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综合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综合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成功的典型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汽车工业文化将东风人、十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
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回首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是一幅偏远落后的景象。据十堰市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当时的十堰镇中心地带只有百十户居民、几家小商铺,现代工业一片空白,被人们形象地戏称为“重工业是铁匠铺,轻工业是豆腐坊"。
进入20世纪60年代,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在鄂西北的十堰拔地而起。经过了5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们涌入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沟。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再到干打垒建房,一锤一斧、一砖一瓦建立起了现代汽车城。艰苦创业、勇于创造、激情奉献是十堰的城市灵魂、血脉基因。一代代东风人奋发图强,克服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缺乏的重重困难,开创了“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历经50多年的发展,十堰从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成为年均生产销售各类汽车100多万辆、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亿元的现代化汽车城。“汽车城"成为十堰的三张靓丽名片之一。
“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建厂技术功臣支德瑜,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筚路蓝缕,擎起马灯,支德瑜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汽车材料国产化和2.5吨越野车、5吨民用车的量产做出卓著贡献。“中国悍马"——“猛士”的缔造者、曾任东风汽车公司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自2002年起带领团队攻坚6年,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在全部15项战技指标中,“猛士"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对“三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这三大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二汽创业初期,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同一个食堂排队打饭,同一盏昏暗的马灯下工作奋战,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打下了汽车发展的基业。这种精神流传下来,经过提炼升华,概括为“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
从铁匠铺、豆腐坊,到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东风”的发展史,汽车工业遗产是城市的重要记忆。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代东风人留下来的“三大精神",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传家宝,也是十堰人的传家宝。
汽车工业文化成为十堰城市的灵魂。在十堰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巨大体量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等丰厚物质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以“三大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财富,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这种文化与十堰的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的城市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
2016年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市文体新广局组织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图片展览,全面展示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和成果,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十堰人熟知。2020年7月,汽车工业文化被纳入首批十堰“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
(摘编自何利《历经50多年奋斗汽车文化融入十堰人的血脉》)
材料二
为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3500万元,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在现场,施工人员正对东风小康旧工厂原涂装车间的外墙墙面进行装饰装修。远处的外墙已用有色漆做成了红砖墙体,迅速把人带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工业厂区的氛围中。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项目负责人王涛介绍说:“改造建筑立面突出工业风格,以传统的红砖厂房为基础,采用玻璃、金属板、钢构架为主要改造材料,在原厂房的两端重点改造,增加厂房现代感和通透空间,以适应现代文创产业园的需要。”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3亩,主要分两块:东侧以商业开发为主,用地约59亩,拟新建商业综合体、住宅、四星级酒店、市民服务中心及人防广场;西侧以引入投资建设汽车文化创意园为主,用地约124亩,主要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艺术景观雕塑及小品打造汽车文化客厅,充分展现开发区深厚的汽车文化历史底蕴。
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线来活化历史,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通过汽车文化主题场景把工业老厂房和城市新商业有机串联,打造一座商业餐饮、文化展示、公共停车场、企业创意孵化、政务服务、人防工程等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意园。该项目将在最大限度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的基础上,引进以汽车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意投资项目,包括汽车创意雕塑、汽车文化博物馆及中小学生汽车文化校外实践基地等。
