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加油加气站项目规范_第1页
2021加油加气站项目规范_第2页
2021加油加气站项目规范_第3页
2021加油加气站项目规范_第4页
2021加油加气站项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油加气站项目规范目录1总则 22基本规定 32.1加油加气加氢站建设的一般规定 32.2加油加气加氢站安全、环保和卫生防护性能 42.3站内平面布置一般规定 42.4电气和防雷、防静电系统 42.5报警系统 52.6紧急切断系统 52.7建(构)筑物 52.8消防设施 52.9施工及验收 62.10维护检修 62.11退出 73加油站 83.1规模 83.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 83.3工艺设施 104CNG加气站 124.1规模 124.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 124.3工艺设施 145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 155.1规模 155.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 155.3工艺设施 176加氢站 196.1规模 196.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 196.3工艺设施 217合建站 247.1合建站规模 247.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 277.3充(换)电与加油加气合建站 30起草说明 311总则1.0.1为保障人身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证加油加气加氢站工程建设质量和加油加气加氢站正常运行,便于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制定本规范。1.0.2加油加气加氢站工程、加油加气加氢站与汽车充电站合建站工程的规划、建设、维护和退出,必须遵守本规范。1.0.3加油加气加氢站与汽车充电站合建站的规划、建设、维护和退出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生产、保障供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证职业卫生健康的原则。1.0.4当加油加气加氢站工程采用的技术措施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必须采取合规性判定。1.0.5本规范的内容不适用于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条件下对加油加气加氢站项目的要求。执行本规范并不能代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1.0.6CNG加气站、LNG加气站与城乡燃气厂站合建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城乡燃气工程项目规范》。1.0.7加油加气加氢站的规划、建设、维护和退出,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2基本规定2.1加油加气加氢站建设的一般规定2.1.1加油加气加氢站的建设应遵守城乡规划、能源规划。2.1.2加油加气加氢站应设置符合本规范第2章~第7章要求的储油储气储氢设施和加油加气加氢设施。2.1.3加油加气加氢站开展的其他服务功能应符合国家行政许可的范围,包括便利店、洗车和汽车保养、电动车充电和换电、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加注、餐饮、代理咨询业务、停车位等。2.1.4加油加气加氢站应建立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管理制度,健全安全和环保生产责任制。2.1.5加油加气加氢站建设中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应满足安全、节能、环保和卫生的要求。2.1.6加油加气加氢站作业区内,以及加油加气加氢站施工、维护、抢修等现场应设置规范的、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2.1.7加油加气加氢站工艺管道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30年;工艺设施储存容器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5年;站房和厂房等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年,钢结构罩棚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年;其他设备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由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确定。当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或遭遇事故、灾害后,若继续使用,应进行评估论证。2.1.8在城市中心区不应建一级加油站、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氢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一级油(气)氢合建站。2.1.9加油加气加氢站项目中属于国家特种设备管理范围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应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监察的要求。2.1.10加油加气加氢站的工艺设备与站外架空电力线路、架空通信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地上露天设置的工艺设备与站外架空电力线路、架空通信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倍杆高。2.1.11工艺管道采用封闭管沟敷设时,管沟应用中性细沙或细土填满充实。工艺管道不应穿过或跨越站房等与其无直接关系的建(构)筑物;与管沟、电缆沟和排水沟相交叉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1.12加油机、加(卸)气机和加(卸)氢机的软管上应设安全拉断阀。2.1.13加气站、加氢站工艺设备的放散(空)管上不应设置阻火器、可能阻碍放空气体流动的部件和任何可能引起冰堵阻塞管路的装置。2.2加油加气加氢站安全、环保和卫生防护性能2.2.1加油加气加氢站应满足下列安全防护性能要求:1加油加气加氢站经营单位必须对工艺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2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能保障安全运营、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2.2.2加油加气加氢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不得直接排放;加油加气加氢站建设和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有害气体,不应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2.2.3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经营的油品、燃气、氢气的质量应满足国家和项目所在地有关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和车用燃气、车用氢气产品标准的要求。