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我们的我们9·11后阿拉伯电影中的战争记忆_第1页
寻找我们的我们9·11后阿拉伯电影中的战争记忆_第2页
寻找我们的我们9·11后阿拉伯电影中的战争记忆_第3页
寻找我们的我们9·11后阿拉伯电影中的战争记忆_第4页
寻找我们的我们9·11后阿拉伯电影中的战争记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寻找我们的我们9·11后阿拉伯电影中的战争记忆

自电影诞生以来,它一直是政治和文化的一面镜子。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世界里,电影工业虽然无法与美国好莱坞相比,但是,阿拉伯电影却依然以其自身特有的文化魅力,构成了世界影坛的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然而,“9·11”事件之后,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阿拉伯世界的电影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它以自己浓厚的宗教、民族特色的方式,更加全面、冷静地描绘着阿拉伯世界在国际政治风云变换的时代背景下真实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出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撞击所产生的缝隙与裂痕。一、“911”事件后的影像:制造人的命运初现2001年9月11日,随着两架飞机先后撞向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贸中心,全世界的目光全部集中在美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在现代化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事件的进程被迅速而全方位地向全世界传播着,它给人们的震惊体验丝毫不亚于当年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虽然西方的电影导演都在关注着“9·11”事件,关注着阿拉伯问题,但真正能够传达出阿拉伯人心声的,还是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声音。他们以一种冷静、达观的态度来描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许对于他们来讲,没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像阿拉伯世界的人民那样,直接而深刻地感受战争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在这些电影中,虽然正面描写战争的影片并不多,但旷日持久的战争却永远成为他们影像书写中不能摆脱的心灵创伤,它们已经超越了语言和文字的概念,而成为阿拉伯人民生活中真实的组成部分。当阿拉伯人站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他们不禁会问,我的家到底在哪里?因此,如何看待战争遗留的后遗症,如何在战争的炮火中寻找自身民族的归宿,便成为阿拉伯电影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的确,这是一个“9·11”事件之后,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像所谓“解放”的阿富汗与伊拉克人民一样,他们在后战争时代中摸索、寻找,不折不弃地寻找着自己的家园。于是,这些“寻找家园”的影像就成为了有关“9·11”后战争时代的电影中一个重要表象。阿拉伯的电影工作者试图以旅行、迁徙和流浪的主题,表达出人们对于家园的缅怀和追寻。著名导演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Makhmalbaf)在“9·11”事件发生后即推出了影片《坎大哈》(Kandahar,2001)。影片中一名在加拿大避难的阿富汗记者,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妹妹,冒着战火返回祖国,踏上了还乡之旅。然而,在通往坎大哈的路上,她看到到处弥漫着硝烟,以及战争之后的恐怖景象。影片以介于剧情片与纪录片之间的手法反映了阿富汗人民的痛苦和灾难。以虚构的故事架构串联起源于真实生活的剧情,将一个存在于新闻报道和想象中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拍摄《坎大哈》时,导演马克马巴夫带领摄制组深入到阿富汗境内和边境地区的难民营,见到如同羔羊一般被放逐于沙漠中濒死的难民,他们以一种守望与寻找的态度在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这种守望与寻找却似乎让人感到永无天日。于是,导演以这种无奈的伤痛与绝望,对于民族命运以及生命个体做出了终极关怀,他希望以影像的方式为这些后战争时代的难民进行一次精神家园的寻找,以精神的寻找替代物质的寻找。但是,直至最后导演也未能给以一个明确的答案。