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复副馆长的口述校史_第1页
杨复副馆长的口述校史_第2页
杨复副馆长的口述校史_第3页
杨复副馆长的口述校史_第4页
杨复副馆长的口述校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复副馆长的口述校史学生记者刘晓佳黄思源邹伟坚一、采访时间2009年9月26日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半二、采访地点我校三元里校区老年活动中心(教工饭堂二楼)三、人物简介杨复,原名梁启东,1923年生于武汉,祖籍中山(现为珠海)。早期在校读书时,曾参加抗日反美反蒋民主运动。来我校后,为我校初期的发展和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他的一生印上了深刻的时代印记。他在武汉读小学接受了“救亡图存”的思想,产生了为国而读书的信念。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之时,武汉失守,他随姐姐、姐夫搬到四川读中学。1944年就读复旦大学新闻系,前后在重庆,上海两地就读,接受了民主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更觉得天下存亡,责在匹夫。多次参与民主运动,反抗国民党专制。1948年毕业、被通缉后,撤退到苏北解放区,并改名为杨复。1949年4月随解放大军渡长江,返回上海。在上海从事共青团工作。1954年,调任到团中央宣传部工作。1957年调任到当时的广州中医学院,分配到党委工作;1957~1964年主要在党委做宣传工作兼学生工作;1964~1970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曾参加“四清”工作,到“五七”干校劳动,又曾留校带领本校学生毕业实 —1—习,担任营长兼63级支部书记;1972~1975年和谭石洲老师主持《新中医》,在当时党委领导下,首创“文革”中期全国第一本对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医杂志;1975年又调到广州中医学院海南分校工作;1977后至图书馆工作,任副馆长至离休。记者:你是1957年来到中医学院的,当时正值办学之初,条件很艰难,当时最令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认为当时的老师和同学表现了怎样优秀的品质?杨复:我是1957年来到广州中医学院的,1956年时,根据中央国务院的指导,在东南西北4个有中医基础的地方建立中医学院,我们广州中医学院是其中之一,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先上马,后备鞍。当时,筹办学院的具体工作是由筹委会副主委陈经镇(原省人民医院干部)一手主持的,他是中医学院的开拓者。1956年中医学院招生时借用了广东省中医医院的设施,招生来源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兼收从地方推荐来的年轻医士和护士。1956年选址在三元里兴建教学大楼和二栋师生宿舍,师生曾参加建校劳动。1958年建成后正式搬入,当时三元里是属于郊区,是一片农田。我们一切从简,能节约就节约,能代替的就代替,能借用的就借用。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的学生多来自贫困家庭,学校不仅学费全免,而且还有补助2~4块钱。当时学生会的勤工部组织了缝衣组、理发组,主动义务给同学们缝补衣服和理发,形成学生互助。条件艰苦时,同学们还可以申请借棉被,—2—蚊帐等,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66年。当时学生艰苦朴素的作风很浓,一般10个学生中只有一个人有手表。可是就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学校的校风很好,师生一起艰苦创业,学生勤奋学习,毕业后能担负医疗任务,终于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开始和西医生平起平坐。他们自立自强,勤奋,我们学校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李敏。他的院长是国务院直接任命的,为人很好。当时全校只有一部电话,一辆汽车,他从市区往返三元里的路上,看见了在路上行走的师生,就会停下车,载他们一起回学校。记者:建校初期,我们取得了那些骄人的成就?其中最值得你骄傲的是什么?杨复:初期,中医还是被歧视的。我们中医学院的学生也受影响,当时我们有的学生在学校里才带校牌,一出校门就把校牌取下来,面对从中山医出来的学生,感觉低人一等。但是我们中医学院从56届到59届的毕业生成品好,有底气,在社会站得住脚。随着新中国成立站起来,中医也在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下也站起来。我觉得中医学院能办好,这是在党委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团结奋斗的成果。记者:“文革”那段时期,我们学校的发展是怎样的?当时你在做什么工作呢?杨复:文革时期,外省有些中医学院被撤消了,我们学校师生有底气,坚持中医学院不能撤散。在社会站得住脚,可是也受过文革的影响。1966年至1971年停止招生,到了1972年,学校 —3—就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就当时来说,工农兵来自四面八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1970年学校办了内部刊物《新中医》,内容主要是突出阶级斗争为纲。1972年,我来《新中医》工作,我和谭石洲同志负责征稿,当时省内中医界和本校毕业生希望有中医业务刊物,帮助他们交流业务,寄希望于《新中医》,希望学校将内部刊物到全国发行。随后,我们到湖南、湖北、广西等省中医院校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他们都表示支持和欢迎,并认为在文革期间,中医界应有自己的存在,并为其发展进行呐喊。1975年夏秋,我和李国侨一起到了海南建立了海南分校。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就停办了海南分校,并且学校进行整顿,恢复秩序后工作。记者:《新中医》是你和谭石洲老师一起负责编辑和发行的?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哪些困难和鼓励?你认为《新中医》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杨复:是的。当时中医正处于发展低潮,1972年,全国的中医药杂志在文革初期全被“横扫”,中医药出版事业被遏制。此时,我被调到院刊室后与编辑谭石洲同志探索院刊的出路,当时的院刊是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内部刊物,院内发行。后来根据群众的要求,时代的需要,我们陆续得到省内的呼声,向学校党委反映,向省卫生厅反映。学校党委十分重视,广泛积极筹备,并得到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向国务院申请发行当时唯一纯中医的杂志,得到批准。1973年,《新中医》向全国公开发行,立即得到各地—4—中医界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新中医》为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的中医药刊物。《新中医》作为中医存在的力量。在文革期间,是全国第一份国务院批准发行的纯中医杂志,在全国公开发行了。发行后,全国反响很大,各地都有人致信给我们以表支持和赞同。当时发行量一鸣惊人,当年,由创刊时的4万余份跳跃至10余万份。在全国医学杂志发行量是比较大的,受到全国中医界的瞩目。当时四川中医学院“七五老人”王渭川还赠与广东中医学院中医刊物出版处写有“千里神交”的卡片。记者:你能够回忆一下当年去海南办分校时候的点点滴滴吗?杨复:1975年,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办分校的热潮,我校也不能避免,于是,我们校办了海南,粤北南雄两地分校。当时,李国桥教授去海南开办分校,我去帮助他,校址在海南乐东县。我们的条件十分的差,还是师生自己动手搭草棚搭的房子。我们招的学生大多是黎族和苗族的赤脚医生兼小部分农场卫生员。办校初期,师生有的是半天干活,半天上课,学制为二年。我们共招了75届、76届两届学生。打倒“四人帮”记者:在图书馆工作时,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杨复:我去图书馆工作之前,正值文革结束,我们打倒了“四人帮”,拨乱反正时期,我们都把文革时期学校用包藏的书刊进行整理,当时图书馆在原教学大楼的四楼。成立之初,我们都是把书刊自己动手搬运。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人“左倾”思想仍然存在,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够重视知识。我们就打出一条“知识就是力量”的标语。很多人都说我们胆大。记者:你对我校学子有什么寄语?杨复:你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也是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一代。我希望你们这一代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