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教育理论(上)第一节夸美纽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研究在17世纪日趋繁荣。在推动这个高潮的一批先觉中贡献最大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其著作有256种之多。其中《大教学论》(TheGreatDidactic,1632)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是教育学从综合性的知识领域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起点,夸美纽斯被教育史家誉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和“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一、生平、著作与思想特点夸美纽斯12岁时成为孤儿,1604—1605年就读于兄弟会学校,1608年入读拉丁语学校,大学毕业后担任兄弟会牧师,兼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三十年战争(1618—1648)造成的瘟疫夺去了其妻儿的生命。在极其艰苦的流亡生涯中,夸美纽斯坚持从事教育研究,曾应邀去英国、匈牙利和瑞典等国从事教育改革,1670年客逝于荷兰。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大教学论》是其教育代表作,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学校制度及各阶段的教育任务、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世界图解》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一、生平、著作与思想特点在人文主义影响下关心人的现世生活,主张通过教育使人和谐发展;具有民主精神,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相信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但受到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探索自然发展的法则并运用于教育;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又认为《圣经》是认识的重要源泉。夸美纽斯思想中的进步因素集中体现在泛智论中,即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想。泛智论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普及教育的民主要求,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二、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首先,将教育视为改良社会的手段。“教会和国家的改革包含在年轻人的正确教导中。”夸美纽斯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坚信受到良好教育的民族将善于利用地下宝藏,过上富足和幸福的生活。其次,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生而具有学问、道德和信仰的种子,这是人可接受教育的基础。“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人。”夸美纽斯认为,作为上帝的完善的创造物的人不仅要认识自己还要认识上帝,“今世只是为永生做准备。”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和最美好的。人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中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由此引申出教育的目的:博学、有德行和宗教虔信。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自然适应性起着方法论基础的作用。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导原则。17世纪数学和力学的发展为各种工艺的发明和创造奠定了理论基础,时钟、印刷术、抽水机和起重机等各种机器不断被发明出来,使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成为这个时代的总观点。按照夸美纽斯的解释,教育适应自然主要指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它是在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对动植物的生活或人的活动都发生作用。在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中,也包含有依据人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的含义。四、论学校制度(一)关于学制的设想1.《大教学论》中的四级学制①母育学校。从儿童出生至6岁为第一阶段。②国语学校。儿童满6岁后应进入国语学校接受初等教育。③拉丁语学校。在每个城市设立一所中等教育性质的拉丁语学校。④大学。在每个王国或省设立一所大学,通过公开考试挑选青年,旨在培养牧师、律师、医生、教师和国家领导人。四、论学校制度(一)关于学制的设想2.《泛教论》中的七级终身教育制度在夸美纽斯晚年著作《人类改进通论》(七卷本)之一的《泛教论》手稿中,他进一步将人的教育划分为七个阶段:胎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①胎儿学校。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应设立胎儿学校,实行优生优育。②成人学校。实行继续教育,但以自我教育为主。③老年学校。老人不应无所事事,而应继续学习和工作。四、论学校制度(二)关于学校管理1.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班级授课是对师生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班级授课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其分成不同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专用教室和一位教师,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同样的功课。四、论学校制度(二)关于学校管理2.学年制和学日制除了特殊情况外,各年级应在每年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接收任何儿童入校,以使全班学习进度一致,经过考试升入更高年级;将学年划分为月、周、日、时,每日有4个小时用于上课;在学习1小时后要休息半小时,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每周三、周六下午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每年有4次休假日,每次8天。