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备考策略长沙市第六中学黄敏兰(一)2020年全国Ⅰ卷历史试卷分析2018年2019年2020年选择题31.8129.02?非选择题33.8531.38?总分65.6660.40?1、试题结构的稳定性2、命题立意的稳定性3、试题内容的稳定性4、试题难度的稳定性“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彰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2020年高考历史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和彰显教育考试公平,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选择题的考点分布规律题号考点分布及时间阶段题号考点分布及时间阶段24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30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25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31共和国史(1949年—)√√26唐宋变革
√
√
32希腊罗马的辉煌(世界古代史)√
27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33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公元14世纪—1917年)28旧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34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1918年—1945年)29旧民主主义革命√(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35战后的世界发展与演变(1945年—)√
分值表政治经济文化总分占比古代中国24、422625、272833%近现代中国30、41(部分)29、31、41题(部分)283136%古代西方32
45%近现代西方34、41(部分)35、41题(部分)332226%总分38311685
占比44.7%36.5%18.8%
100%(二)2020年山东历史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的变化全卷选择题15道(共45分)非选择题共4道55分,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5分,全卷共19题,考试时间90分钟。2、命题立意的延续性“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与要求,落实了考试评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服务选拔的同时,积极导向教学,发挥了考试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3、命题风格的变化1)选择题新增对于选修部分的考查4王安石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14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A①B②C③D④3、命题风格的变化1)选择题新增对于选修部分的考查2)材料类型丰富新颖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方式时间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近两年全国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2019年全国1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8文字表格1文字数据3全国2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10地图1数据表格1全国3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9漫画1文字数据12018年全国1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8数据表格1图片1漫画1数据饼状1全国2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10数据柱状1漫画1全国3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8地图1数据表格32020年全国1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10图片1表格数据1全国2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9图片1数据表格2全国3卷选择题材料类型配置:文字10图片23、命题风格的剧变1)选择题新增对于选修部分的考查2)材料类型丰富新颖3)非选择题全开放16(12分)图5、图6、图7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5、图6、图7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9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7(14分)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019·新课标全国1卷·42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19(15分)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8分)(2020·新课标全国1卷·42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三)2020年海南历史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全卷选择题20道(共40分)共60分。非选择题4道,第21—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全卷共24题,考试时间90分钟。2、命题立意的具有延续性3、命题风格的相对稳定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日益频繁。从1930年到1990年,随着世界全新沟通的实现,空运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士尼公司的一句广告语说:“世界太小了。”——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等材料二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摘编自《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世界太小了”这一广告语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对支持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9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转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内部,首先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又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根据材料,围绕“15、16世纪以来的西欧与资本主义世界”,自拟论题,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4~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4.(15分)材料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也是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儒学著述之功,主要凝聚于《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著作。《书传》完全撰写于海南儋州,其他两部也是在儋州最终修订完成。苏轼在儋州创作的诗词、赋、杂记等各类诗文作品,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以及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在海南期间,虽然受制于诸多条件,苏轼仍“不免时时弄笔翰”。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渡海帖》,是苏轼在海南时期书法作品中唯一的存世墨迹。苏轼之前,虽有来自中原的有识之士在海南提倡文化教育,但无实质性的效果。苏轼居儋期间,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推行教育,在其身边聚集了一批好学青年,尤其是琼州学子姜唐佐,专程至儋州向苏轼求学。