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古诗示例解析与提分练习_第1页
初高中衔接古诗示例解析与提分练习_第2页
初高中衔接古诗示例解析与提分练习_第3页
初高中衔接古诗示例解析与提分练习_第4页
初高中衔接古诗示例解析与提分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诗示例解析与提分练习考点:1.范仲淹《谢柳太博惠鹤》——反用典故2.谈迁《广陵》——赏析表达技巧3.苏辙《闻子瞻重游南山》与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的关联4.刘过《水龙吟·寄陆放翁》——简要分析矛盾点【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反用典故2.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的关联3.简要分析矛盾点4.赏析表达技巧【考点示例】一、范仲淹《谢柳太博惠鹤》——反用典故【考点解读】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2.反用典故文本谢柳太博惠鹤范仲淹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①。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独爱九皋嘹唳好②,声声天地为之清。【注】①辽海,指辽东,《搜神后记》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②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之句。问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柳太博赠仙鹤并附新诗一首,诗人为表达谢意,作本诗以回赠。B.以“仙标”称颂鹤超凡脱俗的风姿,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礼物的珍视。C.“万里”“千年”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深化了柳太博对鹤的思念之情。D.鹤鸣九皋,声清神俊,诗人托物言志,以此寄寓了高远的人生理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深化了柳太博对鹤的思念之情”分析错误,颔联的意思是仙鹤与同伴相隔万里,远离故乡千年仍能识得回乡之路,这是从鹤的角度来描写的,表达鹤对于友伴和故乡的思念。故选C。问题2本诗颈联反用典故,别具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①“鸡群”用典“鹤立鸡群”,代表了人生穷(平凡、平庸、窘迫、不得志)时的境遇。②“鹏路”用典“鲲鹏南图”(或者只要答到志向得到伸展,有美好的前途皆可),代表人生通(显达、飞黄腾达、得志)时的际遇。③“曾非辱”“孰谓荣”表达了作者既不以身处平凡窘迫为耻,也不以仕宦通达为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颈联“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意思是:鹤曾经与鸡在一起相处,并不觉得落破是耻辱的;鹤与鹏鸟同路高飞,也不会觉得很荣耀。“鸡群与处”,指人落魄的时候;“鹏路将翔”,指人得志的时候。从中可见这里表达了诗人既不以身处平凡为耻,也不以仕宦虚名为荣。此联中用了两个典故,“鸡群”用典“鹤立鸡群”,“鹏路”用典“鲲鹏南图”,但作者此处是反用典故。“鹤立鸡群”本指鹤与众不同的品质,这里反用典故的意思,表达诗人于平凡中仍安然自处;“鲲鹏南图”指高远的志向得以实现,这里反用典故,指诗人不会因为得志而感到很荣耀。由此可知,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宠辱不惊的境界和匡时济世的追求,构思新颖,情感表达更为有力。注释1.仙标:①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誉人的风度。②超凡脱俗的风标。用于赞美鹤的丰姿。

2.讵敢:岂敢,怎敢。二、谈迁《广陵》——赏析表达技巧【考点解读】1.对这首清诗的赏析2.赏析表达技巧文本广陵谈迁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柳影天涯随去辇,扬花江上变浮萍。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注释】①广陵:又称江都,今江苏扬州。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军渡过淮水猝至扬州,破城大肆屠杀,持续十日,史称“扬州十日”。昔日金粉繁华的扬州顿成废墟。②芜城:即扬州故城。③《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问题1下列对这首清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飘零故国,因南明王朝覆亡、扬州城一片荒芜而百感交集。B.首联中作者触景生情,面对已成为废墟的扬州城,不禁生发兴亡之感。C.颔联以柳影、杨花的多情反衬扬州的冷落,以景语出之,意清而致远。D.此诗借咏叹广陵旧事,表达了对清兵屠杀的愤慨和对南明的悲悼之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杨花的多情”错误。“杨花江上变浮萍”是写杨花飘落江中的飘零之景,不是写其多情。故选C。问题2颈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答案①反衬:用“远山”“冷萤”依然还在反衬南明的衰落,使亡国之痛表达得更为深切。②用典:“断岸”句暗用隋炀帝求萤放之岩谷的典故,写出扬州城曾有的繁盛和现存的冷落。③对比:用冷萤飞散的古今不同进行对比,凸显了扬州城昔盛今衰的巨大变化。④比喻:作者把“远山”比作“新黛”,生动地表现出山之淡远。