2.3站内平面布置一般规定2.3.1作业区内,不得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2.3.2加油加气加氢站的室外变压器或变配电间的门窗不应位于加油加气作业区内。2.3.3加油加气加氢站内设置的经营性餐饮、汽车服务等非站房所属建筑物或设施,不应布置在作业区内,并应按三类保护物确定与站内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设备的防火间距。经营性餐饮、汽车服务等设施内设置明火设备时,应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确定防火间距。2.3.4加油加气加氢站内的爆炸危险区域,不应超出站区围墙和可用地界线。2.3.5站房的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之外。2.3.6除因降低噪音需要必须设置在室内的工艺设备外,加油加气加氢站的其他工艺设备不应布置在室内。2.4电气和防雷、防静电系统2.4.1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作业区内的电缆沟内应充沙填实。2.4.2储油、储气和储氢容器应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非埋地部分的工艺金属管道应与工艺设备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2.4.3加油加气加氢站的油罐车、LNG罐车和液氢罐车卸车场地,应设卸车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应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防静电跨接的固定接地装置,不应设置在爆炸危险1区。2.5报警系统2.5.1加气站、加氢站、加油加气合建站、油(气)氢合建站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2.5.2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油(气)氢合建站内设置有LNG设备和液氢设备的场所、设置有CNG设备和氢气设备的房间内或箱柜内、储氢容器易泄漏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2.6紧急切断系统2.6.1加油加气加氢站应设置紧急切断系统,该系统应能实现人身和设备保护的功能。在事故状态下,应实现紧急停车和关闭紧急切断阀的保护功能。紧急切断系统启动后,只有得到授权的人员才能予以复位。2.6.2紧急切断系统应至少在下列位置设置紧急切断开关:1在加油加气加氢现场工作人员容易接近的位置。2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内(包括便利店收银台)。2.7建(构)筑物2.7.1设置于CNG设备、LNG设备和氢气设备上方的罩棚和房间的顶部,应采用避免天然气和氢气积聚的结构形式。2.7.2划分有爆炸危险区的房间或箱柜应采取通风措施。2.7.3布置有LNG设备的房间,其地坪应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2.7.4加油站、LNG加气站和L-CNG加气站内不应建地下和半地下室。2.7.5加油加气加氢站临近行车道的地上设备应设防撞柱(栏)。2.7.6罩棚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其他作业区内的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8消防设施2.8.1加油加气加氢站应配置灭火器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2台加气机、加氢机应配置不少于2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加气机、加氢机不足2台应按2台配置。2每2台加油机应配置不少于2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1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1具6L泡沫灭火器。加油机不足2台应按2台配置。3地上LNG储罐、地下和半地下LNG储罐、CNG储气设施、液氢储罐,应配置2台不小于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当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配置。4埋地储罐应配置1台不小于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当埋地储罐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应分别配置。5LNG泵、天然气压缩机间(箱)、氢气压缩机间(箱),应按建筑面积每50m2配置不少于2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制氢设施四周设置8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7一、二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5块、沙子2m3;三级加油站应配置灭火毯不少于2块、沙子2m3。加油加气合建站、油(气)氢合建站应按同级别的加油站配置灭火毯和沙子。2.8.2设置有地上LNG储罐的一、二级LNG加气站、地上LNG储罐总容积大于60m3的合建站、加氢站、油(气)氢合建站,应根据消防水供应条件、平面布置、周边环境、防护措施等因素,评估确定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2.9施工及验收2.9.1加油加气加氢站设施设备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和生产商提供的说明书要求施工安装。2.9.2安全阀在投入使用前应当校验合格,校验后的铅封应保持完整。2.9.3压力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耐压试验,输送易燃和可燃流体的管道还应进行泄漏试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2.9.4加油加气加氢站应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资料:1管道系统压力试验记录。2接地电阻测量记录。3设备质量证明文件。4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及其组成件质量证明文件。5设备和管道安装有安全阀时,尚应包括安全阀校验记录和安全阀调整试验记录。2.10维护检修2.10.1加油加气加氢站经营企业应制定安全作业规程。2.10.2加油加气加氢站经营企业应制定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管理规定。2.10.3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管道、设备和建(筑)筑物,应经鉴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2.10.4检测仪表和计量仪表、安全阀等设备应定期进行检验和校验。2.11退出2.11.1加油加气加氢站临时退出、永久退出时,应制定安全可靠的退出工程施工方案,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后,严格依据施工方案对加油加气加氢站进行封存或拆除。2.11.2加油加气加氢站退出工程施工方案应保证安全,满足环保要求。2.11.3易燃、可燃物料设备和管道的清除作业,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商承担。2.11.4加油加气加氢站永久退出时应对场地进行平整,建筑垃圾应清运,基坑应回填,污染土地和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治理。

