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教育的发展第一节中国教育的发展第二节西方教育的发展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在中国古代对教育的解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尚未涉及教育的具体内涵。先秦时期,提到教育多用一个“教”字。东汉许慎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明确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为善。2、西方对教育的解释18世纪中叶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使其身心按自然进程得到发展和完善。19世纪中叶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之准备”。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3、现代教育科学对教育的解释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狭义教育的基本内涵:(1)受社会制约(2)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广义教育的最重要标志。4、教育的发展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为一体的自然状态的教育。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专门的教育设施和较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越来越完备,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越来越重要。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古代教育“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指的是自然状态的非形式化教育。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原始社会末出现了学校的萌芽,萌芽时期的学校称“成均”和“庠”。形式化教育的出现,则是在夏、商、周时期。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按其性质分为三种形式官学私学书院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私塾经馆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机构官学凡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官学。由朝廷直接办理的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为地方官学。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汉朝是继秦以后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逐渐建立起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校教育体制。
官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后又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大学正式建立。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大力兴学,促进当地的文明与发展,史称“文翁兴学”。官学唐朝在尊孔崇儒的文教政策指引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官学体系。唐朝的中央官学分为中央专设和中央机构附设两大类。中央专设的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中央机构附设的学校主要有崇文馆、弘文馆、崇玄馆、医药学。唐朝的地方官学有经学、医学、崇玄学三种类型。
私学中国的私学始于春秋时期。孔子所办的私学在当时规模最大,成绩最突出,对后世影响最大。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教授的内容,分为私塾和经馆两类:(1)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识字教育;(2)经馆是对成年人的教育,主要学习儒家的经学著作。汉代经馆常用的教学方法“转相传授”,类似于西方的“导生制”,时间上早了1600多年。书院书院之名始出现于唐朝,宋朝书院已出现官学化倾向。明朝的东林书院,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书院作为古代官学、私学并行的一种教育机构,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书院的特点既从事授徒讲学又开展学术研究,教育与科研密切结合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开展不同学派间的交流,体现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精神重视学生自学,提倡独立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治学的能力课程设置较为简约,学生可根据各自兴趣和爱好,选学有关内容师生关系融洽。2.学校教育内容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政治伦理艺术教育军事体育教育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六艺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诸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封建时代,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初步的伦理道德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两方面。蒙学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西汉时,史游编撰的《急救篇》流传最广、印象最大。宋以后流传最广的蒙学教材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官学、高级私学以及书院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五经”“四书”。中国封建时代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五经”、“四书”。五经是指儒家的五种经典:《诗》、《书》、《礼》、《易》和《春秋》。四书是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之简称,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3.选士制度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治学人才。中国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形式。察举制又称乡举里选制,确立于西汉,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考察和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皇帝亲自考试策问,根据其成绩授以不同的官职。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曹魏政权。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度。从隋炀帝大业二年创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其间历时整整1300年之久。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将人才选拔权从地方官转移到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中正官手中,有利于中央政府的巩固。科举制的优点重视士人的学识和才干,平民及其子弟也能参加,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选士和育才紧密结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使许多优秀人才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在世界范围内,采用考试方法来选拔官吏,中国的科举制是首创(二)近代教育1.新式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期间所设立的新式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下令全国各地书院都改为学堂。1905年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新式学堂大量涌现,成为中国教育的主体。2.近代学制在我国,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衔接和关系的近代学制,始于清末。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有三部癸卯学制壬子
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学制”“1912—1913年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年学制”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学制,其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实行“五四五”制,即小学堂五四分段,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5年一贯制。以日本明治时期学制为蓝本,以日本教育为媒介,全面引进西方教育制度,促进了我国新教育的发展,加速了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封建教育制度的最终解体。壬子
癸丑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辛亥革命后在蔡元培主持下制订。实行“四三四”制,即小学四三分段,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中学4年一贯制。壬戌学制由北洋政府颁布。小学采取“四二”制,即初等小学4年,高等教学2年;初中采取“三三”制,即初中高中各3年,故又称“六三三学制”。近代中国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成熟的学制,它是以美国学制为主要蓝本。特点有:(1)富有灵活性和弹性;(2)根据儿童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3)兼顾学生的升学与就业;(4)加强职业教育。3.近代教育行政机构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管辖全国教育的中央行政机构。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始于1904年,名为学务处或学校司。1906年4月,清政府规定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关。学部最高长官为尚书,首任为荣庆,内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和会计司。
(三)建国后的教育1.学校教育制度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该学制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1953年改为“四二”制,中学“三三”制。该学制体现了:(1)“学校向工农”的方针;(2)“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3)重视成人教育的特点。2.粉碎“四人帮”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政策,调动了广大中学生和社会青年的学习积极性,“文革”造成的“读书无用论”被一扫而光。(1)批判“两个估计”;(2)平反冤假错案;(3)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转批了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标志着中断多年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正式恢复。3.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就:(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2)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3)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4)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3.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三)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1)提出“三个面向”方针。
