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密卷2_第1页
2021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密卷2_第2页
2021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密卷2_第3页
2021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密卷2_第4页
2021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预测密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心的是()。【答案】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2.下列哪个部门无权设立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矫治机构()【答案】C【解析】街道办事处无权设立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矫治机构。A.教育部门B.司法行政部门C.街道办事处D.公安部门3.有的人“大器晚成”,而有的人“少年得志”,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点。【答案】A【解析】“少年得志”“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是个体差异性的表现。A.个体差异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4.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答案】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A.外部B.成就C.交往D.任务5.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答案】B【解析】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A.教书育人B.师德为先C.尊重规律D.为人师表6.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测验。【答案】B【解析】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A.常模参照性B.标准参照性C.总结性D.发展性7.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关于教育的()文件。【答案】A【解析】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专门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称教育法律。教育法律又分为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A.规范性B.普遍性C.约束性D.强制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A.有优秀的教师B.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C.有组织机构和章程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9.()是指接受、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答案】A【解析】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10.以下不属于态度的结构成分的是()。【答案】D【解析】态度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道德成分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11.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答案】检查复习,【解析】暂无解析12.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答案】因材施教,【解析】暂无解析13.()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答案】分组教学,【解析】暂无解析14.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除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还有间隔复习与()。【答案】循环复习,【解析】暂无解析15.“雷公”“电母”这种形象运用了()的想象加工方式。【答案】拟人化,【解析】暂无解析1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__________。【答案】感觉阈限【解析】暂无解析17.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答案】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解析】暂无解析18.心智技能的掌握是以__________为前提的。【答案】知识的学习【解析】暂无解析19.概念形成的策略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选择性策略接受性策略【解析】暂无解析20.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结为学会调适与__________两个方面。【答案】寻求发展【解析】暂无解析问答题(共11题,共11分)21.教育功能【答案】【解析】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22.活动课程【答案】【解析】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23.心理健康【答案】【解析】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24.教学过程【答案】【解析】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能够强有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美、体充分发展。25.班级授课制【答案】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指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和场所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①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③有利于发挥办集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缺点是: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②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③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④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等。26.遗忘【答案】【解析】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27.试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价值。【答案】【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②劳动对象的差异性;③教育任务的多样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它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个体的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育或许时间不长,但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所以教师的劳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5)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工作量比较重,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教师常常还要利用晚上或休息时间来思考、备课、批改作业、写作;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劳动对象是相对固定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在教学和生活中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的劳动时间具有延续性。教师劳动的广延性主要是指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一般来说教师劳动的空间主要在室内,包括教室以及办公室。但由于学生发展因素的多样性以及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学生的成长不仅受学校的影响,还有社会和家庭的影响。(6)劳动成果的精神性教师劳动的成果是学生个体的发展,是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品德的完善,总之是精神性的成果。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内在的,精神性的,并不是有形的物质,但教师的这种劳动成果却又是学生今后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劳动的价值:①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②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28.试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答案】【解析】(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经过整个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已经逐步掌握了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学生的推理能力基本达到成熟。能够较好地运用逻辑法则。(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较低;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优势的地位,他们已经能多层次地看待问题,理解一切事物都处于互相制约、互相联系、或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29.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答案】【解析】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体现了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体现了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此材料中的现象体现了什么30.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5面考查孙膑的智谋。【答案】【解析】这则故事中,孙膑很好地运用了发散思维,较容易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往往按常规方式去思考,使得问题难以解决。如果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那么可能就会求得多种答案,这种思维就是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孙膑之所以聪明,这与他善于“变通”的思维品质是分不开的。一般人都从“如何使魏王从座位上下来”这一方面去思考,而孙膑则能从“让魏王坐上去”来逆向思维,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即从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流畅性入手,逐渐养成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造性。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魏王说:“不可取。”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魏王问:“那你怎么办”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嘲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请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这则历史故事进行分析。31.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