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7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3课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的?

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根根向上的头发,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面目冷峻严肃。

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1.识记生字词;积累“校对”、“深恶痛绝”、“不以为然”等常考词语。(重点)2.学习文本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难点)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重点)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素养)学习目标

“回忆”一词表明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鲁迅先生”点明了作者回忆的对象。本文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蕴含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深情。文题解说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文章背景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也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20世纪30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鲁迅去世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成了文坛佳话。

文章背景

鲁迅刚去世时,萧红写不出回忆鲁迅的文字,不是文章难写,而是情绪方面难以处理。1938年,萧红情绪的波澜稍有平息,便写出了两篇回忆鲁迅的文章。1939年10月,萧红在重庆完成了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她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片心意。基础知识1.记字音:

咳嗽(ké)

轻捷(jié)

嘱咐(zhǔ)

调羹(gēng)

绞肉(jiǎo)

筷子(kuài)

瞿秋白(qú)

揩桌子(kāi)

悠然(yōu)

阖眼(hé)

烧瓷(cí)

枕头(zhěn)

捆(kǔn)

疙瘩(gē)基础知识1.记字音:

恶(wù)深恶痛绝(ě)恶心

(è)凶恶落(luò)段落(lào)落枕

(là)丢三落四(luō)大大落落便(biàn)方便(pián)大腹便便

基础知识2.辨字形:

喘(chuǎn)喘息端(duān)端正

瑞(ruì)祥瑞揩(kāi)揩桌子楷(kǎi)楷书

谐(xié)和谐基础知识明朗

(思想、心胸、性格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草率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抹杀

一概不计;完全购销。也作抹煞。稀奇

稀少新奇悠然

悠闲的样子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极点。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或否定。然:是,对。3.释词语课文解析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句解:“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笑的特征,表现了他直爽开朗的个性。课文解析

开篇从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写起,有何用意?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不但突出了鲁迅先生坦诚、平易近人的性格,而且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伟人的距离。这样的开头实在是匠心独具。文章解析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回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句解:病重的鲁迅先生仍不忘工作,这蕴含着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多做”、“赶快做”写出了鲁迅先生生前的紧迫感,表现了他不惧死亡的淡然和争分夺秒工作的勤奋。结构指津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神情姿态:乐观爽朗、平易近人饮食起居:简单随和,体恤他人工作习惯:不同寻常,忘我精神休闲娱乐:幽默风趣,童心未泯日常琐事:严谨认真可亲可敬热爱感恩主题归纳

文章通过叙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细节的描写中展示了鲁迅先生平凡的生活,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写作技巧

1.细节描写,表现性格。

作者通过女性独特的细心体察,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如文章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写作技巧

2.侧面烘托,烘云托月。

文章除了写鲁迅先生外,还写了“我”(作者)、海婴、许先生。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先生,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具体作用也不一样。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先生对孩子的慈爱;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写许先生,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她的坚强,有力地衬托出鲁迅先生的坚强。写作技巧

3.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文章语言质朴浅白,流露着深沉悠远的哀思和怀念。全文的字字句句都熔铸了-种女作家敏感细腻、诚实、纯洁、率真的崇敬、热爱之情。表达这样的情感时,作者只是用了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来表述,这是作者真诚美好的人格和本色本真的个性使然。疑难探究

1.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

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形象。(或: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谈、关心爱护青年.....)

不背离。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魂”,这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只是之前我们对他的精神品格、对敌斗争、忧国忧民等方面讲得多-一些,而对日常生活中的鲁迅讲得较少。本文从日常生活、工作的角度记述,不但不会有损他的光辉形象,反而会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疑难探究

2.如何看待本文的选材与结构?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与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段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的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地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一幅清晰的画面。疑难探究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和他人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就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亲切。(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这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在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感受到了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表现出来的。疑难探究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却大量细致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