据介绍,汽车文创园改造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将打造一座城市魅力独特、汽车文化浓郁的创意园。
(摘编自关前裕、刘爱理《十堰投资3500万元,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三线建设中,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是一个成功范例,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因车而兴,变化巨大。
B.二汽当年创业十分艰难,创业者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还要克服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缺乏等重重困难。
C.曾任东风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带领团队攻坚,冲破国际技术壁垒,缔造“猛士”,各项作战技术指标都超越了美军的“悍马"。
D.十堰从一个偏僻山区小镇成为现代化汽车城,成为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与东风的发展息息相关。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东风人培育了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
B.十堰丰厚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的城市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
C.十堰在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的过程中,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了改造,最主要的是增加厂房的现代感。
D.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引进汽车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东风汽车工人“三大精神"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偏远落后,人烟稀少,现代工业一片空白,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者涌入这个寂静的小山沟。
B.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斗志昂扬,打下了十堰汽车发展的基业。
C.支德瑜擎起马灯,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D.黄松带领团队攻坚6年,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使“猛士”的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在传承和发展汽车工业文化中,十堰市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来割麦
蒲楠
栀子花的香在村子里荡来荡去,猛烈得很,哦,是割麦时间了。确实是这样,麦子黄了,麦子熟了,沉醉的麦穗饱饱地低着头。麦粒的香味,也从穗的缝隙里渗出,悄悄地香。这香和栀子的香不同,婉约而不张狂,提示着人们该磨镰了,该下地了。
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麦在一夜的露水里柔和,麦秸柔和,穗也柔和,不会碰一下就爆裂了。顺爷磨了一夜镰,实际上是用锉刀锉的,弯月样的锯镰刀,长了碎碎的牙齿,要一个个锉,否则镰刀锋利不起来,割起麦子费力不说,还拖泥带水。顺爷边磨镰边听收音机,习惯了,收音机播天气预报,明天天气晴好,适合开镰。
一夜的星露果然是好,麦子们都还在露水里睡觉呢。顺爷自小就听老人说,露水是星星上落下的,所以就叫星露。星露好,新鲜,庄稼们爱这口。
今年的麦长得好,风调雨顺,长得厚实。顺爷找了个田嘴下地,顺手挽了把麦子,刚要发力,却听到相邻的麦地有“唰唰"的镰刀摩擦麦秸的声音。
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顺爷知道是谁,他喊了声:六哥,割麦呀,还活着!
六哥从麦地里抬起头,不阴不阳地回了句:承情,还活着,睡地上垫席子哦。
顺爷七十二岁了,六哥比顺爷大上两岁,都是村中老人了。
干巴巴的对话结束了,顺爷和六哥都一心向麦,使着劲割起麦子来,一地的麦,要割上大半天时间的。
顺爷和六哥的麦地都不大,亩把田的样子,要是田地多了,还真种不动。
人不服老不行。年轻时顺爷种地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亩一天就能割个干净,镰刀挥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划去,麦就倒了一片。现在差多了,几行麦子割下来,腰像要断了一样,弯不下直不起。
顺爷割了一气,汗流进眼里、嘴里,嗓子直冒烟。他缓缓地挺起腰,对着邻地说: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六哥回应:歇啥,不怕慢,就怕站,慢慢干。六哥不抬头,但“唰唰”的声音明显慢了下来。顺爷还听到六哥在嘟囔:不知明天的太阳可照我。不多的对话在麦穗间传来传去,幽幽的,似乎是这块地上唯一的声音。
麦实在是长得好,可割麦的人呢?只管种不管收,可不是庄稼人的做派。
还真是的,村里青壮年都跑城里去了,田又怕空着,疏疏地撒上种子,一副靠天收的模样,天和地都发了力,收获就在眼前,可怎么就忘了收割呢?
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去年的麦,就有不少烂在田里,好了麻雀和喜鹊们。
六哥自言自语地说:小东西们都不回,还说,一亩田的收成,不如城里干两天的。小东西们,田不收,吃啥呀。
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
顺爷问六哥:怎么不进城去?在家当孤鬼。六哥反问:你呢,家的灯盏亮些
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
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做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木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
顺爷对流转出的地是有看法的,那些种地的人不下功夫,花拳绣腿,怎能和自己种、自己出力比。
留下的地,顺爷不让别人插手,六哥也是,当孩子服侍,麦自然长得好,长得厚。
小两岁还是不一样,顺爷超前割完了,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子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六哥突然笑出了声:顺子还记得不,过去为一拃宽的地,还打过架呢!顺爷答腔:记得,现在我把这地都给你,你可种得动又是无话,只听到“唰唰"的声音紧一下慢一下。
两块地割完了。割完的两块地陷在大片的麦地中央,像是两只眼睛,沉浸地看着天空。
六哥和顺爷坐在田埂上,各自想着心思。想什么呢?俩人对望了一眼,同时冒出了一句:该回了。
气歇顺了,顺爷问六哥:明年还种吗?六哥斩钉截铁:种,没种够!你呢顺爷也毫不含糊:种,走不动,爬也爬来。
顺爷叹了口气:舍不得呀!六哥叹口气:舍不得哦!