四、论学校制度(二)关于学校管理3.考查和考试制度夸美纽斯还制定了一套与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相配套的考查和考试制度,包括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月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其中,学年考试是学校最隆重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将全校学生集中在操场上,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可升级,不合格者须重修或被勒令退学。四、论学校制度(二)关于学校管理4.督学制度夸美纽斯是西方教育史上倡导国家设置督学的先驱。任命督学是国王和当权者的权力,应将那些受人尊敬的、贤明的、信教的、积极的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自愿从事该项工作的明达之士推举到督学岗位上。督学的职责包括对未来的管理者进行培训,对各类学校人员进行管理,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等。五、教学论思想(一)“泛智论”与课程论思想夸美纽斯在《泛智论》一书中以百科全书的形式概括关于上帝、自然和社会的普遍知识,形成了一个“泛智体系”。“泛智论”的核心是泛智教育。①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教给人们,使其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并学会运用。②所学习的东西一定要对生活有用。因此,把自然科学的学习提到重要地位。③训练学生的行动能力,为其将来生活做准备。④学习各种语言,如本民族语、拉丁语、希腊语和希伯来语等,并使这些语言成为学习相关知识的工具和各民族交际的手段。五、教学论思想(二)关于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诱导原则3.量力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巩固性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六、学前教育思想(一)学前期教育的意义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下,夸美纽斯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将儿童比作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并警告那些欺侮儿童的人,要他们像尊敬基督那样去尊敬儿童,要严厉谴责、惩处那些虐待儿童的人。夸美纽斯认为,“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人比其他动物更高贵,父母只注意子女身体的养护和外表的装饰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其灵魂。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都可成为一所学校,孩子的父母亲(特别是母亲)便是教师。六、学前教育思想(二)母育学校的教育①“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父母首先应保持其子女的健康。②儿童生下来不是要做一头小牛或一头小驴,而是要成为一个有理性的人。“成年时还未受过管理的,到老年就会没有德行。”应让儿童学习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③为学前儿童拟定广泛的智育大纲,主张训练其外部感觉和观察力,获得各类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为进入学校做好准备。六、学前教育思想(三)论幼儿游戏夸美纽斯认为游戏是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儿童血气旺盛、天性好动,应让他们有事可做,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忙碌,并通过玩耍而得到满足。儿童不活动比起不得闲对身心两方面的损害更多。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的好处,是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运用和磨炼思想,以及练习四肢五官,使之趋于灵活。儿童在游戏时专注于某种事物,自然本身在激发他们去做事情,用游戏的手段可以使其受到一种积极的生活锻炼而没有任何困难。六、学前教育思想(四)进入公共学校的准备夸美纽斯指出,正确的准备应当是:第一,在儿童接近入学的时候,父母、家庭教师和监护人应当以快乐的心情尽力鼓励儿童,好像节日和收获葡萄季节快到时那样,要告诉儿童入学获得学问是何等美好的事情;第二,应当用各种方法努力激发儿童对于未来教师的信心和爱戴。七、历史地位和影响①夸美纽斯受到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热爱儿童,重视教育在现世生活中的作用。②在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理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和民主思想,他关于普及教育和科学文化的主张预示了近代教育的方向。③他拟定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单轨学制,后来更发展为一个系统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近现代单轨学制及终身教育的先驱者。④他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提出许多设想。⑤他努力探讨教学工作的规律,提出改革旧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七、历史地位和影响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夸美纽斯的思想受到过渡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为其世界观和教育观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因此有学者认为夸美纽斯的思想是保守的,甚至指责他在理性主义不断上升的年代仍将捍卫基督徒的信仰放在首位。与此同时,他的许多思想又具有超前特征,在当时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也不具备实现的历史条件。随着夸美纽斯的去世,他的教育学说几乎为人所遗忘。直至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近代民族国家担负起国民教育的责任,普及教育迅速发展,尤其是通过德国教育家的宣传,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高度评价,进而确立了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节洛克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先导。