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借远山新黛依旧、断岸冷萤散飞之景,生动含蓄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兴亡之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注意根据“远山”“冷萤”分析反衬的手法,根据“断岸”分析用典的手法,根据“远山依旧横新黛”分析比喻的手法,根据“断岸还看散冷萤”和“十年前亦号承平”分析对比的手法,再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借景抒情的手法。“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由今日的衰联想到昔日的盛。“远山”指江南的山,欧阳修曾在扬州建平山堂,苏轼后来追叙此事,写道:“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用“远山”“冷萤”依然还在反衬南明的衰落,使亡国之痛表达得更为深切。“冷萤”暗指炀帝放萤事。炀帝游扬州大搜萤火虫,于夜间放出,朗若白昼,杜牧《扬州》诗亦写到“秋风放萤苑”。隋炀帝放萤夜游代表了扬州昔日的繁丽,欧阳修、苏轼时的扬州也是一片歌舞升平。可见,“断岸”句暗用隋炀帝求萤放之岩谷的典故,写出扬州城曾有的繁盛和现存的冷落。“新黛”指青翠的山色。把“远山”比作“新黛”,生动地表现出山之淡远。作者现在看到远山、断岸,又不禁回想起那时的情形了,借景抒情。两句中的“依旧”、“还看”透出了无限感伤的心情。隋代扬州的盛衰还表示着一个王朝的兴亡,明末扬州的破败也正发生于易代之际,它表示着明朝的灭亡、清朝统治的建立,正因有这样的政治内涵,作者才反复地引以为喻。【考题对接】一、苏辙《闻子瞻重游南山》与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的关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闻子瞻重游南山苏辙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呜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①,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苏轼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溪上有堂还独宿,谁人无事肯重来。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懒不作诗君错料,旧逋②应许过时陪。【注】①鸣鹿:《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②逋:欠。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三番五次游南山,可见其对南山情有独钟,也从侧面写出南山风景独特。B.苏辙诗的前三联写终南山春回大地,自己陪苏轼重游时弹琴饮滔、吟诗作赋。C.苏辙向苏轼索取游南山时写的新作,苏轼欣然相赠,两人一唱一和,情意融洽。D.苏轼诗标题交代了写作缘由,首联对比开篇,抒发自己重游南山时的迥异景象。2.两诗中的画线句子内容上有什么关联?请结合两诗简要解析。一、苏辙《闻子瞻重游南山》与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三番五次”错误,原诗是“重游南山”;B.“自己陪苏轼重游”错误,由原诗“与君和取当游陪”可知,苏辙没有陪游;C.“欣然相赠”错误,苏轼说自己重游终南“懒不作诗”。故选D。2.苏辙诗两句,想象苏轼重游时的情景——定是邀请了道士友人弹琴饮酒,其乐无穷。苏轼诗两句回应,告诉对方重游时实际情况——没有人相陪,只有风月相伴,琴酒相随,别有滋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及内容理解能力。结合两首诗的题目“闻子瞻重游南山”“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和作者可知,这是苏辙和苏轼两兄弟的互答诗,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让人罕见。他们是兄弟、是师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安慰的知己。“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意思是弹罢古琴清风吹拂座位,在山中阁楼半夜醒来月光如水照着空酒杯。此联巧妙回答了苏辙诗中“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的疑问,邀好友游乐皆为去年之事,而今唯有清风明月和美酒相伴,却无故友相陪。二、刘过《水龙吟·寄陆放翁》——简要分析矛盾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龙吟·寄陆放翁①刘过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莱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②。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③。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④。【注】①此词为陆游归居山阴后刘过所寄赠答词。刘过为陆游晚辈,二人同有整顿乾坤、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质和身在江湖、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刘禹锡《再游玄都观》中有“桃花净尽菜花开”句,以“桃花”喻弄权的小人。③安道,指戴安道。东晋书法家王子猷雪夜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即夜乘小船寻访。④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常住洛阳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1.