六哥突然很神秘地对顺爷说:告诉你,我太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
顺爷说:真的呀!真好。
六哥说:真的,儿子敢不同意,打断他的狗腿。嗯,真好!
割完的麦地,麦茬留得整齐,小风吹过,一浪浪地腾着涟漪,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这是顺爷和六哥套种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以栀子花香引出麦香,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深入传达出农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庄稼的深厚感情。
B.顺爷和六哥“还活着”等针锋相对、极不礼貌的回话,凸显了乡土社会中相熟的人们,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
C.顺爷和六哥曾为了一拃宽的土地打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生活的窘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们依附土地、重视土地的态度。
D.顺爷、六哥对望时不约而同冒出一句“该回了",一语双关,既表达出割完麦回家之意,又暗含对在外儿孙返乡的期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用富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了生动真实的劳动场景,自然和谐充满意趣,又隐约闪现感伤之情。
B.小说中使用了借代、拟人手法以及整散结合的错落句式,生动写出了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色,寓情于景。
C.小说以小见大,通过顺爷和六哥之间一次平常的农事闲话,反映出部分农民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仍然坚守在土地上。
D.小说通过对入城青壮年疏于耕作、淡于收获的侧面叙写,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
8.小说最后一段颇具意味,作者以此结尾有何用意?(6分)
9.请结合材料,赏析小说中塑造的顺爷、六哥这类形象。(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元和九年,(吴)元济以其士叛,逸掠陈、汝之间。冬,纵兵临寿春,屠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骇,民人卷席而居。上闻之怒,谪其守。明年春,诏执金吾李将军驰传出守之。既至,收其坏卒,聚寿春城。使人劳井闾,而市货耕桑之业始复,民人莫知复为战矣。
八月乙巳,夜引兵南出霍丘百四十里,又折而西四十里,营于万胜冈,筑新城。初,将军(裴)度曰:“吾士卒萍合之众也,易散而难役。吾以筑垒令之,必苦难。使寇闻之,必袭吾。”乃召诸将谓曰:“吾旦夕望气,其状有寇,谨备之。"令诸军分营连居,环回之间,十有余里,各视营之所向,宜为数堵之垣,以御暴矢耳。诸将数奇将军言,归而亟晓其卒,故所命立就。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又令曰:“山泽之地,其土瘠漓。今时方秋,浸潦用事,谓众之功难为也。顾其垣今日而周,明日而坏。吾为诸君惜之。诚能致其厚,则土藏气色,脉力相辅,虽霖潦不为患矣。”筑者皆悦,复争为厚。及竟,将军监军使出视之,复劳曰:“嗟乎!诸君之能,众士之功也。既周且厚,始为其垣,今则城矣。"因自吟曰:“城乎城乎,使其增数仞而饰之,寇虽蚩尤,宁敢犯我乎!”遂归。诸将相谓曰:“乃者,将军之词得无意其高也?吾党亦丑其卑矣!"复增其筑,于是新城遂具。明日,寇果来,望见皆愕然。因至新城傍,俱张喉高言,指城上曰:“为我曹敬谢将军。”讫,辞而去,诸将尽伏。十一月戊辰,将军将卒万余,西渡涧渠上史蔟冈与贼阵。自平明至日中,进退相延不得合。及日侧,将军乃谋曰:“彼必乘暮伺吾还兵,击我必矣。"于是引兵急攻寇,寇延退数里。
(节选自唐沈亚之《新城录》①)
【注】①《新城录》:记录唐将裴度平定吴元济之乱时,在寿春之南霍丘万胜冈筑城、御敌与平叛的经过。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B.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C.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D.将军与监军使出/周视之/还至武宁/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语宠其将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驰传,古代驿站用四匹中等马拉的车,文中指驾着传驿的马车快速奔驰。
B.乙巳,“乙”属天干,“巳"属地支,干支结合以记年月日,此处记日。
C.望气,可指远望动静或气势;这里指为进行秘密活动者守望,观察动静。
D.蚩尤,与黄帝、炎帝合称为“中华三祖”,因骁勇善战被尊为“战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面对叛乱,有效应对。吴元济叛乱,沿途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皇帝怒贬败逃的守官令狐通,让李将军出京镇守,百姓农商生活得以恢复。
B.裴度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他深知军队初建,纪律性差,于是下令诸军分营镇守,彼此牵制;为弥补布防缺漏,让士兵修建围墙以防敌军弓箭突袭。
C.裴度善笼人心,受到拥戴。他对筑城将士采取言语褒奖、物质犒劳等措施,士兵们自觉地按其要求对围墙增高加厚,新城落成,连敌人也惊叹佩服。
D.裴度精于谋略,积极作为。他亲率万余将卒,从天刚亮到中午一直与贼对峙;预料贼寇必在傍晚己方撤兵时进攻,于是带兵主动出击,击退了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将数奇将军言,归而亟晓其卒,故所命立就。
(2)将军之词得无意其高也?吾党亦丑其卑矣!