3加油站3.1规模3.1.1应统筹考虑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周边环境、地域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因素,按表3.1.1确定加油站的等级。表3.1.1加油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罐容积(m3)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180<V≤240≤50二级120<V≤180≤50三级V≤120汽油罐Vt≤30,柴油罐Vt≤50注: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3.1.2橇装式汽车加油站油罐的总容积以及单罐最大容积应小于或等于50m3;设在城市建成区内的橇装式汽车加油站油罐的总容积以及单罐最大容积应小于或等于30m3。3.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3.2.1应根据服务车辆及测算的加油量,进行加油站布局和选址,并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便利的要求。3.2.2应按表3.2.2所列各等级加油站服务车辆数量进行加油站布局规划。表3.2.2各等级加油站服务车辆数量加油站等级服务车辆数量(辆/座)一级站≥2000二级站≥1500三级站≥10003.2.3在城镇,每座加油站的服务半径不应小于1.5km;在同一道路的同一侧设置的2座加油站的间距不应小于1.0km。3.2.4在高速公路,同一侧设置的加油站的密度应根据预测的服务车辆数量确定,但不应大于4座/百公里。3.2.5加油站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3.2.5的规定。表3.2.5汽油(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站外建(构)筑物站内汽油(柴油)设备埋地油罐加油机、通气管管口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35(25)35(25)35(25)35(25)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21(12.5)17.5(12.5)12.5(10)12.5(10)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17.5(6)14(6)11(6)11(6)二类保护物14(6)11(6)8.5(6)8.5(6)三类保护物11(6)8.5(6)7(6)7(6)17.5(12.5)15.5(11)12.5(9)12.5(9)12.5(9)11(9)10.5(9)10.5(9)室外变配电站17.5(15)15.5(12.5)12.5(12.5)12.5(12.5)铁路15.5(15)15.5(15)15.5(15)15.5(15)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7(3)5.5(3)5.5(3)5(3)城市次干路、支路和三级公路、四级公路5.5(3)5(3)5(3)5(3)注:1表中括号内数字为柴油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2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3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应小于50m。4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油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墙时,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并不得小于6m。5表中“铁路”系指地上铁路,不包括地下铁路。6表中级别包括合建站的级别。3.2.6加油站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3.2.6的规定。表3.2.6加油站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m)设施名称汽油罐柴油罐汽油通气管管口柴油通气管管口加油机油品卸车点汽油罐0.50.5————柴油罐0.50.5————汽油通气管管口—————3柴油通气管管口—————2加油机——————油品卸车点——32——站房4343.555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1315(10)15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86868(6)8站区围墙2222——注:1括号内数值为柴油加油机与自用有燃煤或燃气(油)设备的房间的距离。2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油罐与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汽油罐、柴油罐增加30%。3站房、有燃煤或燃气(油)等明火设备的房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站房内设置有变配电间时,变配电间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2.3.2条的规定。4站房、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站区围墙之间无防火间距要求。5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3.3工艺设施3.3.1油罐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橇装式加油装置所配置的防火防爆油罐外,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2橇装式加油站仅应用于政府有关部门许可的企业自用、临时或特定场所。3橇装式加油装置应采用双层钢制油罐,其中内罐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4油罐卸油应采取防满溢措施。5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汽油罐车卸油应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6加油站的埋地油罐应采用下列之一的防渗漏方式:a)单层油罐设置防渗罐池并设置漏油检测设施。b)采用双层油罐并设置漏油检测设施。3.3.2加油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油枪应采用自封式加油枪。2以正压(潜油泵)供油的加油机,其底部的供油管道上应设剪切阀,当加油机被撞或起火时,剪切阀应能自动关闭。3汽油加注应采用油气回收系统。3.3.3工艺管道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艺管道除必须露出地面的以外,均应埋地敷设。2油罐通气管管口高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沿建(构)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通气管,其管口应高出建筑物的顶面1.5m及以上。通气管管口应设置阻火器。3埋地的加油管道应采用双层管道并应设置漏油检测设施。3.3.4柴油尾气处理液加注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符合防爆要求的设备,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2符合防爆要求的设备,在进行平面布置时应按柴油加油机对待。