两年以后,穆森·马克马巴夫的女儿,年仅24岁的女导演萨米拉·马克马巴夫承继了父亲的寻找,将摄影机镜头再一次对准阿富汗,拍摄了影片《下午五点》(AtFiveintheAfternoon,2003)。影片中美国人随意地将阿富汗人驱赶出家园,而年迈的马车夫只能在绝望中离开轰炸后的喀布尔,去寻求所谓神圣的庇护。萨米拉的表现手法似乎比她的父亲更加纯粹,她将西方主义中所谓的“自由”与“民主”抛到脑后,也许在她看来,对于生命个体来讲,只有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影片中的老人象征着宗教传统,媳妇象征着不幸的命运,而女儿象征着生存与勇气。通过颠沛流离中的人们那些美丽而悲惨的故事,使影片对阿富汗人民苦难的流亡生活,以及他们在毁灭中挣扎的希望进行了有力的表现。而另一部作品《土地和灰烬》(EarthandAshes,导演:阿提克·拉希米AtiqRahimi,2004)则是一部阿富汗本土出产的电影。这部影片同样是一个关于旅途的故事。家园遭到轰炸,主人公一夜之间失去了亲人与家园,只剩下一个因爆炸而丧失听力的小孙子,为了将村子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他的儿子,祖孙俩人踏上了艰难的旅程。这部影片原汁原味地展现了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状态,也许它不像马克马巴夫父女的影片那样充满了态度。但是,它的平实以及故事的真实存在,却足以震撼人心。当我们看到那些家园被轰炸,妇女被军人凌辱、赤裸奔逃的影像时,一切的态度都已经淹没在了真实之中,残忍的战争以及战争留下的创伤,似乎永远无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许留在历尽苦难的阿富汗人脑海中,曾经给他们美好记忆的家园都已经成为残存的幻影和恐怖的废墟。寻找已经逝去的家园,不仅是阿富汗人难以割舍的梦想和期望。同样,对于那些生活在伊拉克,生活在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世界的人,在经受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创伤之后,又何尝不是遭受了家园被毁、背井离乡这样的人间惨剧。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成为这些电影在“还乡”与“迁徙”等意象背后寄寓的精神向往。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导演们希望借电影倾诉他们的悲伤与怜悯,电影寄托着他们那渺茫的憧憬。《坎大哈》中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在无奈之中坚持不弃的精神,如同剧中人物所言,“人活着总是有理由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希望就是动力。”在极度残酷的生活面前,他们从来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不折不弃地寻找着家园的归宿。而拍摄了《土地和灰烬》的阿富汗导演阿提克·拉希米当面对着依然生活在穷困之中的祖国人民时,也不禁感慨,“虽然艺术是不朽的,但更重要的是生活,谁有权力去阻止人们重建家园?”二、战争的历史变迁:历史的反思在“9·11”事件之前,阿拉伯世界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遭受到西方国家的不公正待遇,因而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9·11”事件使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意外遭受重创,摇身变为被伤害和被同情的对象。一夜之间,“恐怖主义”这一名词便更多地与阿拉伯世界联系在一起,也为美国针对阿拉伯世界的种种行动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由。这个时候,伊斯兰极端势力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美国拖入一场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全面战争,这当然不是大多数阿拉伯人民所愿意看到的。“9·11”恐怖袭击的发生是东西方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在此之后,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世界的矛盾在暴力手段的同时,也逐渐转化为另一种对抗形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却又无处不在的战争。“9·11”事件无疑给全世界尤其是美国民众造成了在心理上的强烈震惊与恐惧。但是,后“9·11”时代,这种恐惧与震惊已经慢慢地延伸到了古老的阿拉伯世界。随着战争的延续,阿拉伯世界遭受的灾难在一点点地蔓延,也许这种灾难已经超越了心灵的恐惧,而到达了一个种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9·11”以后,阿拉伯电影都不约而同地以回溯的目光,展现着战后几十年来阿拉伯世界的历史,以及后战争的影响对一代阿拉伯人造成的命运悲剧。