14.修筑新城,困难重重,裴度却能顺利完成,请结合选文探究其成功的原因。请分条作答。(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5.下列对诗歌的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塑造形象生动。用鲜艳的桃花比喻女子的美丽,以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B.体现美学精神。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C.写法讲究。采用《诗经》典型的铺排手法,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由“花”到“实"再到“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
D.反映审美理念。女子既“尽美"又“尽善”,不仅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有“宜室"“宜家”的内在品质。
16.本诗使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插秧歌》中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的诗句是:“_,。”
(3)《插秧歌》中“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a()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在中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b()吃饭的事情最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c()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图景便是袁隆平先生毕生的理想,正如他所说:“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
18.请依次填写文中括号a~c处的标点符号。(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3分)
20.选文中画框的句子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万山红遍、霜叶似火的时节,冬天踏着飘零遍地的黄叶悄然而至。代表冬天开始的节气是立冬。立冬在古代是个重要的节日,古人在此日有迎冬之礼、贺冬之俗。举行这些祭祀仪式,①_。尤其是一些文人骚客,他们温上一壶新酿的美酒,约上至交好友,围炉而坐,把酒叙谈,迎接冬天的到来。
(________),要的是“范儿”。立冬日,皇帝率领三公九卿,身着黑衣,所乘车辇装饰也都是黑色的,来到北郊举行祭祀仪式,迎接冬日到来。郊迎回来后,皇帝还要赐予群臣冬衣,褒奖表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慰问抚恤他们的亲属,以及那些孤寡之人,以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贼寇的侵袭与掠夺。
天子有迎冬之礼,②_。忙碌一年的人们,秋收冬藏完毕,迎来了冬闲,要在立冬这天,以新收获的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虔诚和孝敬,以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平安,祈求来岁再是丰年。一家之主也要在这一天犒赏全家人一年来的辛苦劳动,人们更换新衣,往来庆贺,一如年节。
立冬时节,正是高粱、稻谷等酿酒原料晒干入库之时,因此③_。陆游有“十月可酿酒,六月可作酱"诗句。用五谷杂粮发酵酿出的酒,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绵甜甘爽。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立冬过后,乡村田园人家会用草药酿酒,称为“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青、十月白等品种。清代文人蔡云的《吴歙百绝》中有诗云:“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仪式感是古代的天子迎冬更重视的
B.古代的天子迎冬更重视仪式感
C.天子在古代迎冬更重视仪式感
D.迎冬时古代的天子更重视仪式感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缔造‘猛士’,各项作战技术指标都超越了美军的‘悍马’”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4段可知,“在全部15项战技指标中,‘猛士’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说法错误,材料一第1段说的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成功的典型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C项,“最主要的是增加厂房的现代感”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3段可知,改造旧厂房是为了“增加厂房现代感和通透空间,以适应现代文创产业园的需要"。D项,“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引进汽车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5段可知,“引进汽车文化产业"是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项目的“主要文化创意投资项目”。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5段“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这三大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可知,“三大精神”是东风汽车工人的精神。A项,主要内容是反映在“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背景下,“数十万建设者”到这里投身建设的情况,不能体现“三大精神"。
