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钛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1.gif)
![新材料钛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2.gif)
![新材料钛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3.gif)
![新材料钛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4.gif)
![新材料钛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38dcd6547267dca672d90413eb45f4c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材料钛行业分析报告目录TOC\o"1-4"\h\z\u一、钛:不稀有的“稀有金属” 4(一)我国钛资源储备全球第一 4(二)全球钛精矿产销格局 81、澳大利亚钛精矿年产量13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82、预计未来国际钛精矿供需缺口扩大,价格仍有上涨动力 93、我国钛精矿供需现状 12二、钛的应用:钛工业发展水平是综合实力重要标志 16(一)钛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钛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16(二)四氯化钛——承上启下的重要中间体 201、工业上主要以沸腾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 212、国内四氯化钛主要用来生产海绵钛 213、四氯化钛生产工艺和供求格局——中国与国际上有明显不同 224、四氯化钛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未来仍将向上 24三、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仍有望维持 26(一)钛白粉:白色颜料的王者 261、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 262、国内钛白粉生产工艺硫酸法占主导 273、涂料是钛白粉最主要的消费领域 28(二)全球钛白粉行业分析 291、全球钛白粉供给情况 292、金融危机后钛白粉需求恢复增长 313、钛白粉价格不断上涨 32(三)中国钛白粉产能扩张不改景气维持 321、中国完成了从钛白粉进口国到出口的转变 322、国内钛白粉行业集中度不高 333、钛白粉价格未来有可能继续上行 34(1)上游钛精矿原料尤其是高钛渣供不应求 36(2)得益于中国钛白粉下游需求快速增长 37(3)国内人均钛白粉消费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增长空间巨大 40(4)全球钛白粉市场已形成垄断竞争格局,寡头掌握钛白粉的定价权 40四、全球钛材行业的发展情况 40(一)钛材生产: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四强称雄 41(二)发展历史:三起三落,与全球经济冷暖密切相关 44(三)需求分析 451、钛材消费主要集中在航空工业领域 462、民用航空领域钛材需求分析 483、军用航空领域需求分析 59(1)军用需求: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带来钛材需求增长 60(2)军用未来需求测算 63(四)钛工业在中国:航空工业崛起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661、钛材生产:我国海绵钛生产和钛材加工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一 662、钛材需求:近十年需求量复合增长率24.4% 673、航空用钛材比重偏低,未来或有爆发式增长 684、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崛起为钛材需求打开新的空间 69四、公司选择 74(一)攀钢钒钛(000629) 74(二)钛酸钡产业链——国瓷材料(300285) 75(三)钛材产业链 78(四)钛白粉产业链 791、佰利联 792、安纳达-增发助力企业业绩快速增长 80一、钛:不稀有的“稀有金属”钛元素是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尔(William-Gregor)于1791年发现的,1795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鲁斯(M.H.Klaproth)在分析匈牙利出产的红色金红石时也发现了这种元素,并用希腊神话中泰坦神族“Titanic”的名字为其命名为“Titanium”,元素符号为Ti。钛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VB族,原子序数22,钛属于稀有金属,但是实际上钛并不稀有,其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56%,在所有元素中排第9位;钛的储量仅次于铁铝居于第三位,约为铬的20倍,镍和铜的60倍,钨的100倍,钴的200倍和钼的600倍。不管是从工业价值上看还是从资源储量和发展前景上看,钛都可以被称为继铁、铝之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只是由于钛熔炼技术复杂、加工难度大,钛才被归类为“稀有”金属,世界上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四个国家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一)我国钛资源储备全球第一Ti在地壳中主要存在形态为钛铁矿(FeTiO3理论含钛量31.6%)及金红石(TiO2,金红石理论含钛量60%;中国河南省方城县有大型金红石矿床)的形式存在。世界钛铁矿主要集中于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巴西等国家,而金红石矿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塞拉利昂、斯里兰卡等国家。根据201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资料,全球钛铁矿储量6.5亿吨;金红石储量4200万吨,二者合计储量约6.92亿吨,而我国的钛资源储备约两亿吨,占到全球总储量的28.9%,钛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08个矿区。主要产区为四川,河北、海南、广东、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山西等地,其中以四川储量最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原生钛铁矿储量达到了2.46亿吨,而四川地区储量就达到2.253万吨,占到全国储量的92%。四川攀枝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钛精矿产地,占国内总产量的46%;云南次之,占总产量的32%。但上述两地多为钒钛磁铁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不适合作为海绵钛及高品质钛白粉产品的原料。2010年攀钢钒钛生产34.2万吨钛精粉。目前,以这两个地区所产钛精矿生产出的高钛渣一般品位在87%~88%,而用于四氯化钛及海绵钛生产的高钛渣一般要求其品位在90%~92%。海南及两广地区钛精矿以砂矿为主,品位较高,既可用于生产海绵钛,也可用于生产钛白粉。(二)全球钛精矿产销格局1、澳大利亚钛精矿年产量13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世界钛精矿的产量为670万吨,相比2010年产量640万吨,同比增加了4.69%。产量靠前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印度、莫桑比克、中国、越南等国家。澳大利亚年产130万吨(TiO2计),占世界年产量的19.4%,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开采的钛矿物矿床可分为岩矿床和砂矿床两大类。岩矿床为火成岩矿,具有矿床集中、储量大的特点,氧化铁含量高,脉石含量多,结构致密,分离较难。砂矿床是次生矿床,由岩矿床经风化剥离再经水流冲刷富集而成,氧化铁含量较高,结构疏松,杂质易分离。全球钛矿最大的生产商是英国的力拓(RioTinto)集团,主要拥有加拿大、南非和马达加斯加三个生产基地,钛铁矿年产量约140万-150万吨,2010年产量139.2万吨。其他产量比较大的生产商还有澳大利亚的Iluka,南非的Exxaro和美国的Kronos等。前六家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67%。2、预计未来国际钛精矿供需缺口扩大,价格仍有上涨动力钛精粉的需求,全球范围内来看,还是集中在钛白粉领域;据TMZI统计,全球90%的钛精矿被用来生产钛白粉,4%用在生产海绵钛,6%用在钛焊条等其他方面。