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25分)班级开展“诗意青春”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班长撰写了主持词,请阅读语段后完成题目。在窗前读诗,静静地读,把一首小令读成向晚的天空,把一曲长歌读成广袤的大地。我们穿行在诗行里,为之欢欣,为之忧戚,为之深思……()你踏上诗歌的沃土,()能采撷清香的谷穗。去读诗吧,从诗中jí取力量,丰厚我们的底蕴;去悟诗吧,在诗中rú养精神,丰盈我们的生命。(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①广袤()②忧戚()③jí取()④rú养()(2)填入选段括号内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C.倘若……就 D.不但……而且【答案】(1)①.mào②.qī③.汲④.濡(2)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广袤:读音guǎngmào;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一般用于修饰土地面积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忧戚:读音yōuqī;意为忧愁哀伤;汲取:读音jíqǔ;意为吸取;濡养:读音rúyǎng;意为滋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你踏上诗歌的沃土”“能采撷清香的谷穗”之间是假设关系时,符合语境意思。A.“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B.“虽然……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C.“倘若……就”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D.“不但……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故选C2.小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古诗文名句,寄语青春,请你补全。(1)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7)小宁在校运会上错失金牌,你选用郑燮的《竹石》或者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勉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长风破浪会有时②.怜君何事到天涯③.欲为圣明除弊事④.暂凭杯酒长精神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⑥.人有悲欢离合⑦.月有阴晴圆缺⑧.会当凌绝顶##千磨万击还坚劲⑨.一览众山小##任尔东西南北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涯、弊、长、凌、坚劲。3.小宁准备参加“诗意青春”诗歌朗诵会。请阅读所选诗歌,帮助他完成任务。青色的池沼艾青青色的池沼,长满了马鬃草;透明的水底,映着流动的白云……平静而清潋……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坐在早晨的原野上。当心啊——脚蹄撩动着薄雾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一九四〇年三月(1)小宁对这首诗进行了朗读设计,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节描绘了幽静的青色池沼,色彩明丽,画面静美,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来读。B.“像因时序而默想的/蓝衣少女”妙用转行,“蓝衣少女”前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空间。C.“当心啊——”应该用低缓的语调来读,读出诗人的小心翼翼,担心马儿会惊扰少女。D.“栗红色的马”让清晨宁静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应重读“跳跃”,读出生机、喜悦。(2)小宁反复诵读这首诗后,理解仍有困难,请你写几条具体的阅读策略帮助他。【答案】(1)C(2)把握诗歌的意象,如诗中“池沼”“马鬃草”“白云”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幽美的意境;品味凝练优美的语言,如“流动”二字写出了白云悠悠的情态,衬托出池沼的清澈、平静;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如“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运用转行的技巧,留有诗意的空白,突出马的活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朗读设计的理解。C.根据“当心啊——脚蹄撩动着薄雾,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可知,诗人担心马儿会惊扰少女,很着急的在提醒,因此,此处应该用紧张的语调来读,读出诗人的内心的着急。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青色的池沼》中,当时的诗人经历了第一次婚变,而民族抗战也已进入相持阶段,国内反动势力正积极亲日反共,整个局势如一团迷雾。诗歌中有很多意象,注意把握。诗中有“池沼、马鬃草、白云、原野”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幽静的意境;诗歌中有很多优美凝练的语言,注意把握。水底映着白云,白云是“流动”的,表现出了水的清澈,白云的悠悠,“白云”“蓝衣少女”与“青色池沼”“透明”的背景,组合成一幅宁静、平和的画面。