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3届安徽省安庆市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构成原核细胞的基因组比较小,基因数目较少,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细胞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无法形成较为高等的多细胞生物体。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素但可将CO2和H2O合成糖类B.原核细胞DNA上的基因不存在等位基因,也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可合成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D.细菌细胞壁具有支持保护作用,还可避免酒精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答案】D【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遗传物质是DNA位于环状质粒上。【详解】A、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通过CO2,和H20来合成自身有机物,A正确;B、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自然也没有同源染色体,就不会有等位基因,原核生物DNA是环状的,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C、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C正确;D、细菌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没有支持作用,植物的才有,能够让植物长得比较高大,另外酒精是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细胞壁是全透的,无法阻止酒精进入细胞内,D错误。2.下列有关实验中使用的试剂或实验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细胞重叠可能原因是解离不充分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无色素带的原因是研磨过程没有加入二氧化硅D.制备动物的细胞膜和观察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都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答案】C【分析】1、脂肪易溶于有机溶剂。2、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详解】A、花生子叶用苏丹试剂给脂肪染色,苏丹试剂是脂溶性的,应该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B、.如果细胞出现重合,有可能是解离不充分,也有可能是制片时,忘记按压盖玻片,题干中说是“可能”,B正确;C、如果忘记加二氧化硅,也会提取少量的色素,如果一点都没说,说明是其他问题,比如滤液细线浸泡在了层析液中,C错误;D、制备动物细胞膜时,需要把细胞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需要用到高浓度的溶液,或清水,他们都利用了渗透的原理,D正确。故选C。3.反转录PCR又称逆转录PCR(RT-PCR),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的特殊PCR,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否则可能得不到产物B.RT-PCR技术中,不需已知mRNA的全部序列C.过程③中子链沿着模板链的5'→3'方向延伸D.RT-PCR技术可应用于是否被RNA病毒感染的检测【答案】C【分析】PCR原理:在高温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详解】A、图示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如变性解旋时温度需要控制在90℃左右,A正确;B、PCR技术中,不需要已知mRNA的全部序列,只需一段已知mRNA的部分序列即可,B正确;C、过程③中,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子链沿着模板链的3'→5'方向延伸,C错误;D、RT-PCR是将RNA的反转录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相结合的技术,可应用于是否被RNA病毒感染的检测,D正确。故选C。4.种群和群落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具有各自的特征、结构等,下列描述的事实中属于种群或群落层次的是(

)A.因湖泊水体中氮、磷等元素的增加,导致其中藻类的数量大量繁殖B.因水体藻类的大量繁殖,水体中鱼、虾等动物均出现数量下降的趋势C.鱼、虾等动物的数量下降对水体中其他生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D.水体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导致水体中无机盐、气体等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答案】C【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2、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生物群落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详解】A、湖泊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属于无机环境,包含在生态系统层次,A错误;B、因水体藻类的大量繁殖,引起水体中氧气含量减少,进而水体中鱼、虾等动物均出现数量下降的趋势,属于生态系统层次,B错误;C、鱼、虾等动物的数量下降对水体中其他生物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属于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的关系,C正确;D、水体中无机盐、气体等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属于无机环境,包含在生态系统层次,D错误;故选C.5.多巴胺是一种非蛋白类有机小分子,是人体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人体缺乏多巴胺会导致抑郁、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已知物质Ⅰ会破坏多巴胺受体,物质Ⅱ可以将分解多巴胺的酶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神经细胞中核糖体合成多巴胺的过程中会有水的产生B.多巴胺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经过胞吞作用进入突触后膜C.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外流而产生兴奋D.物质Ⅰ会使神经元兴奋性减弱,物质Ⅱ会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知,多巴胺是兴奋性递质,物质Ⅰ会破坏多巴胺受体,则会抑制兴奋的传递;物质Ⅱ可以将分解多巴胺的酶水解,会增加突触间隙多巴胺的量,可以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详解】A、多巴胺是一种非蛋白类有机小分子,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A错误;B、多巴胺不能进入突触后膜,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错误;C、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兴奋,C错误;D、根据“物质Ⅰ会破坏多巴胺受体,物质Ⅱ可以将分解多巴胺的酶水解”可知,物质Ⅰ会使神经元兴奋性减弱,物质Ⅱ会使神经元兴奋性增强,D正确。故选D。6.在野生水稻中存在大量具有抗性的基因,某野生稻甲的4、8号染色体上分别具有纯合的抗稻飞虱基因A和抗冻基因B,栽培稻乙的染色体上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均发生丢失现象。选择一定数量的甲、乙品种的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抗稻飞虱的个体占3/4,不抗冻个体占1/6.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因抗性基因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甲、乙品种水稻杂交,F1只有一种表型,F2中具有抗性的水稻占15/24C.F2抗稻飞虱水稻中稳定遗传的比例占1/3,比能稳定遗传的抗冻水稻的比例低D.F2中不抗冻个体占1/6的原因是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答案】B【分析】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是纯合子AABB,乙的染色体上控制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发生丢失变成aabb。