4CNG加气站4.1规模4.1.1在城市建成区内,CNG加气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CNG加气母站储气设施的总容积不应超过120m3。2CNG常规加气站储气设施总容积不应超过30m3。3CNG加气子站内设置有固定储气时,站内停放的CNG长管拖车不应多于1辆。固定储气设施采用储气瓶时,其总容积不应超过18m3;固定储气设施采用储气井时,其总容积不应超过24m3。4CNG加气子站内无固定储气设施时,站内停放的CNG长管拖车不应多于2辆。4.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4.2.1应根据服务车辆及测算的加气量,进行CNG加气站布局和选址,并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便利的要求。4.2.2CNG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站外建(构)筑物站内CNG工艺设备储气瓶集中放散管管口储气井、加(卸)气设备、脱硫脱水设备、压缩机(间)重要公共建筑物503030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302520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202014三类保护物181512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252518181813室外变配电站252518铁路303022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2106次干路、支路1085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2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站内CNG工艺设备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3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包括铁路、地铁和二级及以上公路的隧道出入口)尚不应小于50m。4储气瓶拖车固定停车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储气瓶的安全间距确定。5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体墙时,站内CNG工艺设备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6表中“铁路”包括城市轻轨,不包括地下铁路。4.2.3CNG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2.3的规定。表4.2.3CNG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m)设施名称CNG储气设施CNG放散管管口CNG加气机、加(卸)气柱天然气压缩机天然气调压器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设备CNG储气设施1.5(1)————CNG放散管管口—————CNG加气机、加(卸)气柱————站房555555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6668815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251518252525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141412121212站区围墙33—22—注:1天然气压缩机天然气调压器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设备之间无防火间距要求。2CNG加气站的橇装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3括号内数值,为储气井与储气井的距离。4天然气压缩机、天然气调压器、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设备露天布置或布置在开敞的建筑物内时,起算点应为设备外缘;天然气压缩机、天然气调压器设置在非开敞的室内时,起算点应为该类设备所在建筑物的门窗等洞口。5站房、有燃煤或燃气(油)等明火设备的房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站房内设置有变配电间时,变配电间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2.3.3条的规定。6站房、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站区围墙之间无防火间距要求。7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4.3工艺设施4.3.1采用液压设备增压工艺的CNG加气子站,其液压设备不应使用甲类或乙类可燃液体,液体的操作温度应低于液体的闪点至少5℃。4.3.2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置紧急切断阀。4.3.3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加气机或加气柱之间的总管上应设主切断阀。每个储气瓶(井)出口应设切断阀。4.3.4加气站内各级管道和设备应有防超压措施。4.3.5额定工作压力不同的加气机,应具有不同的与车辆连接的插座结构。

5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5.1规模5.1.1应统筹考虑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周边环境、地域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因素,按表5.1.1确定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的等级。表5.1.1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的等级划分级别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储罐总容积V(m3)LNG储罐单罐容积(m3)LNG储罐总容积V(m3)LNG储罐单罐容积(m3)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一级120<V≤180≤60120<V≤180≤60≤12一级*--60<V≤120≤60≤24二级60<V≤120≤6060<V≤120≤60≤9二级*--V≤60≤60≤18三级V≤60≤60V≤60≤60≤9三级*--V≤30V≤30≤18注:带“*”的加气站专指CNG常规加气站以LNG储罐做补充气源的建站形式。5.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5.2.1应根据服务车辆及测算的加气量,进行LNG加气站布局和选址,并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便利的要求。