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文章之论迟子建散文的伤怀之美_第1页
伤感文章之论迟子建散文的伤怀之美_第2页
伤感文章之论迟子建散文的伤怀之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学术界对她的这部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实迟子建的散文是她的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她心灵的真情告白,但是研究稍显薄弱。细读她的散文,发现其中洋溢着一种伤怀之美,蕴含着她对自然人生的哲思。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工业化文明的反思、天人合一的精神、寒冷与温暖的融合。本文最后重点研究她散文中一个重要意象雪。关键词:迟子建散文;伤怀之美;雪伤怀之美是迟子建散文中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它不是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不会带给人撕心裂肺的痛,也不会让人有范进中举式的狂喜。它像晚霞中的一缕青烟,撩起人淡淡的哀愁。“伤怀”是对逝去往事的一种缅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朴纯真的人性的追求。伤怀之美在迟子建散文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工业化文明的反思;二是天人合一的精神;三是寒冷与温暖的融合。另外迟子建散文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雪,可以说,雪是迟子建伤怀之美的化身。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迟子建的散文须要在这样的环境下阅读:一个快要落日的黄昏,一间雅致的房间,坐在窗前的书桌上,从窗口望去,可以看天空,看云彩,看归鸟,看暮霭的壮烈和沉静。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作者所营造的气氛。早上太明朗,中午太热烈,晚上又太悲伤,只有黄昏时,我们才有从容的心态回忆往事,正视现实,追问未来。对大自然的热爱是迟子建散文体现出的一种强烈情感。迟子建出生在我国的极北之地:漠河。那里有广袤的森林,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给了她宽广的胸怀和沉静的性格。自然在作者眼中是富有灵性的:鱼会流泪(《逝川》);牛因初次见到阳光,怕自己的蹄子把阳光给踩碎了而缩着(《雾月牛栏》)“傻子”(狗)知道捕来的哪种鱼该吃,哪种鱼不该吃(《动物们》)“黑子”(狗)很有绅士风度它帮助力气弱小的鸡撞开门,用一条腿支着门,让鸡进院子(《动物们》);老鼠有很高的智慧,它会装死来逃脱人的追捕(《鼠儿戏猫》);山是宽容大度的,它是各种各样的店铺,供人们的不时之需果品店、蔬菜铺子、饮品店、杂货铺等,它无私地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采山的人们》)。作者伤感又乐观的性情是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的:“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而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有朝气。”①(《我的梦开始的地方》)生命是短暂的,但它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短暂的消逝换来的是生生不息和勃勃生机。所以当生命低谷(爱人去世)将作者卷入其中时,作者能坚强地走出这个黑暗的低谷,继续面对人生。在作者眼中,自然与作者的亲人平起平坐,动物与亲人一样是作者的朋友。“童年围绕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大自然中的动物同人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样是有灵性的生命,为何不善待它们呢?当动物遭到屠戮的时候,“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在作者的散文中,不论是记叙还是抒情,对大自然的描写都会占据一定的篇幅,即使没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字里行间也会闪动着自然的纯真与灵动。在作者的笔下,一系列自然景物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也寄寓着作者的感情态度。这与作者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方式有着重要联系。迟子建的散文中,所描写的自然事物大多是存储在记忆中的是作者在自我感知的基础上加以重新塑造,再现自然事物在内心的心灵体验。在她的作品《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中,“一滴水”这个线索贯穿了主人公小女孩的一生,这滴水哺育小女孩健康成长,一直陪伴她衰老死亡重生,又变回了小女孩。作者有着独特的构思模式,“一滴水”贯穿全文,成为作品的中心。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生命充满了柔情,充满了诗意,女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作为自然界的“一滴水”却是永恒的。当生命逝去时,人们会感到无比的哀伤,喟叹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在纯美的构思中,自然意象与生命本身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既凸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感伤,也为散文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将对自然的热爱也置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更深化了伤怀之美的内涵。改革开放把工业文明带入我们的生活,人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自然的掠夺破坏和精神的贫瘠空虚。迟子建说:“其实我在作品中对大自然并不是‘纵情地讴歌赞美',相反,我往往把它处理成一种挽歌,因为大自然带给人的伤感,同它带给人的力量一样多。”②人们为了一时的私利,滥伐森林、开垦荒地,迟子建在《我们到哪里去散步》写道:“沙尘天气就像一匹肮脏的野马,满身风尘地来了。如果说十年前它对我们来说还是稀客的话,如今,它已经成为我们的熟客了”,人类盲目的破坏,已使可亲的大自然悄悄地改变了面孔;或掠夺性地捕杀动物,“无论是江中的鱼,还是海中的鱼,它们的数量不是与日俱增,而是日趋减少,所以那种用瓢舀鱼、用麻绳捕鱼的动人故事只能成为历史,成为后辈者的童话”③;或任意排放废水、污水,作者无比痛心地看着“松花江越来越消瘦了,枯水期延长了,局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