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蜡染艺术校园传承的实践报告_第1页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蜡染艺术校园传承的实践报告_第2页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蜡染艺术校园传承的实践报告_第3页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蜡染艺术校园传承的实践报告_第4页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蜡染艺术校园传承的实践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蜡染艺术校园传承的实践报

告计划和教学目标,精心挑选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授课。丹寨蜡染纹样众多,分为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指导教师围绕六种纹样组织教学。(一) 教学目标宏观上:传承民族文化,传承民间艺术。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培养生存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微观上:学会点蜡技法,掌握丹寨苗家传统的蜡染图案,结合现代的绘画图案点制蜡染包;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蜡染绘画技能发展到独立创作成品的水平。(二) 教学策略依托丹寨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凭借本乡本土的资源优势,共同的民族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学生下乡回乡实地参观学习,请民间艺人作现场表演和指导;也可以派老师下乡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还可以请文化层次较高的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特长教育。(三) 教学过程1向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2教学生开始学习制作简单的民间蜡染绘画习作,掌握制作蜡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大赛及县内外各种大型的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四) 教学方法以尝试制作民族蜡染工艺品为载体,通过不同阶段不同步骤的教学,教给学生方法:展示——参观——演示——动手实践——构图落幅——草图观摩——习作定稿一一上酒,入缸浸染一一脱蜡一一清洗一一晒干一一修剪成品(五) 作品的形成过程和方法过程:用三寸竹柄一头夹扎着铜片的蜡刀和以杉木制作的木染缸,布料用苗家纺织的土花椒纹布,或选用白棉花布,染料主要为当地农民自己栽种和泡制而成的蓝靛,置于染缸中,供多次浸染使用。制作时,将绘好的蜡花布投放蓝靛的染缸中,经多次浸染后,取出晾干,煮沸脱蜡,漂洗干净,按需缝制成品。方法:(1)选布:一定要洗涤干净。(2) 剪裁:有的布要刷浆,即将布剪裁好,并在背面刷一层浆,使之平坦,便于点蜡。(3) 点蜡:注意蜡有蜂蜡和石蜡之分,前者质地较坚实,后者质地较松脆,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混合使用。点用的蜡盛于容器内,在火上加温至60。以上才能使用。点蜡用以笔为柄的铜蜡刀,因铜能保持蜡的温度;也有的用糯稻草蕊或竹蔑丝代铜刀,点蜡时一般是将白布铺于桌面,多不安排底样。(4) 染色:染色前在染缸内放入一定比例的蓝靛和酒,加以调合,使其发酵出色。点过蜡的布放入染缸前要用清水泡透后浸染15分钟,取出后晾15分钟,称为一“封”,这道工序一般要经过8“封”至10“封”才算完成。(5) 脱蜡:脱蜡前用冷水漂除布上浮色。然后将布置入沸水中去煮,使蜡溶化,并在沸水中涮尽布上蜡的残渍。(6) 清洗:染成后将花布在沸水和冷水中清洗,除去布上浮色,然后晾十。(六) 基于本民族文化生活蜡染创作的辅导法鼓励学生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宗教等文化知识,观察日常生活,培养民族文化意识,用苗家蜡染、挑花、刺绣等技法表现,并辅导学生。1营造想象力的空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平日熟悉本民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从苗家的盘古开天传奇故事,到自由未来的理想世界,从广阔的宇宙日月,到身边草木鱼虫的微观世界;从风俗礼仪欢乐的节日,到纯真情感的内心世界等进行描述,便会使学生联想绵绵。例如蝴蝶、锦鸡表示爱情伉丽……在教法中大量运用概括、添加、喻意、抽象变形、综合、虚构等艺术手法,使学生作品更富有迷幻般的悠远空间感和古拙之美。2构图落幅的辅导蜡染的纹样朴实生动,多变化,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鸟、虫、鱼等物,但却不是对自然物的如实摹拟,而是通过对它们的观察、体验、提练,并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创作出来的。这些纹样常见夸张、变形、奇妙组合的手法,充满了天真烂漫的童稚之趣。如将锦鸡的尾巴画成一束蓓蕾,将公鸡冠画成一朵花,或一株石榴,或一只桃子;将鸟的身躯画成鱼的身躯,将鸟的翅膀画成蝴蝶的翅膀,等等。此外,在点蜡时让学生在上浆的白布上安排底样,简单的纹样用指甲画出轮廓,复杂的纹样用细针该画,圆形以反扣的碗作样。可用竹片、稻草作尺子,用竹筒作圆规,将花鸟剪成剪纸作样,然后再用细的蜡染刀刻画。构图追求完整圆满,平衡对称,变化和谐。民间蜡染都是平面构图,所有纹样都摆在一个平面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天上地下一年四季不同的东西都可以出现在一个画面上。