现有的钛矿产量和需求基本平衡,未来供需缺口将现。未来现有的矿产生产量将随着储量减少而下降,新增的需求只能依赖新开发的矿产来弥补。而国外新投产一个大型矿产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未来,新扩充的产能难以满足新增的需求。据TZMI统计,到2013年,钛精矿供给将产生明显的缺口。到2015年供需缺口缺口将达到100万吨,到2020年达到370万吨。随着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下滑严重,下游需求萎靡,钛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相对于2008年的价格高位189澳元/t,钛矿石在2009年底价格下跌了58.7%。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钛矿石的需求,钛矿石价格走上了牛途。预计随着下游钛白粉新增产能的投放,将进一步增加对钛铁矿的需求,而钛铁矿供给存在缺口,价格仍可能上行。3、我国钛精矿供需现状钛精矿生产相对集中。中国近几年钛铁矿产量整体趋势向上,2010年产量突破250万吨,增速达40%。攀枝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钛精矿产地,占国内总产量的46%,云南排第二位,占总产量的32%。这两地钛精矿多为钒钛磁铁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以攀枝花及云南所产钛精矿生产的高钛渣品味在87%左右,不适合作为海绵钛及高品质钛白粉的原料。而用于四氯化钛及海绵钛生产的高钛渣一般要求其品位在90%以上。广西及海南的钛精矿产量占20%,品质高,可以满足生产海绵钛和钛白粉的要求,但产量远远达不到需求。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原生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砂矿,但我国的钛资源以岩矿床为主,且多是共生矿,钛资源储备多以品位较低的钛铁矿为主,而优质的金红石资源则占比较少,据统计,钛铁矿占到我国钛资源总储量的98%,而便于开采利用的金红石类型仅占2%。因此我国钛资源储备整体体现为贫矿多,富矿少;无单一钛矿,均为多金属共生矿,钙、镁杂志含量高,采选冶炼技术难度大。我国钛资源的整体品质不高。这就解释了我国虽是钛铁矿资源大国,但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的钛铁矿以确保钛工业的发展。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钛精矿。2011年中国进口钛矿达227万吨,同比增长11.3%。预计2011年中国需求钛精矿500万吨以上,进口依赖度达44%左右。尤其是从越南、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进口的数量较多,越南矿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4%、印度矿占15%、澳洲矿占20.7%。相比较2010年从三个国家进口(越南42%、印度21%、澳洲18%)相比,从越南进口占比有所下降,主要因为2011年5月底越南政府出台了限制向中国出口钛矿的政策。越南政府之所以限制出口钛矿,主因为越南一直出口钛矿,但需要进口钛白粉等高附加值产品,越南政府希望国内企业发展钛精矿深加工工业。另外,我国也积极拓展从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的进口渠道,但短期形成较稳定的供给来源。预计未来随着越南逐渐限制甚至禁止出口钛精矿,钛精矿的供给将变得更加紧张。随着中国新增钛白产能的投放,预期未来钛精矿的依赖度将更高。中国钛精矿主要用在生产钛白粉。2010年,中国钛精矿实际消费量461万吨。其中,钛白粉行业的消耗量最大,占总量的83%。而电焊条行业钛精矿用量占总量的8%,海绵钛生产所需的钛精矿用量占总量的7%,钛铁合金及其他行业占总用量的2%。钛白粉行业的用量是钛矿消费的主体,所以钛白粉行业的市场波动左右着钛精矿的市场状况。国内钛精矿价格亦创出历史新高,未来仍有可能上行。主要受益于下游钛白粉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越南限制或禁止钛精矿出口的政策。据越南《海关报》2月11日报道,根据越政府总理1月9日签发关于加强对矿产勘探、开采、加工、使用和出口国家管理的指示,批准目前库存的钛铁精矿出口至2012年6月30日止。而2011年进口越南钛精矿占进口总量的33%,达76.7万吨,“出口禁止令”必然加剧中国钛矿石供应紧张的局面,价格上涨可期。未来4年内,中国的钛白粉产能将由目前的220万吨/年增加到430万吨/年,年增长率14%以上,对钛精矿的需求到2015年将达到690万吨以上。再加上海绵钛、电焊条等对钛精矿的需求,预计届时钛精矿需求将达到750万吨以上。二、钛的应用:钛工业发展水平是综合实力重要标志从发现钛元素到钛第一次应用于工业领域,经历了大概一个世纪的时间,钛元素第一次被提炼出来用于工业用途是在1947年,当时钛的产量只有2吨;目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钛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生物医疗、化工冶金、海洋工程、体育休闲等多种领域,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一)钛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钛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点。简单来说,钛的硬度与钢铁相当,然而重量却只有同体积大小的钢铁的一半;跟铝相比,虽然比铝略重,但是钛的强度却是铝强度的两倍,并且钛具有耐高温性(钛的耐热性很好,熔点1668℃)和耐腐蚀性(化学性质稳定,抗强酸强碱)。由于钛材高硬度低密度耐高温的特性,钛被大量的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因此被称为“太空金属”,同时,钛的耐腐蚀性,尤其是其不怕海水的特性,使得钛被广泛应用于轮船以及潜艇的制造领域,由于钛材能承受很高的压力,因此钛材制成的潜艇,可以再深达4500米的深海中航行,因此被称为“海洋金属”。钛及钛合金对一个国家的国防、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钛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战略金属”和“现代金属”。钛的主要用途和相关性质汇总如下:钛工业产业链有三条不同的分支:第一条是钛白粉工业(化工)主要指从钛铁矿和金红石采选开始,通过化学过程生成化工中间产品——钛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第二条是钛材工业产业链(新材料)从钛铁矿和金红石采选开始,制造海绵钛,然后制成各种金属产品,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和工业等领域。第三条是纳米钛酸钡(BaTiO3)用水热法(原料是氢氧化钡和四氯化钛)生产高纯度、纳米级钛酸钡,以纳米钛酸钡为原材料生产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s)。(代表公司为国瓷材料)四氯化钛是钛产业链非常重要的中间产品。通过上图不难看出,四氯化钛是整个钛工业链非常重要的中间产品。如果将钛材工业分支单独拿出来的话,可以简化为以下流程:钛矿-采矿-选矿-钛精矿-富集-富钛料-氯化-粗TiCl4-精制-纯TiCl4-镁还原-海绵钛-熔铸-钛锭-加工-钛材。(如果采矿得到的是金红石,则不必经过富集,可以直接进行氯化制取粗TiCl4。)同时,四氯化钛也是氯化法生产钛白粉,水热法生产纳米钛酸钡的重要中间产品。(二)四氯化钛——承上启下的重要中间体四氯化钛,化学式是TiCl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形成白色烟雾(二氧化钛小颗粒+盐酸液滴)。1、工业上主要以沸腾氯化法制备四氯化钛工业上,四氯化钛是用富钛渣(高钛渣或金红石)在高温下与石油焦及氯气反应制取的。工艺上主要有沸腾氯化工艺和熔盐氯化法。沸腾氯化是世界上先进的氯化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大、易实现连续生产等优点,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熔盐氯化法主要为攀钢锦州钛业和俄罗斯所使用。二者各有优缺点。2、国内四氯化钛主要用来生产海绵钛全球范围内来看,四氯化钛主要用来生产钛白粉,根据Nandini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全球有90%的四氯化钛最终都用来生产钛白粉;国内,四氯化钛主要用作生产海绵钛、氯化法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钛酸盐功能陶瓷、云母钛珠光颜料、钛酸偶联剂、钛系催化剂等。其中,国内用于生产海绵钛的四氯化钛占消费量的80%,用于生产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钛酸盐功能陶瓷等的占20%。