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综合训练 新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综合训练 新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综合训练 新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综合训练 新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前期的世界+综合训练 新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1、1497年7月~1499年9月,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的航海路线;1502~1503年和1524年又两次到印度,后一次被任命为印度总督。达·伽马的这一活动()A.使西班牙从海外获得了大量财富 B.促进了欧亚之间贸易的发展C.为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路线图 D.促成了各地文明的会合交融2、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这说明了()A.洲际间饮食习惯同化 B.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C.宗主国经济结构改变 D.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3、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奇波拉提出,17世纪对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而言,是一个黑暗的世纪,对法国至少也是灰暗的,但对荷兰来说却是黄金时代。该学者区分“黑暗的世纪”和“黄金时代”的标准是()A.自治城市的数量 B.工厂制度的普及程度C.海外殖民的程度 D.商业贸易的发展水平4、《航海法案》(TheNavigationActs)又译作《航海条例》,是指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的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在法案中,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包括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其稳定的销售市场B.确立世界海上霸主地位C.扩大海外贸易,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打击荷兰,促进航海和工商业发展5、有学者指出,16世纪中期,贸易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需要更多的货币。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向东方,铸币时减少货币金银含量、增加面值便成为应急之策,人们不仅把贬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货币来使用,汇票、信贷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流行。该学者意在强调()A.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 B.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条件渐趋成熟C.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 D.商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6、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假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个合格的市民。这反映了西欧()A.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商人地位的迅速提高C.基督教信仰出现危机 D.教育呈现大众化趋势7、新教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重灵魂教化、轻身体锻炼的教育传统,而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新教各派反对教会控制学校,主张推进全民义务教育,从而使体育教育在学校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知()A.体育推动西方人文主义萌芽 B.启蒙运动推动大学学术繁荣C.宗教改革推动教育政策调整 D.教育学科设置向制度化转变8、在伽利略一笛卡尔一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规律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这表明()A.科学进步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 B.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相互作用C.经典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 D.启蒙运动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中国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标,要使他们的人民能够平静地过生活。他们要人人互相尊重,要每个人时时刻刻都感到对他人负有许多义务,要每个公民在某个方面都依赖其他公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A.包含丰富的民本思想 B.强调对他人负有义务C.强调人与人和谐相处 D.礼制与法律相互结合10、1701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其第三条规定:“凡生于英格兰、苏格兰或爱尔兰所属自治领或领土之外的人……对于国会平民院提出的弹劾,不得凭恃英王赦免进行抗辩。”该规定的目的是()A.取消外邦人的公民权 B.废除国会弹劾权C.进一步限制英王权力 D.扩大议会立法权11、英国学界流行一种“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该论调包含:一是将英帝国与进步联系起来;二是在帝国内部宗主国同殖民地之间存在经济互相依存的关系;三是帝国有助于全球化。以下可以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是()A.中国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 B.近代印度棉纺织业的发展C.美国赢得独立与颁布宪法 D.德国产业工人的生产过剩12、1719-1833年黄埔港往来西方船只统计表起止时间法国船只数量/艘英国船只数量/艘西方国家来往广州船只总量/艘所占百分比法国英国1719-1769年10637776914%49%1770-1778年4515927816%57%1779-1833年56260746121.2%57%据上表可推知()A.《航海条例》导致法国船只数量下降B.法国国内革命影响海外贸易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权D.贸易成为海外殖民主要方式13、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14、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馨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 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 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15、下图为1870年一个奥地利人对德国所做的预测性漫画《德国的未来》。他想表明的是德国将是一个()A.联邦体制国家 B.单一民族国家C.法西斯统治的国家 D.具有专制特色的国家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近现代史事(部分)时间史事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16世纪初马、牛被引进到新大陆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80年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7世纪初英国殖民北美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新英格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之一1750—1850年美洲人口增长6倍约1800年运往新大陆的奴隶数量达到750万1850—1859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1900年左右埃及的棉花种植造成200万农民失去土地——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编制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遇毒得茶而解”开始,茶就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魏晋以来,茶因清淡虚静而渐渐受到佛、道教徒的欢迎。