4.答案:①进一步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②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宣传,将汽车工业文化纳入“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③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第5段“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三大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材料一第7段“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可知,十堰市进一步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可知,十堰市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宣传,将汽车工业文化纳入“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从材料二第1段可知,十堰市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全力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5.答案:首先指出东风汽车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与“三大精神”构成了十堰市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其次回顾了东风汽车公司和十堰市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最后叙写十堰在全市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从材料一第1段“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可知,材料一首先指出东风汽车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与“三大精神”构成了十堰市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从第2,3段“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回首20世纪50年代……"“进入20世纪60年代……”可知,其次回顾了东风汽车公司和十堰市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第4~8段“‘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2016年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可知,最后叙写十堰在全市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6.答案:B
解析:“即使厌恶对方,生活中也无法避而不见”错误。“还活着"等话语看似针锋相对、极不礼貌,其实是老人家们日常亲切互动的表现,说明他们的关系好。由文中“六哥,歇会儿吧,也没多少活儿”等句子可知,两位老人非常关心彼此。
7.答案:A
解析:B项,“借代"错,文中没有借代手法。C项,“反映出部分农民把农业当成立国之本”错,农民不离开土地是因为舍不得,而不是把土地当成“立国之本"。D项,“表达了对迷恋城市、好逸恶劳行为的委婉批判”错,入城青壮年不回乡收麦不是因为好逸恶劳,而是因为种地收入比不上在城里务工。
8.答案:①增强审美意蕴。作者以麦茬地的优美景象来揭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者赋予了大自然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②深化小说主题。作者寄寓景物象征意义,预示着农业发展必将如嫩芽吐绿,充满勃勃生机。
解析:最后一段是环境描写,“一浪浪地腾着涟漪"写出了麦地里生机勃勃的景色,而这一切,是顺爷和六哥通过辛勤劳作换来的,除了小麦,“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更是两人辛勤劳作的证明,是两人的劳动带来了如此美丽的景象,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意蕴。“而留在麦茬间的花生,正嫩嫩吐绿",绿色是希望的颜色,象征着新生,正好承接了上文“告诉你,我大孙子要回村子了,说是再创业,种田呢”这一情节。新生代年轻人重视乡村土地,愿意回到乡村,耕作土地,暗示着将有下一代新人继承顺爷和六哥的衣钵,农村土地不会荒芜,深化了主题。
9.答案:①顺爷和六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他们热爱家乡、珍视土地、勤于劳作、乐于助人,具有值得传承发扬的可贵品质。②他们思想相对保守,安于现状,对进城务工、土地流转等存有偏见。③顺爷和六哥的形象极具真实性和典型性,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村改革的思考。
解析:文章中顺爷和六哥一个七十二岁,一个七十四岁,“都是村中老人了",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代表;“顺爷起得很早,他要乘着星露割麦”“还有比顺爷更早的人呢",他们勤劳,大早上就起床割麦;“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这话是不用回答的,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脚下的地,种了一辈子的地,地熟了,离不开人呢",他们热爱家乡和土地,在村里青壮年都进城务工时,还能坚守土地,坚持种田;“六哥的地还剩下一垄。顺爷从麦子间插了过去,对头地割将起来。六哥没说什么,乡里乡亲相互帮衬,再正常不过了”,他们热情淳朴,互相帮衬,乐于助人。他们虽然坚守土地,但对进城务工的看法是保守的,总认为到麦收时节了就得回家割麦——“顺爷想不明白,电话没少打,通知城里的人回来割麦。城里的人感谢归感谢,可就是人不回来"“顺爷明白,六哥也一定打了无数电话,捂着嘴没笑出声来”;同时,他们对农村土地流转抱有偏见——“顺爷和六哥都有不少承包地,儿孙们做主,大多数地流转给别人种,留下的地,是顺爷和六哥硬坚持的,这地是他们立根的地方",认为土地就是他们的根。在大量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反对派和顽固派,文中的顺爷和六哥就是典型代表,他们身上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引发人们对农村改革的思考。
10.答案:D
解析:句意:裴将军与监军使出来仔细察看修筑的墙。回到武宁,极力称赞修筑者的才能,用酒和布帛慰劳他们,言语间很是宠爱那些将领。“之”作“视"的宾语,“视之”为动宾结构,后面断开,排除AB;“劳以酒帛"为状语后置句,“以酒帛”为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
11.答案:C
解析:C.“望气,可指远望动静或气势;这里指为进行秘密活动者守望,观察动静"错误。望气,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故选C。
12.答案:B
解析:B.“彼此牵制”错。结合“令诸军分营连居,环回之间,十有余里,各视营之所向,宜为数堵之垣"可知,这是为修筑城墙做准备。故选B。
13.答案:(1)诸位将领多次对将军的话感到神奇,回去就立刻告诉自己的士卒,因此将军命令的事情很快就完成了。
(2)将军的言词恐怕是想使围墙高大吧?我们也觉得低矮不好啊!