在由中世纪宗教教育转向近代世俗教育的历史时期,他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有关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绅士教育理论,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动了17世纪英国学校教育的发展,也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后世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一、生平和理论成就(一)生平活动和著作洛克出生于英国西南部萨默塞特郡的灵顿,其父是辩护律师和小地主。1647年,他进入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1652年得到牛津大学基督教会的奖学金,1656年以牛津大学文学学士身份毕业,1658年以牛津大学文学硕士身份毕业,1675年被牛津大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洛克于1666年结识了辉格党领袖库柏勋爵,此后多年任其私人医生、家庭教师和秘书。1689年出版了《人类理解论》、《政府论》和《论宗教宽容》,1693年出版了《教育漫话》。在洛克逝世2年之后出版了他的《理解能力指导散论》。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作品还有《漫谈绅士的阅读与学习》和《自然哲学要素》等。一、生平和理论成就(二)理论工作的主要成就1.以唯物主义经验论为主体的认识论“洛克最伟大的思想成就无疑是《人类理解论》”b,该书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经典中具有永恒重要性的作品”,1700年出版的第四版则代表了他最后的观点。洛克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原则,使经验主义认识论成为一个体系,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做出卓越贡献。洛克论证了知识的等级、确定性和范围。根据知识的不同来源和不同的确定性程度,可把知识划分为三个等级:直觉的知识、解证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一、生平和理论成就(二)理论工作的主要成就2.自由主义政治学说洛克的政治学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第一次使“社会契约论”成为完整的资产阶级的理论;他所论证的天赋人权原则成为其后一切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他所确立的公民享有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经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成为资产阶级法律的原则;他的分权理论第一次为资产阶级用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供了理论论证,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一项主要原则。一、生平和理论成就(二)理论工作的主要成就3.宗教宽容学说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中深刻地揭露了盛行于世的宗教纷争和宗教迫害的内在本质,这“只不过是人们互相争夺统治他人的权力和最高权威的标记罢了”。而纯正教会基本特征的标志应当是宽容。洛克明确主张政教分离,认为政府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可使用强制手段,而宗教涉及人们内在心灵时的信念是不能使用法律和刑罚的威力的。二、论教育作用与绅士培养目标绅士教育是近代欧洲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教育观,虽与中世纪“文雅骑士”的理想相联系,但由于其真正发端于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形成于文艺复兴晚期的法国和英国,最后系统化于17世纪的英国,因而被认为是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教育观或教育思潮。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西方绅士教育主题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给予洛克在启蒙思想家们关于儿童教养的传统中一个永恒的位置”。二、论教育作用与绅士培养目标(一)论教育的作用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人们的态度能力之所以千差万别,教育的力量比别的事情的影响都大。洛克思想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特征使他更多地从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影响的角度去论证教育的作用,但他也强调使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只是父母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要想使下一代人的信心不减退,德行不堕落,知识不退步,就必须“从青年们的教育与原则性上去打好基础”。二、论教育作用与绅士培养目标(二)论绅士培养目标洛克所要培养的绅士不是教士,不是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事业家。“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于国家的一个人物。”年轻绅士必须有强健的身体,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他要能用理性克制不合理的欲望,使自己更明智,更能深谋远虑;他持重,有良好教养;他懂得人情世故,使自己聪敏地与别人相处;他具备一个事业家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能干又精明,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务。三、论体育洛克把健康的身体看作绅士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他在《教育漫话》中详尽地讨论了儿童健康教育以及骑马、击剑等活动对增进健康的意义。游泳、骑马、击剑等原属于中世纪“骑士七技”的内容,后逐渐成为贵族和绅士教育传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洛克发展了蒙田关于“锻炼”的主张和培根注重身体保健的思想,也沿袭了骑士军事体育的传统做法,把游泳、骑马、击剑等看作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洛克以一位职业医生的眼光,结合当时的医学保健知识,对年轻绅士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四、论德育洛克继承了由培根和霍布斯开启的近代经验主义伦理学的传统。