临别时,苏轼写诗赠云:“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鼓励他说:“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后来,姜唐佐果然中举,改写了在此之前海南岛从来没有本土籍举人的历史。——摘编自李景新《论苏东坡的海南功业》等(1)根据材料,概括苏轼在海南的主要业绩。(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轼对宋词的突出贡献。(6分)26.(15分)材料1973年,“十月战争”爆发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以减少石油产量作为开展大规模石油斗争的第一步,10月22日,绝大多数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减产。早在10月16日,海湾6国宣布将海湾石油标价提高70%,20日,沙特阿拉伯率先宣布对美国实行全面石油禁运。接着,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纷纷响应。12月23日,海湾6国再次决定从1974年1月1日起将原油价格提高128%。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后,美国约有12%的石油供应受到影响,约有2万个加油站关闭;平均每天有300次航班被取消;汽车工业大幅度减产、滞销。1973年11月5日,英国因石油供应短缺而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年底,联邦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近40%,荷兰被迫实行石油配给制,日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主要手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的积极作用。(9分)(四)2021年广东省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化情况及备考建议(五)2021年高考复习策略适度进行理论研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九大报告根本任务最终目的实现路径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任务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高考评价体系高考核心功能“一核”(考查目的):为什么考★高考评价体系“四层”(考查内容):考什么“四翼”(考查要求):怎么考——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2、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3、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实2、正确解释历史事物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论证和探讨问题1、发现历史问题。2、论证历史问题。3、独立提出观点。四大能力十二项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选拔要求是研究学科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重要依据。加强必备知识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统计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24分封制(春秋分封制崩溃)古代体育(角抵)古代货币(形制变化原因)25绘画(唐朝《步辇图》)史学(图像、实物史料互征)汉代经济(屯田制影响)26宋代经济(土地利用率提高)科举制(宋代完善录取程序)书法艺术(张旭草书特点)27儒学(儒家思想对宗谱的影响)明代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衰落)
古代政治制度(明内阁制)28近代经济(西学适应经济发展)近代列强经济侵略(运输业)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29民族工业(度量衡不统一影响)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方针)辛亥革命(组建政府主导权)30党史上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抗日民主政权(巩固统一战线)民族工业(解放战争时期)3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放开搞活)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和技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放开搞活)32雅典民主政治(司法权)雅典民主政治特征(主权在民)宗教改革(对经济的影响)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33文艺复兴(教育对人的认识)文艺复兴(教育彰显人文主义)美国联邦制(分权制衡原则)34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巴黎两城)德国君主立宪制(专制浓厚)现代主义美术(注重内心感受)35北美自由贸易区(保障经济安全)美苏冷战(交流与对抗)世界政治格局(七十七国集团)41(1)中国与两德关系变化及原因清代永定河治理
西周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41(2)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条件新中国治理海河的特点意义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41(3)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影响42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拟书名论证)欧洲一体化(经济、外交与司法相互联系)改开以来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自拟论题,于一阐述)45清末新政(振兴商务)王安石变法(将兵法)俄国农奴制改革46巴黎和会(英法争执及美国的主张)二战前的反战和平运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47西魏名臣苏绰科学家竺可桢唐朝名相张九龄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1、夯实教材主干知识。2、研究高考真题,完善主干知识体系。3、落实高考试题中主干知识的迁移。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主干知识货币的演变32.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主干知识——宗教改革突出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1、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组织与运用;2、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3、历史探究能力: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五大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双基目标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历史课程目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双基目标:以知识为中心双基目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典型教学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分析--样例练习--小结作业",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标1989年的高考真题(选择题;填空题;列举题;史料分析题;问答题)1990年高考真题出现了多选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1991年高考真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题;问答题)……1994年高考真题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比重(2题到3题)……1996年高考真题问答题减少(3题到2题) ……1998年高考真题删除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1999年高考真题删除多选题(单选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2000年高考真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三维目标情感态度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003年高考真题:1、材料类型出现质的飞跃:汉代画像石图片、地图、漫画、文物、邮票、数据表格等;2、出现了简释题和小论文题型(材料分析论证题)……2007年高考真题:文综题型(12道单选题1道综合题1道大综合)……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题型(12道单选题1道材料综合题选修3选1)……2011年高考真题:文综题型(12道单选题1道材料题小论文题选修3选1)……强调知识结构,重点考查记忆知识的数量与熟练程度。强调能力结构,重点考查运用知识的质量与思维品质。强调素养构成,重点考查核心素养形成状况与综合表现水平。四十年高考命题立意走势核心素养目标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理论核心思维核心方法核心能力