解析:重点词语:(1)“奇”,对….…感到神奇;“亟",立刻;“晓”,告诉;“就",完成。(2)“乃者”,先前;“得无",恐怕;“丑”,认为……不好;“卑",低矮。
14.答案:①巧用心理暗示,营造危机氛围,强化忧患意识;
②及时肯定所做,运用激励措施,激发士兵热情;
③因势利导,有序推进,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解析:结合“召诸将谓曰:‘吾旦夕望气,其状有寇,谨备之。’令诸军分营连居,环回之间,十有余里,各视营之所向,宜为数堵之垣,以御暴矢耳”可知,将军先是暗示周围有贼寇,再建议应该筑墙来抵御箭攻。可概括出,巧用心理暗示,营造危机氛围,强化忧患意识;结合“大称筑者之能,劳以酒帛……诸君之能,众士之功也。既周且厚"可知,将军称赞修筑者的才能,及时犒劳赏赐。可概括出,及时肯定所做,运用激励措施,激发士兵热情;结合“吾为诸君惜之。诚能致其厚,则土藏气色,脉力相辅,虽霖潦不为患……使其增数仞而饰之,寇虽蚩尤,宁敢犯我乎”可知,将军先是引导加厚城墙,再是引导增高城墙。可概括出,因势利导,有序推进,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参考译文:
元和九年,(吴)元济率领部下发动叛乱,窜到陈州、汝州之间进行掠夺。冬天,领兵到了寿春,屠城马塘,使那里的太守令狐通败逃,又焚烧霍丘。淮南郡邑很是惊惧,百姓卷席逃难。皇上听闻大怒,贬谪了太守。第二年春天,下诏让执金吾李将军快马出去镇守。到达之后,收拢那些受伤的士卒,聚在寿春城。派人慰问百姓,于是经商、种地、养蚕等职业又都开始恢复了,百姓不再知道会有战争。
八月乙巳日,将军连夜领兵向南走出霍丘一百四十里,又折而向西四十里,在万胜冈扎营,修筑新城。一开始,将军(裴)度说:“我们的士卒就是乌合之众啊,容易散去而难以役使。我若以修筑堡垒来命令他们,一定会认为是灾难而感到苦痛。如果贼寇听说了,一定会来袭击我们。"于是召来诸将对他们说:“我早晚观天象,其状貌是有贼寇的样子,要谨慎地防备他们。”于是命令诸军分开营地挨着驻扎,绵延开去,有十几里地,各个检视扎营的方向,他认为应该修筑若干围墙,来抵御贼寇弓箭突袭。诸位将领多次对将军的话感到神奇,回去就立刻告诉自己的士卒,因此将军命令的事情很快就完成了。裴将军与监军使出来仔细察看溴修筑的墙。回到武宁,极力称赞修筑者的才能,用酒和布帛慰劳他们,言语间很是宠爱那些将领。又下令说:“山泽之间的土地贫瘠硗薄。现在正是秋天,多次下雨所积之水会影响筑好的墙,可以说众人的功业很难守住。只是这围墙今日筑好,第二天可能就坏掉。我为你们感到可惜啊。若是真能加厚,则土里贮藏了凝聚力,土的脉力互相辅助,即使再有大雨也不会为患了。"筑墙的人都很高兴,又争着加厚。等到结束,将军和监军使出来检视,又慰劳他们说:“啊!这是诸位的本事啊,是众多士卒的功劳。既牢固又厚实,开始筑的是墙,现今则成了城了。”于是自己吟到:“城啊城啊,如果再增加数仞并装备好,即使是像蚩尤那样的贼寇,哪里敢侵犯我们呢!"于是回去了。诸将互相说:“先前,将军的言词恐怕是想使围墙高大吧?我们也觉得低矮不好啊!”于是又增加高度,于是新城就建成了。第二日,贼寇果然来了,望见新城都很惊讶。于是到了新城脚下,都张开喉咙高声喊,指着城上说:“替我们向将军表达歉意。"说完,辞别离开,诸将都很佩服。十一月戊辰日,将军率领士卒一万多人,西渡涧渠到史蔟冈与贼寇对阵。从天明到日中,两军进退之间一直延续,没有停止。等待日头偏西,将军于是谋划说:“他们一定会乘着暮色等着我们撤回的时候袭击我们”,于是领兵急速攻打贼寇,贼寇连续撤退几里。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采用《诗经》典型的铺排手法"说法错误,这是运用重章叠唱的方式。
16.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兴手法的掌握。全诗三章,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从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上看,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绯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第二章表达对新娘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桃树果实累累,桃子结得又肥又大,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象征新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词。由此可知,这首诗三章都借助“桃之夭夭"起兴,同时以桃作比,借助桃的不同阶段来赞美嘱咐新娘。联想巧妙而且形象鲜明。
17.答案:(1)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2)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3)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18.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处,“错觉”为提示性词语,下文是对“错觉"的具体解释说明,此处具有提示下文作用,应用冒号。b处,这里是转述毛泽东的话,“说”后是逗号,“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是其宾语,不带有问的语气,而是一种陈述语气,使用逗号停顿。c处,“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指的就是“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后面内容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应用破折号。
