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修辞学与柏恩个性分析理论对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启示_第1页
西方修辞学与柏恩个性分析理论对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启示_第2页
西方修辞学与柏恩个性分析理论对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启示_第3页
西方修辞学与柏恩个性分析理论对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启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修辞学与柏恩个性分析理论对高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启示

德育是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人们形成思想和灵魂的重要任务。当前,“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普遍认同与接受的价值取向和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传统德育往往没有充分考虑人的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条件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规范”,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平等交流,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当前由于学业、就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成长的烦恼和困惑逐渐增多,极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诱发伤害他人及自杀等恶性事件。因此,加强学生思想和心理疏导,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心理疏导应注重人文关怀,通过把握和理解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实现心理和谐。现以西方修辞学理论为参照,结合柏恩的个性分析理论,探讨修辞和疏导主体的心理因素对心理疏导效果的影响。一、修辞活动的本质—修辞活动与心理疏导在西方修辞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被认为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亚氏在该书中把修辞学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传统的修辞学把修辞活动当作一门劝说与诱导的艺术,用于说服他人,使他人的信仰与行动服从于自己的意志。20世纪新修辞学兴起,运用当代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动机研究及其他行为主义科学的成果,对传统修辞学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美国修辞学家伯克(Burke)把修辞定义为“人类使用词语形成态度或者诱导他人的行为”157。伯克对修辞的重新定义仍然以劝说为中心,其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寻求“同一性”方式。他的理论对修辞的本质作了深入分析,延伸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伯克指出:“旧修辞学的关键词是‘劝说’,强调‘有意的’设计;新修辞学的关键词是‘同一性’,其中包括部分‘无意识的’因素。”“劝说”总是为了达到某种直接的效果,其目的是明确的;而“同一性”则具有更普遍、更深层次的意义。人们在言语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达到同一。伯克认为,修辞活动的本质和标志是寻求“同一性”。言说者的话语折出他对某一事物的赞成还是反对的态度,如果倾听者也随之赞成或反对,“同一性”便出现了。西方修辞学以修辞为手段,寻找“最佳”的劝说方法,目的是说服听者,彼此沟通,达到同一。因此,西方修辞学是一种方法论,核心是研究“劝说”的方法,“研究如何说服人、规劝人和打动人,或者研究听众心理构成的因素及其与劝说的关系”21。对修辞接受者的研究是修辞学的核心部分。伯克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立场”的观点,提出“劝说”发生在修辞者创造与听众之间的联系和用听众的语言说话的时候,同时他相信取得“共同立场”的过程实际上也改变了说话者。伯克认为,“同一性”过程使说者向听者学习。“劝说”并不是从说者到听者的单向过程,劝说并不是直线性的过程,而是一种合作活动,在活动中说者与听者“合为一体”。可见,修辞活动就是积极地、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和构建话语和理解话语,以说服听者,彼此沟通,达到“同一”的言语交际活动。心理疏导就是心理疏导者积极地、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和构建话语和理解话语,与被疏导者双向沟通、平等互动,达到“同一”的言语交际活动。因此,从本质上说,心理疏导就是一种修辞活动,其过程就是通过“劝说”达到“同一”的过程。二、不同人格的受害者不同角色的自我状态pac研究西方修辞学在研究和实践中都强调人的作用,“以人为本”是基于修辞的目的而论的。其修辞的目的是劝说或沟通,主要看是否能打动听众或者是否能达到共同的理解。一旦修辞的最终目的归结到人,其研究的范围就超出了语言本身,因为修辞目的的实现不仅涉及语言,同时还涉及非语言系统,就是不能不考虑接受者的心理构成因素。接受者的心理构成因素支配和制约修辞活动及其效果,因此心理疏导不能不考虑接受者的个性心理特征。“PAC”个性分析理论为修辞者了解接受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调整修辞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柏恩(EricBerne)认为,人的个性或人格由父母(Parent)、成人(Adult)、孩子(Child)三种自我状态构成(简称“PAC”),每种自我状态是思维、感情和行为的单独来源。P型(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统治、支配、教训以及其他权势作风和命令口气;A型(成人)状态以客观和理智为标志,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他人,讲话总是用商量口气;C型(孩子)状态以冲动和变化无常为标志,表现为遇事无主见,要么感情冲动,要么绝对盲从41。“PAC”分析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境里人们的行动都会受到个性的三种组成部分或其中一部分自我状态的支配。在与不同人就不同问题进行交流的进程中,随着角色的转换或商谈内容的变化,这几种心理状态交替着占据主导地位。