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诉讼主体看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_第1页
从诉讼主体看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_第2页
从诉讼主体看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_第3页
从诉讼主体看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_第4页
从诉讼主体看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诉讼主体看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裁判要旨:近年来,涉及保险理赔的案件不断增多,但此案却比较独特,属于保险公司依照合同约定,代替死亡的被保险人清偿贷款债务的案件。从全国来看,此类案件为数不多。案情:200年412月31日傍晚,肖芳和丈夫李某一起来到新买的房子做最后的布置。然而,悲剧发生了:两人在还没有通电的楼道中摸索行进到6楼和7楼之间的缓步台时,李某被捆绑在楼梯扶手上的铁丝撞到,当即倒地不起。此时,肖芳离丈夫只有几级台阶的距离,她立即上前扶起丈夫,并拨打12急0救。然而,丈夫已撒手人寰。沈阳市急救中心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写明:李某为猝死。肖芳悲痛欲绝,她要面对的,不仅是料理后事、抚慰女儿,还有一笔长达19年、近20万元的巨额房贷。原来,李家的新房是以肖芳丈夫李某的名义贷款购买的,贷款额为20万元。200年49月15日,李某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同时还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保险合同,即《个人住房综合保险(乙种)条款》。该合同第5条约定:“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导致死亡和伤残,致使丧失全部或部分还贷能力,造成连续三个月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约定的还贷责任的,由保险人按本条款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偿付比例承担被保险人出险时《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项下余额的全部或部分还贷责任。”同时,第二十五条约定:“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死亡的,保险人承担10的0保%险责任。”为此,李某还缴纳了200多0元的保险费。肖芳很清楚这份合同,并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但保险公司并没有到现场勘查。此后,肖芳多次找到保险公司要求理赔,但是200年6底,在协商了两年之后,保险公司以李某不是因意外事故死亡为由,向肖芳送达了《保险拒赔(注销)通知书》。无奈之下,肖芳以自己和女儿的名义连同银行一起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认为其存在违约行为,要求法院判令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贷保险责任义务。法庭上,保险公司不同意赔偿,双方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一是保险合同明确规定,保险利益的受益人是银行,原告肖芳和女儿不是保险合同的受益人,不能作为原告,属于诉讼主体不适格;而肖芳则认为,自己和女儿作为投保人李某的直系亲属和继承人,是该保险合同的当然受益人,依法有权向保险公司主张保险利益。二是保险公司认为李某并非死于保险合同规定的“因意外事故死亡”的情况,保险合同第三十五条约定,“意外伤害:是指由于外来的、明显的、不可预见的、突然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他们提供一份证据证明被保险人李某生前患有心脏病,认为李某的死亡与其体质有直接关系,并非属于合同约定的意外死亡的情况,基于此,保险公司不应该理赔;肖芳则指出丈夫患心脏病系于案发十年前,近年来没有犯病,并且自己亲眼目睹了丈夫死于意外的经过,并非心脏病,急救中心的死亡证明也证实了这一点。判决:法院认为,李某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交付了保险费,保险公司同意承保并收取保费,签发了保险单,该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亦未侵害第三人的利益,原、被告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关于保险公司辩称李某死亡不属于合同约定的意外伤害死亡,不同意赔偿的观点,因沈阳市急救中心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记载李某是猝死,并不是因为心脏病发作死亡,且保险公司也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李某是因为心脏病发作导致死亡,因此应当承担举证不利后果。相反原告有证据证明李某是因为意外摔倒死亡,符合保险条款对意外伤害的4项具体规定,属于保险人的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因此保险公司抗辩李某因为心脏病发作导致死亡的观点缺乏事实及法律的依据,故对保险公司的抗辩观点不予采纳。关于被告抗辩原告肖芳和女儿不是保险合同的受益人,不能作为原告,诉讼主体不适格问题,因本案原告肖芳和女儿是李某的直系亲属,肖芳也是保险房屋的共同所有人,法院认为二人与本案保险合同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享有参加诉讼主体资格,故对保险公司的抗辩观点不予采纳。据此,法院做出如下判决:保险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十日内给付原告中国建设银行某支行死者李某剩余的贷款本息共计19.万9元;评析:本案为还贷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主要有两个争议焦点:一、本案原告肖芳和女儿是否有权诉讼保险给付请求权,是指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请求保险人依约履行保险给付义务的权利。