19.答案: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是成分残缺,缺主语,句首介词“在"淹没主语,应把“中国”调到“在"的前面。
20.答案:①引用毛主席的诗句,借丰收时节风卷稻菽如波涛滚滚,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的场景,来表明袁隆平的毕生追求。②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此画面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提高产量造福百姓的场景,又饱含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③语言简洁凝练,增添了文采,增强了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内容看,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诗句描写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图景,写韶山稻菽如波浪滚滚,丰收在望,人人奋发,安居乐业,这是革命先烈“换新天”理想的实现,也是对长眠地下的先烈的最好告慰。此处引用毛主席的诗句,表明这样一幅生机勃勃的农业生产图景就是袁隆平的毕生追求。从情感看,诗句画面感强烈,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人想象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喜获丰收的场景,“喜看"饱含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从语言看,“千重浪”“下夕烟"简洁凝练而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下文“要的是‘范儿’”“立冬日,皇帝率领三公九卿,身着黑衣,所乘车辇装饰也都是黑色的,来到北郊举行祭祀仪式,迎接冬日到来"可知,主语应是天子,排除A项;“古代”应修饰“天子",排除C项;承接上文,语境强调古代天子迎冬比文人骚客更重视仪式感,没有和其他节日的比较,排除D。
22.答案:①自然离不开美酒;②百姓有贺冬之俗;③也是酿酒的大好时节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空,根据“尤其是一些文人骚客,他们温上一壶新酿的美酒,约上至交好友,围炉而坐,把酒叙谈,迎接冬天的到来”可知,此处是说举行祭祀仪式时,离不开酒。故此处可填“自然离不开美酒"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②空,“天子有迎冬之礼”承接上文,故此处所填的句子应开启下文;根据第①段“古人在此日有迎冬之礼、贺冬之俗"及后文“忙碌一年的人们,秋收冬藏完毕,迎来了冬闲,要在立冬这天,以新收获的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来岁再是丰年”可知,此处是说百姓有在冬至祭祀和庆贺的习俗,故此处可填“百姓有贺冬之俗"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③空,根据后文“陆游有‘十月可酿酒,六月可作酱’诗句……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立冬过后,乡村田园人家会用草药酿酒,称为‘冬酿酒’……清代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元江民中2025届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届江西省稳派教育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购买装货材料合同模板
- 签订合资企业投资合同模板
- 管件供货合同范例
- 罗湖知识产权质押合同范例
- 苗木供应合同常用模板
- 资产配置信托合同
- 消防工程专业承包合同案例
-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含解析
- 《员工培训方案》课件
- 2024年贵州省贵阳修文县事业单位招聘133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读书分享《非暴力沟通》课件(图文)
- 2024-2030年中国家禽饲养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和投融资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净菜加工行业市场营销模式及投资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含解析
-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选拔卷)(原卷版)
- 云南省昆明市昆十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 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