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9课的一首词,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这首词以赤壁为背景,通过对周瑜、小乔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同时,词中表现出苏轼的豪放与才情,以及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本词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2.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首词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诗词,对诗词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苏轼的词风独特,学生可能还需要引导去理解和欣赏。此外,学生对于赤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二、语文核心素养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词中的“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语和表达,都是学生可以学习和借鉴的。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生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同时,通过对词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思维也能得到提升。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词作,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借鉴词中的创作手法,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词中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的传承。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基本内容,包括词中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和情感。(2)鉴赏词的表达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3)理解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赤壁之战、周瑜等人物以及词中所表现的历史观。2.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词中所表达的怀古之情。(2)分析词中的表达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3)理解词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赤壁之战、周瑜等人物以及词中所表现的历史观。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词的基本内容、表达手法和历史文化内涵。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词中的意境、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3.朗读法:引导学生朗读词作,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历史文化内涵。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苏轼作品,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词风特点,为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铺垫。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词、散文等领域,其中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苏轼的词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创豪放派词风: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他以雄浑奔放的个性和横溢的才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使词这一文学形式从婉约细腻转向豪放磅礴,从而丰富了词的审美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意象瑰丽恢宏:苏轼的词作善于运用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善于抒发真情实感:苏轼的词作充满真情实感,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和情感融入词中,使词成为表达自我、抒发真情的载体,从而提高了词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语言简练生动:苏轼的词作语言简练生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活泼的语言,使词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立体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苏轼的词风特点主要表现为豪放派的开创、瑰丽恢宏的意象、真情实感的抒发和简练生动的语言。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的基本内容,包括词中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和情感。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适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念奴娇·赤壁怀古》逐句翻译讲解如下: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译:长江水向东流去,大浪淘尽了千古以来的英雄人物。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意译:在古战场的西边,人们传说那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周郎)指挥赤壁之战的地方。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意译:陡峭的山石插入云霄,惊涛拍打着岸边,激起的浪花如同千堆白雪。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意译:美丽的江山如同画卷,曾经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5.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意译:回想当年周公瑾(周瑜)意气风发之时,正值小乔初婚,英俊潇洒。6.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意译: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风生间,指挥着千军万马,战船上的旗帜飘扬,战火硝烟消失在江面上。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意译:在故土神游,如果那些多情的人们看到我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一定会笑话我。8.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意译:人生如同一场梦境,举杯邀江边的明月共饮,聊以抒怀。3.课堂讲解与解析教师重点讲解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怀古之情;分析词中的表达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同时,教师补充讲解赤壁之战、周瑜等人物以及词中所表现的历史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词,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观场景,同时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缅怀以及人生如梦的感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中的意境、情感以及表达手法。1.意境:这首词通过描绘长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场景,创造出一幅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同时,词中通过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赤壁之战的险要形势和磅礴气势。这些景物描写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想象和夸张的部分,形成了一种豪壮的意境。2.情感:词中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上英雄豪杰的敬仰和缅怀,如周瑜、小乔等。同时,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旷达和自信。作者在词中感慨人生如梦,表达了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的哀叹。3.表达手法:(1)比喻:词中用“乱石穿空”比喻山石陡峭,用“惊涛拍岸”比喻江水波涛汹涌,用“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如同白雪一般。(2)夸张:词中用“千古风流人物”夸张地表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众多,用“一樽还酹江月”夸张地表示人生短暂。(3)对仗:词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如“大江东去”对“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对“江山如画”。这些对仗句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对历史的一些看法。-尊重历史英雄:在词中,苏轼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充满敬仰之情,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小乔等。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成为了苏轼敬仰的对象。这也反映出苏轼对历史的尊重和认同。-历史变迁的感慨:词中通过对大江东去、浪淘尽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沧海桑田。苏轼在词中感慨时光荏苒,英雄人物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也表现出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受。-人生短暂与无常:在词中,苏轼通过对自己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旷达和自信的表达,反映出他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认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意味着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一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这也使苏轼更加珍惜当下,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英雄精神:虽然英雄人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值得后人传承和发扬。在词中,苏轼通过缅怀英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英雄精神的景仰和追求。这表明他认为英雄精神是历史长河中不朽的财富,应该传承和发扬光大。4.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词中的意境、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点评。5.朗读与欣赏学生集体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词中所表现的豪放、豁达、浪漫、幽默等特点。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7.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撰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文章,分析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手法。(3)结合所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关于赤壁之战、周瑜等人物的历史文化手抄报。六、教学反思在本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下面是对本次教学的反思:本次教学较好的地方如下: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重视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适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词的基本内容。3.结合历史文化:补充讲解赤壁之战、周瑜等人物以及词中所表现的历史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和内涵,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4.朗读与欣赏:安排学生集体朗读词作,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词的特点。这一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本次教学不足之处如下:1.课堂时间分配:在课堂讲解与解析环节,时间分配较为紧张,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词的意境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2.课堂互动:在合作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展开讨论。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