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件_第1页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件_第2页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件_第3页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件_第4页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13诗词三首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三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三首诗,理解作者表达行路难(其一)李白行路难(其一)李白太白醉酒图太白醉酒图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李杜”。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公元732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这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①直②万钱。停杯投箸③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译文]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①羞:②直:③箸:同“馐”,美味的食物。同“值”。筷子。重点词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①直②万钱。[译文]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①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②济③沧海。

[译文]当年吕尚(姜太公)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如今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①安:②云帆:③济:哪里。高高的船帆。渡。重点词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译文]当年吕尚(姜太1.诗人引用“垂钓”“梦日边”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2.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1.诗人引用“垂钓”“梦日边”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在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两难、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另一方面,积极入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这首诗反映了

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贞元九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沉舟”两句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明确: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痛苦、寂寞。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明确: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明确:“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明确: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上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反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下阕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随之拈出。下阕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升。不唯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见月而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