这种具有史诗性的电影不仅记录着当前的社会政治状况,也对多年以来的战争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深层的探索与反思。埃及与法国合拍的影片《阳光之门》(TheGateofSun,导演:尤斯利·纳斯尔拉YousryNasrallah,2004),以史诗的格局细致地描绘了巴勒斯坦人在领土遭到英军协助下的犹太人占领前后的生活状态,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呈现了因犹太人定居点的建立而迫使全体巴勒斯坦民众远离家园的惊惶,戏剧性地展示了历史与童话之间痛苦的争执。这部影片既描写了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与他们不懈的抵抗斗争,也表达了个体生命的不幸命运。导演通过一名医生与反抗组织女成员的爱情故事来演绎出时代的悲剧,构成了对民族命运的深度思考。导演既承续了“寻找家园”的一贯主题,同时又在表达上加入了历史的态度,希望可以从一种具有人文主义的思想中,来看待这场突然而来的浩劫。但是,这一切真的那么真实吗?也许正像影片主人公一样,耗尽心力地为一个只有在梦中存在的家园而奋斗,而这正是很多阿拉伯一代年轻人对现实失望和不满心态的反映。而另一部阿拉伯影片《渴》(Atash,导演:陶菲克·阿布·瓦埃勒TawfikAbuWael,2004),则在回溯历史的同时,用寓言的方式表现了阿拉伯民族因为外部力量的左右,无力改变自身命运而产生的历史悖论。影片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联合拍摄,故事紧紧围绕水的问题展开,当父亲执著地定居在战争残骸之上的时候,水成为最大的难题。而此时,妻子却要摆脱丈夫的管制,男孩渴望到学校去继续接受教育,这个家庭时时刻刻都感受到巨大的压抑。正因如此,他们对生活、对自由和对爱的渴望也就显得更加强烈,冲突也由此而生。影片中的一家人,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而唯一的资源“水”却是有限的。导演以一种极强的寓言式的手法,巧妙地阐述了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耶路撒冷只有一个,而无论是对以色列还是对巴勒斯坦,这个城市又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那么,它的归属究竟应该在哪里?影片《渴》用具有隐喻的手段对未来进行了假设——父亲决定用非法的手段将自来水管里的水引到自己的家里来,随着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这个家庭,五个家庭成员也开始了对生活的重新思考。这就如同影片的片名《渴》一样,自由是每个巴勒斯坦人所渴望的。导演陶菲克·阿布·瓦埃勒认为,它有着广泛的意义,它的意思可以是对爱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对电影和艺术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当导演从容地解释巴以问题的同时,也许我们可以透过影像中具有符号性的“水”,透视出阿拉伯问题的关键,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当冷战结束,曾经的两极力量平衡格局被打破的时候,反而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权力真空,阿拉伯国家内部的矛盾和分歧显露得更加明显。在“9·11”事件之后,随着美国对阿富汗等阿拉伯国家展开的新一轮军事行动和意识形态斗争,阿拉伯世界又接受了一次来自西方的炸弹与轻歌曼舞相伴的洗礼,这只能给阿拉伯人民造成更多的对于未来的恐慌和迷茫。因此,近年来的阿拉伯电影,除了以写实的手法和生活化的表述方式来表现战争外,也在清醒地回顾曾经的历史,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今天的地步,这一切的后果又应该由谁来承担。当一切无人揭晓的时候,他们开始了寓言式的写作,以极强的寓言方式来演绎阿拉伯世界这种混乱无序状态的影片,表达出阿拉伯人民矛盾重重和对于未来无所适从的心态。三、战争:电影的发生—战争阴影与文化困境当今世界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来说,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世界的主导地位,因此,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和主流文化。阿拉伯世界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与西方世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美国所采取的强权政策与拒绝沟通的态度,迫使饱受压制的阿拉伯人民的思想也趋于极端,在意识形态的压力下,不少人开始转向奉行原教旨主义。1而原教旨主义不仅在思想上武装了一些极端组织,还在文化上使很多阿拉伯人拒绝接受西方文明,造成阿拉伯世界与西方世界在文化上的鸿沟进一步加大,更加走向互相排斥和对立。对于大多数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并不赞成原教旨主义,许多描写阿富汗的电影都表现出了奉行原教旨主义的塔利班统治下毫无自由的生活。