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我们周围的物质新课件教学_第1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我们周围的物质新课件教学_第2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我们周围的物质新课件教学_第3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我们周围的物质新课件教学_第4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我们周围的物质新课件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仔细观察思考:上述物体各有什么物质组成?这些物质有哪些属性?1.“勾践剑和夫差矛”是由青铜和锡等合金组成,主要利用它硬度的属性。2.“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上海金茂大厦”建筑宏伟,它用到玻璃、隔音板、空心砖建筑材料,这种物质具有透明、隔音、隔热属性3.水罐是由陶瓷组成的,用它盛开水,主要利用它隔热属性。4.灯丝炽热达千度,使用很久也不断,灯丝由_钨丝组成的,主要利用它导电性、熔点高属性。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物体二、物质的导电性半导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锗、硅、砷化镓等都是半导体材料导体名称用途

绝缘体名称用途

铜用作电线芯线硫酸铜溶液用作电镀加工橡胶绝缘手套塑料电器外壳

练习现有铁、铜、木块、橡胶、胶水、纸张、食用油、锗等物质,请你按照导电性能将它们分类填写在下表中。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三、物质的导热性

请指出电熨斗的各个部件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四、物质的硬度比较物质的硬度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1.磁性的应用实例:磁带、计算机等2.导电性3.导热性4.硬度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深化练习

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用来加热的电热水杯,你选用的材料应具有哪些物理属性?1、中考体检时,医生用白酒、白醋和水让学生分辨,这是根据它们________的不同进行辨别的。2、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做游戏:听口领,举牌子。将标有镍、铜、硅、塑料、金刚石、海水六种物质的卡片发给前排六名同学。(1)谁能被磁铁吸引?(2)谁是热的良导体?(3)谁的硬度最大?(4)谁是导体?(5)谁是绝缘体?(6)谁是制作半导体的材料?(7)谁是液体?练一练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科学发明。结束语升华和凝华

物理◆

预习检测

◆1.(1)物质由

直接变成

的现象,叫做升华。

(2)物质由

直接变成

的现象,叫做凝华。

2.在严冬,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属于

现象;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属于

现象。

固态气态气态固态凝华升华物理3.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

,凝华现象的有

A.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 B.钢水浇铸成钢球C.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 D.早晨有浓雾4.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的实验中,只要对烧瓶

加热即可,这是为了

,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装置上可以使用

法。

AC微微防止碘温度过高,出现熔化现象水浴物理◆

课堂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1.在北极,当气温降低到-50℃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吐出来的水汽直接变成细小的雪花。这些小雪花如果互相碰撞,还会发出声响,好像翻动书页的声音。探险家把这种奇妙的声响称之为“星的耳语”。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凝华物理2.“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

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

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气温降低

凝华熔化吸热

物理3.下列各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凝华的是

。(均填序号)

①初冬清晨地上的霜

②夏天狗把舌头伸出来散热

③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④橱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④①物理4.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

5.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现象,需要

升华凝华3

410升华吸热液化放热物理6.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在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

态变为

态。

固气物理二、选择题1.食品运输中,常使用干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

)A.液化放热 B.凝华放热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D物理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铸成工件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C物理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C.汽化 D.升华D物理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C物理5.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碘加热时变为碘蒸气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B物理6.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A物理7.用飞机向云层喷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A.ac

B.acdf

C.bc

D.eB物理◆

培优提高训练

◆返回目录一、填空题1.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热,实现快速灭火。

升华吸物理2.陈明同学将冰和盐的混合物放入搪瓷杯里,盖紧杯盖,过一会儿,观察发现搪瓷杯的外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固态物质,如图所示。(1)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推断此固态物质是由

遇冷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的。

(2)搪瓷杯里冰和盐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熔化物理3.“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这里讲的树挂也叫“雾凇”。阴雨天气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加,这时,突然一股冷空气吹来,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树枝上形成小冰晶挂在树上形成雾凇。形成“雾凇”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凝华放出物理4.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

升华熔化凝华物理二、选择题1.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A物理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上岸后感到有点冷C物理3.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D.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D物理4.某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由(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B物理5.严冬的早晨,可看见窗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室外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内热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成冰花,附在玻璃的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C物理6.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的C物理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严冬,室外树上出现的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物理三、实验探究题1.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物理(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固态碘发生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

(选填“上升”或“下沉”)。

乙熔化干冰升华水蒸气液化下沉物理2.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烧瓶中冷水的温度。(1)刚刚开始加热不久,烧杯里就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这是固态的碘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选填“放”或“吸”)热。

升华吸物理(2)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细心的小明发现烧杯里还出现了液态的碘,这是由于碘的温度达到了它的

(选填“熔点”或“沸点”),并且

而导致的。

(3)停止加热后,观察到烧瓶内侧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并且较多的碘晶体出现在

(选填“烧杯内侧”或“烧瓶底部”),这说明此物态变化需要

熔点继续吸热凝华烧瓶底部放热物理四、综合能力题1.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

℃以下,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冰晶(如图所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人们就说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物理请你回答:(1)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2)请你根据短文,说明“霜”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