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答题技巧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答题技巧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答题技巧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答题技巧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形式的“四化”(1)段落化: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要自然分出一个段落。这样答题思路很清晰,便于老师阅卷,从而有利于得高分。(2)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答影响,就要写出“影响”,然后分条回答。(3)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这样能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1)原因:①……②……;(2)影响:①……②……等。(4)规范化: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行文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是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答题时按以上要求有利于让阅卷老师快速理解你的思路,尽快找到得分点。规律总结针对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江南市镇起源于宋,发达于明清,但直到1909年还并非正式的行政建置。镇是乡村市场的最高一层,市镇通常有米店、布店、百货店、竹木店、面食点心店、酒酱店、水果茶叶店、烟纸杂货店、豆腐店、水鲜行、肉铺、药店、茶馆以及各类摊贩,还有榨油坊、铁匠铺和浴堂、成衣铺等。明中叶起,丝、棉市场大开,收益较粮食生产更高,于是家家栽桑养蚕缫丝,户户植棉纺纱织布,机杼声日夜响彻乡间,甚至镇上、县城里的居民家庭也参与进来。一般市镇的寿命都很长,少数大镇如盛泽、乌镇依赖丝、棉等跨地区贸易而发达。政府的军事派出所、税务分所也设置于镇,大的繁荣市镇甚至派出通判、县丞坐镇。——摘编自黄晓峰《王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材料二15世纪前伦敦工商业并重,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的80%,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积累的财富也安置于此。伦敦还有面向全国市场的丝织业、钟表业和金银首饰业,以及造船、兵器制造和玻璃制造等大工业生产。——摘编自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原因与特点。答案

原因:交通发达;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乡村草市、集市的影响;江南人口增多,人们观念变革;丝、棉、茶等国际贸易的推动。特点:历时长、发展兴盛、数量众多;服务于附近的农民及本镇居民;市场主要是传统农产品与手工业品;政府加强行政管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在16、17世纪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变化: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手工业发达;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资金和技术密集产品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影响:促进英国国内市场统一和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技术与市场条件;促进城市发展(扩大城市经济职能);推动自由主义思想形成。(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答案意义: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联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高;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返回第一步:明确设问要求,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材料。第二步:提炼论题,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论题。第三步: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论题的重要史实。第四步:结合史实,进行说明或论证,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第五步:小结,回应论题,争取用某一史观或重要的历史结论以便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提炼论题类大题答题模板(2018·课标全国Ⅲ,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真题导练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指导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人物及其相应等级的划分标准:将传说中的圣君、儒学家、贤臣等人物划入上等,将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王朝的开创者等划入中等,将历史上的争霸失败者、末代暴君等划入下等。这样的划分显然受到了儒家追求“明君+贤臣”的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的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看法: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古今人表》的等级划分体现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诉求。说明:班固在《汉书》中将尧、舜、周文王等圣君,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先秦儒学家,屈原、范蠡、廉颇等贤臣列为上等人;将老子、韩非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秦始皇等开创性的君主,商鞅、李斯等名臣列为中等人;将宋襄公等失败的霸主,夏桀和商纣等王朝的末代暴君列为下等人,充分体现了儒家“明君+贤臣”的理想政治诉求,这是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史学影响的必然反映。注意提炼“观点”和“论题”的区别提炼的“观点”是一个陈述句,应当主谓宾齐全,所涉及的范围较小,“论题”则范围更大,即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主语,也可以是一个陈述句。本题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所提出的应当是一个论题。规律总结针对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农历五月,蛇虫开始活跃,病毒滋长,因此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五月初五作为恶日来看待。到了汉代,五月初五成为固定节日,人们用桃符、五色线等厌胜物挂门以避邪止恶气。魏晋南北朝时期,竞渡与食粽等端午的主要习俗逐渐与忧国忧民的士人屈原联系起来,端午开始被看做“良节”“嘉辰”。宋代,端午节增添了钉赤口、贴荼字等南方特有的项目,自宫廷至民间,不问贫富贵庶,都参与其中,还出现了专卖节日用品的鼓扇市。当时欧阳修、苏轼等词人擅长写作端午词,厌胜物中多了“天师符”“天师艾”等与道教张天师信仰有关的物件,辽国射柳的竞技习俗也被学习引进。——摘编自石奕龙《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端午节蕴含了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出新。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1: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变迁。阐述:魏晋南北朝以前,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采取积极行动辟邪,祈求健康吉祥,体现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心;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们希望通过节日的短暂欢娱,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因此端午节的节日气氛由原来的神秘、不详转变为轻松、喜庆。端午节的习俗也逐渐与特定的历史人物相联系,文化内涵也有了纪念的意味,而屈原作为爱国主义者,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重整破碎河山,期盼统一的愿望。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变迁,与社会心理的变迁紧密联系。论题2:宋代端午节折射了社会风貌。阐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场繁荣,端午节的娱乐性与世俗性增强;随着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南移,南方文化在端午节中的成分增多;宋词繁荣,有利于端午节的推广;三教合一的背景下,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融合,理学出现,道家因素渗透到纪念蕴含儒家忠孝圣贤精神的屈原中来;宋辽对峙,并没有阻碍文化交流,少数民族的习俗进入汉族传统节日,宋代端午节的演变,生动地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返回错因总结与对策1.论点(观点、信息、论题)部分:不能提出正确的观点(论题),或者观点(论题)扣材料不紧密,甚至于脱离材料。对策:读懂材料,紧扣材料主旨,观点明确、单一。如果能提出多个论点(论题),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论证最容易的进行论证。2.阐述论证部分:(1)论证角度单一。对策:可选择2—3个案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或者正反、中外等角度论证。(2)史实运用不恰当。对策:多读几遍题目要求,先设想用哪些史实,然后再作答。(3)论证语句缺失。对策:运用史实后要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提示史实与史论之间的关系。常见错因及对策3.结论部分:(1)缺失结论。对策:严格按照三段论的格式写,即论点、论证、小结三部分。(2)缺少总结升华。对策:换一种表述方式回扣论点结合史观或重要历史结论升华认知。1.答案出自材料的部分,要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概括时注意对材料信息进行升华和深层次的认知,避免直接照搬材料原词或原句。2.注意审题,根据每一问的分值确定答案要点数量的多少。如果设问分值是6分,答案要点至少不要少于三点。3.答案语言要简洁,忌用长句子,要用学科术语,忌口语化及表述不严谨的语言。4.回答背景(原因)、作用(意义)时,尽可能从多个角度作答。答“趋势”要答出变化,答“特点”要高度概括,都不能仅仅是叙述史实或照搬材料。5.如果部分答案拿捏不准,在组织答案时可以多答,千万不要少答或不答。6.答案要做到“四化”:整洁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答案语言的组织与表述训练答题模板(2016·全国Ⅲ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真题导练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指导语审准题是关键。“共同目的”要从材料的关键信息中概括,注意“孤苦无靠”“社会不安定”“仁政”等关键词句。“救济方式”要求比较异和同。注意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升华和深层次概括,例如:明清通过法律,英国通过济贫法救济可升华为“立法保障”。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指导语注意本设问分值是7分,要点不要少于三点,联系所学知识从福利的保证、种类、覆盖面和受惠面等方面概括。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找准比较的角度一般来说,已经设定了比较点的题目按照要求比较即可。例如本题中中英救济方式的异同,可以从救济力量、被救济的对象等方面比较相同点,从指导思想的角度比较不同点。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