(2)确立“科教兴国”战略。(3)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二、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一)古代教育1.古希腊教育(1)斯巴达的“尚武”教育把教育看成是国家的事情,教育全都由国家组织、管理和控制,其教育目的是为了把奴隶主贵族子弟培养、训练成为体格强壮,受过严酷军事体育锻炼的武士。重视女子教育,女孩同样要受体操和军事训练。(2)雅典的“崇文”教育教育目的不仅是要把奴隶贵族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武士,还要成为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商人和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在西方社会,雅典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制度,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2.古罗马教育共和早期的古罗马教育以农民—军人教育为主要特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共和后期的古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学校系统: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共和时期的罗马存在两种学校系统,即希腊语学校和拉丁语学校,两种学校又分中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和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二)中世纪教育1.教会学校教育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即教会学校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机构,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大体分为:修道院学校、座堂学校、堂区学校。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内容的学习,后来增授“三艺”,少数开设完整的“七艺”。“四艺”天文学音乐伦理算术几何“七艺”2.世俗教育(西欧中世纪)(1)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以军事教育、宗教教育、封建道德教育为主,轻视文化知识学习(2)宫廷学校(不普遍)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采用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3.西欧中世纪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教育现象是中世纪大学、城市学校和行会学校的出现。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城市学校是一种世俗性学校,是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而设立的。主要类型有: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校和私立学校等。行会学校又称基尔特学校,是由新兴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行会举办的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由行会艺徒制发展而成的。(三)西方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学校不再局限在培养神职人员,而是为了培养懂得世俗学问、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和能为社会主义进步而献身的人员。(2)相信知识、学问和文化在促进道德提高、社会改良与人类进步方面的作用(3)拉丁文、希腊文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古典文学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4)把游泳、体育视为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提倡人的身心健全发展(三)西方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5)宗教道德教育逐渐解体,开始提倡人道主义、乐观主义、热爱自由、追求平等以及合理享乐等新的道德观。(6)古代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的主张重新被重视,并逐渐付诸实践。(7)理论联系实际,向大自然学习,利用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教学等思想被提出并在实际中运用。(8)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以及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思想最初提出。
(三)西方近代教育及其特点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重视,公共教育的建立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国家干预教育,最初发生在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法,拨款资助发展初等教育,开了政府通过拨款干预教育的先河。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既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也为普及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大机器生产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就决定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了实科教育的发展。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规定了义务教育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三、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现代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思潮侧重普及教育侧重继续教育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的任务侧重普及教育。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且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分隔。不仅是教育内部一切因素的整合,也是教育与外部其他因素的整合,是多元的、立体的整合。主张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是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的基础是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主要要求:(1)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最基本的教育;(2)每个人都有相等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1)做到教育普及化(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2)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的整体性变革。当代教育现代化的成果突出表现为:(1)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2)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不断普及和深化;(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4)教育方法、手段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5)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不断提高;(6)教育制度越来越灵活;(7)教育结构结构越来越丰富。第二章
教育思想的演进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第一节中国教育思想的演进(一)古代教育思想1.孔子及其儒家教育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把“学而优”作为入仕的必备条件。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道德规范)和“仁”(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孔子的教学主导思想是“学而知之”,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以致用”。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2.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研究墨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兼士应该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
。2.墨子的教育思想
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除了主张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教育之外,还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有本焉”。他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量力性原则的教育家。3.《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学记》被称为是“教育学的雏形”,是对先秦儒家教育经验的初步总结,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开始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个重要标志。《学记》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记》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对因材施教作了初步理论概括(“长善救失”)《学记》主张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4.《大学》的教育思想《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有关大学教育的专论,是篇道德教育的专论,提出了道德教育较完整的体系,包括所谓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大学》对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步骤等重要问题作了论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被誉为“我国第一本较系统的德育原理教科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实现修己治人以修身为本5.《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被称为我国“家训之祖”。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儿童教育思想:(1)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主张应实施胎教;(2)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应当严与慈相结合,反对溺爱和放任;(3)对子女应一律平等,切忌偏宠;(4)儿童语言学习时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5)重视道德教育,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应采用“风化”的方式。
6.《师说》的教育思想《师说》是中国古代阐述教师问题的名篇,是中国古代阐述教师问题的名篇,作者韩愈,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教师的职责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以“道”为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7.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朱熹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想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
他深刻阐述了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思想。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他还主张教育独立,有其合理性,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主张教育脱离政治而独立,在理论上显然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沙子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海南二手房买卖及配套设施完善合同3篇
- 西安交通大学《过程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鞋类批发市场购销合同市场地位巩固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及更换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合伙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股东股权置换合同参考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生物科技研发技术顾问聘用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物流企业劳动安全及货物保护协议合同3篇
- 2023年保安公司副总经理年终总结 保安公司分公司经理年终总结(5篇)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马晋辉20231.1.13)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2022-2023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每日一练】
- 法人不承担责任协议书(3篇)
- 电工工具报价单
- 反歧视程序文件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 流体静力学课件
- 顾客忠诚度论文
- 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