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五班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
活动内容:
美丽的帽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练习粘贴到技能;
2、体验装饰的乐趣,熬炼小手的敏捷性。
活动预备:
1、兔子舞音乐
2、各种颜色的皱纹纸
3、在一张蓝色背景的长方形纸上匀称画上各式各样的“帽子”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幼儿戴帽子跳舞、游戏,体验跳舞的'乐趣,激起幼儿对帽子的爱好。师:“孩子们,跟我一起跳舞,好吗?我们戴着帽子跳舞热不热?请小伙伴把帽子摘下来!看一看你戴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戴帽子吗?
老师小结:冬天戴上帽子可以保暖。”
师:“我带来了更好玩的帽子你们想不想看?请你们把帽子轻轻地挂在黑板上。刚才大家带来了这么多好看的帽子,我也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帽子,你们想不想看?好看吗?怎么样就
变得很好看呢?你打算怎样装饰呢?现在,我来变一变,看看能不能变出更好看的帽子来?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看,好看吗?”
二、观赏观测范例帽子,激起幼儿装饰的乐趣。
展示范例,引导幼儿观赏、观测、比较、争论。
1、观赏范例帽子:师:“这个帽子和刚才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帽子上这些小圆点都是怎么做的?”
老师小结:先拿一张皱纹纸,用手捏一捏,咦!变出来了,然后把小圆点在浆糊里蘸一下,再贴到“帽子”上就可以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2、尝试用皱纹纸装饰“帽子”,体验装饰的乐趣。
师:“今日有许多帽子要参与聚会,可是想请大家帮忙做一件美丽的衣服,咱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
五班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进展同学动手动脑技能。
3、培育同学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培育同学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四、教学预备:
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同学预习,带齐所需材料和工具。
2、谈话:
〔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3、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
4、争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
〔1〕争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你带了什么材料,预备怎样制作?
B、你觉得自己在制作时,哪一部分比较难?
〔2〕老师点拨技法难点:
A、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运用卡纸进行折叠产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5、提出制作要求:
A、玩具会跳的功能要表达出来。
B、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美丽。
C、留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卫生。
6、同学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
A、依靠材料的材质,奇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7、展示作品,引导同学相互欣赏、评价。
8、延伸活动:游戏“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同学通过游戏体验胜利的乐趣,激发同学动手动脑保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忱。
五班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线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改变,理解不同的线条改变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外形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改变,体验艺术的创作的欢乐。
3.情感目标:观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给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同学的审美技能。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具有不同改变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预备:
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同学老师画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课件出示一张充斥线条的风景照,让同学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改变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特别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日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许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约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点击课件,一起与同学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同学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同学拿出老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争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同学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观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二、尝试画线
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争论分析,让同学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同学尝试品,简约评价。
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相互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同学对用线造型产生深厚的爱好。
三、观赏学习
1.师引导同学观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同学的线条作品,沟通感受,留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改变。
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美丽的线条画:
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涌现黑灰白的层次改变,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改变、深浅改变、长短改变以及有疏有密的改变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四、同学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职业学院《司法法律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大学《水资源系统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用户界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福建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器乐合奏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贵州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be动词的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2
-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
- (2.1.1)-1.1-1.2舞台服装概念特征
- GB/T 22919.2-2008水产配合饲料第2部分:军曹鱼配合饲料
- 数字化转型中数据底座湖仓一体化
- 典范英语8-1-刺猬女孩艾蜜
- 《教育管理学》课件
- 水平井套内不动管柱滑套多段压裂工艺技术全解课件
- 净水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 脑血管造影护理课件
- 称呼礼仪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