5.2.2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LNG储罐、放散管管口、LNG卸车点、LNG橇装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表5.2.2 L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站外建(构)筑物站内LNG设备地上LNG储罐放散管管口、加气机LNG卸车点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物8080805050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3530252525民用建筑保护物类别一类保护物二类保护物2520161616三类保护物1816141414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3530252525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2522202020室外变配电站4035303030铁路8060505050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210888次干路、支路108866注:1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2表中道路指机动车道路。站内LNG设备与郊区公路的安全间距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应路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三级和四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3埋地LNG储罐、地下LNG储罐和半地下LNG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距离,分别不应低于本表地上LNG储罐的安全间距的50%、70%和80%,且最小不应小于6m。4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面向加气站一侧的墙为无门窗洞口实体墙时,站内LNG设备与该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规定的安全间距的70%。5LNG储罐、放散管管口、加气机、LNG卸车点与站外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的独立民用建筑物的距离,不应低于本表的三类保护物的安全间距的80%。6表中“铁路”包括城市轻轨,不包括地下铁路。7表中级别包括合建站的级别。8LNG加气站的橇装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5.2.3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5.2.3的规定。表5.2.3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m)设施名称高压CNG储气设施3663CNG放散管管口544444—CNG加气机、加(卸)气柱65一级站——6二级站——4三级站——3LNG放散管管口———3——LNG卸车点3——24LNG加气机——5LNG潜液泵池—————25LNG柱塞泵22—2LNG高压气化器6434552—站房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353025152518252525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站区围墙—注:1LNG加气站的橇装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2站房、有燃煤或燃气(油)等明火设备的房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等洞口。站房内设置有变配电间时,变配电间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2.3.3条的规定。3站房、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站区围墙之间无防火间距要求。4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5L-CNG加气站中,CNG工艺设备之间、CNG工艺设备与站内设施之间的距离按表5.3.1执行。5.3工艺设施5.3.1在城市中心区内,各类LNG加气站,应采用埋地LNG储罐、地下LNG储罐或半地下LNG储罐。5.3.2LNG储罐内筒的设计温度不应高于-196℃,设计压力不应小于设备最大工作压力。5.3.3地上LNG储罐组四周应设防护堤,堤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1个最大LNG储罐的容量。5.3.4箱式LNG橇装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LNG橇装设备的主箱体内侧应设拦蓄池,拦蓄池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LNG储罐的容量。2主箱体侧板高出拦蓄池侧板以上的部位和箱顶应设置有利于氢气扩散的结构。3箱体主体材料应为金属材料。5.3.5LNG储罐阀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罐应设置全启封闭式安全阀。2与LNG储罐连接的LNG管道应设置可远程操作的紧急切断阀。3LNG储罐液相管道根部阀门与储罐的连接应采用焊接。5.3.6LNG储罐的仪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LNG储罐应设置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高液位报警器应与进液管道紧急切断阀联锁。2应在LNG储罐最高液位以上部位设置压力表。5.3.7LNG潜液泵罐的管路系统和附属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潜液泵罐应设置温度和压力检测仪表。温度和压力检测仪表应能就地指示,并应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室集中显示。2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全启封闭式安全阀和紧急切断阀。5.3.8输送LNG的柱塞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和全启封闭式安全阀。2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压力检测仪表。压力检测仪表应能就地指示,并应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室集中显示。5.3.9LNG罐车的卸液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和止回阀,气相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5.3.10LNG加气系统的充装压力不应大于汽车车载储气瓶的最大工作压力。