保险给付请求权产生于保险合同的约定,专属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于财产保险,被保险人享有保险给付请求权。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相应取得保险给付请求权。还贷保证保险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若保险人不履行保险理赔义务,被保险人与受益人谁享有诉权?对该问题,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受益人有诉权而被保险人无诉权。主要理由有:被保险人虽为保险合同主体,但当其将合同权利让渡给第三方后即丧失了主张合同利益的权利,原合同项下所有权利转归受益人。受益人若不积极主张保险合同利益并要求被保险人承担还贷义务时,被保险人可以还款责任已转移为由进行抗辩而拒绝付款,但无权起诉保险人。第二种观点主张被保险人有诉权而受益人无诉权,主要理由有:还贷保证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指定银行为受益人,应理解为被保险人仅仅是将保险金利益的实体权利转让给银行,并没有也不能给银行设定义务,并且,银行也不具备出险事实的举证能力,因此,这种保险金利益的转让,不是保险合同的转让,保险合同的主体并不因此发生改变,如因出险而发生合同争议,诉权仍由被保险人享有,受益人并无诉权,受益人可敦促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理赔并向银行兑现保险金利第三种观点主张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均有诉权,主要理由有:保险合同系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订立的合同,作为合同当事人,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相对人当然享有诉权。同时,受益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利害关系人,当事人若不履行义务,利害关系人亦当然享有诉权。法院认为,依据合同相对性原理,被保险人为保险合同的相对人,当然具有诉讼权利。本案中,两原告作为被保险人的继承人,依据继承获得该保险合同诉权;并且,两原告作为抵押房屋的共同所有人,对本案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拥有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受益人作为保险合同的利害关系人,当事人若不履行义务,亦当然享有诉权。还贷保证保险属于财产保险,还贷保证保险中,被保险人指定第三人为受益人,系将保险合同项下的利益转让给第三人,而非保险合同转让。只能由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理赔请求,即受益人无权单独向保险人提出理赔请求。但若因保险人的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受益人的利益受损或者可能受损,受益人作为利害关系人,是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对起诉主体的规定的,即属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在还贷保证责任保险中,如因保险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无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均享有诉权。二、被保险人猝死是否属于合同中约定的意外死亡,保险公司是否应予理赔。首先,应理清本案还贷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还贷保证保险的险种及其法律性质的准确界定,是正确裁判本案的一个基础。审理中,对保证保险的险种归属,存在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还贷保证保险应当属于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混合保险。第二种意见认为,还贷保证保险应属于财产保险中对利益的保险中的保证保险,而根据保证保险的一般原理,还贷保证保险应具有债的担保性质。第三种意见同意第二种意见对还贷保证保险非混合保险的分析,但同时认为,还贷保证保险并不具有担保性质,不属于保证保险,而系一种新型财产保险。本案采信了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1.还贷保证保险依据《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乙种)条款》中的规定,无论被保险人的保险事故因何原因发生,均未赋予保险人以任何追偿权,而在人身保险中,若被保险人的保险事故系由第三人侵权行为导致,保险人在理赔后即可向该第三人代位行使求偿权。因此,还贷保证保险非人身保险。2.依据《个人抵押住房综合保险(乙种)条款》中的规定,还贷保证保险的责任范围为“被保险人出险时《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项下贷款余额的全部或部分还贷责任”。其中显然既未赋予保险人在承担付款责任后的追偿权,也未就其付款责任定性为房产抵押的补充责任。而保证保险,根据保险法基本原理,具有担保合同性质。而按照担保合同的法律性质,保险人在承担保证责任之后,可向被保险人追偿。故还贷保证保险也不是保证保险,不具有债的担保性质。其次,审查本案被保险人的死亡是否属于合同中约定的意外伤害死亡依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应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本案中,因原告已尽通知义务,被告怠于行使审查权利,未及时到现场勘查,导致尸体火化后,被保险人死亡原因无法确定,故进一步举证不能的过错责任在被告。现被告的证据仅为被告提供的十年前被保险人病历,记载病人曾患冠心病、急性前壁心梗。而因原告提供证据证明被保险人因楼道内无照明造成其被拴灯笼的铁丝绊倒摔倒而死亡,该种死亡依据因果关系判断应为意外伤害死亡,原告提供该证据即视为举证责任的完成。而被告虽主张被保险人之死属病理性死亡,但其无法证明被保险人系“因心脏病猝死”。因此,原告显然已经获得证据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百姓在投保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细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