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段,抓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的品格特征和爸爸的心愿。
2、学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加深对祖国西部的了解,感受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去往新疆的列车上,兄妹俩因为白杨展开了争论。通过兄妹俩的对话,我们知道了白杨树长得高大挺秀。(板书:高大挺秀)
二、精读重点段,体会白杨的品格特征。
1、白杨树还具有哪些特点呢?爸爸是怎样向兄妹俩介绍的呢?请默读12段,想一想,你从爸爸的介绍中了解到了什么?勾画重点词句,进行批注。(课件出示第12段)
2、汇报交流。
预设一:白杨树非常直。适应性、生命力强,在哪儿都能生长。
(1)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通过联系上文中白杨生长在戈壁滩的恶劣环境体会到。
(2)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里?
创设情境,填空: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小结:是的,不管是热闹繁华的城市还是环境恶劣的茫茫戈壁。哪儿需要它,它就能在哪里扎根生长,它的适应性、生命力就是那样的强。
(3)指导读出白杨的适应性、生命力强。
预设二:白杨坚强不屈、不怕困难。
(1)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抓住句中的关联词“不管……不管……总是……”来体会。
(2)读到这里,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启发学生想象白杨抗击风沙雨雪的画面。
(3)引读,读出白杨的坚强不屈,不怕困难。
3、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关注重点段落,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想画面等方法读懂了爸爸的话,了解到白杨适应性、生命力强,坚强不屈、不怕困难的高贵品格。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
4、感情朗读,读出崇敬、赞美之情。(提示读好句子中的关键词)
5、借助提示,背诵爸爸的话。
三、理解爸爸的心愿,深入领会思想。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你读懂了爸爸的心吗?默读课文13至16段。
1、交流爸爸的心愿: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并希望下一代也能为边疆建设做出贡献。
2、爸爸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能理解吗?
结合14段中三处“只知道”来说一说。
3、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
结合第16段中的句子体会。
课件出示: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高大的白杨”指的就是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的是孩子们,建设边疆的接班班人。“迎着风沙成长”是说孩子们在父亲的影响下,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建设好边疆。所以爸爸嘴角浮起微笑,这是看到希望后露出的欣慰的笑。
4、再读爸爸的话,体会爸爸的心。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就如同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种子。让我们再次回味父亲的话,让这种子的根扎得再深一点。
四、总结写法,深化中心。
1、补充资料图片。
在一代又一代边疆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边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看看这些图片,文字,你想说什么?
2、课题是白杨,课文仅仅是写的白杨吗?
借白杨来赞美像爸爸一样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他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还奉献了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扎根边疆。(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明确写法。
白杨的品格与边疆建设者们身上的精神是一样的,作者借白杨来歌颂赞美边疆建设者,这种写法我们以前学过,借物喻人。父亲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这叫托物言志。(板书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五、拓展阅读。
1、自读阅读链接《帐篷》,谈体会。
2、推荐阅读借物喻人的文章: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
六、作业布置。
1、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完成课后小练笔。
板书设计:
白杨-----------------------------爸爸(边疆建设者)
高大挺秀扎根边疆
适应性强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白杨》教学设计2
二.导课解题
1.孩子们,这两句话道出了父爱的平凡与伟大。我们本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今天我们就走进其中的一篇,著名美国作家巴德舒伯特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请大家看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父亲
鼓励警告。
爱
《白杨》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
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
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
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3.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请学生发表看法:(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
师: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赞美)
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
二、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2自然段,然后逐句读讲
1.“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高、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
师:这段话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请画出来。(学生画后交流)
生:这里用了“哪儿……哪儿……”。
生:还有“不管……不管……总是……”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什么感情?(崇敬)
那么,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这几句话。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齐读)
师: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设计意图: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第二段课文是文章的中心内容,提炼出“高”“直”这一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过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三、引读讨论14自然段:
1.“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2”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3.“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问:孩子们不知道新疆那么荒凉,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他们去新疆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同学再读第14小节,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
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请学生谈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白杨:哪儿需要,哪儿生根,不管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助力环保产业升级的案例研究
- 嘉兴浙江嘉兴嘉善县中心血库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保定2025年河北保定市直学校选聘教师2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装修工程合同附件清单
- 2025至2030年中国六分香菇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偏振模色散分析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会计个人工作计划在
-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社区文化活动中的互动表演技术解析
- 临沂2025年山东临沂沂水县部分事业单位公招聘综合类岗位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珠宝销售月度工作计划
- 螺旋体病梅毒课件
- (小学组)全国版图知识竞赛考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 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诊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4-2030年中国化妆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Project项目管理(从菜鸟到实战高手)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操作技能测试考核试卷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过敏原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麸质成分
- 第六章 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中考字音字形练习题(含答案)-字音字形专项训练
- 音响设备出租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