而世界上四氯化钛作为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中间体,用于生产海绵钛的比例就相对很少。3、四氯化钛生产工艺和供求格局——中国与国际上有明显不同国际上一般采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以氯化法生产的企业都必然拥有四氯化钛生产装置,四氯化钛生产一般不单独进行,因此国际上四氯化钛的供需形势总体里看是供大于求的;而国内主要以沸腾法生产,四氯化钛的供需形势主要体现为供不应求,与全球格局有明显差异。据Nandini咨询公司统计,世界每年约生产922万吨四氯化钛,而每年的需求约9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2.5%。主要的四氯化钛生产企业有杜邦、Huntsman、ISK、Kronos等。2010年国内四氯化钛生产企业61家,合计产能83.6万吨/年,前10家的产能占总产能的40%,生产集中度不高。中国四氯化钛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黑龙江佳木斯、福建福州、江苏、四川、广西等地。主要因为下游海绵钛和钛白粉强劲的需求,目前国内四氯化钛供不应求。4、四氯化钛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未来仍将向上四氯化钛价格受上游钛精矿价格、下游海绵钛等价格及需求变动的影响。2011年上半年受成本推动及下游采购旺盛拉动,处于卖方市场,价格快速拉升,从年初6700元/吨涨到6-7月份的12600元/吨,涨幅高达88%。而下半年受需求转冷影响,价格又不断跳水,11月-12月价格最低只有8400元/吨,跌幅达33%。春节前后,受上游钛精矿企业开工率下滑、供应紧张的影响,四氯化钛又上演一波反弹行情。预期四氯化钛价格长期看涨。随着钛白粉新增产能的投放,越南禁止钛精矿出口,钛精矿供给将更显紧张。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四氯化钛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整顿,受此影响,天津四氯化钛生产企业可能被迫搬迁,其他四氯化钛生产商将因环保压力进行技术调整或被关掉,四氯化钛产量将变得紧张,预期四氯化钛价格长期看涨。三、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仍有望维持(一)钛白粉:白色颜料的王者1、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钛白粉,成分是二氧化钛,分子式是TiO2,不溶于水、弱酸中,可溶于浓硫酸、碱和氢氟酸。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一般不与大部分物质发生反应。自然界中,二氧化钛存在三种结晶形式,即板钛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板钛型晶型不稳定,无工业利用价值;锐钛型(Anatase)简称A型,白度较好,但遮色力仅为金红石(Rutile,简称R)型的70%,耐用性也不如后者。钛白粉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色颜料。钛白粉颗粒较小且均匀、稳定性好,遮盖力、消色力高,特别是金红石型钛白更具有结构稳定,耐候性好的特点,钛白粉已经成为涂料中不可缺少的白色颜料。2、国内钛白粉生产工艺硫酸法占主导钛白粉主要有2种生产方法,即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工艺始于1925年,由美国的NationalLeadIndustry最早应用。氯化法工艺始于1932年,由德国法本公司最早发明,1959年杜邦公司开发了杜邦法生产工艺,并建成了10万吨/年的生产工厂,实现了氯化法的工业化。相对而言,氯化法技术难度大,核心技术只为少数企业掌握。据ICIS报道,截止2009年底,世界上氯化法工艺占总产能的55%,硫酸法工艺占45%。氯化法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中东地区;硫酸法工艺,欧洲有21座使用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的工厂,欧洲以外(中国外)有7个国家建有15座采用硫酸法工艺的工厂。整体来说,欧洲仍是硫酸法工艺产能最大的地区。目前,世界上最大一大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商为杜邦公司,年产能为120万吨。国内钛白粉生产绝大多数采用硫酸法工艺,仅有锦州钛业(产能3万吨/年)采用氯化法工艺,且该工艺起初是通过国际咨询-联合设计的方式引进的。按2010年钛白粉国内产能230万吨/年计算,氯化法工艺仅占1.5%左右。3、涂料是钛白粉最主要的消费领域钛白粉作为最重要的白色颜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化纤、医药、食品等行业。在所有领域中,涂料是钛白粉消耗量最大的领域,,其次是塑料领域。在下游消费占比方面,美国与中国略有不同,中国涂料与油墨消费高达67%,而美国相对低10%。(二)全球钛白粉行业分析1、全球钛白粉供给情况据USGS统计,2011年世界二氧化钛产能为655万吨,相比2010年增加近90万吨/年。其中中国占总产能30.5%,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国,产能占比为22.4%。全球钛白粉供给方面,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产量下降外,钛白粉产量呈增长趋势。世界钛白粉行业集中度较高。截至2010年底,世界共有70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前七大企业主要包括杜邦(DuPontTitaniumTechnologies)、科斯特(CristalGlobal)、亨斯曼(HuntsmanPigments)、康诺斯(KronosWorldwide,Inc.)、特诺(TronoxIncorporated)、萨哈利本(SachtlebenChemieGmbh)、日本石原产业(IshiharaSangyoKaisha,Ltd.),其产能之和占世界总产能的68%。2010年中国钛白粉产能近200万吨,占总产能的31%。2、金融危机后钛白粉需求恢复增长钛白粉终端需求是房地产、汽车、纸张、塑料制品等行业,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世界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促进钛白粉需求不断提升。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2009年世界钛白粉消费量严重下滑,2009年很多钛白粉生产企业选择关闭或闲置产能。危机缓和以后,2010年世界钛白粉需求得到恢复性增长,并达到危机前2007年510万吨的消费水平。3、钛白粉价格不断上涨国外钛白粉价格整体趋势是一路上涨。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上升,下游需求强劲增长,产品供给偏紧。(三)中国钛白粉产能扩张不改景气维持1、中国完成了从钛白粉进口国到出口的转变中国的钛白粉工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上海焦化有限公司钛白粉分公司(原上海钛白粉厂)是国内最早生产钛白粉的企业,1958成功生产出锐钛型钛白粉,用于涂料行业。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钛白粉工业的繁荣发展和技术成长期。国内通过引进3套硫酸法、1套氯化法钛白生产装置,技术改进、创新,使得以后新建工厂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运行稳定性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良好。2000年以后中国钛白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自2000年国内钛白粉产量仅28.9万吨,到2011年产量175.5万吨,年均增幅18%,高于GDP增长速度。而且,2011年中国第一次从净进口国成为了净出口国,当年出口就占产量22.7%。从出口分国别统计来看,中国钛白粉出口到单个国家的最大占比不超过10%,前五个国家分别为土耳其、韩国、美国、巴西、印度。2、国内钛白粉行业集中度不高相比世界钛白粉行业,国内行业集中度不高。世界总共70多家钛白粉生厂商,中国就占60多家。2010年,国内前十家钛白粉生产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45.7%。产量较大、知名度较高的有山东东佳集团、河南佰利联、四川龙蟒钛业等。2011年四川龙蟒钛业钛白粉产量达15.3万吨,晋级行业第一位,一举超过自2004年一直稳居业内首位的东佳集团。3、钛白粉价格未来有可能继续上行目前钛白粉价格处于高位。国内主要使用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此种工艺既可以生产锐钛型钛白粉,也可以生产金红石型钛白粉。受上游钛精矿供给紧张及下游需求拉动的影响,钛白粉价格节节攀升。