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各地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与浓盐酸在常温下能反应产生。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金属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A.①处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处和③处 D.②处、③处和④处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FeC13溶液刻蚀印刷铜电路板:Fe3+
+Cu=Fe2++Cu2+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
4NH3·H2O=AlO2-+
4NH4++2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含HC1)过多:CO32-+2H+==CO2↑+H2OD.钠与水反应:
2Na+2H2O=2Na++2OH-+H2↑3、现有以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X2+是XO4﹣的还原产物B.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A2+>B->Z->X2+C.在溶液中可能发生:8H++5A2++XO4﹣=X2++5A3++4H2OD.①中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4、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5、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6、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下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上述转化B.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Fe2O3加水溶解可转化为Fe(OH)3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FeO42-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D.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Fe2O37、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MnO4-、Fe2+、K+、Cl-B.Cu2+、Na+、Cl-、SO42-C.Ca2+、Cl-、NO3-、K+D.Ca2+、Na+、OH-、HCO3-8、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 D.相对分子质量Na2CO3<NaHCO3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编号实验现象编号实验现象A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B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CNa2O2在空气中放置由淡黄色变为白色D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出现白色固体A.A B.B C.C D.D10、以下实验操作及现象均正确的是A.实验Ⅰ(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产生红褐色沉淀B.实验Ⅱ:溶液颜色变红C.实验Ⅲ:放出大量气体D.实验Ⅳ: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11、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l2→Cl- B.I-→I2 C.SO2→SO32- D.CuO→Cu12、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Cu3P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B.11molP参与反应时,该反应中有15mol电子发生转移C.P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D.CuSO4仅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13、在标准状况下,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干燥纯净的氨气、含有部分空气的氯化氢气体、体积比为4∶10的二氧化氮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分别做喷泉实验,最终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不外渗)之比为()A.2∶1∶2 B.5∶5∶4 C.1∶1∶1 D.无法确定14、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但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 B.Ca(OH)2 C.Na2SO3 D.氯水15、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析出晶体后过滤B.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C.NaCl溶液(Br2):加CCl4,萃取分液D.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16、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 B.溶液 C.胶体 D.酒精溶液17、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钾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辉石、钾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B.钾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C.橄榄石中铁为+2价D.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上铁的活动性比地球上铁的活动性弱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酸的摩尔质量(g/mol)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g)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O2的质量比为7:8C.3.2gO2所含的原子数目约为0.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44g19、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I: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II: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B.用NaOH溶液除去SO2中混有的HClC.用100mL量筒量取8.53mL蒸馏水D.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21、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为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O2失去电子C.反应中Ag和H2S均发生氧化反应 D.每生成1个X,反应转移2e-2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SO42-+2OH-+Ba2+=BaSO4↓+Cu(OH)2↓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O32-=CaCO3↓D.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如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2)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4)下列事实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a.G单质与Na2S溶液反应溶液变混浊b.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c.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5)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和N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A、B、C、D、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单质,B、C、D、G均为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以下的相互转化关系:试回答:(1)写出A的化学式___。(2)如何用实验证明B溶液中是否含有G?(请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___。(3)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4)向G溶液中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___。25、(12分)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a.碱石灰b.生石灰c.浓硫酸d.烧碱溶液(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试剂,然后应先________(填Ⅰ或Ⅱ)。Ⅰ.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Ⅱ.加热装置C(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性。(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上图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5)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2.24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26、(10分)实验室需要使用1.0mol/LNaOH溶液80mL。(1)配制该NaOH溶液所需容量瓶的规格是________。(2)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3)称量完成后,进行如下操作:A.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B.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立即转移到容量瓶。C.