其一,洛克不像理性主义伦理学那样热衷于建构纯粹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而是通过经验、观念、归纳和推演等实证的方法来阐述道德理论;其二,洛克进一步使道德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主张从感觉经验中寻找人类道德的起源、内容和标准,带有鲜明的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其三,洛克确信正确的思维是道德、高尚行为的前提,认识能力是人的道德本性的组成部分,没有理性的自律,道德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四、论德育(一)经验主义伦理学原理洛克运用经验主义方法研究伦理问题,重视道德的经验事实和具体行为的评价。他批判了“天赋道德观念论”,认为善恶等道德观念都是人们在后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发现的。“事物所以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我们有苦、乐之感。所谓善就是能引起(或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产生(或增加)痛苦或能减少快乐的东西。”道德行为受到属于外在力量的官长和属于内在力量的良心两个“法庭”的管辖,后者更重要。四、论德育(二)年轻绅士应具备的品德1.人有远虑就是有德2.培养同情心或仁爱心3.礼仪是绅士的美德四、论德育(三)论品德培养方法1.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天性2.自由与管理3.奖励与惩罚4.通过练习及早培养各种良好习惯5.说理和榜样五、论智育(一)知识观洛克的知识观以其经验论原则为基础。他把知识分为直觉的、论证的和感觉的三个等级。首先,洛克提出,“没有比数学更能培养推理能力的了,所以,我认为凡是有时间和机会的人都应该学习数学”。其次,洛克强调工艺之学对绅士事业的意义。最后,洛克认为,绅士的正当职业是为他的国家服务,因而关心道德的和政治的知识才是正当的。洛克强调培养理解力、思考力和判断力对于扩大知识的重要意义。五、论智育(二)学习计划洛克主张把现代实用科目与古典科目结合起来,兼顾装饰与实用。他为年轻绅士开列的学习科目包括阅读、写字、图画、速记、法文、拉丁文、地理、算术、天文、年代学、历史、伦理学、民法、法律、修辞学、逻辑、自然哲学、希腊文、跳舞、音乐、击剑、游泳、骑马、扑击、旅行、园艺、细木工和商业算学等。洛克重视语言学习,认为正确写作与正确说话可以使人显得优雅并被人注意。洛克课程表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是对手工技艺的热情倡导。按照当时上流社会的习俗,洛克也主张通过游学来结束绅士的教育。五、论智育(三)关于教学方法1.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首先,洛克把“联想论”心理学运用于教育。其次,洛克认真研究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最后,洛克把数学解证方法运用于人的理性发展一般过程的研究,提出“理性发展四阶段说”。五、论智育(三)关于教学方法2.论儿童教学方法第一,我们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第二,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于尽力使得一切事情变得容易。第三,鼓励儿童的好奇心。第四,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粗暴的方法只会阻碍儿童的专心。第五,应使儿童的身心轮番做有益的练习。六、历史地位(一)主要历史贡献洛克的主要贡献是他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他进一步发扬了培根的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洛克对教育的第二个贡献是系统地阐述了绅士教育理论。洛克对于教育的第三个贡献是发展了人文主义教育家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将教育方法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六、历史地位(二)对后世的影响洛克留下的哲学遗产既是以狄德罗等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又成为以贝克莱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思想渊源。在整个18世纪,洛克被视为教育方面的权威,其思想不断被援引。洛克的教育思想对18世纪英国家庭教师教育和学园教育均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拉·夏洛泰、孔狄亚克和爱尔维修等人都受到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影响。卢梭的教育思想也受到洛克的深刻影响。第三节卢梭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卢梭虽是启蒙运动的一员,但当其他启蒙思想家为理性、文明和进步高唱赞歌之时,他却敏锐地意识到自然与文明之间、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道德与理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从更深层次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了冷峻的沉思。他意识到,当哲学家们把科学理性贯穿于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时,不仅自由,甚至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都成了问题。结果,启蒙主义的两大支柱—理性与自由—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卢梭对启蒙运动的反思启发了康德,使其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局限和自由问题的重要意义,即理性与自由之间的冲突,从而更加自觉和深入地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反思。一、生平、主要著作和思想特色卢梭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流亡的法国新教徒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几天后去世,父亲是一位钟表匠,据说有点神经错乱。卢梭没有进过学校,靠自学成才。他熟悉法国蒙田和英国洛克的作品,从他们那里融合了英法两国的气质而形成了自己才华的特色。1740年,卢梭曾任家庭教师,激发了其对教育的浓厚兴趣。最初,他满足于追随洛克和上一个世纪法国比较进步的教育家。