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1.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共两段,分别明确了本单元的研讨主题及核心学习任务。

第一段:点明阅读对象《红楼梦》--章回体长篇小说,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内容深广,折射历史,反映社会,书写人生,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

第二段:明确单元学习要求--梳理情节,理清人物关系,欣赏和理解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阅读经验。可从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单元阅读指导

根据《红楼梦》的特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阅读策略:

①把握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的前五回,以“通灵宝玉"的来历为中心,扼要地描写了天上的太虚幻境和尘世的荣宁二府,既勾勒出贾府百年的兴盛,又预示了贾府末世的衰败;第六回到第一百二十回虽然写了十余年光景的生活,却是基于前五回铺叙的背景展开的。因此,阅读和把握前五回对于理解全书非常重要,可以说,读懂了前五回,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发生的故事。

②抓住情节主线。《红楼梦》的情节张弛有度,推进有序,细读之下,会发现小说设计了由两条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阅读时可以梳理“家门败落”“人物聚散"这两方面的内容,体会小说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

③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人物近千,其中作者着力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人物有几十个。理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欣赏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④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红楼梦》像一棵参天大树,贾府盛衰和宝黛钗爱情悲剧是其主干,“淡淡写来”(脂砚斋)的日常生活细节则犹如茂盛的枝叶。小说中这些“家庭闺阁琐事",既真实可信,又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展示了小说家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表现力。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一个眼色,黛玉立刻便能会意,由此表现了宝黛之间不同于别人的心灵契合;又如中秋夜宴,满目热闹繁华,却听得桂花阴里传出一缕凄凉笛音,隐示了贾家日暮途穷的结局。这些看似琐屑平常的细节,其实全是小说家精妙的艺术创造。通过这些细节,小说不仅再现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更揭示出生活表层之下的人生真相,也令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⑤了解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艺术作品,《红楼梦》虽然聚焦于贾府盛衰和爱情悲剧,但反映的社会生活远远不止于此。书中所写的帝王贵胄、高官显宦、佃户庄头、佣夫帮闲、倡优贼盗等,以贾府为中心,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举凡世运升降、官场关系、经济生产、社会分工、舆论民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红楼梦》中均有反映。了解这些内容,可以领悟小说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对小说艺术成就的把握。

⑥鉴赏语言。曹雪芹是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而在叙述语言上也随处可见其炼字锻句的功力。即便是穿插其间的诗词韵文,也是情思绵远,意味隽永,风格百变,不仅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又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品味和欣赏小说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可以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3.单元学习任务

本单元学习任务分成了六个部分,清晰明确。

任务一: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红楼梦》编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梳理人物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小说情节发展脉络,领悟小说丰富的社会内涵。

任务二: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细读小说描写人物的细节,探讨人物性格的多样与复杂,领会小说如实描写“真”的人物的艺术特点。

任务三:品味日常生活描写所表现的丰富内涵。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工笔描绘了贵族世家富贵奢华的生活,展现了人物不同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在繁华热闹的背后蕴藏着衰败没落的悲音。引导学生关注书中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帮助学生理解全书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领悟以小见大的艺术特点。

任务四:欣赏小说人物创作的诗词。《红楼梦》中众儿女结社作诗,将大观园打造成一座诗意的乐园。且书中所有诗词,都是贴合人物的语气、性格与命运写的,学生通过赏析书中诗词曲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

任务五: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红楼梦》后40回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定论,但不能否认与忽视后40回对于《红楼梦》整本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后40回与前80回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辩证思考后40回的意义与价值。

任务六:体会《红楼梦》的主题。历来学者对于《红楼梦》的主题研究就是丰富而多样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蕴,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标对于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有如下表述:“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路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节选小说,学生能够抓住小说线索梳理情节,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把握人物形象,能探讨人物性格成因;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也进行了《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等中外小说的整本书阅读,能独立阅读中长篇小说,能根据阅读进度完成读书笔记,针对小说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撰写小说鉴赏文章。

学生进入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变形记》《祝福》《促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5篇古今中外的小说。这个单元对高一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要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欣赏小说不同的风格类型,学习用读书提要或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

虽然学生已具备阅读长篇小说的经验,也有一定的阅读小说的能力与水平,可以完成《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任务。但《红楼梦》“环境大且复杂”,《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大观园规模宏大,格局复杂,光是各种门和游廊就让人眼花缭乱,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与现代存在很大的差别,学生很难代入其中;《红楼梦》“情节缓且多线",情节推进的比较缓慢,小说中的诗词歌赋更让学生因为畏难而提不起兴趣;加之“人物多且立体”,小说中光有名有姓的人就多达数百,且人物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都增加了阅读的困难;何况“主旨深且蕴藉",除去宝黛的爱情,小说还贯穿了关于人性、社会、历史甚至哲学层面的探讨,对于十五六岁的高中生而言,还是颇有难度的。

单元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研读重要人物判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体验。

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教学重点

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情境任务

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2023年校园读书节,学校拟以《红楼梦》为蓝本,举办“一场红楼一场梦,曲终人散终成空”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鉴赏活动。请你查找关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论述,创作一篇综述投稿。

教学课时

课内9课时+课外16周(通读12周;阅读展示4周)

单元规划学习资源

1.指定书目:《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三秦出版社)。

2.推荐视频:87版电视剧《红楼梦》。

3.参考资料:蒋勋或欧丽娟讲《红楼梦》。

学习评价

1.通读全书,每周十回,只需了解小说故事,学生使用“念念手账”APP做阅读手帐;教师做思维导图。

2.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情节主线,把握小说精巧的艺术结构;建构并积累阅读长篇小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