2011年三季度以后,国内经济增速下滑,钛白粉需求下降,价格有所回落。春节以后,需求逐渐恢复,钛精矿企业开工率低导致供给偏紧,钛白粉价格重拾抬势。钛白粉企业吨盈利2011年也达到历史新高,目前仍处于较高位置。未来几年钛白粉新增产能主要在中国。2010年~2011年,世界范围内计划新建或扩产的钛白粉项目较多,到2015年新增年产能24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新增产能在国内,约有200万吨/年,国外仅有杜邦、特诺斯计划进行扩能,合计新增年产能40万吨左右。此外,杜邦自2002年就计划在山东东营市建设一个20万吨/年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厂,直至今日仍未得到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批复。预计1-2年内钛白粉价格继续走高。即便国内外钛白粉新增产能较多,我们认为未来钛白粉供给仍趋紧,价格仍可能上行。主要理由是:(1)上游钛精矿原料尤其是高钛渣供不应求钛精矿供给仍将紧张。2010-2015年内国内外新增产能中65%以上为氯化法,涉及产能170万吨/年,国内涉及产能130万吨。氯化法主要原料为富钛渣(金红石、高钛渣),国内钛精矿主要为钛铁矿,生产的钛渣难以满足氯化法对二氧化钛含量的要求。未来,这部分新增的生产线所需要的原料将主要依赖进口,涉及需要至少260万吨/年品味为50%左右的钛精矿。再加上硫酸法至少需要的160万吨钛精矿,未来新增钛精矿年需求420万吨以上。如果规划的产能顺利投产,钛精矿紧张局面难以避免,钛精矿价格将继续上涨。如果由于技术和环保要求,导致新增产能投放低于预期,假设2015年前国内仅能投产50%,即新增100万吨/年,每年也将新增200万吨以上钛精矿需求,加上海绵钛和其他钛产品消费,保守估计年需要230万吨钛精矿。越南禁止钛精矿出口的政策将加剧钛精矿供给更加紧张。据越南《海关报》2月11日报道,根据越政府总理1月9日签发关于加强对矿产勘探、开采、加工、使用和出口国家管理的指示,批准目前库存的钛铁精矿出口至2012年6月30日止。可以预见,届时,钛精矿价格将继续上行。(2)得益于中国钛白粉下游需求快速增长涂料产量快速增长。2001~2011年,中国涂料产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55%,显著高于GDP9%左右的增幅。而2011年我国人均涂料消费仅仅7.88kg,远低于美国人均23kg、日本13kg。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仅有51%,远低于美国的93%(数据来源:)。随着我国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将产生巨大的住房需求和汽车消费,从而带动涂料消费的快速增长。据《涂料行业“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涂料需求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率。塑料产量快速增长。二氧化钛在塑料中的加入量随其品种和应用场合而异,一般在0.5%~5%之间。2001~2011年,中国塑料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2010年中国人均消费每年消费塑料46kg,而北美和欧洲这个数字是100kg。预计“十二五”期间塑料产量年均增速为10%,领先于GDP7.5%的增长,将带动钛白粉需求增长。纸张产量年年攀升。2001~2011年中国纸张产量达11.3%。像装饰纸等高档纸钛白粉用量高达重量的20~40%,其他纸钛白粉用量1~3%。据《造纸工业“十二五”规划》介绍,2005~2010年中国高档纸及纸板产量由20%提到了37%,未来造纸业发展目标之一是向“低定量、功能化、高品质、多品种”方向调整。预期随着纸张的高质量化,将进一步提升造纸用钛白粉的消费量和比例(美国10%VS中国6.9%)。国内钛白粉未来产量及需求量测算假设涂料、塑料、造纸对钛白粉的需求比例维持在过去四年的水平,即62%、18.5%、6.9%,合计占87.4%。假设涂料2012-2015年产量增速分别为8%、10%、10%、10%;塑料产量增速2012-2015年产量增速假设与涂料相同;纸张产量2012-2015年产量增速分别为8%、6%、5%、5%。计算出2012-2015年涂料、塑料、纸张各产品的钛白粉用量,除以所占的比例87.4%即为钛白粉需求量。若新增产能顺利达产,2012年国内钛白粉需求将可能大于产量,2013年供给略有过剩。而谨慎一些,则2013年则可能供不应求。在乐观、中性情况下,2014年、2015年产量过剩,多余的产量将外销出去。而从全球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钛白粉的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未来中国新增产能压力不大。(3)国内人均钛白粉消费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增长空间巨大2011年国内人均钛白粉消费1.16kg,欧美国家人均消费已达4kg。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钛白粉的消费量将不断增加,未来钛白粉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果国内钛白粉人均消费提高到3kg,需求将达到411万吨/年。(4)全球钛白粉市场已形成垄断竞争格局,寡头掌握钛白粉的定价权世界主要的钛白粉产销垄断在前7大钛白粉巨头手中,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增长的需求和欧美国家经济的复苏导致钛白粉供给紧张,未来跨国巨头将继续通过提价转移成本和获取垄断利润。国内钛白粉行业也将在资金、技术、环保等条件限制下,从分散走向集中。四、全球钛材行业的发展情况用金属热还原法(用镁或钠还原四氯化钛,TiCl4+2Mg=Ti+2MgCl2)得到海绵状的金属钛,称为海绵钛;一般来讲,海绵钛纯度为纯度为99.1%~99.7%(以质量分数统计);海绵钛生产是钛工业的基础环节,它是钛材、钛粉及其他钛构件的原料,海绵钛并不能直接使用,而需要在电解炉中经高温熔化成液体,才能铸成钛锭,而钛锭经过加工之后,就形成钛材。钛材简单的可以分为工业纯钛(牌号为TA1、TA2、TA3都被划为工业纯钛,从TA1到TA3纯度一次降低)和钛合金;钛合金就是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和工艺性好等优点,是理想的航空航天材料,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第一个实用的钛合金是1954年美国研制成功的Ti-6Al-4V合金,目前在航空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就是Ti-6Al-4V,今天其余的钛合金都可以视为在Ti-6Al-4V的基础上改造得到的。(一)钛材生产: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中国四强称雄由于熔炼技术复杂、加工难度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四个国家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形成四强称雄的格局。此外欧洲虽然没有海绵钛工业,但是钛材加工和应用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继承了前苏联的部分海绵钛产业。海绵钛生产国主要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克兰6个国家。自2007年以来,中国海绵钛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中国海绵钛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1.6%。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企业是哈萨克斯坦的乌斯特卡明诺戈尔斯克钛镁结合企业,年产能约4.5万吨;我国最大的海绵钛生产企业是贵州遵义钛业,年产能约1.4万吨,产能位居全球第四。钛加工材生产国主要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自2010年以来,中国钛加工材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中国海绵钛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4.4%。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民用航空领域开始缓慢复苏,从而带动钛材需求增长,2010年开始,全球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量明显恢复。2011年全球海绵钛产量达到20.6万吨,同比增长29.2%。2011年全球钛加工材产量达到14.8万吨,同比增长32.5%。(二)发展历史:三起三落,与全球经济冷暖密切相关从全球情况看,国际钛材加工业有三个旺盛时期:第一次繁荣期开始于1988年,是由于美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复苏和日本化学、发电工业市场开始活跃而带来了国际钛加工业市场的相对活跃的阶段。