下列对本词内容理解、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主要铺叙归田生活,先以一“好”字写总体感受,接着从快乐程度、生活情趣等方面分别表现归田生活的乐趣。B.上阕最后三句意思是任菜花葵麦之地开出桃花,增添春色,似是看破世事的无奈之语,实为对朝廷无可奈何的反话。C.下阕前两句,以戴安道比放翁,以王子猷自比,既表现诗人对陆游的思慕,欲至山阴拜访,也暗含希望陆游出山之意。D.全词构思新奇,笔力雄健。语言朴素通俗,但寓意深微:多用典故,扩大了词的容量和内涵,大大提高了词的表现力。2.本词上阕极力铺叙归田生活之“好”,为何结尾处又希望陆游“未可向、香山老”?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二、刘过《水龙吟·寄陆放翁》【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D.“语言朴素通俗”错。本词多用典故,笔力雄健之中却又隐隐透着俊逸之气,语言深沉典雅。故选D。2.①词人了解陆游无法忘怀收复中原、一统江山的理想,“看来毕竟归田好”中“看来”、常读《离骚》都表明归田对于陆游来说可能只是“看似”很好,陆游其实并不能完全放下世事,仍如屈原一般关怀祖国的命运。②词人钦慕陆游的文韬武略,又与陆游同有心忧天下、整顿乾坤的爱国情怀,认为他当亲草檄书,报国杀敌,而不应当在归田中了此一生。③上阕极写归田之乐,实际是运用反衬手法,“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放翁不甘退隐、志在报国、至老弗渝的爱国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看来世上还是归隐田园最好。朝廷的翰林院,海上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都虚无飘渺,比不过归隐田园的快乐。读完离骚,酒香依然还在,顿时觉得人间之小。词人了解陆游无法忘怀收复中原、一统江山的理想,其中中“看来”、常读《离骚》都表明归田对于陆游来说可能只是“看似”很好,陆游其实并不能完全放下世事,仍如屈原一般关怀祖国的命运。下阕开始,作者即表达对陆游的思慕和希望他重新出山为心中之理想再次奋斗的劝勉。“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词人自比王子猷,以戴安道喻陆游,表达对他的仰慕。“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词人盛赞陆游既能写文采斐然的美妙诗词,又能写掷地有声的征召檄文。才人怜英雄,刘过认为兼具诗才将略的陆游应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不应在田园之中看韶华流逝、岁月渐老,最终虚度此生。可见本词看上去反复渲染弃官归田之乐,实则衬托弃隐从戎、杀敌报国的思想。“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放翁生命的力量,不屈的精神,不甘退隐、志在报国、至老弗渝的爱国情怀。【译文】你和唐代诗人谪仙李白与狂客贺知章一样,都是天才诗人。但是,看来世上毕竟是归隐田园最好。朝廷的翰林院,海上的三山蓬莱、方丈、瀛洲,都虚无飘渺,比不过归隐田园的快乐。读完离骚,酒香依然还在,顿时觉得人间之小。我离开后,你归隐的地方,菜花葵麦外,又新开了桃花,增添了不少春色。

晚上雪迷住小船,沿着寒冷的溪水前行,去寻访自己的好朋友。如今,我即使像唐代刘叉写出险怪的《冰柱》诗,又是否有韩愈这样的知音?你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当亲草檄书,报国杀敌。万万不可如白居易,在归田之中了此一生。【赏析】词中细致地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全词笔势纵横跌宕,语言深沉明快,构思新奇,寓意深微。放翁性情豪放,不拘礼法。“谪仙狂客何如?”词人开篇即用狂放不羁的“谪仙”李白和“狂客”贺知章来比陆游,称赞他在诗词方面的才华。接着,作者便开始写陆游归隐生活的乐趣。“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看来还是归隐田园好,居官之乐、神仙之乐都无法与归田之乐相比。“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在此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三山”指仙境,作者认为海上的仙山虚无缥缈,自然无法与平实、淡雅的田园相比。“玉堂”三句,写归田的快乐程度,高过天上人间一切乐事。玉堂(翰林院的别称,此处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就官府而言,“玉堂无此”,说明“居官之乐”根本无法和归田之乐同日而语;三山,就仙境而言,仙山虚无缥缈,微茫难求,又说明神仙之乐也不如归田之乐现实、可求。“读罢《离騷》”三句,具体描述归田生活。“读罢《离騷》”,写闲居读书:“酒香犹在”,写长夜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痛饮酒,熟读《离騷》,便可称名士。”放翁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自然“觉人间小”,而自乐其乐了。接下来三句具体描述归田之乐。归隐之后,放翁闲读诗书,长夜痛饮,自得其乐,将一切荣辱置之度外。忘掉世事的烦扰之后,“人间”便只剩下放翁能抓得住的快乐。“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几句借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的诗意,但作者却又反其意而用之,从为人处世的态度方面对陆游归隐田园的乐趣进行描述。刘禹锡还朝之后,看到朝廷小人得势,感慨万千。而陆放翁自归隐之后,却不再关心世事,大有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意思。看破世事之后的归隐是充满心酸和无奈的,陆游心中其实充满矛盾,他并非忘却心中的理想,只是由于不得重用,才不得不归隐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