6加氢站6.1规模6.1.1应统筹考虑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周边环境、地域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因素,按表6.1.1-1和表6.1.1-2确定加氢站的等级。表6.1.1-1高压储氢加氢站的等级划分等级储氢罐(瓶、井)总容量(kg)一级4000<G≤8000二级2000<G≤4000三级G≤2000注:表中储氢总容量包括停放在站内作为储氢瓶组使用的储氢瓶组拖车。表6.1.1-2液氢储氢加氢站的等级划分等级液氢储罐容积(m3)储氢瓶(井)总容积(m3)总容积V(m3)单罐容积(m3)一级120<V≤180≤6015二级60<V≤120≤6012三级V≤60≤60126.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6.2.1应根据服务车辆,测算的加气量,进行加氢站的布局和选址,并应符合城乡规划、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便利的要求。6.2.2加氢站、油(气)氢合建站中的氢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6.2.2的规定。表6.2.2加氢站、油(气)氢合建站中的氢气工艺设备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项目名称储氢罐(瓶)/液氢储罐储氢井、氢压缩机、加氢机、液氢卸车点放散管管口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重要公共建筑50/5050/5050/503535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40/3535/3030/252030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一类保护物35/3530/3025/252025二类保护物30/2525/2020/161420三类保护物30/1825/1620/141220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35/3530/3025/251825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单罐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25/2520/2015/151215室外变配电站35/3530/3025/251825铁路25/2525/2525/252225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15/1215/1015/8615次干路、支路10/1010/810/8510架空通信线1倍杆高0.75/1倍杆高架空电力线路无绝缘层1.5倍杆高1倍杆高有绝缘层1倍杆高1倍杆高注:1.加氢站的撬装工艺设备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防火间距确定。2.加氢站的工艺设施与郊区公路的防火距离应按城市道路确定;高速公路、Ⅰ级和Ⅱ级公路应按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确定;Ⅲ级和Ⅳ级公路应按城市次干路、支路确定。3.长管拖车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防火距离,应按本表储氢罐(瓶)的防火距离确定。4.铁路以中心线计,城市道路以路面边缘计,郊区公路等同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5.表中“铁路”包括城市轻轨,不包括地下铁路。6.表中级别包括合建站的级别。7.如果表中工艺设备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之间设置有符合本规范第6.3.24条要求的钢筋混凝土防护墙,表中相应安全间距(对重要公共建筑除外)可以减少50%,但不应小于8m,储氢井、氢压缩机、加氢机、液氢卸车点与城市道路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5m。8.表中氢气设备工作压力大于45Mpa时,氢气设备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应在表中距离基础上增加20%。9.表中“/”分子数字为储氢罐(瓶)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分母数字为液氢储罐与站外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间距。6.2.3高压储氢加氢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2.3的规定。表6.2.3高压储氢加氢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设施名称储氢罐(瓶)/井制氢装置氢气放散管管口压缩机间(箱柜)加氢机卸气柱储氢罐(瓶)/井10/78/66/4制氢间4氢气放散管管口6压缩机4加氢机10/78/66/4464-消防泵和取水口1010101010108站房10/78/68/615555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14/1012/812/814141412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12/810/710/712121210站区围墙5/45/45/4332-注:1.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但应保留有足够的安装和维修空间。表中有“/”的,分子为储氢罐(瓶)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分母为储气井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2.表中“/”分子为储氢罐(瓶)的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分母为储氢井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3.制氢装置如有明火设备,则该明火设备应视为表中“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或“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4消防水储水罐埋地设置和消防泵设置在地下时,其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为表中相应间距的50%。6.2.4液氢储氢加氢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2.4的规定。表6.2.4液氢储氢加氢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设施名称液氢储罐储氢瓶/井氢气放散管管口柱塞泵汽化器液氢卸车点加氢机液氢储罐2--6-2658-2-4-2436--24-232436加氢机8646/486--柱塞泵1116/4--226汽化器6436/4-2-45消防泵和取水口20151515151515158站房10868/656865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201515151515151515自用燃煤锅炉房和燃煤厨房35302512/8142525251215121210/712881210站区围墙6545/43222-注:1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但应保留有足够的安装和维修空间。表中有“/”的,分子为储氢罐(瓶)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分母为储气井与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2消防水储水池(罐)埋地设置和消防泵设置在地下时,其与站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为表中相应间距的50%。