第二次繁荣期开始于1994年,由于日本经济复苏且美国民用航空工业再次活跃,民用航空的复苏推动了钛需求的增加。第三次繁荣期开始于2004年,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普遍看好,国际航空业呈现飞速发展的势头,尤其是空客A380和波音787用钛量占机体总重量的比例增加到10%以上,而日本民用钛工业的发展也异常迅猛。同时全球钛材加工业也经历了三个明显的萧条期:第一次萧条期始于1990年的美国经济衰退和日本经济泡沫的崩溃,加上前苏联囤积的大量钛材充斥市场,导致钛材价格大幅下降。第二次萧条期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和航空市场的萧条以及2001年的911事件重创国际民用航空业。最近一次萧条期则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导致的。钛材行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三次繁荣期都开始于经济繁荣期,而三次萧条期也都不约而同的始于全球经济低估,体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究其原因,是因为钛材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多体现为强周期性行业。(三)需求分析钛材消费主要集中在航空工业领域,占比约50%,2011年,全球钛材产量达到14.8万吨,其中商用航空用钛材约6.4万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依然巨大,预计未来20年新增飞机需求约在3万架左右,同时,新型飞机对钛的需求量高于老式飞机,我们预计20年内商用飞机对钛材的平均需求量将达到40吨/架;据此推算,未来20年全球商用航空领域新增钛材需求约12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7%,平均每年新增6万吨钛材需求,民用航空用钛材领域将呈现快速增长。此外,军用航空领域也将出现新的机会;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形势紧张,全球各国军费开支增加,军用航空领域也有望出现新的需求蓝海,以F22为代表,全球军用战机即将集体迈入四代机时代;而且新式战机的用钛量也要大幅高于老式战机,因此未来军用飞机的更新换代将带来新的需求。1、钛材消费主要集中在航空工业领域从全球范围(不含中国和俄罗斯)来看,钛材消费主要集中在航空工业领域,2011年,全球商业航空的消费比例达到42.6%,军用钛材比例为6.5%(主要为军用航空),整个航空领域消耗钛材比例接近50%;工业消耗钛材比例为48.1%,新兴市场消费钛材比例为2.8%。整个航空领域消耗钛材比例接近50%,而从历史上看,钛行业大的周期轮回都和航空业的冷暖密切相关。过去近40年间,钛价格的每次大幅波动,主要都是由航空业的需求变化引起的;而商业航空运输行业由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因此钛行业的发展也体现出很强的周期性。2、民用航空领域钛材需求分析全球范围内来看,钛材消费主要集中在航空工业领域,航空工业也是研制和应用钛合金最早的部门。美国1950年首次在F84战斗轰炸机中采用工业纯钛制造后机身隔热板、导风罩和机尾罩等非承力结构。美国普拉特-惠特尼(PrattWhitney)公司1954年开始用Ti-6Al-4V合金制造J57涡轮喷气发动机压气机转子盘和叶片。英国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公司于1954年在Avon发动机上使用了Ti-6Al-4V合金。钛合金是当代飞机和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钛合金对于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改善结构可靠性、提高机体寿命、满足高温及腐蚀环境等方面具有其他金属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水平成为衡量飞机结构选材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影响飞机性能的重要方面。钛合金在飞机的主要用途如下:(1)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先进的战技性能(如超音速飞机)要求飞机具有比较低的结构重量系数(即:机体结构重量/飞机正常起飞重量),而钛合金具有强度接近中强钢但密度小的特点,代替结构钢和高温合金,能大幅度减轻结构重量,同时也能节省费用;以发动机为例,有统计数据显示,飞机发动机的质量没降低一公斤,使用费用可降低约220-440美元。(2)符合高温部位的使用要求:钛合金具有耐热性好的特点,如常用的Ti-6Al-4V能在350℃下长期工作,因此在飞机的高温部位(如后机身等)可取代因高温使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铝合金;TC11能在500℃下长期工作,在发动机的压气机部位可取代高温合金和不锈钢。(3)符合与复合材料结构相匹配的要求:为减轻结构重量和满足隐身要求,先进飞机大量使用复合材料,钛合金与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匹配较好,能获得很好的减重效果。同时,由于二者电位比较接近,不易产生电偶腐蚀,因此相应部位的结构件和紧固件宜采用钛合金。(4)符合高抗蚀性和长寿命的要求: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疲劳寿命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腐蚀能力和寿命,满足先进飞机、发动机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以后,钛合金在发动机上的用量逐渐增加,主要用于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盘、轴和机匣。钛合金在飞机结构中主要用于骨架、蒙皮、机身隔框、起落架、防火壁、机翼、尾翼、纵梁、舱盖、倍加器、龙骨、速动制动闸、停机装置、紧固件、前机轮、拱形架、襟翼滑轨、复板、路标灯和信号板等。正在研制的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用钛量约占结构重量的14%,主要用钛部位包括:起落架、机翼结构、发动机悬架、机翼高压油管气管、紧固件、舱门、机舱面板或隔板、座椅导轨、尾椎和辅助动力舱的隔热屏等。钛合金在商用飞机上的用量测算能源价格步步攀升,如何在增加运载能力的同时能减轻飞机重量是飞机制造商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因此,提高钛材用量对于未来民用客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两大国际飞机制造商的数据来看,波音和空客主要机型的用钛量逐步提高,老机型A300和B747的钛用量仅为4%,新型机A380钛用量占到10%左右,A350的钛用量达到14%,B787的钛用量甚至超过了无载重量的15%。从历史上的民用飞机发展来看,钛用量占比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在逐步提高,随着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钛材将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民用航空领域的服役机型,仍以单通道的小飞机如波音737或空客A320系列为主,从波音公司的订单情况来看,近年来,波音收到的订单均已波音737为主(波音737更是被誉为民航史上最成功的飞机),2012年波音737的订单量达到了1184架,占公司总订单量的88%。我们根据波音公司最新一年的订单中各机型的具体分布情况,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测算民用飞机平均用钛量为25吨/架。根据波音公司公布的数据2012年公司共有订单1339架,分别为B737:1184架订单(机型平均用钛量18吨/架)、B747:7架(76吨/架);B767:23架订单(75吨/架;波音767和747的空载重量相似,因此估计波音767的用钛量为75吨/架);B777(64吨/架);B787(116吨/架);加权平均后得到,波音公司飞机平均用钛量约为25吨/架;据此,我们测算出目前民用飞机的钛用量在25吨/架左右。民用航空市场:预计未来20-年新增飞机数量在三万架左右过去十年,国际民用航空市场波动剧烈,体现为飞机制造商的订单量也大幅波动。根据波音和空客公司披露的数据,波音和空客公司的民用机订单数在2002-2007年期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最高点(波音1423单,空客1458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订单数开始下降,2009年降到最低点(波音263单,空客310单),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强劲复苏,订单数迅速回升,2012年波音公司订单数达到1339单,同比增长45%;空客公司订单数达到914单,同比下降了43%。