核心价值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的内涵定义: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价值与意义: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唯物史观概念界定: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内涵阐释: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观念1能够辨识、理解和运用时间的基本术语1)时间的基本表达方式有:时、刻、日、月、年代、朝代、世纪、纪年(干支、年号、公元、民国)等;2)大致的分期方式,如:古代、近代、现代、三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3)特定历史现象等隐性表达方式,如:大萧条时代、地理大发现时代、“文革”期间、中华苏维埃、陕甘宁边区等。2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分期及阶段特征,分析历史的延续和变迁(2020·新课标全国1卷·42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9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2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分期及阶段特征,分析历史的延续和变迁3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合理论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4能够以特定的时间为脉络理解过去,以鉴未来基于时空的选择题设问基本格式背景原因条件内容现象特点影响作用意义比较发展变化因果情变表明、说明、反映可见、可知、推知结果、促成、影响、有利于背景、原因、旨在、意在、表明、体现、说明、反映类可见、可知、可推知类原因结果类基于时空的选项排除方法“时”,即时间点、时间段。“空”,即空间。“度”,即角度、程度表达。“全”,即对材料信息或材料信息推导的完整表达。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时空度全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时空度全25.【2010年高考新课程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012)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出现、开端——历史变量制度统一——历史常量25.【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195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461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164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78出现、开端——历史变量根深蒂固——历史常量史料实证概念界定: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1、认识史料史料是指能够记录或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课标要求: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増强实证意识;史料的分类2、按史料的形式/载体分4、按史料的版本分
3、按史料的性质分1、按史料的时效性分史料的分类史料的价值2、实物史料的价值大于文献史料。4、史料相互印证,史料价值更大。3、无意史料的价值大于有意史料。1、一手史料的价值大于二手史料。史料的价值甄别的标准考察记录与自然规律是否相符内容本身是否含有自身相矛盾的内容考察记录与其他相关文献是否相符考察记录与社会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史料的甄别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时空度全史料实证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2、何为实证对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课标要求: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论从史出求真求实注意的事项2、避免先入为主4、避免重史料轻理论3、避免断章取义1、遵循一分材料出一分货的原则实证的原则——论从史出高考史料实证类试题命题特征背景原因条件内容现象特点影响作用意义比较发展变化因果情变表明、说明、反映可见、可知、推知结果、促成、影响背景、原因、旨在、意在、表明、体现、说明、反映类可见、可知、可推知类加强解题技巧培训选择题解题基本策略
材料主旨设问方式选项排除何人何时何地何事01材料主旨提取的基本公式你、我、他、它干什么、怎么样02选择题设问的基本格式背景原因条件内容现象特点影响作用意义比较发展变化因果情变表明、说明、反映可见、可知、推知结果、促成、影响、有利于背景、原因、旨在、意在、03选项排除基本方法“时”,即时间点、时间段。“空”,即空间。“度”,即角度、程度表达。“全”,即对材料信息或材料信息推导的完整表达。材料的组合为什么要组合?怎样组合?理解组合的意义综合题材料信息组合及提取材料信息的提取分层分段分要点时序关系、逻辑关系、主题关系句号、分号、省略号、括号等谁、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综合题解题的基本策略因情果原因背景特点内容现象意义作用影响启示认识目的比较变化发展变评价评析论证因情果原因背景特点内容现象意义作用影响启示认识目的比较变化发展变综合题题型解题基本策略2、“为什么”类型1、“是什么”类型3、“怎么样”类型4、启示认识类5、比较异同类1、答案主要合。2、所学知识是对材料信息理解的背景。1、“是什么”类型的解题策略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1、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整合2、所学知识进行结构补充2、“为什么”类型的解题策略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民族关系、对外关系、自然地理、社会心态等2、传统、现代3、内部(国内)、外部(国际)4、直接、根本5、主观、客观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50年代:两大阵营对峙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9分)你(德国):德国统一,经济发达,对中国市场有巨大需求,寻求政治大国地位。我(中国):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我们:两国在推动世界多极化上存在共同利益。他(第三国或国际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1、提取材料信息,由此及彼的推导2、所学知识进行结构补充3、主题立意提升3、“怎么样”类型的解题策略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民族关系、对外关系、自然地理、社会心态等2、当世、后世3、本国、世界4、积极、消极(影响作用类)5、主题立意(意义类)47.(15分)材料苏绰(498~546),武功(今陕西扶风)人。他“博览群书,尤善算术”,深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信任,委以政事。西魏立国之初,疆域狭小,民族关系复杂,经济文化落后。为强国富民,苏绰建议减官员、置屯田,并创“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为后世财政、会计领域长期沿用。