在那里,人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充斥着伤感和绝望的情绪。影片《坎大哈》中所描写的阴暗地窖中,一边是孩子们悠扬美好的经文唱诵声,另一边老师却不断提出“什么是马刀”、“什么是冲锋枪”的问题,这些画面虽然没有视觉的暴力,但是却让人在意识形态中感到不寒而栗。而影片《奥莎玛》(Osama,导演:萨迪赫·巴尔马克SiddigBarmak,2003)的结局也是异常残酷,仅仅为了一家人糊口而女扮男装的奥莎玛最终没能侥幸逃脱严酷的戒律,像商品一样被送给了一个老头,等待她的将是梦魇般无止境的不幸生活。《土地和灰烬》更是将一种对生存的绝望推向了顶点,看到的只有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善良的阿富汗人民之间那种无私的关怀和互助,也许这才是重建阿富汗的最大资源。这种战争阴影和文化隔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直接反映在了阿拉伯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对于他们来讲,即使是遭遇种种不幸,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然而,宗教、政治和种族问题,却往往无法逃避,成为酿成爱情悲剧的最终原因。黎巴嫩和法国合拍的影片《风筝》(TheKite,导演:兰达·萨贝格RandaChahalSabag,2003年)即是讲述了叙利亚和以色列战争期间,黎巴嫩一座小村庄的女孩穿过分隔的铁丝网,嫁给被划归为以色列的邻村表兄,不知不觉中,她与一名驻守边界瞭望台的以色列士兵相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冲突世界中的畸形爱情故事,与以往的有关阿以冲突的影片不同,这部电影没有充满暴力的仇恨,而是将视点转向生活的原态,在战争的阴影下描写一段不该发生的爱情,它以写实的风格,巨大的戏剧张力,阐释了脆弱而坚韧的美好人性对于庞大战争机器与意识形态的有力抗争。虽然,在阿拉伯世界中,原教旨主义所奉行的清规戒律使很多阿拉伯人承受了难以接受的痛苦。但尽管如此,阿拉伯世界对于美国和西方文化却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排斥态度。当冷战结束,美国的霸权主义已经从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的争夺逐渐转向意识形态领域,他们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强有力的政治话语权不断扭曲东方的异己。在极度缺乏话语权的情况下,“9·11”事件自然而然成为阿拉伯人向世界发出呐喊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它的非正当与极端性,这种行为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并使阿拉伯世界陷入空前的被动之中。与此同时,西方世界的“伊斯兰威胁论”甚嚣尘上,更有人将西方世界与阿拉伯世界的矛盾提升到“文明冲突”的高度2,言下之意似乎在于双方的矛盾是与生俱来,无法调和。如此一来,西方世界的“中东民主化战略”,与准备针对伊斯兰国家进行的“意识形态战争”,便成为了西方世界与阿拉伯世界对抗的前沿阵地。所以,在后“9·11”时代的阿拉伯电影中,电影创作者们明显地陷入了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抗中的弱势困境。正像影片《坎大哈》中所描述的那些阿富汗人,在美国战机的轰鸣声中失去手脚,可是在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愤怒、痛苦和悲哀,有的只是奋不顾身地向美国直升机掷下的假肢奔去,仿佛这是上天给予他们的恩赐。这一切的影像在悲愤中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奈,而这种无奈恰恰是阿拉伯世界今时今日所处的文化困境。强大的西方语境随着战争的机器,已经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这个东方的古老民族,这种侵蚀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地来自于精神与意志的吞噬。而影片《下午五点》中的女主人公则不断梦想着成为未来的阿富汗总统。这种梦想既令人感到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又不无悲哀的意味。正像导演萨米拉所说,“我们天天能够看到阿富汗,电视告诉我们,美国人去到阿富汗拯救了阿富汗人,带去了民主和自由,现在塔利班倒台了,阿富汗得到了民主。但当我去到阿富汗,却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塔利班是倒台了,但塔利班的观念还深深留在人们的脑袋里”。的确,这种极具反讽的表现手法,不遗余力地表现出在文化同化背景下阿拉伯人民陷入的意识形态真空。当西方世界不遗余力地力摧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同时,传统中的阿拉伯文化也受到了致命的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