根据波音公司的统计,截止2011年年底,世界上服役的大飞机有790架,双通道飞机3710架,单通道飞机12610架,支线喷气式飞机2780架,总数为19890架。根据波音公司的的预测,到2031年,这个数量会增长到39780架,新增需求和替换需求合计共34000架年均增加1700架,新增34000架飞机的市场规模约为4.5万亿。相比之下,空客的预测要显得保守不少,根据空客公司的预计,未来20年全球新增飞机需求(包括替换需求)预计将达到28200架(其中客机约27000架,而货用飞机增加约1200架),而新增的28200架飞机的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美元。空客公司预计未来20年全球航空货运年均增速将达到4.7%,新兴市场的航空运输需求将快速增长,航运需求快速增长也将大大提升新兴市场对飞机的需求量,根据空客公司的预测,未来亚太区将成为最大的飞机需求市场,需求占比高达35%,同样,波音公司也预计亚太地区需求占到未来20年全球新增飞机数量的35.4%,稳居世界第一大民用飞机需求市场。总体来说,未来航空市场的巨大需求为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民用航空领域巨大的飞机新增需求将对全球钛的需求量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未来20年全球约三万架的民用飞机需求,奠定了钛材需求的坚实基础;另外,考虑到新型飞机的钛用量明显高于老飞机,我们预计未来20年,随着老飞机逐渐退役,民用飞机平均用钛量将大幅提升,我们预计未来20年民用飞机平均用钛量将上升到40吨/架,未来20年3万架民用飞机,将新增钛材需求约120万吨,未来20年民用航空领域钛材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约17%。而根据空客公司的测算,未来十年全球新增民用飞机约在1.3万架左右,由此测算未来10年内,航空用钛材的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为22%(假定未来十年民用飞机平均用钛量达到30吨/架)。3、军用航空领域需求分析军用武器的开发与采购不断向轻便、灵活方向发展,为了满足战斗机对战斗性能要求,除了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外,还必须采用综合性能优良的材料以及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大量选用钛合金、提高先进钛合金的应用水平就是重要措施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国外军用飞机的用钛量逐年增长,当前欧美设计的各种先进军用战斗机和轰炸机中钛合金用量已经稳定在20%以上,并且新机型的用钛量占比正在大幅提升,以美军为例,目前第三代战斗机的代表机型F-15的钛合金用量占26.1%,而其第四代战斗机F-22钛合金用量高达41%,约40吨/架。(1)军用需求: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带来钛材需求增长近年来,围绕国际秩序、领土争议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矛盾不时显现,局部冲突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一些主要国家的军费开支也逐年增加,以美军为例,“911”事件之前,美军军费占GDP比重约在2.9%,“911”事件之后,安防需求增加,近年来,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已经升至4.7%的水平。另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估计,2011年全球总军费开支达到了1.7万亿美元,其中美军军费达到了7110亿美元,占据全球总开支的47%,位居第一,中国以1430亿美元(该数值为该研究所估计的实际开支)的开支位居次席,俄罗斯军费支出位居第三,为720亿美元。现代战争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兵器的对抗转变为海、陆、空军三位一体全方位的较量,这时关于制空权的争夺就显得更为重要,各国为了加强各自的军事国防力量,均在空军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以美军为例,2011年,美军基础军费同比增长了3%,达到了5489亿美元,其中用于空军的开支达到了15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了基础军费整体增速,达到5%,空军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这将势必推动军用飞机升级换代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关于战斗机的发展,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西方的四代划分法(俄系划分法将现代战斗机划分为五代,F22在饿系划分法中属于五代战机。),一代机称为亚音速战斗机,以美军的F100、苏联米格-19以及中国歼-5为代表;二代机则是完成了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飞跃,代表机型有美军的F4,前苏联米格-21以及中国歼-7;第三代战机则是具有两倍音速和两万米升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有F-16,Su-27,米格29以及中国的歼-10。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通常称为4S标准(SuperManeuverability;SuperSonicCruise;Stealth;SuperiorAvionicsforBattleAwarenessandEffectiveness),即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以及超视距打击能力,代表机型就是美军的F22和F35。简单来说就是从亚音速到超音速,从超音速再到两倍音速,第四代战机则是强调隐身性能和超机动性。F22(猛禽)是一种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等公司联合为美国空军设计的重型隐身战斗机,1997年试飞成功,2005年正式开始服役,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四代战机,也是当今世界唯一正在服役的四代战机。F22是当今世界最强的战机,但其过高的造价(估计约3.6亿美元)也使得F-22的生产计划不得不提前终止。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不得已中止了多想造价高昂的军事项目,其中就包括F22(猛禽),2011年12月,第195架也是最后一架F-22下线。(共8架试验机和187架标准型)尽管F-22由于成本问题提前终止了生产计划,但第四代战机仍是战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研制中的战机包括俄罗斯的Su-47、T-50,中国的歼-20和歼-31,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四代机歼-20已经于2011年试飞成功,预计会在2017年进入服役期,未来,军用机的升级换代将带来钛需求的持续性增加。(2)军用未来需求测算军用品需求难以精确测算,因此,我们这里选取全球军费开支的美军为标准,以美军主要的军用机供应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飞机业务收入增速来粗略估计未来的军用飞机需求增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美国空军第一大军火采购商,美军主要的战机几乎都是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购而来,其主要军用飞机产品包括:F-16战隼、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F-22猛禽、F35闪电2、P38闪电式战斗机、C-130大力神中型运输机系列、C-2“灰狗”运输机、C-141运输星远程喷气运输机和C-5银河重型运输机等。洛克西德-马丁(纽交所上市代码:LMT)公司的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始建于1912年。1995年与马丁·玛丽埃塔合并,正式成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目前是全世界在营业额上最大的国防工业承包商,目前核心业务是航空、电子、信息技术、航天系统和导弹,其95%的营业收入来自于美国国防部,其他联邦机构国外军方,占据美国国防部采购预算1/3的订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00年飞机产品业务营业收入49亿美元,2011年该公司飞机业务收入已经达到1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然而,2003年由于伊拉克战争的影响,美国当年的军费开支达到3930亿美元(公布数据),较2002年的3180亿美元大幅增长了23%。