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段内,只有其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占优势。在特定的时空里,哪种心理状态占优势,在交谈中就会表现出哪种态度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心理状态下的人在语言、非语言等行为上往往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具体表现如表1所示。沟通的过程就是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必然受到PAC三种个性特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及咨询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来询者的语言表现及非语言表现,判断其当下的心理状态,为下一步选取恰当的修辞策略做好准备。三、受害者的心理构成因素修辞策略是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说写者为了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努力适应听读者而选择和运用修辞手段的一种谋略设计。修辞策略与修辞情境有密切的联系。修辞情境是当代西方修辞学研究中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包括修辞活动的主体——人物及其心理因素、事件、目标及其关系。这些因素有能力影响紧急状态所需要的决定和行动,因而能限制修辞活动及修正其方向。美国修辞学家比塞尔(Bitzer)认为,修辞话语的产生依赖于修辞情境。急需的情境往往给修辞带来契机。修辞情境实际上规定了言说必须对之作出适当的回应,因此,言说应当适应于目的和场合。被劝说者能否改变态度,与他原有的信念强度和心理因素有关,也与劝说的方法和技巧即修辞策略有关。因此,在心理疏导过程中,为了能彼此沟通,能说服来询者,使其态度与行为发生改变并与自己的预期目标达到“同一”,疏导者必须正确地评估来询者的心理构成因素。严格意义上说,每一个交际对象的心理构成因素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修辞策略必须针对对象的特点去制定和运用。“PAC”理论认为,人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会因情景和个人身份、涉及事物等情况的不同,而以不同的自我状态出现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常见的沟通形式有6种,即:P—P,P—A,P—C,A—A,A—C,C—C。P—P型,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双方均以“父母自我状态”与对方交流,双方的态度都是比较武断的,表现为各自强调自己的道理,互不相让。显然,进行疏导工作的辅导员是不能以这种状态与学生交流的。P—A型,即一方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另一方则以成人自我状态出现,表现为权威式的指责、批评与理智的解释、说明相互作用,双方都表现出一定的防范性。这种交流方式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心结,无法做到心贴心的交流。P—C型,即一方是以权威者的口气讲话,另一方也能服从或者表现为任性。这种交流类型也常见于上下级之间,上级多以权威者的姿态对下级训话,下级要么表现出暂时的违心服从,要么表现出任性。这种交流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是暗中任性对抗,不利于问题的解决。A—A型,即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均以“成人自我状态”出现,均是以比较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双方都以比较理智、现实的态度对待对方,这样就能让来询者打消心理顾虑,缓和紧张气氛,从而能彼此敞开心扉以心换心地进行交流。A—C型,即一方是以“成人自我状态”出现,表现为行为上的理智、解决问题的现实态度,而另一方则以“儿童自我状态”出现,表现为思维的幼稚和行为上的任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辅导员的期望状态不一致,交流可能出现不愉快、达不到期望目标或中断等局面。C—C型,即双方都是凭感情说话,比较冲动,交流中的论理性较差,是一种正在发生冲突的交际类型。双方均已失去应有的理智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必然演变成为冲突。可见,修辞活动受人的社会心理因素支配和制约。在话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以特定的心理状态出现,但最佳状态是“成人”状态。“成人”心理状态是言语交际中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访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伯克认为,言说本身是一种行为方式,不只是行为的诱因。修辞的目的并不是写说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听读者之上,而是进行沟通、合作,达到“同一”。因此,成功的修辞策略就体现在具体分析复合心理的各个方面,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认识和把握,促使矛盾向预期方向转化。四、“pac”理论、心理疏导,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方法论上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和谐德育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走进学生的心灵;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德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就必须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变空洞的说教为情感渗透,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心理疏导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最佳的劝说或说服效果,教师和辅导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德育理念。从“PAC”理论角度看,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辅导员或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把握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