【详解】A、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AABB×aabb→AaBb,F1只有一种表型,F2中抗稻飞虱的个体A_占3/4,F2中不抗稻飞虱的个体aa占1/4,不抗冻个体占1/6,抗冻个体占5/6,具有抗性的包括抗稻飞虱不抗冻+抗冻不抗稻飞虱+抗冻抗稻飞虱=3/4×1/6+5/6×1/4+3/4×5/6=23/24,B错误;C、F2抗稻飞虱中能稳定遗传的AA占1/3,由于bb占1/6可推知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若含b基因的精子出现部分致死卵细胞正常,F1(Bb)产生的雌配子为1/2B,1-1/2=1/2b,F1(Bb)产生的雄配子b为1/6除以1/2等于1/3,雄配子B为1-1/3=2/3,F2抗冻水稻BB=2/3×1/2=1/3;Bb=2/3×1/2+1/3×1/2=1/2能稳定遗传的的比例为(1/3)/(1/3+1/2)=2/5,故F2抗稻飞虱水稻中稳定遗传的比例占1/3,比能稳定遗传的抗冻水稻的比例低,C正确;D、正常情况下抗冻和抗稻飞虱基因应该一致,猜测F2中不抗冻个体占1/6的原因是含b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出现部分致死,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7.如图a是绿色开花植物光反应过程简化示意图,研究发现图a过程强光处理时会产生多种自由基。图b为离体条件下,用DCIP(氧气可使溶液中氧化型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代替NADP+作为电子受体,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完整叶绿体,测得单位时间溶液颜色变化速率随除草剂浓度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膜结构为_______,X代表的物质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2)将强光处理过的该植物叶片立即置于低于光合作用饱和光强的中低光强下,光抑制往往需要经过许多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全恢复,原因可能是________,无法立即修复。(3)若用14C的CO2供应给该植物的叶片,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果实中14C含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4)图b中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品种_________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判断的依据______;当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_________的叶绿体中不能产生C3化合物。【答案】(1)类囊体薄膜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并为暗反应提供能量(2)强光下产生的氧自由基破坏了类囊体薄膜的膜结构和光系统蛋白(3)光合产物由叶运输到了果实(4)甲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甲【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详解】(1)据图分析,图a膜上能发生水的光解,表示光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X是NADP+和H+的产物,表示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并为暗反应提供能量。(2)分析题意可知,强光处理时会产生多种自由基,故将强光处理过的小麦叶片再置于较低的光强下,光抑制往往需要经过许多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全恢复,可能是强光下产生的氧自由基破坏了光反应的结构—类囊体薄膜的膜结构和光系统蛋白。(3)随着时间的延长果实中14C含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14C光合产物由叶运输到了果实。(4)由“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可知,图b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甲生成的氢较多,说明其受除草剂抑制效果较差,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甲无法产生NADPH,暗反应无法继续,无法产生C3。8.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现提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加强免疫的重要方案。我国科学家研发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其思路是:获取与病毒特征蛋白相对应的DNA分子,通过DNA连接酶与腺病毒的核酸相连,构建成重组疫苗。回答下列问题:(1)为减少我们自身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机会,说出两例防护措施________。(2)某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体温逐渐升高,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参与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3)从遗传物质的结构分析,人们注射新冠疫苗后仍有可能患病的原因是______。一般注射的mRNA疫苗要装入脂质体中再注射,目的是______,与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中的mRNA可利用人体自身细胞翻译成病毒所具有的抗原蛋白,所以推测mRNA疫苗的优势是_______。(4)研究发现,曾感染过腺病毒的临床实验志愿者产生的目标抗体浓度普遍偏低。从免疫调节的角度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2)产热大于散热下丘脑(3)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容易发生变异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与RNA酶接触而被水解可持续表达抗原,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反应(4)该志愿者体内存在针对腺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使疫苗被大量消灭,降低了特征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了疫苗的功效【分析】1、体温恒定的维持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2、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机体后可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详解】(1)新型冠状病毒通过飞沫等传播,为减少我们自身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机会,可通过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等措施进行防护。(2)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3)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更容易发生变异,故人们注射新冠疫苗后仍有可能患病;mRNA疫苗要装入脂质体中再注射,目的是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与RNA酶接触而被水解;分析题意可知,mRNA疫苗中的mRNA可利用人体自身细胞翻译成病毒所具有的抗原蛋白,推测mRNA疫苗的优势是:进入机体后可持续表达抗原,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反应。(4)曾感染过腺病毒的临床实验志愿者产生的目标抗体浓度普遍偏低,从免疫调节的角度看,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志愿者体内存在针对腺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使疫苗被大量消灭,降低了特征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了疫苗的功效。9.建立生态茶园使目前的生产方式转向生态的有机生产方式,控制和减轻茶乡污染,保护和恢复茶园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茶园的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推动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可借助茶文化运动的开展使茶园向观光型休闲型农业示范型方向发展。研究发现茶毛虫是我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常聚集在叶背取食,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防治方法有:人工捕抓幼虫、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茶园中茶毛虫幼虫的密度时,可选择样方法,请简单描述操作过程_______。(2)茶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包括_______。