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之我见摘要:对个人信息的认识与不同途径保护信息权的比较。得到,个人信息这一概念远远超出了隐私权的范畴,正因为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别,所以,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中,应当将个人信息权单独规定,而非附属于隐私权之下。即应以私权保护为中心,将个人信息权作为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字:个人信息、立法模式、与隐私权比较、界分、路径一、 个人信息概念辨析个人信息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个人的信息,是指有关个人的一切资料、数据。一方面包括从其自身产生的信息,如:年龄、收入、爱好等;另一方面包括非自身产生的信息,主要是他人对该人的评价等。也可以根据其公开的程度的两类,一类是其个人化永远不能公开的个人信息。如:信用卡号、财务状况等;另一类是在某些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可以公开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等。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一个概念是“个人数据”,根据信息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个人数据属于个人信息的范围,个人信息包含了个人数据。在法律上对个人数据的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英国《数据保护法》将个人数据定义为:“由有关一个活着的人的信息组成的数据,对于这个人可以通过该信息(或者通过数据用户拥有的该信息的其他信息)识别出来,该信息包括对有关该个人的评价,但不包括对该个人数据用户表示的意图。”根据《欧盟时间保护规章》我们可以将个人数据理解为就是个人信息,它是个人信息的表达形式。与“个人信息”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隐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隐私是指不愿意告人的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的事。隐私其实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传扬公布出去对其他的公民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如当事人不愿意传扬出去就属于隐私了,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解释“隐私”,就是公民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具体来说,私人信息是有关个人的一切情报资料和资讯,诸如:身高、体重、收入、生活经历、家庭电话号码、患病经历等;私人活动是一切个人的,与公众利益无关的活动,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夫妻之间的性生活等:私人空间也称私人领域,是指个人的意思范围如:身体的隐秘部位、个人居所、旅游行李、学生书包、日记通讯等。按照这种解释,个人信息与私人信息是同义语。但个人信息比隐私中的私人信息的范围要大,不局限于不愿意为公众所知晓的私人信息,而是指个人的一切资料、数据。二、 个人信息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各国立法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制定单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可称为综合立法模式;二是通过不同法律来保护个人信息,可称为分别立法模式。无论采取何种立法模式,都涉及到个人信息与隐私的关系,但从这些国家的现有立法来看,都未能彻底厘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1、 欧洲法模式欧洲法模式以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为特征,因此又称为统一模式一。这种模式在大陆法系国家具有普遍性,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订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欧洲,即使制定了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指令,但对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仍然没有作出严格的区分。2、 美国法模式美国法模式以分散立法而不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为特点,即在各个行业分别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则、准则,而不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迄今为止,美国尚未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对人信息的保护,主要是依靠市场和行业自律实现。不过,在对于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关系方面,美国法采取了以隐私统一保护个人信息的模式。通过比较分析,不难看出,这两种立法模式各有利弊。欧洲的综合立法模式注重用统一的法律规则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且提出了非常明确的个人信息保护标准。但其并未从私权的角度对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以及内容进行确认,此种模式过于强调国家公权力的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强化对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但有时也存在规则过于原则抽象、监督管理僵化等问题。而美国的分别立法模式,则注重依靠市场调节和行业自治,这有利于信息的流通和利用,但是,因其欠缺统一的法律规则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只是将个人信息的搜集、利用和加工等问题完全交由企业,由其与个人信息的权利人通过合同关系进行解决,这就可能造成不利于保护个人信息的结果。尤其是,鉴于个人和企业地位之间的地位不对等,最终反而会使得企业不当收集、使用和移转个人信息的行为合法化,从而使个人的权利难以获得全面充分的保护。通过以上分析知道在法律领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通过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规范进行的。主要还是通过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来实现的。比较两大法系的经验可以看出,关于个人信息权的基本属性和内容,尤其是其与隐私权的界分,仍然是未能从法律层面予以解决的一个难题。个人认为从比较法上来看,两大法系都没有解决好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之间的严格界分,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互联网、数据库、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无疑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新挑战,而法律还未对此挑战做好充足的应对,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不清晰也表明了这一点。正如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提交的一份关于《规划数字化未来》的报告所称:“如何收集、保存、维护、管理、分析、共享正在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从网络摄像头、博客、天文望远镜到超级计算机的仿真,来自于不同渠道的数据以不同的形式如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大量的信息中又包含许多个人私密信息,这是现代社会法律面临的新课题,需要今后随着社会生活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而总结和摸索立法经验,并予以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在权利内容、权利边界等方面存在一定交叉,这也是难以严格区分二者的重要原因,但科学的立法应当能够全面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因此,对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进行很好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则,是两大法系所面临的共同的挑战。三、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关联个人信息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这个界定来看,它更多地涉及人格,故只要承认个人信息权是一种民事权利,那么,个人信息权应为一种人格权。而隐私权也是人格权,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比较法上来看,各国之所以没有解决好二者的区分,主要原因在于两种权利在权利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具体而言,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在以下方面具有以下相似性:第一,二者的权利主体都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第二,二者都体现了个人对其私人生活的自主决定。第三,二者在客体上具有交错性。第四,二者在侵害后果上具有竞合性。四、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尽管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关联相当紧密,但两者并非浑然一体,而是在性质、客体等方面存在较明确的界分,明确这一点,无论对人格权制度的完备,还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个人认为可以这样界分:1、权利属性的界分2、权利客体的界分3、权利内容的界分4、保护方式的界分五、我国保护个人信息权的路径博登海默指出:“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乃是使人类为数众多、种类纷繁、各不相同的行为与关系达致某种合理程度的秩序,并颁布一些适用于某些应予限制的行动或行为的行为规则或行为标准。”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界分,表明在法律上对它们进行分开保护,在理论上有充分的依据和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在明晰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界分的基础上,合理汲取我国的实践经验,设置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则,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存储、传送和加工等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的良好秩序,既充分保护权利人自身的个人信息权利,也能有效发挥个人信息的价值。我们应该明确这几点:1、隐私权不能替代个人信息权2、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