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尔定律在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_第1页
朗伯-比尔定律在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_第2页
朗伯-比尔定律在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_第3页
朗伯-比尔定律在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朗伯-比尔定律在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朗伯——比尔定律在近代化学分析领域的技术应用和工作原理,通过列举大量的试验设备所涉及该定律的现状,得出该定律作为常规分析是有效且高效的,同时说明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关键词:朗伯——比尔定律;光度计;红外碳硫仪;局限性一、引言比尔定律最早由皮埃尔·布格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在1729年和1760年对物质对光的吸收关系进行了阐明,在1852年由奥古斯特·比尔对该定律进行了完善,两者结合后就得到有关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比尔—朗伯定律”。时至今日,分析设备逐渐集成化、精密化,但一些分析仪器的最终原理仍离不开比尔—朗伯定律。二、比尔定律的表达式简单地说,比尔定律就是当一单色光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它可用以下数学公式描述:A=lg■=K2bC(2-1)式中,b为光程;C为溶液的浓度;K2为比例常数,一般将K2称为吸光系数,单位为1/(g·cm)。式(2-1)中,若将浓度C以摩尔(mol)浓度表示,光程b以厘米(cm)表示,则吸光系数K2称为摩尔吸光系数,一般用ε表示,其单位为1/(mol·cm)。此时,式(2-1)可改写为:A=lg■=εbC(2-2)其中,ε是有色溶液在浓度C为1mol/L,光程b为1cm时的吸光度,它表征各种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它可以衡量显色反应的灵敏度。ε值越大,表示该有色物质对此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显色反应越灵敏。一般ε的变化范围是10~105,其中ε>104为强度大的吸收,ε<103为强度小的吸收。综上所述,比尔定律可以描述为: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这就是比尔定律的真正物理意义。它是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的最基础、最根本的依据。这也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三、比尔定律的应用近代化学分析中,几乎所有的光学分析仪器的原理都离不开比尔定律。1.分光光度计,它是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的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它是化学室里湿法定量分析使用率最高的常用仪器,对测定如P、Si、Mn等单一元素既简单又有效。光度计是在特定波长测定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度,波长范围分为紫外光区(200~400nm)、可见光区(400~760nm)和红外光区(2.5~25μm),相应的光度计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而这些光度计的原理就是比尔定律。2.红外碳硫仪,它是冶金行业特别是转炉快速分析碳硫的一种常用设备,另外在对铁矿石、焦炭、煤、石灰和各种钢中的碳硫测定中最常用的一种仪器。红外碳硫仪通过燃烧法分析样品中的碳、硫的百分含量,样品在富氧状态下经过燃烧生成CO2、SO2,进入吸收池,借助CO2和SO2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能量的原理,将CO2、SO2的吸收池浓度变化转换成电压,经计算机分析得出碳和硫的百分含量。这个红外光区的吸收动作的原理就是比尔定律。虽然比尔定律在特定条件下是可靠的,而这个可靠至少需要三个保证:第一,采用的是单身光;第二,入射光是平行光;第三,被测物质与介质直接相互不干扰。此外,样品的处理、系统的误差及操作误差等,都对比尔定律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战。四、比尔定律的局限性任何定律在日常应用中都会有局限性,比尔定律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有局限性的定律。比尔定律所定义的物质对光的吸收和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这个在低含量时既稀溶液时才可成立。当溶液浓度很高时,各物质间的电荷将会影响特定光波的吸收能力,对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生偏离,浓度越高偏离越大。另外,溶液的折射率也会影响其线性关系,溶液的折射率是随着溶液的浓度改变而改变的,因此,比尔定律在低浓度时是正确的,只有在高浓度时才受到制约。五、总结虽然比尔定律在实际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