唐朝时,饮茶多以茶饼研末,煮茶时讲究“三沸”,使得烹茶更具文人雅兴,于是茶道大行。当时南方产生了官茶园、寺茶园、农茶园等不同形式的茶园,仅湖州造茶一年就是“万八千四百八斤”。唐朝政府还开辟茶马古道、开设茶马交易市场,在强化边疆管理的同时还促进了茶叶的发展。随着唐朝与日本、印度、波斯、非洲国家的交流,茶叶也传到了世界各地。宋元时代,出现了在茶中添加马奶、红枣、枸杞、油酥等物的习俗。明清时期,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形成了一条海上茶叶之路,以茶叶为大宗、经蒙古高原到俄罗斯的恰克图贸易也走向兴盛。——据彭星霖《基于历史角度分析茶业在我国的发展与兴衰变化》等整理材料二1657年,荷兰人把少量中国红茶转运英国,茶叶登陆英伦。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迎娶葡萄牙公主凯瑟琳,饮茶嗜好被带入宫廷,引得“英人争先恐后以饮茶为一荣幸事”。17世纪60年代,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北美十三州的茶叶转运,使得北美当地茶价高出英国本土茶价一倍。19世纪,葡萄牙王室为解决财政问题,将中国茶树引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郊的皇家植物园,种植、采摘和烘焙茶叶的方法与中国完全一样。在中国茶农指导下,巴西种茶业一度蓬勃发展,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生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巴西人至今仍把茶叫作“洒”,与中文发音非常接近。秘鲁、牙买加、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也都开展过中国茶树的引种工作。——据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兼论丝绸之路衰落与变迁的内在原因》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古代,17—19世纪中国茶对外传播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王阳明的心学在明代中叶横空而出,就像一个力量硕大的“劈山神”,一斧子下去,一直束缚人们心灵的封建僵化的伦理观念就开始动摇了。王阳明心学对待民众的核心是亲民。他不仅承认凡人可以成为圣人,而且提出人本来就是圣人,重视普通人、士人,甚至百姓。针对当时官场腐败、道德沦丧的现状,具有王阳明思想的许多人敢于大胆进言,指责世道的不公。王阳明教导弟子,不去逃避现实,要“知行合一”,在事功之中去拯救国家、拯救百姓。阳明心学承继儒学入世之精神,激发人积极奋发的生命状态,激励人们修心、强心,堂堂正正做人。它不是自私的养生哲学,只“治一人一身”,不仅要讲修身明性,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个性在心灵上与社会自觉统一。这对于现代社会树立文化自信、解放发展潜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学术方面,王阳明的思想更是开一代新学风,跳出了几千年来的条条框框,追求个性的体现,描写最真实的现状。——摘编自李克《心途:王阳明的传奇人生》等材料二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改革运动。——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材料三16世纪初,在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神学辩论《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确切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框架,他认为赎罪的核心并不是向神父认罪,而是教徒本身进行思想的悔过和行为的悔改。只有通过内心的忏悔,才能得到内心的救赎。“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石,并成为后几代宗教改革家们手中鲜明的信念旗帜,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思维作用和自我反省能力,个人的存在和思考不需要依附于包含教会在内的任何世间的组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拓展了人的思想独立性和自我纠错与控制能力,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作用,而非依附于任何宗教组织的附属品。——摘编自黄艳《从宗教改革看西方世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心学的特点,并说明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引领作用”。(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和马丁·路德在思想上的相通之处,并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材料二:美国国父们对民主的芥蒂,不仅表现在语言上,更表现在对权力的设计与分配上:最先表现在对总统权力的加强上,其目的就是使行政系统获得主导地位,美国总统的权力设置是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法国的路易十四等为原型的。美国总统集大权于一身,实际上必然产生独裁的质疑,然而在国父们看来,独裁者不但不是恶魔,相反,是正义力量的化身,是自由和公正的最强有力的保卫者……他们反复向美国人民强调,“除此之外,不能保卫美国免遭外国的进攻;不能保证稳定地执行法律;不能保障财产以抵制联合起来破坏正常司法的巧取与豪夺;不能保障自由以抵御野心家、帮派、无政府状态的暗箭与明枪”。(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1787年宪法所确立体制的主要依据有哪些。(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政治体制问题的认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拿破仑统治区,以法国革命产生的法律、社会和经济思想为榜样,对行政组织、法律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在经济领域,德意志地区的行会制度、国内关卡被无情的取缔,一切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基本被消除:国界内的自由贸易受到鼓励……作为“保护人”,拿破仑直接废除了这一地区的封建领主制度,取缔了农民的代役租、徭役劳动和各种封建贡然。同法国一样,《拿破仑法典》公布之后,在莱菌联邦广泛推行,资产阶级法权关系开始取代等级关系,使当地居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等:一些新的司法概念,如陪审制度、公开审讯等也开始进入当地居民的新生活。在19世纪的头十年,大部分德意志作家和政治家不是把拿破仑恭维成“和耶稣一样的人物”,就是把他恭维成“德意志的革新者”。——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在德意志地区统治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拿破仑对德意志地区的战争。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达·伽马通航印度的这条航路进行,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伽马是葡萄牙航海家,受葡萄牙国王派遣,获利的是葡萄牙,故排除A项;麦哲伦环球航行未沿达·伽马航海路线航行,故排除C项;达·伽马的航海活动促成的是欧亚文明的会合交融,故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荔枝原产于中国,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洲际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食物物种的交流,说明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D项正确;洲际间饮食习惯不可能同化,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荔枝在洲际间传播不会影响各洲的生物多样性,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宗主国的经济结构是否已经发生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对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而言,是一个黑暗的世纪,对法国至少也是灰暗的,但对荷兰来说却是黄金时代”,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通过强大的海上贸易成为了“海上马车夫”,出现了学者所说的“黄金时代”;而同时期的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等国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荷兰。