如果剔除掉伊拉克战争的影响,2003-2011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飞机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4%。因此我们近似推算出,近年来全球军用飞机的需求量增速应该在4-5%左右。受到经济危机和美国政府财政问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美军不得不削减军费预算,根据美国国防部的预估,未来军费将下降约5-6%,美国削减军费将对全球军用飞机需求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预计未来军用飞机的需求量增速应该在3%左右,同时考虑到军用飞机,尤其是新机型对钛的需求量正在迅猛增长,预计未来军用飞机领域的钛需求量增长速度也将在10%左右。除了航空领域的主要应用之外,钛材还可以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医疗,健身器械、体育用品以及海洋工程等多个领域。根据空客公司的测算,到2031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人,而全球中产阶级人数将增加到50亿人,占全球总人数的比重也将从之前的30%提升至60%,其中亚太区中产阶级人数增长最快,20年内将增加5倍达到33.77亿人;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将带动上述领域一系列的需求。(四)钛工业在中国:航空工业崛起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我国的钛加工业始于1956年。五十年代中期,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始了钛及钛合金的探索研究;六十年代初,国家在沈阳开始了钛的半工业化生产;六十年代中期,国家在贵州遵义和陕西宝鸡分别建设了海绵钛和钛材加工厂,确立了中国在世界钛工业中的地位。1、钛材生产:我国海绵钛生产和钛材加工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一近十年,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下,中国钛工业迅速增长,直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经济减速,中国钛工业也进入调整期。2008年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量增幅下降,2009年呈现负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复苏,2010年以来中国钛工业又进入高速增长期。2011年中国海绵钛产量达到6.5万吨,同比增长12.4%。2011年中国钛加工材产量达到5.1万吨,同比增长33.0%。当前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2、钛材需求:近十年需求量复合增长率24.4%近十年中国钛材的需求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6237吨增加至2008年的24068吨,2009年需求下降是因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2010开始国内钛材需求又强劲回升,2011年需求量达到44,526吨,同比增长24.9%;2002-2011年期间中国钛材需求量增加了6.1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4%。3、航空用钛材比重偏低,未来或有爆发式增长从国内市场需求结构来看,钛材消费主要集中在化工领域,2011年,化工领域用钛量达27,156吨,占比55.0%;航空航天领域用钛比例仅为8.3%;其他领域钛材消耗比例如下图:与全球相比,中国钛材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差别是航空领域,从历史来看,全球范围内航空用钛材始终占据钛材总需求的50%左右,而国内航空用钛材的比例不足10%,仅有8.3%,未来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兴起为中国钛工业特别是高端钛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航空用钛材,尤其是军用钛材的进入门槛较高,面临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会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4、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崛起为钛材需求打开新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的航空运输需求也不断增长,根据空客公司的测算,未来20年,我国国内航空运输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到2031年,我国航空运输需求总量将于美国持平,占全球航空运输总需求的10.4%。航空需求的不断增加必然带动对飞机需求量的增长,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11-2030)》,未来20年,中国的航空公司将有约4,700架新飞机交付,市场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到2030年,中国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将从现在的9%增长到15%。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民用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5118架,货机机队达到722架。由于机队的增长和替换老旧飞机,预计未来20年中国需要新增民用客机4583架,其中大型喷气客机3682架,支线飞机901架。而我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正恰逢其时,我国自主航空工业的崛起将带动钛材需求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大型飞机”做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原则上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2007年6月20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批准大型军用运输机立项研制;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作为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目前主要承担中国大型客机C919和新支线飞机ARJ21的研制工作。目前C919大型客机研制正按照预定计划稳步进行,预计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放市场,未来20年总销量将达2000架。截止2012年9月1日,C919订单数已达280架,客户包括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美国GECAS公司(GECapitalAviationServices)、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飞机租赁有限公司、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和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700已于2008年11月28日成功实现首飞,现在已进入适航取证的最后阶段,预计2013年年底交付客户,目前订单数超过250架。据报道,中国商务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到2020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支线飞机ARJ年产达到50架;C919年产达到150架。届时预计将每年新增钛材需求量约1万吨(按照平均用钛量50吨/架计算)。军用方面:四代战机和大运机催生新的需求蓝海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战机,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制造,于2011年完成首飞,预计在2017-2019年之间正式进入服役期。我国的歼-20的设计模仿了美国的F22,因此在钛材用量方面,估计和F22相似,将达到40%以上(F22用钛量在40吨/架)。