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39_第1页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39_第2页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39_第3页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方案39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案3-92.3施工方案

2.3.1施工工序总体支配

1、将台风机基础分别组织流水施工,合理支配施工挨次。

2、施工工艺:

风机基础的施工挨次:定位放线→机械挖土→人工清理修正→基槽验收→垫层混凝土浇筑→放线→螺栓基础支撑钢构件安装→基础钢筋绑扎→接地敷设→支模→基础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防腐→土方回填。

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挨次:场地整平→垫木方→铺底模并找→钢筋绑扎→焊铁件→支定型钢模并加固→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吊运堆放。

2.3.2主要工序和特别工序的施工方案

2.3.2.1测量、放线、坐标、轴线掌握

(1)依据甲方供应的方格网基准点,以及厂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各基础的四周布设半永久性的掌握点,以掌握各主要轴线和高程。

(2)布设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精确     地掌握基础中心线、高程,削减误差,通视良好,便于施工测量使用,各掌握点之间的距离尽量匀称,同时要便于爱护,不易被破坏。(3)布点的详细位置可依据各基础基底深度、放坡宽度以及各基础结构特点在基础坑外侧布置,并打算它的数量。

(4)在掌握点砼台的外侧0.5m处,四周用脚手管做临时防护栏杆,并刷上红白相间的油漆标志。

(5)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

具体的核对、查找问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各部位相关尺寸及设计标高等,制定测设方案,以达到设计施工要求。

(6)在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方案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和掌握网布置状况,确定测设方案,依据建设单位所供应掌握桩及红线进行中心线的掌握,并且反复校核其位置的正确性。

(7)依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其测设工作精度要求及本公司的实际状况确定采纳的测量专用仪器设备,要求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需经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检验校验并在有效期使用之内的合格的仪器的设备,以便达到其设计要求之精度。

(8)工程定位测量以及高程掌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是特别重要的。它是用肯定的施工测量方法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因此要求测量人员必需是专职的,并且懂得测量学的基本学问和测量操作方法。并经过技术培训取得测量专业技术岗位证书的特别作业人员担当。

(9)各个基础的垂直度和轴线传递的掌握,施工前应先选定轴线掌握桩,每侧最少设两个掌握点,相同轴线上的掌握点应能通视。掌握点应反复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掌握点应用栏杆围护,严加爱护。防止破坏。

(10)垂直度的掌握,基础结构的垂直度使用激光铅重仪进行掌握,其位置要能分别掌握纵横线。

(11)该工程平面掌握点标桩一般以本桩为主,其规格一般为50×50mm,木方打入地下500mm。木桩打入土中之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了保证桩位的稳定,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

以混凝土将其包围,四周用砖砌平,对测量标桩应实行适当的爱护措施,防止受到毁坏,如在四周用围栏围护等。

2.3.2.2土方工程

(1)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和坐标位置,进行基础定位中心线,并用石灰撒出基础开挖上口轮廊线,作好放线定位记录。

(2)依据基坑地质条件,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确定基坑边坡放坡系数,依据基础工程特点,本工程采纳机械开挖为主,人工清底的作业方法。其机械采纳反铲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4台进行。

(3)基础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纳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施工。土方机械开挖至基底以上200mm处停止,予留200mm土层人工挖土,严防基底超挖。

(4)待挖至基底时,若遇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基土,则应准时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商定处理方案,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在土方开挖时,如遇部分岩石采纳空压机人工清理方法。

(5)基础开挖过程中,利用挖的土方在基坑四周边围出500mm高、1000mm宽的围坝,以防雨水灌入基坑。

(6)土方开挖时,应常常测量校核水平标高及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夜间施工时,应合理支配施工,防止挖方超挖,施工场地应依据需要设置照明设施,在危急地段应设置明显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