他又制定“六条诏书”,包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等内容,宇文泰“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通过“六条诏书”等改革,西魏成功凝聚起民心,由弱变强,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乃至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苏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在“积思劳倦”十余年后,苏绰因病去世,宇文泰“痛惜之,哀动左右”。——据《周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7分)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等(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45.(15分)材料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9分)45.(15分)材料表2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商人通例(1904年)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公司律(1904年)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戴。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商业组织商业组织商人商人授勋商人授爵1)依据材料归纳提升2)站在当今立场服务当今的角度3)专题指向及主题立意提升4、“启示认识”类型的解题策略因情果原因背景特点内容现象意义作用影响启示认识评价目的变化发展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坚持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坚持独立自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摒弃冷战思维;奉行多边外交,推动全球化。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1、材料信息要点顺序法2、比较项结构法(时、地、人、事【因情果】等)5、“比较异同”类型的解题策略因情果原因背景特点内容现象意义作用影响目的比较变化发展变(2019·新课标全国1卷·42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②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③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一审设问,明确要求开放题“一审、二读、三联、四答”(2019·新课标全国1卷·42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②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③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二读材料,形成观点三找关联,分析论证3(书名)7(史实)2(整体)=12夏朝:中华文明的起源。史实: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商朝:青铜铸造的高峰。史实: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青铜器的广泛使用西周: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成熟。史实: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的孕育。史实:政治经济思想民族认同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与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史实:政治经济思想……四组答案,格式规范书名:《夏朝:华夏文明之源》论证: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中国出现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启继位,王位世袭制得以确立,“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这一制度通过商周的完善,为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夏王朝以农立国,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业生产中谷物的产量有了提高,除食用之外,还用粮食酿酒。农业生产与季节气象关系密切,夏朝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与积累中,创制了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夏朝的历法经过后世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世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概而言之,夏朝虽然处于国家的初创阶段,政治制度比较简单,农业生产也处于粗耕状态。但文明的因子已经孕育其中,是华夏文明蓬勃发展、源远流长的基石。书名:《商朝——青铜铸造的高峰》论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青铜铸造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而商朝的青铜铸造是古代中国青铜文明时代的一座高峰。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它不仅器型雄伟,而且外表美观。这样的大型鼎,在铸造过程中工艺非常复杂,必须在大型作坊中采用分铸的方法制作。这说明,商代已经出现了集体劳动的青铜铸造作坊,这是青铜铸造业发达的重要表现。此外,在青铜铸造工艺上,商朝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仿动物羊的形态,生动逼真,反映了商朝青铜铸造工艺的别具匠心。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商朝青铜立人像,造型独特,工艺精美,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人像。从典型的商朝青铜器出土文物观之,商朝的青铜铸造规模大、工艺美、器型多、用途广,可见,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发展的一座高峰。书名:《西周——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成熟》论证夏商周时期被称为早期国家时期。在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西周是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实行。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之后,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通过层层分封,不仅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还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企业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小微企业担保合同标准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及考核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医疗机构病房楼场地租赁及医疗设备租赁协议3篇
- 2025年度电影发行融资居间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工程合同样本3篇
- 运动课程设计与展示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楼能源消耗监测与节能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车辆转让与汽车租赁服务结合合同2篇
- 2025年度施工安全用电安全保障措施合同范本2份3篇
- 田园水景打造方案
- 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3年租赁风控主管年度总结及下一年展望
- 开关插座必看的七个安全隐患范文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公租房续租申请书范文示例
- 事故处理程序全套
- 2023年社工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真题(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 硅石项目建议书范本
- 起重机械安全生产隐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