3完善画面的造型辅导学生在造型上往往无从着手,老师可提醒学生运用少儿简笔画的表现手法,在纸上下笔,激励学生大胆把物象夸张、变形或描摹本地区的服饰图案等,如蜡染、刺绣、挑花的服饰图案。并适当介绍民族图案的含义、特征及在画面的运用,并强调学生注意调整画面的气势和动态,使之构成有民间艺术味的特点。如有的蝴蝶纹就被描绘为鱼身蝶翅,翅上又长出花枝;有的只有蝶身,翅由花叶组成;蝶首长出长须,须上又长出花叶。有的鸟纹描绘成鸟首鸟鱼身、鸟首蝶身、又长出花叶。有的鸟纹描绘成鸟首鱼身、鸟首蝶身、鸟翅鱼身等显示其民间艺术造型的独特。4充满民间色彩的运用蜡染作品的感染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就是靠色彩来传达的,但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色彩技能还很单薄,色彩的想象力却很丰富、大胆。在教学中着重从本民族的民间色彩加以辅导。如具有浓重、响亮、鲜艳的苗家盛装、蓝底白花的蜡染艺术服饰,大红配大绿的挑花刺绣等直接用到画面上来。再适当的介绍几种肌理效果的制作方法:如揉纸的折纸、扎纸、压纸;拓印法的板印、拓印、月参矶、冲盐、弹色等技法运用到布制用品,并利用冰裂纹形成的特殊美。总之,在蜡染绘画创作课的辅导中,根据丹寨的生活环境,有意识地往本民族民间文化学习,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更热爱本民族,也发挥学生自主的能动性、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这一过程的努力,达到民族地区学生审美意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三、取得的成效经过多年来艰辛曲折的努力与付出,学生蜡染工艺班,为校园增色不少,成为学校探索民族教育的一大亮点。经过严格有序的训练,蜡染特长教育绽放异彩,不但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主动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用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方式展示了时代新貌。蜡染班学生在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竞赛中再获州级奖9人次、省级奖7人次;另外,7人获国家级奖,受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的表彰。《丹寨民族高级中学探索西部民族特长教育调查报告》在205年荣获县、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207年我校被评为贵州省首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2021年蜡染班学生的《蜡染绘画作品系列》在贵州省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佳绩,学校荣获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成果奖。201年以来,共有百余名特长班学生考取四川美术学院、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省内外院校深造;为丹寨培育和开发以苗族文化和苗族风土人情为特色的旅游市场作了人才储备;进入社会就业和创业的有20余人,因为有了一技之长,他们成为激活农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如蜡染工艺班的杨春池、韦金莲、王祖霞等,与民间艺人杨芳共同创办了“扬武乡苗族蜡染手工技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在20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活动中荣获县级一等奖,州级二等奖,省级优秀奖。我们凭借富有特色的地域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引入课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就业谋生提供教育平台,还能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并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背离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和脱离民族学生生活实际的状况。四、结语就我校开办民族蜡染特长班而言,十余年来,我们欣喜的发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特长得到培养,走出大山有了希望。在今天的丹寨民中,民族蜡染画交织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事实证明,将苗家蜡染艺术引入课堂,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奏响活泼多彩的校园生命乐章,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办一所普通高中,而是在一个微观的具体的领域,实践中国民族教育走出大山、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进程。诚然,因社会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的不够,保护资金难以筹措,特长班开设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仍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故此建议:1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和重要性。2加快我县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