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湾港区资料_第1页
青岛胶州湾港区资料_第2页
青岛胶州湾港区资料_第3页
青岛胶州湾港区资料_第4页
青岛胶州湾港区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胶州湾港区资料2.1自然条件2.1.1港口地理位置胶州湾位于东经120°11,〜120°15,、北纬35°38/〜36°03,,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近口段内,湾口朝东,与青岛市隔海相望。2.1.2气象气温拟建港区附近没有气象站,只在胶州湾口有一团岛气象台,踞黄岛前为8公里,海拔高度13米左右,为了获得港区附近的现场资料,1980年8月在黄岛和显浪咀分别建立了测波站,同时进行了风观测。由于该站的资料年限很短,所以三十年一遇和五十年一遇的风速还是用团岛的资料进行推算。表2.1气温平均气温12.1°C平均最高气温15.2°C平均最低气温9.5C极端最高气温35.4C(出现在1968年8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16C(出现在1970年1月4日)(2)降水表2.2降水平均年降水量755.6mm年最大降水量1227.6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386.3mm(1977年)一日最大降水量182.0mm(1970年9月3日)雾本海区每年4~7月称为雾季,四个月出现雾的频率占全年的77.8%,而秋冬季雾很少,9〜11月几乎没有雾。雾每日变化一般形成从傍晚开始入夜浓度增加,全次日清晨最浓,到了中午日照强烈,海雾逐渐消失。12时〜14时有时也有雾,但很快消散。每天发生雾最多的时间是早6点〜9点。相对湿度表2.3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75%最大相对湿度100%最小相对湿度3%风况以20年统计资料,风的频率以SE、N、NNW和ESE为最高,分别为12%、11%、10%;累年各月的常、次风向:3〜8月为ESE—SE向,频率为12〜25%;9〜12月和1〜2月为N—NNW向,频率为15〜19%;6级以上大风以N-NW向为最多,其中出现频率0:NNW向为16.8,N向为14.6%,NW向为13.8%;累年各月平均风速,1〜3月,11〜12月最大值达7.5〜8.4m/s,(为WNW-NNW向),6月仅有2.2m/s,风速曲线是双峰一谷型;对本工程水上施工影响较大的风主要为SW、W和NW向。另见风况统计表1.4和风玫瑰图1.1。⑹灾害性天气据调查历史上本区曾出现过23m/s的大风,20m/s以上的大风多由台风和冬季寒潮造成。本海区东南面向黄海,自东南向西北移动的台风对本区影响较大,台风是造成本区特大风的主要原因。近五十年来,对青岛地区造成损失较大的台风过程共七次,其中1985年9号台风直接从胶南登陆,瞬时最大风速为35.0m/s,20m/s以上风速达5小时之久。N8级大风日数年平均为16.1d,最多年份31d(1966年),是山东沿海大风日数较少的海湾。本区全年中,冬季大风日数较多,1〜3月各月平均大风日数多于2.0d,6月至10月大风日数较少,月平均在0.2〜0.8d,7、8两月大风日数最少,月平均都是0.2d。表2.4风况统计表(2006年9月〜2007年7月)方向最大风速(m/s)平均风速(m/s)频率(%)

N7.92.276.16NNE9.12.053.62NE11.82.933.47ENE12.83.377.93E9.52.646.25ESE5.91.883.97SE5.51.773.00SSE6.72.364.75S9.42.525.81SSW8.73.028.26SW7.12.314.07WSW4.91.682.52W5.41.905.19WNW11.32.586.78NW10.72.9011.29NNW8.72.698.75C00.008.172.1.3水文(1)潮汐、水位本港区没有验潮资料,于1980年9月4日〜10月3日在前湾黄岛码头直壁上设立了一临时水尺进行验潮,共取得了一个月的实测资料。潮型潮汐类型指标为0.40,属规则半日潮。