6.2.5加氢站平面布置尚应符合本规范第2.3节的规定。6.3工艺设施6.3.1加氢站内的氢气长管拖车卸气端与办公区、加氢(油、气)岛、临近的站外建筑物之间,应设厚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其高度应高于储气瓶组拖车的高度1m及以上,长度不应小于车宽两端各加1m及以上。6.3.2氢气压缩机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缩机进、出口与第一个切断阀之间,应设安全阀。2压缩机进口应设置压力高、低限报警,出口应设置压力高高限、温度高高限停机联锁。3采用膜式压缩机时,应设膜片破裂报警和停机联锁。6.3.3高压储氢容器设计应满足下列安全要求:1设计压力不应大于100MPa,设计温度不应低于-40℃且不应高于85℃。2储氢容器及其密封元件应采用与高压氢气环境有良好相容性的材料。3应对容器的塑形垮塌、脆性断裂、疲劳、局部过度应变和泄漏等失效模式进行评定。4多层储氢容器的设计和制造,应满足未爆先漏要求。单层储氢容器如果不能满足未爆先漏要求,应按照断裂力学的方法进行评定和疲劳设计。6.3.4固定式储氢容器应设置下列安全设施:1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和放空管道,放空管道上应设置可现场手动和远程控制开启的紧急放空阀门。2应设置压力测量仪表,并应分别在控制室和现场指示压力。应在控制室设置超压报警和低压报警。3钢带错绕或全多层包扎式储氢容器应设置氢气检测器,应对可能出现的氢气泄漏在控制室报警。6.3.5液氢储罐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储罐内罐的设计温度不应高于-253℃。2储罐内罐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安全阀定压(P0)。3内罐与外罐之间应设不燃材料的真空绝热夹层。6.3.6液氢储罐内罐应设置全启封闭式安全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阀不应少于2个,其中1个应为备用。2安全阀的定压P0不应大于1.08MPa。6.3.7液氢储罐其他阀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氢储罐液相管道根部阀门应设置为可远程控制操作的紧急切断阀,与储罐的连接应采用焊接。2液氢储罐内罐应设置泄压管道,管道上应设可远程控制操作的阀门。6.3.8液氢储罐的仪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氢储罐应设置压力测量仪表,并应在控制室设置超压报警。2液氢储罐应设置液位测量仪表,并应在控制室设置液位低报警、液位高报警和高高液位报警。液位高高报警时联锁关闭进液管道紧急切断阀。3在内罐与外罐之间应设置检测环形空间绝对压力的压力仪表。6.3.9液氢增压泵应设置下列安全附件:1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和全启封闭式安全阀。2在泵出口管道上应设置压力检测仪表,并应在控制室和就地分别指示。6.3.10液氢气化器的出口应设置温度和压力检测仪表,并应分别在现场及控制室指示温度和压力,同时参与柱塞泵的联锁逻辑。6.3.11箱式液氢橇装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液氢橇装设备的主箱体内侧应设拦蓄池,拦蓄池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液氢储罐的容量。2主箱体侧板高出拦蓄池侧板以上的部位和箱顶应设置有利于氢气扩散的结构。3箱体主体材料应为金属材料。6.3.12液氢罐车的卸液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和止回阀,气相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6.3.13氢气卸气柱应设置泄放阀、紧急切断阀、就地和远传压力测量仪表。6.3.14氢气加氢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氢机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泄压压力不应大于车载储氢瓶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2当加注氢气的温度或压力达到车载储氢容器的高限值时,加氢机应能自动停止加注氢气。3额定工作压力不同的加氢机,应具有不同的与车辆连接的插座结构。4加氢机的加气软管应设置拉断阀和电子脱枪保护装置。6.3.15储氢罐、储氢瓶(组)、储氢井进气总管上应设安全阀及紧急放空管、就地和远传压力测量仪表,远传压力应设置超压报警。各级氢气管道应设置安全阀。6.3.16储氢罐、储氢瓶(组)、储氢井与加氢机之间的总管上应设主切断阀和通过加氢站控制系统操作的紧急切断阀、吹扫放空装置。每个储气罐(瓶、井)出口应设切断阀。6.3.17氢气管道应设置止回阀或其他防止高压气体窜入低压设备的控制阀门。6.3.18氢气系统和设备均应设置氮气吹扫装置,所有氮气吹扫口前应配置切断阀、止回阀。6.3.19氢气管道及其组成件的材质应具有与氢良好相容的特性。

6.3.20储氢区、车载储氢瓶托车卸载区、氢气增压区、有氢气设备的封闭场所,应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

6.3.21加氢站内压缩机和加氢机应在现场及控制室均设置停车按钮。6.3.22储氢瓶组(罐、井)、氢气压缩机与加氢区、加油区、加气区、站房、辅助设施之间应设置不小于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实体防护墙,其高度应高于储氢瓶组(罐、井)顶部和氢气压缩机顶部0.5m及以上,且不应低于2.2m;宽度不应小于储氢瓶组(罐、井)、氢气压缩机长度或宽度方向两侧各延伸1m。6.3.23氢气压缩机设置在室内或箱柜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氢气压缩机间四周墙体应采用不小于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实体防护墙;b)氢气压缩机箱柜四面挡板应采用不小于6mm厚的钢板制成或采取功能相当的其他防护措施。c)氢气压缩机间或箱柜应有泄压结构。6.3.24氢气长管拖车卸气端朝向办公区、加氢岛和临近的站外建筑物时,储氢瓶组拖车卸气端与办公区、加氢岛、临近的站外建筑物之间应设厚度不小于200mm的钢筋混凝土实体墙隔墙,其高度应高于储气瓶组拖车的高度1m及以上,长度不应小于车宽两端各加1m及以上。6.3.25设置有储氢瓶组(罐、井)、氢气压缩机、液氢储罐、制氢装置的区域应设实体墙或栅栏与公众可进入区域隔离。实体墙或栅栏与加氢站其他设施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应小于0.8米。应使用非可燃材料制作实体墙或栅栏,高度不应小于2m。7合建站7.1合建站规模7.1.1应统筹考虑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周边环境、地域人口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合建站规模。7.1.2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2的规定。表7.1.2加油与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级别油品储罐总容积(m3)常规CNG加气站储气设施总容积(m3)加气子站储气设施(m3)一级120<V≤150V≤24固定储气设施总容积≤12(18),可停放1辆CNG长管拖车;当无固定储气设施时,可停放2辆CNG长管拖车二级V≤120三级V≤90V≤12固定储气设施总容积≤9(18),可停放1辆CNG长管拖车注:1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2当油罐总容积大于90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90m3时,汽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m3,柴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3表中括号内数字为CNG储气设施采用储气井的总容积。