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都用玻璃棒引流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D.继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cm时,改用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E.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上述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4)若未进行上述操作C,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定容时如下图操作,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5)取上述溶液10mL稀释至50mL,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7、(12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填化学式)。28、(14分)Ⅰ.某混合物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a2+、Fe3+、NH4+、Cl-、CO32-和SO42-。现每次取10.00mL进行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后加热,收集到气体448mL(标准状况下);③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干燥,得到固体4.30g,该固体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2.33g。(1)c(CO32-)=______mol·L−1;(2)某同学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存在K+,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实验,某离子可能存在。检验该离子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③中固体加入足量盐酸洗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5)若化合物A是红棕色粉末状固体,化合物B是一种既可以与强酸溶液反应又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氧化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6)若甲是活泼金属,化合物B是强碱,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7)若乙是黑色固体,化合物B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8)若化合物A可作光导纤维材料,乙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物质中:①酒精,②熔化的KNO3,③CaCO3,④氢氧化钠溶液,⑤铜。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2)FeS2(二硫化亚铁)不溶于水,可溶于适量的稀硝酸中,离子反应式如下:____FeS2+____H++____NO3-=____Fe2++____S↓+____NO↑+____H2O回答下列问题:a.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b.若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NO,转移电子____________mol。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题分析】
①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产生,①正确;②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混有和水蒸气,应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会与溶液反应,故不能选择氢氧化钠溶液,②错误;③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导管应长进短出,③错误;④氯气与金属在试管中反应,若用单孔塞,容易造成试管内压强过大,且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④错误。综上,答案选D。2、D【解题分析】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A错误;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C.碳酸为二元弱酸,所以离子方程式中HCO3-中的氢不能拆开,所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C错误;D.钠与水反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故答案为D。【题目点拨】注意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3、D【解题分析】
A.反应①中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XO4-为氧化剂,则X2+是XO4-的还原产物,故A正确;B.①中Z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Z﹣>X2+,②中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A2+>B﹣,③中B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性B﹣>Z﹣,则还原性A2+>B﹣>Z﹣>X2+,故B正确;C.若8H++5A2++XO4﹣=X2++5A3++4H2O在溶液中能发生,则还原性A2+>X2+,与B中还原性强弱分析吻合,故C正确;D.反应①中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XO4-为氧化剂,X元素由+7价降为+2价,则lmol还原剂Z﹣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XO4-为0.2mol,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D错误;故答案为D。4、C【解题分析】
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Al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因此不能用铝槽车装运,A错误;B.浓盐酸可以与Al发生反应:2Al+6HCl=2AlCl3+3H2↑,因此不能用铝槽车装运,B错误;C.常温下浓硝酸遇Al使金属表面产生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因此可用铝槽车装运,C正确;D.稀硝酸可以与Al发生反应:Al+4HNO3(稀)=Al(NO3)3+NO↑+2H2O,因此不能用铝槽车装运,D错误;答案选C。5、D【解题分析】
氧化钠可以被氧化为过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氧化钠中含有,氧化钠中含有。【题目详解】氧化钠可以被氧化为过氧化钠,所以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故A错误;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都不能生成氧气,故B错误;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故C错误;氧化钠中含有,过氧化钠中含有,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故D正确。6、C【解题分析】
A..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能实现上述转化,故A错误;B.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分解生成氧化铁,Fe2O3不溶于水,加水不溶解不可实现转化③,故B错误;C.高铁酸盐(FeO42-
)具有强氧化性,与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其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6价,则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即有氧气生成,可用于消毒,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吸附悬浮杂质可以做净水剂,故C正确;D.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部分被氧化,氧化生成Fe3O4,故D错误;答案选C。7、C【解题分析】
在溶液中离子间如果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性质、溶液无色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在溶液中MnO4-、Fe2+均不是无色的,且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选;B.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B不选;C.Ca2+、Cl-、NO3-、K+在溶液中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C选;D.Ca2+、OH-、HCO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不选。答案选C。8、A【解题分析】
A、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碳酸氢钠反应较快,正确;B、2NaHCO3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错误;C、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错误;D、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错误;答案选A。9、D【解题分析】
A.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二者产生Fe(OH)2白色沉淀,Fe(OH)2具有还原性,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O2氧化产生Fe(OH)3红褐色沉淀,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氯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变红与盐酸有关,后褪色与HClO的漂白性有关,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Na2O2在空气中放置,与空气中的H2O、CO2都发生反应,产生O2,反应产生的NaOH、Na2CO3都是白色固体物质,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D.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产生CaCO3白色难溶性物质,而出现白色固体,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0、D【解题分析】