预计我国四代机年产能将达到16-20架左右的水平,每架飞机用钛量约在30-40吨,估计四代机每年对钛材的需求量在1000吨左右(考虑到备货需求,一般备货比例是1:1);另外,除了四代机之外,我国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鲲鹏也已经于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运机预计很快进入量产阶段,虽然大运机相比四代战机用钛量较少,但由于总生产量比较大,对钛材的需求量估计与歼-20相当,预计未来四代机和大运机每年对钛材的需求量在2000吨左右。直升机领域的需求也值得关注。军用直升机方面,汶川地震以后,我国军用运输直升机的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预计未来军用运输直升机年产量也将超万架,军用直升机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民用领域,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曾表示,2015年放开我国低空飞行,低空飞行的放开,经带动民用直升机领域的需求。根据以上的测算,预计未来国产商用飞机每年对钛材的新增需求约1万吨,而国产军用飞机,包括四代机歼-20、运-20和军用直升机对钛材的需求量共计约在3000吨左右,保守预计未来我国航空用钛材每年的新增需求量约在1.5万吨左右,而根据2011年的数据,我国用于航空领域的钛材仅3600吨,因此未来,随着我国自主航空工业的崛起,必定带来钛材,尤其是航空用钛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四、公司选择(一)攀钢钒钛(000629)攀钢钒钛位于“钒钛之都”攀枝花市(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复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攀枝花、西昌地区(攀西地区)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现的最大钒钛磁铁矿带,是中国乃至世界钒钛磁铁矿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拥有占全国52%、世界11.6%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仅攀枝花境内探明储量达73.37亿吨,铁矿规模居全国第二。钒资源储量1862万吨(以五氧化二钒计)钛资源储量钛资源储量6.186亿吨(以二氧化钛计),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1.6%和35%和中国储量52%和95%。丰富的资源储量为公司钒、钛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攀钢钒钛是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全覆盖钛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早在1997年就已开始涉足钛产品业务,经过15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具备钛全产业链生产能力:钛精矿产能51万吨、高钛渣产能18万吨、钛白粉产能12万吨。1万吨钛材产能目前属于攀钢集团资产,后市存在注入预期。内生发展与外延式扩张双管齐下,“十二五”期间钛产业链产能翻倍。公司所处的攀西地区钛矿石年产量全国占比超过90%以上。根据公司的规划,“十二五”计划期间,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现有生产能力以及外延式并购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扩张一倍。公司目前在建1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达产以及10万吨/年金红石型钛白粉达产后,公司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商。铁精矿:产能从目前50万吨/年扩张至100万吨/年,实现产能翻番,公司判断未来钛精矿加工一路上涨。钛白粉:产能从目前18万吨/年(预计2012年实际产量5万~6万吨)扩张至36万吨,实现翻番。海绵钛:从产能从目前的1.5万吨扩张至3万吨,实现翻番;钛材;从目前的一万吨扩张至两万吨。主要投资亮点:公司资源储量丰厚,后续注入产能继续提升公司铁矿规模;十二五期间钛产业将实现产能翻倍,纵向一体化继续深化,金属钛产能存在注入预期。钒电池产业化尚需时日,但高强钢筋强制推行将刺激钒制品用量。(二)钛酸钡产业链——国瓷材料(300285)国瓷材料(300285)集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和稀土材料的为一身的新材料公司,于2012年年初成功登陆A股,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高纯纳米钛酸钡基础粉及MLCC配方粉,市场占有率75%。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成功运用水热法批量生产高纯纳米钛酸钡粉的企业,同时公司通过向三星供应配方粉而成为苹果的溯源供应商。MLCC(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s)国内被称为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又被称为贴片电容或独石电容。MLCC是独特的材料和薄膜技术的结晶,迎合了当今“更轻、更薄、更节能”的设计理念。MLCC一般用于滤波器、积分、噪声旁路、振荡电路等。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公司水热法生产高纯纳米钛酸钡粉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上具备垄断优势,产品质量优良;其次、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客户关系稳定,需求旺盛;第三、公司原材料易得,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售价低于国外同行。商业模式方面,国瓷材料采用“傍大款”模式,与雅本化学类似。采用这种模式的公司通常有四个鲜明特征:第一,市场空间足够大,下游客户是全球成长性、创新能力最强、财务指标最稳健的公司,世界500强或百年老店或百年老厂。如苹果、三星、HTC等公司(见图1-4),而国瓷材料是上述三家公司的溯源供应商,与下游同比成长壮大。第二,有与世界最顶尖竞争对手的比肩或接近的专利技术、工艺配方及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与优势,借此能够有效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如国瓷材料水热法生产钛酸钡就与其全球最强竞争对手日本堺化学相当的专利技术,技术上全覆盖,产品上覆盖80%以上,2009年完成进口替代,最近3年及未来持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有能力与国际一流竞争对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活与事业双丰收的秘籍计划
- 2025年发动机基本件:飞轮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血液净化产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产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包装材料加工机械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运动捕捉软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包装印刷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工业清洗清理设备:工业吸尘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跨区域业务数据转换协调机制
- 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讲话2022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 做账实操-农贸市场的账务处理示例
- 余华《活着》解读课件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护理带教老师述职报告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课件
- 门窗安装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妇科手术麻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