7.1.3加油与LNG加气、L-CNG加气、LNG/L-CNG加气以及加油与LNG加气和CNG加气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3的规定。表7.1.3加油与LNG加气、L-CNG加气、LNG/L-CNG加气以及加油与LNG加气和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LNG储罐总容积(m3)LNG储罐总容积与油品储罐总容积合计(m3)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一级V≤120210<V≤240≤12V≤90180<V≤210≤24二级V≤60120<V≤180≤9V≤30120<V≤150≤24三级V≤60≤120≤9V≤30≤120≤24注:1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2当油罐总容积大于90m3时,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当油罐总容积小于或等于90m3时,汽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m3,柴油罐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m3。3LNG储罐的单罐容积不应大于60m3。7.1.4LNG与L-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4的规定。表7.1.4LNG与L-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级别LNG储罐总容积V(m3)LNG储罐单罐容积(m3)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一级120<V≤180≤60≤12一级*60<V≤120≤60≤24二级60<V≤120≤60≤9二级*V≤60≤60≤18三级V≤60≤60≤9三级*V≤30V≤30≤18注:带“*”的加气站专指CNG常规加气站以LNG储罐做补充气源的建站形式。7.1.4LNG加气站与CNG常规加气站或CNG加气子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4的规定。表7.1.4LNG加气站与CNG常规加气站或CNG加气子站的合建站的等级划分级别LNG储罐总容积V(m3)LNG储罐单罐容积(m3)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一级60<V≤120≤60≤24二级V≤60≤60≤18(24)三级V≤30≤30≤18(24)注:表中括号内数字为CNG储气设施采用储气井的总容积。7.1.6加油与高压储氢加氢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6的规定。表7.1.6加油与高压储氢加氢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高压储氢加氢站储氢罐(瓶、井)总容量(kg)油品储罐V(m3)总容积单罐容积一级2000<G≤4000120<V≤180≤50二级1000<G≤200090<V≤120汽油罐≤30;柴油罐≤50三级G≤1000≤90≤30注:表中G为储氢罐(瓶、井)容量;V为油罐总容积,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7.1.7加油与液氢储氢加氢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7的规定。表7.1.7加油与液氢储氢加氢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液氢储氢加氢站液氢储罐和油品储罐总容积V(m3)油品储罐单罐容积(m3)液氢储罐容积(m3)储氢瓶(井)总容积(m3)一级≤12015180<V≤240≤50二级≤6012120<V≤180汽油罐≤30;柴油罐≤50三级≤6012≤120≤30注:表中V为油罐总容积,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7.1.8高压储氢或液氢储氢加氢与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7.1.8的规定。表7.1.8高压储氢或液氢储氢加氢与CNG加气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高压储氢加氢站液氢储氢加氢站常规CNG加气站储气设施总容积(m3)加气子站储气设施总容积(m3)储氢罐(瓶、井)总容量(kg)液氢储罐容积(m3)储氢瓶(井)总容积(m3)一级2000<G≤400012012≤24固定储气设施总容积≤12(18),可停放1辆CNG长管拖车;当无固定储气设施时,可停放2辆CNG长管拖车二级1000<G≤2000609≤24三级G≤1000309≤12固定储气设施总容积≤9(18),可停放1辆CNG长管拖车注:表中G为储氢罐(瓶、井)容量;括号内数字为CNG储气设施采用储气井的总容积。7.1.9高压储氢加氢站与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L-CNG加气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9的规定。表7.1.9高压储氢加氢站与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和L-CNG加气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高压储氢加氢站储氢罐(瓶、井)总容量(kg)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L-CNG加气站LNG储罐、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LNG储罐单罐容积(m3)一级2000<G≤4000LNG:60<V≤120;CNG:V≤9V≤60二级1000<G≤2000LNG:30<V≤60;CNG:V≤9V≤60三级G≤1000LNG:V≤30;CNG:V≤9V≤30注:表中G为储氢罐(瓶、井)容量;V为LNG储罐容积、CNG储气设施容积。7.1.10液氢储氢加氢站与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L-CNG加气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7.1.10的规定。表7.1.10液氢储氢加氢站与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和L-CNG加气站合建站的等级划分合建站等级液氢储氢加氢站液氢储罐和LNG储罐总容积V(m3)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L-CNG加气站液氢储罐单罐容积(m3)储氢瓶(井)总容积(m3)LNG储罐单罐容积(m3)CNG储气设施总容积(m3)一级≤60≤15120<V≤180≤60≤12二级≤60≤1260<V≤120≤60≤9三级≤30≤12≤60≤30≤9注:表中V为液氢储罐和LNG储罐总容积。7.2规划布局和平面布置7.2.1加油加气合建站、油(气)氢合建站的布局和选址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第6章有关加油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