A、该实验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向沸水中滴加几点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出现红褐色液体,即为氢氧化铁胶体,而不是沉淀,故A错误;B、SCN-与Fe3+生成Fe(SCN)3,溶液为血红色,Fe2+与SCN-作用不显红色,故B错误;C、Mg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不会产生气体,故C错误;D、因为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NaOH溶液,因此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发生Al3++3OH-=Al(OH)3↓,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发生Al(OH)3+OH-=AlO2-+2H2O,沉淀溶解,故D正确。11、B【解题分析】
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实现化合价的升高要加入氧化剂,以此解答。【题目详解】A、Cl2→Cl-,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到-1价,所以可以加入还原剂来实现,故A错误;
B、I-→I2,碘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正确;
C、SO2→SO32-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CuO→Cu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错误。
故选B。【题目点拨】该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例如,还原剂、氧化剂,被氧化、被还原等。其次要根据题给信息得出所给微粒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必须升高这一关键。最后要注意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微粒,如Cl2→Cl-,NO2→NO等,应引起足够重视。12、D【解题分析】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反应中,P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其中5molP化合价降低,6molP化合价升高,Cu的化合价降低;A.Cu3P中Cu的化合价为+1,P的化合价为-3,Cu的化合价从+2降低到+1,P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Cu3P中的-3价,生成物Cu3P中只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11molP参与反应时,其中有6molP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作还原剂,共有30mol电子发生转移,故B错误;C.11molP参与反应时,其中有5molP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6molP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5∶6,故C错误;D.反应物CuSO4中仅有Cu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13、B【解题分析】
根据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氨气、氯化氢、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关系;氨气溶于水,溶液体积等于氨气体积,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溶液体积大于HCl的体积,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为4:1)溶于水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溶液体积等于混合气体的体积,再根据c=判断。【题目详解】假设NH3、HCl、NO2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氨气完全溶于水,氨气体积与氨水溶液体积相等,则溶液体积为22.4L,故溶液浓度为mol/L;氯化氢气体完全溶于水,HCl体积与形成盐酸体积相等,则溶液体积为22.4L,故溶液浓度为mol/L;体积比为4:1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由方程式可知,二者恰好反应,形成硝酸溶液体积等于NO2、O2混合气体总体积,则溶液总体积为1mol××22.4L/mol=×22.4L,则硝酸溶液浓度为=mol/L,故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5:4:4,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做题时要把握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性质,关键是明白溶液体积与气体体积的关系。14、B【解题分析】
A.Na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反应中钠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不符合;B.在空气中Ca(OH)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符合;C.在空气中Na2SO3被氧气氧化而变质生成Na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符合;D.氯水中含有HClO,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HCl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等,能与二氧化碳或氧气反应的物质能变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分解的物质也能变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结合发生的反应判断。15、D【解题分析】A.二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溶解后加热蒸发得浓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可分离,A正确;B.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过滤后再加足量盐酸后加热可除杂,B正确;C.溴易溶在四氯化碳中,可以通过萃取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单质溴,C正确;D.硝酸银与KCl反应生成沉淀和硝酸钾,但KCl过量会引入新杂质,应加适量的KCl溶液过滤,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性质及应用、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除杂的原则。16、C【解题分析】
稀硫酸、CuSO4溶液、酒精溶液都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Fe(OH)3胶体属于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故选C。17、D【解题分析】
A.依据硅酸盐的分类作答;
B.根据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来书写;
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来判断铁元素的化合价;
D.金属的活动性是金属本身的性质,和金属所在的位置无关;【题目详解】A.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2SiO4]的成分均属于硅酸盐类,均属于硅酸盐矿,故A项正确;B.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故B项正确;C.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硅元素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故C项正确;D.金属铁的活动性是金属本身的性质,这与金属是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上无关,只是月球上没有氧气,金属铁不会被氧气氧化,所以在月球上存在游离态铁,故D项错误;答案选D。18、D【解题分析】
A.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6.02×1023个H3PO4分子的质量为98g,二者数值相等,A说法正确;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O2的质量比为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28:32=7:8,B说法正确;C.3.2gO2的物质的量==0.1mol,所含氧原子数约为0.2×6.02×1023,C说法正确;D.0.5×6.02×1023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44g/mol=22g,D说法错误;答案为D。19、B【解题分析】
A、铜与盐酸或NaOH溶液不反应,铝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剩余的固体为铜,根据生成的氢气可以计算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故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故A正确;B、铜和铝都均可以与稀硝酸反应,利用测量气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铜、铝的质量,反应最后没有固体剩余,不能通过测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进行,故B错误;C、铝在浓硝酸中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发生钝化现象,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实际测量铜的质量减少,铜的含量降低,故C正确;D、测量气体的体积不如测量固体的质量简单易操作,故D正确;故选B。20、A【解题分析】
A.灼热的氧化铜可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则可用CuO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A正确;B.SO2、HCl均可与NaOH反应,则用NaOH溶液除去HCl的同时,还可吸收SO2,B错误;C.10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量取8.53mL蒸馏水,C错误;D.为加快过滤速度,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D错误;答案为A。21、D【解题分析】
