情况下洱海的水质变化趋势。完成单位声明: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法定代表人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四)单位名称湖北经济学院排名4法定代表人董仕节所在地武汉市单位性质事业单位传政编码430205联系人杨珂玲单位电动电子信箱13638352@主要贡献构建了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研究了洱海流域环境经济系统规划与污染的最优动态控制问题,参与开发了基于Matlab和Lingo平台的《洱海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论证软件系统》,并发表了系列论文(见论文专著表中的1、2、3、4、5、6)、申请了软件著作权(见知识产权表中的2、3)。该系统充分考虑了洱海流域的工业、农业、旅游业经济和环境的特点,建立了多目标规划线性模型,求解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细分到行业及生产方式,既能验证经验方案的可行性,又能对已有方案进行优化。该系统已用于华中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家重大水专项《洱海全流域清水方案与社会经济发展友好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9ZX07105-001)中的近期、中期、远期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论证,课题成果已被大理州政府采纳并用于洱海流域产业规划和洱源县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工程。完成单位声明: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法定代表人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五)单位名称云南省大理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排名5法定代表人钟朝发所在地大理市单位性质事业单位传政编码671000联系人周汝波单位电动电子信箱dlsgxs@126.com主要贡献编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操作指南》,在全国首创合作经济服务指导体系,指导建设了500亩大理市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理市银顺蔬菜专业合作社”,依托地方政府开展的“大理市40000亩生物菌肥和有机肥推广使用项目”和“大理市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项目”,推广使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析哲学的兴起与早期代表人物思想研究》论文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电子母婴监护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高粱在防风固沙生态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论文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燃油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塑料内饰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水翼冲浪板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消防安全培训考试题库-隐患排查与操作规范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考试题库基础知识试题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寻路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商用厨房用具和和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例)
- 钢拱桥专项吊装方案终稿
- 24式太极拳教案(1~4课)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
-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PPT-37张)课件
- 客房控制系统——RCU系统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 川崎病诊治指南最新ppt课件
- (会议纪要(2011)第29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议纪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