1742年,卢梭结识了启蒙学者狄德罗和伏尔泰等人,参加《百科全书》的撰写活动。一、生平、主要著作和思想特色卢梭因撰写《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简称《论科学和艺术》)一文获得了第戎学院征文奖而声名鹊起。以后,他相继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3)、《新爱洛绮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一、生平、主要著作和思想特色卢梭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自由和平等是其社会政治哲学的最高目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探讨了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关注如何实现社会平等,围绕“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两个主题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启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其社会政治学说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寻找一种在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不至于丧失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这就是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国。卢梭的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思想武器。二、自然主义教育观(一)自然教育的含义卢梭认为,人类的教育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然、人和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卢梭要求尊重和研究儿童,把孩子看作孩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卢梭呼吁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强调充分度过儿童时代的重要意义,要求教育者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性别特征。二、自然主义教育观(二)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人”不是封建国家的公民或国民,不是局限于某种阶级和某种职业的人,也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独野蛮人,而是一个“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在卢梭看来,“自然人”必须知道怎样在城市谋生。“自然人”应被教育成社会成员并能够尽到自己的职责。“自然人”不是无以为业或依靠家产为生的懒汉,他能够独立生活,养成从事劳动的能力。“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能迎接命运的挑战,适应各种客观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二、自然主义教育观(三)自然教育的基本要求1.自由教育卢梭认为人具有自由的天性。自由是人的天性,自然教育的首要要求就是自由教育,它能使人保持自己善良的天性而免于罪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能适应儿童活泼的性情,使其快乐。卢梭反对把自由与放纵混为一谈,主张“有节制的自由”。2.消极教育卢梭把从出生到12岁称作“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一方面,如不采取手段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它们就会发芽滋长,扎下深根,永远也拔不掉;另一方面,在儿童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之前,不应当让其运用自己的心灵。因此,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其心灵沾染罪恶,防止其思想产生谬见。二、自然主义教育观(三)自然教育的基本要求3.身心调和发展卢梭认为,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多病的身体会损害精神的陶冶;身体太舒服了,精神就会败坏。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先培养为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人类真正的理解力不是脱离身体而独立形成的,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锐和正确。4.活动教育卢梭指出,人不只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有感觉的生物,而是一个主动的有智慧的生物。生活就是活动,教育者必须为儿童提供活动的机会和自由,他想做什么就应该让他做什么。必须让儿童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二、自然主义教育观(三)自然教育的基本要求5.行动多于口训卢梭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孩子们容易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和别人对他们说过的话,但对他们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记了。在他看来,凭一些空洞的格言和不合理的清规并不能约束孩子们的心灵,反而会使其产生极其危险的偏见。正是由于孩子所学的第一个词、所认识的第一件事物完全是按照别人的话去了解的,而自己根本就不明白它的用途,所以才丧失了他的判断能力。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有明显的社会动机,力图使年轻一代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免受封建权威、习俗和偏见的毒害。从这种意义上说:首先,他的自由教育和消极教育的主张有其历史进步性。但卢梭似乎夸大了社会环境对人的消极影响,看轻了社会对儿童的积极教育作用。其次,卢梭强调尊重儿童和研究儿童,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确立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揭示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内在制约性。但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卢梭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估计不足的。