潮位(以青岛港深度基准面)表2.5潮位最高高潮位5.31m平均高潮位3.85m最低低潮位-0.57m平均低潮位1.08m最大潮差4.61m平均潮差2.70m平均海面2.46m平均涨潮时间5小时37分平均落潮时间6小时48分③设计水位(以青岛港深度基准面)表2.6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4.32m设计低水位0.47m极端高水位5.02m极端低水位-0.83m波浪波况于北纬36°00,25〃东经120°14,50〃显浪咀处建立测波站,浮鼓位于该站的NNE向,离站1200米;水深13米,采用该站1980年12月〜1982年11月共两年的资料统计得出常波向为NE和S向,其频率分别为16.14%和13.25%,强浪向(以大于1.0m计)为NNE和NW向。其频率分别为0.44%和0.28%。由波周期统计得出较长周期波浪出现的频率很小。设计波要素重现期50年(防波堤已建成)表2・7 H1破高值为设计高水位~ 2.117m极端高水位2.124m设计低水位2.08m波浪周期:T=4.8s重现期10年(外侧防波堤未建)表2.8 %波高值为设计高水位2.7m极端高水位3.0m设计低水位2.5m波浪周期:T=9.5s海流本海区属半日流,总的特点是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涨潮时间间隔小于落潮时间间隔,一般短1〜2小时;最大涨潮流速比最大落潮流速一般大15cm/s以上,最大超过47cm/s;最大涨、落潮流速大都出现在高潮2、3小时和高潮后2、3小时。该区潮流基本上属往复型流,最大流速方向与海岸平行。海水胶州湾沿岸几乎每年都有冰冻现象,但一般对航运、生产都没有什么影响。据调查该地初冰日一般为12月下旬前后;终冰日为2月上旬。黄岛前湾冰厚为20cm左右,在潮水推动和向岸风作用下。有时岸边出现堆积冰,可高达1〜2m,最高可达3m。位于港区附近的海西湾和黄岛前湾的余流很小,一般在10cm/s以内。2.1.4地质地貌地形地貌特征胶州湾港区北面是黄岛,大部分地区是由高程20米左右的海蚀台地和50米左右的缓丘丘陵所组成,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东北部为白垩纪的火山岩和凝灰岩。南面是薛家岛,坡度很陡,是由100米以上低山丘陵所组成,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西面是较宽阔的低山丘陵和河积平原区。前湾正处在三面丘陵环抱之中,具有良好掩护避风条件。前湾海域较开阔,南北宽3-4公里,纵深约7公里。湾口水深5-6米,向外1000-1500米,水深即达20米。向湾内逐渐变浅,底质主要是淤泥(粉沙淤泥质滩),-2米等深线以内湾顶浅区为粉细砂滩。地质条件胶州湾港区水域范围内曾进行多次钻探,基本摸清基岩埋藏深度以及土层分布情况,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I大层为海相沉积层该层以深灰褐灰色淤泥质亚粘土为主,夹有薄层亚砂土或中粗砂透镜体。该层厚度为7〜10米,最厚可达12.5米,西薄东厚,在水深-2米等深线以内,该层底标高在-8米左右,逐渐向湾口及中部加深,在-5米等深线降至-14米左右,安湖石周围极薄。详细描述如下:第I-1层:淤泥:厚1.0〜2.0米,黑灰色,流塑,土质极软,含多量碎贝壳及砂粒,除薛家岛岸边附近未见到以外,其它区域均见到。第I-2层:亚砂土:厚1.0〜2.5米,深灰色,流塑〜软塑,含多量碎贝壳,呈大透镜体状,主要出露在湾中部,四周岸边未见到。第I-3层:淤泥质亚粘土:深灰色褐灰色,流塑〜软塑,含多量碎贝壳及粉砂,底部有粉细砂透镜体,标准贯入击数小于1,颗粒分析结果粘粒(<0.005毫米)含量20—30%,该土层从四周向湾中部加厚。第II大层为陆相深积层该层主要以洪积和冲积形成的黄褐色亚粘土为主,普遍含有姜石结核及铁锰结核体,呈硬塑状态,标准贯入击数平均13击。该层厚度受基岩面控制,近岸较薄,厚1.0〜3.0米,湾中部增厚,最厚可达12.5米,安湖石附近缺失。描述如下:第II-1层:亚粘土:其上部为黄绿色,下部为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含大量姜石结核,铁锰结核,夹有中粗砂透镜体。第II-2层:粘土:黄褐色、土质硬,含姜石结核,夹砂粒及岩石碎块,土层出露的部位各孔相差较大,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