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1页
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2页
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3页
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4页
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2017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部分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叶绿体B.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C.合成核酸水解酶的场所是溶酶体D.形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和细胞的胞吞、胞吐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K+、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4.下面四幅曲线图为物质X跨膜运输时的四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④都需要ATP供能 B.③不一定是自由扩散C.②和④需要载体协助 D.④一定是主动运输5.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洋葱根尖分生区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积极影响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D.癌症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7.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象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D.抗体和唾液淀粉酶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8.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D.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分别使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11.RNaseP酶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所组成,科学家发现如果将该酶中的蛋白质除去,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酶都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12.下列是关于酶特性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用碘液来检测B.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设置过酸、中性、过碱三组C.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D.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探究酶的高效性13.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14.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15.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列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气体B.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产生淀粉C.恩吉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16.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果的保鲜要求零下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B.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产量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1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mol15mol30mol产生酒精的量9mol6。5mol6mol0mol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18.关于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用于合成ATP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氧的参与,该过程与有氧呼吸完全不同D.细胞供氧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或酒精19.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20.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该同学的操作正确是()A.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C.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并进行多次重复D.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21.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A. B. C. D.23.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24.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25.关于细胞癌变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B.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C.黄曲霉素可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其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二.简答题(共50分)26.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目前主要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而造血干细胞配型是骨髓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1)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能够、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以及细胞膜上等物质减少导致在体内易等特征.(2)据调查1930年至1990年男性肺癌的死亡率逐年提高,从人类生活习惯分析可能是由于导致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能通过和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性.(4)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吗?.27.图甲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图乙是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分析回答:(1)图甲细胞与图乙细胞最主要的结构区别是.b过程表示,该过程与图甲过程相比,(填“会"或“不会")出现1结构.(2)图甲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其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用字母表示)图细胞所示时期.DNA数与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用字母表示).(3)若白细胞发生了癌变,具备了无限增殖的能力,与细胞无限增殖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填3种)(4)细胞衰老后细胞核,核膜内折.图乙中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为什么?.28.如图曲线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下表为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种类光补偿点(klx)光饱和点(klx)a1。555b0.2565c135d0。157.5(1)植物通过光反应把太阳能转变为贮存在ATP中,再通过暗反应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于中.(2)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光饱和点之后,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3)光照强度为0。4klx时,表格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四种植物在群体中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的要高,主要原因是.29.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①淀粉酶溶液1mL1mL1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③控制温度0℃60℃90℃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实验二)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pH值56789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30018090192284(1)在实验一中,pH值属于变量.(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3)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4)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为什么?.(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30.如图为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细胞中,由结构⑧参与构成的结构有(填写图中序号),它们共同构成该细胞的系统.(2)结构①中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结构②中不同的是.(3)将该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会出现皱缩后逐渐恢复并出现膨胀的现象,该过程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和功能上具有性密切相关.(4)若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其分泌的激素为,与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写图中序号).(5)若将该细胞改画为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则需作增减的结构是.31.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鉴定工作.(1)为分离果胶酶产生菌,科研人员配制了下表所示成分的培养基,该表空白处的两种成分是.制备的培养基常用法进行灭菌.K2HPO4MgSO4NaNO3FeSO4琼脂0。1g0.5g3g0.01g2g15g加至1L(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放入无菌水中,震荡混匀,制成悬液.为获得较均匀分布的单菌落,还需要将悬液进行,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后的培养基状态放入培养箱.(3)选择单菌落数目适宜的培养基,加入一定浓度的刚果红溶液(果胶与刚果红结合后显红色),一段时间后洗去培养基表面的刚果红溶液,观察并比较菌落和直径的比值,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4)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从培养液的(填“上清液”或“沉淀物")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将一定量的粗提果胶酶与适量果胶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测定吸光值来测定酶活性.进行吸光值测定时,需将与等量果胶溶液混合,作为实验的对照.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楚雄州姚安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分析】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解答】线粒体含有RNA,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故A正确;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要自己合成一部分蛋白质,而且能够自主复制,所以它必须含有DNA,并具有半自主性,故B正确;粗糙型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大分子,并把它从细胞输送出去或在细胞内转运到其他部位,所以内质网含有蛋白质,故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故D错误.故选:D.【点评】只要掌握了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及核糖体等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部分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叶绿体B.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C.合成核酸水解酶的场所是溶酶体D.