由此可知学者判断的标准是商业贸易发展水平的高低,故选D项。荷兰在自治城市的程度上并不比西班牙高,排除A项。17世纪是前工业革命时代,还处于手工工场时期,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就已经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海外殖民的程度并不比荷兰低,排除C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可知,1651年通过《航海法案》是为了保证英国本土的产业发展,并排除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荷兰在贸易上的竞争,打击了荷兰,促进了英国航海和工商业的发展,故选D项;“政府指定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说明矛头直指荷兰,而不是保障其稳定的销售市场,排除A项;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并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排除B项;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排除C项。5、答案:C解析:题干提到贸易的发展和物价上涨导致欧洲铸币的变化和汇票、信贷等的使用范围日益流行,这表明价格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故选C项;货币短缺迟滞了经济发展与欧洲通过新航路开辟来解决并促进经济发展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中的现象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后,B与题干逻辑关系不对,排除B项;题干信息体现的是价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学校注重对商人的儿子进行培养,课程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个合格的市民,这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教育,无法体现商人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与基督教信仰无关,排除C项;“大众化”指的是人群中普遍的现象或事物,材料只是寄宿学校的教育,不能体现大众化,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C解析:新教利用体育学科的设置与天主教会进行斗争,主张推进全民义务教育等,学校的教育政策因此而有所调整,C项正确;人文主义萌芽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A项错误;材料与大学无关,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到相关制度的颁布推行,D项错误。8、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他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可以看出,当时的知识界用科学思维来解释人类社会,这表明科学进步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思想解放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故排除B;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故C错误;材料说的是科学革命的影响,而不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故排除D。故选:A。9、答案:D解析: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立法者的主要目标是让百姓平静生活,实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是遵从礼制,由此可知,孟德斯鸠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模式中礼制与法律相互结合,故选D;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两项断章取义,不能放映材料全部信息,排除。10、答案:C解析:《王位继承法》规定“对于国会平民院提出的弹劾,不得凭恃英王赦免进行抗辩”,该规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王的权力,故选C;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议会的立法权,排除D。11、答案:C解析:据材料“‘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的具体内容可知,该论调是在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作辩护,片面强调其作用。而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这与“日不落帝国”殖民统治“互利”说相违背,可以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故选C项;中国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但中国被迫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促使其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不能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排除A项;“近代印度棉纺织业的发展”是受到英国工业文明的影响,这不能作为辩驳该观点的史实,排除B项;德国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此后直至1833年,虽然其在黄埔港的船只数量有所增加,但占比却急剧下降,说明其国内革命影响了海外贸易,故选B项;《航海条例》是1651年为了保护本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打击荷兰航运与贸易而制定的条例,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仅从黄埔港一地的船只数量占比无法看出英国是否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排除C项;此时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处于早期殖民扩张阶段,海外殖民依然为抢掠、欺诈等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约翰•杰伊情愿当地方州长,也不愿意留任联邦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这反映出当时美国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A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度,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且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B、C两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选择A:材料“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髻并订制西式礼服”说明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排除B:材料体现的只是岩仓具视的个人行为,不能代表整个日本社会。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改革情况。排除D:材料只是说明岩仓具视的变化,不是整个使团。