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3.通过诵读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4.积累诗词中的明月情怀等素材。一、资料链接【名家名作】
苏轼(1037~1101),字
,号
,
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
、弟弟
合称“
”。他的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许多词作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晚唐五代词的婉约,开豪放派之先河,与
并称“苏黄”,和
并称“苏辛”,与
并称“苏欧”。有《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苏洵苏辙三苏黄庭坚辛弃疾欧阳修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能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与弟弟长达七年未能团聚,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写作背景】词是一种诗的别体,隋唐时兴起,全盛于宋代。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柳永、晏殊、李清照)和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每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各不相同。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中秋词:是词的一种,专指写中秋月景和表达作者情怀的词类。古人把圆月视作团圆的象征,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文体知识】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准字音、节奏,体会感情。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思考探究1.分别概括《水调歌头》的上片和下片的内容。上片:下片:2.《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写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时生发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解脱自己,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徘徊。对月怀人,抒发对亲人的祝福。(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苏轼在《水调歌头》的下阕中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下阕中用埋怨的口吻表达对月亮圆缺
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愿人长久:惜月离人无眠:怨月(四)思维导图水调歌头上阙:下阙:望月问天几时有月今夕何年写景——想象明月——宫阙借景抒情:苦闷难遣,欲求解脱对月怀人抒情——联想月圆——人圆议论升华,富有哲理:释怀离怨,祝共婵娟圆月衬托思念三、研读课文,品析鉴赏(一)理解诗意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自己。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难以周全。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二)鉴赏诗歌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牌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词前小序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及缘由,总领全篇。①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②设问,流露出对宇宙、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表面上是赞美月夜,也有不知当今朝廷上情况如何的含意。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欲”字,表达了词人对天上仙境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对人间生活中仕途不顺、亲人别离等种种不顺意的怅惘感慨之情。
“恐”字,写出了词人的犹豫和徘徊,表达了词人对人世间热闹繁华的眷念,表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这两个字之间的转折,写出了词人的矛盾之心。
“弄”字表明舞姿不断变化,词人想象到舞姿的曼妙,但未免太过冷清。【炼字】+情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
,暗示
,表明作者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
的情景,表现出
。月光的移动夜已深沉难以入眠赏月时间之长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明月的“阴晴圆缺”做比照,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哲理】“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对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表达宽慰之语,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豁达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借月抒怀,虽流露出词人因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而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满,但词人并没有陷在消极避世的情绪中。反而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对亲友的思念,对人们的美好祝愿,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词人豁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课文主旨】四、巩固练习,延伸拓展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化用了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
问之”两句,词人似乎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字宙的伊始,又在惊
叹造化的巧妙,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写出词人既
留恋人间现世又向往天上、渴望出世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词人留
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和超远的
志向。C.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天下
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D.这首词上阕问月,对应语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下
阕问天,对应语句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出词
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和探询。下阕对月怀人,更多的是表达了对弟弟(家人)的思念之情。D2.这首词下阕中词人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有人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词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词人的情感变化主要体现在:先是思念亲人,辗转难眠,如诗句:
;继而仰首问月,感伤离别,如诗句:
;最后由伤感转化为理性哲思,表达出对天下离人的
,如诗句:
。
我同意这种看法。词人没有沉浸在思念弟弟的伤感情绪中不能自拔,而是自我排解,进而表达出对天下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表现出他的
和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真诚祝愿
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乐观情怀旷达心胸五、课后达标1.熟读并背诵《水调歌头》。2.赏析重点句子。六、素材积累1.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高洁、旷达的情怀。【诗词中的明月情怀】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诗句洋溢
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以动衬静,
在静谧的空山夜里,明月“惊”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渲染
了夜和山的清幽与雅致。
李白诗《静夜思》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其中浸染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无限思念。2.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3.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衬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孤寂与怀才不遇的愤懑无奈,以乐景抒哀情。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