形成mRNA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解答】解: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B、性激素属于脂质,合成场所为内质网,B正确;C、核酸水解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C错误;D、通过转录形成mRNA,主要场所为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相关细胞器即结构功能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和细胞的胞吞、胞吐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K+、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受精作用和细胞的胞吞、胞吐作用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B正确;C、K+、Na+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而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下面四幅曲线图为物质X跨膜运输时的四种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④都需要ATP供能 B.③不一定是自由扩散C.②和④需要载体协助 D.④一定是主动运输【分析】分析图解:图①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应表示自由扩散方式;图②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呈正相关,达到饱和点后不再上升,这可能是受到载体蛋白或能量的限制,因此该图可以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③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④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表示主动运输.【解答】解:A、①表示自由扩散,不需要ATP供能,④表示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A错误;B、图③中物质的运输与氧气浓度无关,说明该物质运输与能量无关,因此可以表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B正确;C、②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④表示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C正确;D、图④中在起始端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呈正相关,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表示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考生要能够根据三种方式的特点判断图中曲线所表示的运输方式;并且能够识记跨膜运输方式的各种实例,难度适中.5.关于“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洋葱根尖分生区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解答】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无大液泡,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A正确;B、叶绿体中色素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B错误;C、液泡中紫色色素,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C正确;D、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存在差异,置于同一外界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过程对于生物体发育产生积极影响C.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D.癌症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和实质,细胞衰老的意义,细胞癌变的机理,明确知识点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成熟后一般不再分裂,而是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A正确;B、细胞衰老对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具有积极意义,B正确;C、不分化的细胞也能转录形成mRNA,能够产生抗体,说明浆细胞已经发生分化,C错误;D、癌症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7.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象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D.抗体和唾液淀粉酶的释放方式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的甲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图乙中的乙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图丙中物质的运输速率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图丁中物质的运输速率除了与浓度有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戊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解答】解: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均是自由扩散,A正确;B、方式丁中,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是主动运输,二者均可用图丁表示,B正确;C、氧气浓度会影响能量的供应,因此环境中氧浓度变化会影响方式乙和戊,可能影响丁,但不影响方式甲和丙,C错误;D、抗体和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二者的释放方式均是否胞吐,即二者均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生识记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D.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分别使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制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B、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异常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异常都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C、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有两次,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只有一次,即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正确;D、DNA复制和染色体复制只能DNA数目加倍,但不会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分析】有氧呼吸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而无氧呼吸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能产生2个ATP.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解答】解:①剧烈运动时存在无氧呼吸过程,葡萄糖生成ATP量要比有氧呼吸少,①错误;②Na+排出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即消耗ATP,②正确;③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使ATP增加,③正确;④ATP与AD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ATP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ATP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点,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便于形成知识网络.10.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分析】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为普通磷酸键,“~”为高能磷酸键,“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离腺苷较远的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从而形成ADP,如果两个高能磷酸键都发生断裂,则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生物体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解答】解:A、黑藻细胞内由甲→ATP的过程为ADP合成ATP的过程即ATP的形成,生物体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合成ATP.故A正确;B、乙物质为ATP断裂掉两个高能磷酸键之后形成的物质,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B正确;C、丙为腺苷“A”其组成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为磷酸是磷脂的组成成分之一,故C正确;D、ATP转化为ADP时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须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断裂,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TP与ADP之间的转化以及ATP的构成,要理解好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的含义,同时要正确掌握ATP水解和合成发生的场所.11.RNaseP酶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所组成,科学家发现如果将该酶中的蛋白质除去,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酶都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分析】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题干中提到RNA具有酶所具有的催化活性,即某些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解答】解: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都具有催化的功能,据题意可知,该酶中的蛋白质除去,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说明剩余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即这些RNA也是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酶的本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推断出某些RNA具有和酶相同的生物催化作用.12.下列是关于酶特性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用碘液来检测B.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设置过酸、中性、过碱三组C.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D.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探究酶的高效性【分析】酶的作用特点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酶的高效性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而言的,由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不同酶的最适宜温度(PH)可能不同,在最适宜温度(PH)时,酶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PH),酶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解答】解:A、蔗糖与蔗糖水解的产物都不与碘液发生反应,因此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来检测,A错误;B、不同酶的最适宜PH不同,探究酶的最适宜PH,不能设置过酸、中性、过碱三组,如测定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可以设置的不同梯度的PH都小于7,B错误;C、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如果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D、可以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探究酶的高效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酶的高效性、专一性、PH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13.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酶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大.高温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适宜温度下活性会恢复.