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国代议制特点。军盔是军事象征,下面盖着许多人,意思是各个阶层受到军队控制,军队又被皇帝掌握,说明德国具有专制统治的特点,D项正确;军盔体现不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排除A项;军盔没有体现民族构成问题,B项排除;法西斯统治是希特勒建立的,与题干时间相距较远,排除C项。16、答案:示例1:论题: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阐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大减少。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亚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社会生活。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总之,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推动了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示例2:论题: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交流国际化;论述: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18世纪,法国的服装设计融入了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总之,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519世纪(世界)。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首先,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拟定论题,如:根据材料“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17世纪初英国殖民北美”等信息,可以知道,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即拟定论题为: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如物种的交换、人口的迁移、殖民的扩张等角度进行阐述,如:新航路的开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大减少。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亚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社会生活。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最后,对提炼的论题进行总结升华,再次明确论题的准确性,如:总之,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推动了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另外,根据材料中信息,也可以从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交流国际化、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格局、新航路开辟促进近代商业贸易变化、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殖民扩张推动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等角度进行阐述。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7、答案:(1)特点:源远流长;功能不断丰富,文化属性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世俗化、普及化;影响范围不断拓展;成为中外交往与民族交融的载体。(2)不同之处:传播范围扩大到美洲;西欧国家逐渐成为传播的主导力量;传播过程与西方殖民扩张相伴随;物种与技术交流更趋活跃。原因:新航路开辟,全球交通网络形成;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政策的推动;西欧国家主导的世界市场初具规模;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3)意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传播了中华文化,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解析:中国茶的传播及意义,第(1)问,思路如下图所示:第(2)问,思路如下表所示: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不同之处原因“将中国茶树引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郊的皇家植物园”传播范围扩大到美洲新航路的开辟“1657年,荷兰人把少量中国红茶转运英国”“葡萄牙王室……将中国茶树引种在……皇家植物园”西欧国家主导西欧崛起,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北美十三州的茶叶转运”与西方殖民扩张相伴随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种植、采摘和烘焙茶叶的方法与中国完全一样”物种与技术交流更趋活跃—第(3)问,根据材料中对饮茶、茶叶传播中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说明,从茶叶对人的生活方式、世界联系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分析。18、答案:(1)特点: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关注平民,平等对待百姓;强调“知行合一”注重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追求个性解放。作用:激励个人积极奋发;培养个人的修养和社会担当;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有重要价值。(2)相通之处: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挑战正统思想;体现平等观念;都具有个性解放的作用。主要原因:资本主义日益发展;世俗王权的支持;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发展的推动;宗教改革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3)认识:思想解放是特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思想解放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程度影响社会发展速度。解析:(1)特点:根据“一直束缚人们心灵的封建僵化的伦理观念就开始动摇了。”得出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根据“王阳明心学对待民众的核心是亲民。他不仅承认凡人可以成为圣人,而且提出人本来就是圣人,重视普通人、士人,甚至百姓。”得出关注平民,平等对待百姓;根据“知行合一”得出强调“知行合一”注重道德修养;根据“不仅要讲修身明性,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个性在心灵上与社会自觉统一”得出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追求个性解放。作用:根据“这对于现代社会树立文化自信、解放发展潜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引领作用。”得出激励个人积极奋发;培养个人的修养和社会担当;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有重要价值。(2)相通之处:根据“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改革运动。”得出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根据“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思维作用和自我反省能力,个人的存在和思考不需要依附于包含教会在内的任何世间的组织。”可得出挑战正统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体现平等观念;根据“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思维作用和自我反省能力,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