最后,卢梭一方面主张身心锻炼应相互调剂、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又认为可以只锻炼身体和器官,而让心闲着不用,在某种意义上陷入了自相矛盾。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卢梭在《爱弥儿》的前四卷中把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年龄阶段,提出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及相应的教育任务与方法,分别为:婴儿期(出生—2岁)以身体的养护为主;儿童期(2—12岁)以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青年期(12—16岁)以智育为主;青春期(16—20岁)以道德教育为主。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一)婴儿期的教育(出生—2岁)1.儿童不应只跟从一个向导卢梭认为,为了受到良好的教育,儿童的向导应包括保姆、父母和导师。其一,关于父母。母亲应亲自哺育自己的孩子,这将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也能使社会风气自行好转。其二,关于导师。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他能成为学生的伙伴,在分享学生的欢乐中赢得学生对他的信任。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一)婴儿期的教育(出生—2岁)2.儿童身体的养护与锻炼第一,应在乡村中养育孩子,空气对儿童的体格健康作用很大,尤其在生命开始的头几年更为显著。第二,反对把新生婴儿捆绑在襁褓之中,这会阻碍血液和体液的流通,妨碍孩子的成长。第三,反对给孩子请医生和用药。第四,主张锻炼儿童的体格,使其忍受各种艰难困苦。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1.论感觉教育卢梭把感觉教育分为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个方面。训练触觉的方法一是用触觉代替视觉,二是用触觉代替听觉。应经常保持和增进皮肤的敏感,避免由于不断接触粗糙坚硬的物体而迟钝。训练视觉的方法主要是用触觉来辅助视觉的发展,用触觉来鉴定视觉所获得的印象。学习绘画、几何等能培养和发展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卢梭认为“第六感觉”是由各种感觉很好地配合使用而产生的,它能通过事物的种种外形的综合而使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2.童年时期的德育奠基工作(1)良心与理性卢梭认为,在人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它能使我们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他把这个原则称作“良心”,其内容是对自己的爱、对痛苦的忧虑、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幸福的向往。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2.童年时期的德育奠基工作(2)德育的奠基工作在卢梭看来,童年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人们为善和为恶都不是出于认识,真正的道德教育是青春期的工作。在童年期只能进行一些德育的奠基工作,其基本精神是:不要使儿童养成驾驭人的习惯,而是尽早养成自己多动手和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的习惯,使能力与欲望保持平衡,就可以把他们的欲念导向为善,防止自爱心变成自私心。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2.童年时期的德育奠基工作(3)儿童德育方法卢梭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童年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德育方法。他反对向儿童说理,主张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儿童模仿善行;用“自然后果”的方法纠正和遏止儿童的恶行;利用游戏和其他活动的方式教育儿童;在研究和了解儿童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自然后果律”是卢梭提出的儿童德育的重要方法。卢梭反对儿童学习寓言,反对儿童读书,因为这样做只能教儿童谈论他们实际上不知道的东西。他把读书称作孩子们在童年时期遇到的“灾难”,无论怎样努力把寓言写得简单,但由于你想通过它去进行教育,就不能不在其中加上一些小孩子无法理解的思想。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二)儿童期的教育(2—12岁)2.童年时期的德育奠基工作(3)儿童德育方法卢梭的儿童德育理论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博爱和自食其力为内容,以事物的影响为其方法。他把道德品质的形成视为天性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视教师示范和人格感化以及儿童的善行。但在关于说理的问题上则存在偏激并自相矛盾的弊端。一方面,他认为儿童不懂道理,因而反对向儿童说理;另一方面,在反对儿童学习寓言时又说应对孩子直截了当地“讲真理”。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三)青年期的教育(12—16岁)1.有用的知识卢梭所谓“有用”的知识主要指切合儿童现实需要、能够被儿童所理解和掌握以及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观念的知识。2.劳动教育卢梭将劳动视为社会人不可避免的责任。任何一个公民,无论是贫是富,是强是弱,只要他不劳动,就是一个流氓。因此,在发展爱弥儿智力的同时,应教他有关职业和劳动的技能。这不仅关系到他日后的幸福,也关系到他的做人。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四)青春期的教育(16—20岁)卢梭认为青春期有两个特点:一是情欲发动的时期,二是开始意识到社会关系的时期。这两个特征决定了青春期应以道德教育为主,包括品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1.人有欲念与理性两个本原2.由爱己到爱他3.正确的判断依赖理智4.自然神论与信仰教育三、各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五)女子教育第一,应当养成妇女强健的体魄。第二,应当养成妇女柔顺的品德。第三,应当培养妇女治家的能力。第四,应当形成妇女优美的风格,具有优良文雅的风度、美好而不妖艳的容貌、高尚的智慧和清晰的头脑。卢梭所说的智慧主要指妇女掌握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分析和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