A.由质量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故A错误;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分子得到电子,化合价从反应前的0价变为反应后的-2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B错误;C.在反应中Ag的化合价从单质的0价变为反应后中的+1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H2S中的H、S两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由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可知,,则每生成1molAg2S,反应转移2mole-,故D正确;故选:D。22、A【解题分析】
A.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2OH-+Ba2+=BaSO4↓+Cu(OH)2↓,故A正确;B.Ca(OH)2为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拆,故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B错误;C.KHCO3只能完全电离为K+和HCO3−,故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不反应,故C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生成碳酸钙,则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故D错误;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r(S2-)>r(O2-)>r(Na+)>r(H+)HClO4离子键、共价键acH++HSO3-=SO2↑+H2O【解题分析】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D为Na;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A为H;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B为C,E为Si;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C、F的原子序数之和24,C的原子序数小于D,F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C为O;F为S;G为Cl;结合上述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r(O2-)>r(Na+)>r(H+),本题答案是:r(S2-)>r(O2-)>r(Na+)>r(H+)(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H2SiO3、H2SO4、HCIO4;因非金属性:Cl>S>C>Si,所以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CO3>H2SiO3;综上所述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本题答案是:HClO4。(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本题答案是:离子键、共价键(4)a项、G为Cl原子,其单质Cl2与Na2S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l2+Na2S=2NaCl+S↓,G的得电子能力强,G的非金属性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a正确;b项、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不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b错误;c项、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可知G的氢化物稳定,则G的非金属性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5)A、C、D、F四种元素组成化合物M和N分别为:NaHSO4和NaHSO3,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HSO3-=SO2↑+H2O【题目点拨】粒子半径比较基本原则:①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③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24、Fe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G,否则不含G4Fe(OH)2+2H2O+O2=4Fe(OH)32Fe3++Fe=3Fe2+【解题分析】
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则E是Fe(OH)2、F是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G是FeCl3溶液;则可知A是Fe,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B是FeCl2;C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FeCl2反应生成Fe(OH)2和氯化钠,D是NaCl,Na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沉淀和硝酸钠,则H是AgCl。【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A是单质铁,化学式为Fe。(2)B是FeCl2,G是FeCl3,Fe3+遇KSCN变红色,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FeCl3,否则不含FeCl3。(3)E是Fe(OH)2、F是Fe(OH)3,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化学方程式是4Fe(OH)2+2H2O+O2=4Fe(OH)3。(4)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生成FeCl2,反应方程式是2Fe3++Fe=3Fe2+。【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推断与性质,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白色沉淀E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F”是本题推断的突破口。25、ab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Ⅰ3CuO+2NH33Cu+N2+3H2O还原Ⅱ、Ⅲ0.1【解题分析】
(1)A装置制备氨气,利用浓氨水受热易挥发的特点,烧瓶中盛放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因此ab正确;B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氨气;(2)先通一段时间的氨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点燃酒精灯,故I正确;(3)CuO变红说明转化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产生H2O,因此反应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氨气中N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4)氨气极易溶于水,防止倒吸,因此选用的是II、III;(5)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2.24/22.4/0.5mol·L-1=0.1mol·L-1。26、100mL4.01~2胶头滴管B偏低偏低0.2mol/L【解题分析】
实验室配制80mL1.0mol/LNaOH溶液的步骤为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氢氧化钠固体,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然后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上塞子摇匀装瓶。【题目详解】(1)实验室无80mL容量瓶,配制80mL1.0mol/LNaOH溶液应选用1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2)根据n=CV可知,配制100mL1.0mol/LNaOH溶液需要的NaOH的物质的量n=0.1L×1.0mol/L=0.1mol,则氢氧化钠的质量m=nM=0.1mol×40g/mol=4.0g,故答案为:4.0;(3)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到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注意溶解时,待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则B错误,故答案为:1-2;B;(4)若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损失,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偏低;(5)由稀释定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1.0mol/L×0.01L=c×0.05L,解得c=0.2mol/L,故答案为:0.2mol/L。【题目点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注意实验室无80mL容量瓶,配制80mL1.0mol/LNaOH溶液应选用100mL的容量瓶是解答关键。27、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两者的反应现象相同,故达不到实验目的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NaHCO3【解题分析】
(1)图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二者现象相同,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都与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两者的反应现象相同,故达不到实验目的;(2)图Ⅱ、Ⅲ所示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均为NaHCO3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3)实验Ⅱ中碳酸钠直接加热,温度较高,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温度较低,若不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能分解而直接加热的碳酸钠不分解更能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NaHCO3。28、1≥2mol⋅L−1取少量原溶液置于试管中,加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