茶毛虫所摄取食物中能量的去向有______。(3)放置黑光灯诱杀茶毛虫成虫,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功能。种植人员在茶叶种植区留置一定区域,不种植茶树,让其他植物生长,可减少茶毛虫危害,其原理是__________。(4)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茶园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更突出,原因是_______。该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生态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由此得到的启示有_________。【答案】(1)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茶毛虫粪便中的能量和茶毛虫同化的能量(3)信息传递提高了茶园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或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或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等)(4)该生态系统是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人的作用对自然资源既要开发利用,又要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分析】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该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详解】(1)样方法是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基本过程是: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进行,即沿着营养结构进行;茶毛虫所摄取食物中能量的去向有茶毛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和茶毛虫同化的能量(又可分为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3)放置黑光灯诱杀茶毛虫成虫,主要是利用其趋光的特点,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种植人员在茶叶种植区留置一定区域,不种植茶树,让其他植物生长,可减少茶毛虫危害,主要原理是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了茶园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或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等)。(4)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人的作用,因此,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若离开人的作用,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该生态农业系统的效益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对自然资源既要开发利用,又要保护建设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发展。10.下图是某家系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2)Ⅱ4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Ⅱ3和Ⅱ4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若Ⅲ11和一个与Ⅲ9基因型相同的男性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3)若男女人数相等,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则在女性中女性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4)经检查发现Ⅲ12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均正常,但Ⅲ10患甲病(2)1/37/164/9(3)1.98%(4)Ⅱ7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Y的2条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产生了含2条Y染色体的精子【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Ⅱ3和Ⅱ4均正常,但Ⅲ10患甲病,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故乙病为红绿色盲,其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分析遗传系谱图:由于Ⅱ3和Ⅱ4均正常,但Ⅲ10患甲病,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则乙病为红绿色盲,其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Ⅲ10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故Ⅱ3和Ⅱ4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Ⅲ9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则可推知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同理可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则Ⅱ5的大致基因型为A_XBX_,故Ⅱ4与Ⅱ5基因型相同(AaXBXb)的概率=2/3×1/2=1/3;Ⅱ3和Ⅱ4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1-A_XB_=1-3/4×3/4=7/16;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Ⅲ9的基因型为A_(1/3AA、2/3Aa)XbY。由于Ⅲ12的基因型为aaXbY,故可推知Ⅱ7与Ⅱ8基因型分为AaXbY、AaXBXb,则Ⅲ11的基因型为A_(1/3AA、2/3Aa)XBXb,若Ⅲ11和一个与Ⅲ9基因型相同的男性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A_=1-aa=1-2/3×2/3×1/4=8/9,XB_=1/2,即正常孩子的概率=8/9×1/2=4/9。(3)若男女人数相等,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XbY=1%,则男性中的Xb=1%,女性中的Xb=1%,XB=99%,故在女性中女性携带者(XBXb)的概率=2×1%×99%=1.98%。(4)经检查发现Ⅲ12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Y,比正常男性多了一条Y染色体,故是其父亲—Ⅱ7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Y的2条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导致产生了含2条Y染色体的精子,该精子与Ⅱ8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了XYY。11.乳酸菌是著名的“长寿益生菌”,具有改善胃肠功能,抑制腐生菌生长,调节胃肠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功能。培养与鉴定乳酸菌常用MRS培养基,其配方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成分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葡萄糖乙酸钠柠檬酸二铵含量8.0g10.0g4.0g20.0g5.0g2.0g成分Na2HPO4MgSO4MnSO4琼脂碳酸钙H2O含量2.0g0.2g0.05g20.0g30.0g加水定容到1L(1)分析表格可知,该MRS培养基是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葡萄糖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2)乳酸菌的含量是衡量酸奶品质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为2×106个/mL),为调查市场上A、B两款畅销酸奶产品中乳酸菌活菌数量,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独自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第一步:取1mL酸奶注入装有X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稀释10倍的菌液,依上述方法逐步稀释到103倍;第二步:从稀释103倍的试管中取菌液0.1mL均匀涂布在MRS培养基平板上,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h~48h;第三步:观察菌落的特征和透明圈,统计乳酸菌的菌落数,得到如下实验结果:A款乳酸产品B款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