(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3)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解答】解:AB、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生成物量由反应物量决定,AB正确;C、反应一段时间后,底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故图③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C错误;D、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效果强,故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14.有关酶和ATP的正确叙述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温度不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解答】解:A、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需要酶和ATP的参与,A正确;B、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当酶处于高温、低温、过酸、过碱环境时,酶的催化效率可能会低于无机催化剂,B错误;C、ATP和ADP的相互转化需要酶的催化,而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C错误;D、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水解产生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而氧化分解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等,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点,注意D选项中水解产物和氧化分解产物的区别.15.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列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吸收CO2气体B.萨克斯的实验可证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产生淀粉C.恩吉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分析】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解答】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未证明更新何种成分,A错误;B、萨克斯的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是否光照,因此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没有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错误;C、恩格尔曼的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之一是氧气,但并没有定量分析生成的氧气量,C错误;D、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了解各位科学家的基本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6.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果的保鲜要求零下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B.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产量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分析】1、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水果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水果肉质鲜美.因此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水果保鲜.2、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制造无氧环境,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的代谢.3、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所以水稻要定期排水.【解答】解:A、水果的保鲜应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下进行,零下低温会使细胞发生冻害,不利于保鲜,A错误;B、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蔬菜产量,B正确;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是防止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C错误;D、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mol15mol30mol产生酒精的量9mol6.5mol6mol0mol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少量).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两者都会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可以从C2H5OH的数据计算得知(1:1),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就等于总的CO2的量减去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而由CO2的量可推得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各自所需的葡萄糖的量(有氧呼吸葡萄糖:CO2=1:6,无氧呼吸葡萄糖:CO2=1:2).【解答】解:A、氧浓度为a时,由酒精9mol可知,无氧呼吸CO2有9mol(葡萄糖4.5mol),可知有氧呼吸CO2有9﹣9=0mol(葡萄糖0mol).因此只有无氧呼吸,A错误;B、氧浓度为b时,由酒精6。5mol可知,无氧呼吸CO2有6。5mol(葡萄糖3.25mol),可知有氧呼吸CO2有12。5﹣6。5=6mol(葡萄糖1mol).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B错误;C、氧浓度为c时,由酒精6mol可知,无氧呼吸CO2有6mol(葡萄糖3mol),可知有氧呼吸CO2有15﹣6=9mol(葡萄糖1.5mol).因此用于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了所有葡萄糖的3/(3+1。5)=66。7%,C错误;D、氧浓度为d时,由酒精0mol可知,无氧呼吸CO2有0mol(葡萄糖0mol),可知有氧呼吸CO2有30﹣0=30mol(葡萄糖5mol).所以只有有氧呼吸,而未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无氧呼吸还有一种情况,其总反应式为: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还有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18.关于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用于合成ATP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氧的参与,该过程与有氧呼吸完全不同D.细胞供氧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或酒精【分析】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ATP.在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它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细胞供氧不足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没有酒精产生.【解答】解:A、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只有部分用于合成ATP,A正确;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反应相同,C错误;D、细胞供氧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19.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分析】1、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如骨髓瘤细胞).2、细胞不对称分裂指母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具有不同命运的子细胞,是细胞多样性形成的基础.【解答】解:A、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B、自然状态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因此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B正确;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不对称分裂C正确;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干细胞的概念及类型;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0.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该同学的操作正确是()A.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C.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并进行多次重复D.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分析】1、将5g菠菜叶需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2、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待晾干后再重复2﹣3次;3、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不能浸入到层析液中,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解答】解:A.将5g菠菜叶需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A错误;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B正确;C.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重复2﹣3次,每次等上一次干以后再重复画,C错误;D.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不能摇晃,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考查的是实验操作的步骤,这类习题的特点是操作性非常强,所以这类习题的解答在于平时的功夫,平时应该坚持进行是实验的操作,才会记忆的牢固.21.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分析】有氧呼吸:C6H12O6+6H20+6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葡萄糖)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C6H12O6(葡萄糖)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C、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也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中的乳酸发酵,C错误;D、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两种无氧呼吸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考生要能够根据方程式中的相关物质的比例进行解答.2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A. B. C. D.【分析】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甲图中,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该值表示的净光合作用量.【解答】解:A、甲图中a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A错误;B、乙图中a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a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正确;C、丙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a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正确;D、丁图中,a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曲线分析能力,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分析图解时关键找到二氧化碳净释放为0的点.23.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成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解答】解: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但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C、小麦花粉是生殖细胞,不是体细胞,C错误;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该过程也体现了体细胞(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判断相应的生物学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分化,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次还要求考生扣住题干中“体细胞"一词答题,否则会误选C选项.24.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解答】解: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对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由图可知,细胞坏死最终以细胞膜破坏,胞浆外溢而死亡,B正确;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因此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C正确;D、在成人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两个不同的过程图解,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意义,掌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25.关于细胞癌变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相同B.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C.黄曲霉素可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其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物质发生变化.【解答】解:A、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由于原癌基因突变,故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不相同,A错误;B、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细胞代谢快,B正确;C、黄曲霉素为可致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正确;D、癌细胞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癌变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癌细胞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简答题(共50分)26.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目前主要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而造血干细胞配型是骨髓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1)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以及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在体内易转移等特征.(2)据调查1930年至1990年男性肺癌的死亡率逐年提高,从人类生活习惯分析可能是由于吸烟导致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4)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吗?有,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点:(1)能够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增殖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解答】解析:(1)恶性肿瘤细胞即为癌细胞,其可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细胞易扩散转移.(2)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其中的致癌物质可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胚胎干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这也表明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4)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1)无限增殖糖蛋白转移(2)吸烟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3)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全能(4)有,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细胞凋亡和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和癌细胞的特征,掌握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明确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还要求考生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明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27.图甲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图乙是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生命历程.分析回答:(1)图甲细胞与图乙细胞最主要的结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b过程表示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该过程与图甲过程相比,不会(填“会"或“不会”)出现1结构.(2)图甲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依次是B→C→A→D(用字母表示),其中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C(用字母表示)图细胞所示时期.DNA数与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B、C(用字母表示).(3)若白细胞发生了癌变,具备了无限增殖的能力,与细胞无限增殖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填3种)(4)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图乙中所有细胞衰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分析】分析甲图:甲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中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分析乙图:图乙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解答】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细胞为植物细胞,图乙细胞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最主要的结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过程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图甲中1表示细胞板,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时细胞板会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2)由分析可知,图甲ABCD四个细胞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末期,因此先后顺序依次是BCAD;有丝分裂中期(C图)时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NA数与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三者之比为2:1:2,即图B和C.(3)与癌细胞无限增殖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线粒体(提供能量)、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4)细胞衰老后细胞核变大,核膜内折.图乙中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其衰老时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故答案为:(1)有无细胞壁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不会(2)B→C→A→DCB、C(3)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4)变大不会,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点评】本题结合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部分时期示意图以及动物细胞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8.如图曲线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下表为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请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种类光补偿点(klx)光饱和点(klx)a1。555b0。2565c135d0.157.5(1)植物通过光反应把太阳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再通过暗反应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于糖类(或碳水化合物)中.(2)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之后,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二氧化碳浓度.(3)光照强度为0.4klx时,表格中a、c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四种植物在群体中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的要高,主要原因是植株间存在遮光现象.【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曲线表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光补偿点以下,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其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光饱和点以前,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影响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解答】解:(1)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通过光反应光能首先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通过暗反应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于糖类(或碳水化合物)中.(2)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之间,曲线的上升阶段,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影响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题干中有说“自然二氧化碳浓度和最适温度“,故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3)据表分析,光照强度为0。4klx时,a、c植物没有达到光补偿点,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由于植株间存在遮光现象,导致光照不足,光饱和点增大,所以四种植物在群体中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的要高.故答案为:(1)活跃的化学能糖类(或碳水化合物)(2)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3)a、c植株间存在遮光现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29.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①淀粉酶溶液1mL1mL1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③控制温度0℃60℃90℃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的实验(实验二)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pH值56789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30018090192284(1)在实验一中,pH值属于无关变量.(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3)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碘液(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4)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不科学,为什么?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可在pH为6~8之间设置梯度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表格: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实验二探究的是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且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解答】解:(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因此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值属于无关变量.(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应该先设置好酶和淀粉的温度,然后再将相应温度的淀粉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不会看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3)淀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