这应该看作是在大的历史语境下,诗人内心心理积淀下意识的流露,显示了诗人个性中宁静、平和的一面;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诗人无法无法在这幅图画中沉迷。于是,那匹冒冒失失闯入的“栗红色的马”,破坏了画面的和谐,也破坏了整个宁静的氛围。“一匹栗红色的马/在向你跳跃来了”运用转行的技巧,留出空白,给人想象空间。这匹冒失的小马或许可以看作对特定的人的暗指,或许可以看作诗人清醒的现实意识对自己处于沉迷边缘状态的提醒。4.以“青春”为主题,选取合适的意象,创作一首小诗,不少于五行。【答案】示例:青春的风铃摇动/滴露流芳的清晨/眼眸清澈/书声琅琅/青青庭中树在扎根/红绿相间的操场/马尾辫、运动衫,汗珠在飞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写作。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现代诗的形式比较优美。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语言,意境和韵律,在写作诗歌要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把握;语言和意境的运用,诗歌结构的把握。语言可以采用拟人法,排比法,比喻法。诗歌的结尾的巧妙处理,在结尾时利用寥寥数字,或将主题拉到高处,或提出问题,或留下思索,或巧妙解答问题,打开主题和空间的深度,给读者留下思考或哲理,余味深长。结合本题要求,以“青春”为主题,要求运用意象,选好合适的意象,表达深刻的主题。示例:致青春我曾用,无数个夜晚追忆,散落在来路上的花瓣和云朵,无数个瞬间闪过的无数个画面,竟凑不齐,一朵初绽的蔷薇。再回头,问那一路相伴走来的人,他们所说的昨天、青春,及年少,我可都曾经历?路过的风儿不说话,一季悲秋——满地的枯叶不作答,用一种目光凝望远方,那里一定有着绝美的景色……那么她呢?——那个已忆不清全貌的女孩,她很美吧?一定是的……二、(4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衢州寄晏尚书①范仲淹某罪有余责,尚叨一麾②,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乃延见诸生,以博以约。非某所能,盖师门之礼训也。郡之山川,接于新定。谁谓幽□,满目奇胜。衢、歙二水,合于城隅,一浊一清,如济如河。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又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且有章、阮③二从事,具富文能琴,夙宵为会,迭唱交和,忘其形体。郑声④之娱,斯实未□。往往林僧野客,惠然投诗。其为郡之乐,有如此者。(选自《范仲淹全集》,有删节)[注]①本文是范仲淹谪守睦州(今属浙江)期间在衢州所写。晏尚书,即晏殊,对范仲淹有举荐之恩。②尚叨一麾:况且念及您的指点。③章、阮:即章岷、阮逸,二人是范仲淹在睦州的僚属。④郑声:轻靡的音乐。【乙】送韩渎殿院①出守岳阳范仲淹仕宦自飘然,君恩岂欲偏。才归剑门②道,忽上洞庭船。坠絮伤春目,春涛废夜眠。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选自《范仲淹全集》)[注]①韩渎,范仲淹友人,刚从四川归朝,被宰相李迪任命为御史。又因任命不合祖制,调任岳州知州。殿院,官职名。②剑门:即大剑山,在今四川剑阁县。5.依次填入甲文方框内的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A.遐暇 B.遐瑕 C.暇瑕 D.暇遐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稍稍而息(2)具富文能琴7.对以上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某罪有余责”中的“某”一般代称自己或代自己的名,这里是范仲淹自称。B.“如济如河”中的“河”特指黄河,“长河落日圆”中的“河”也是指黄河。C.“才”“忽”二字写出韩渎来去匆匆,照应了上联中的“仕宦自飘然”一句。D.乙诗颈联实写了韩渎见柳絮而伤春、听江涛而无眠的情形,可见他失意郁闷。8.结合加点字,赏析甲文的画线句。又群峰四来,翠盈轩窗。9.根据以上诗文内容,探究范仲淹面对逆境的态度。【答案】5.A6.(1)停歇(2)同“俱”,都7.B8.“来、盈”化静为动(拟人),写出了群山高大、连绵、青翠,富有生机,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9.甲文范仲淹被贬到睦州,抑强扶弱,平息吞夺之害;他还欣赏山水,唱和诗文,不在意个人得失,心胸豁达。乙诗中范仲淹安慰失意友人不必埋怨仕途坎坷,可改变心态,去欣赏岳阳楼无边月色。两则诗文都体现了范仲淹笑对逆境的豁达胸怀。【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幽遐:意为“僻远;深幽”;斯实未暇:意为“这实在没有空闲的功夫”。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含义。(1)稍稍而息:稍稍停歇一下;息:停歇;(2)具富文能琴:都能够做文章还可以弹琴;具:同“俱”,都。【7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文的理解。C.有误,“才、忽”二字并非是指的韩渎的来去匆匆,而是指的韩渎不得重用,在官场飘忽不定的状况,所以选项错误;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由“来”和“盈”这两个字可知,它们是动词,同时,“群峰”和“翠绿的颜色”其实都是静态的,用上动词,可以说是“化静为动”;同时动词一般是人使用,所以这里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在这里写出了群峰的众多和翠蔓的繁盛。【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由甲文“吞夺之害,稍稍而息。乃延见诸生,以博以约。非某所能,盖师门之礼训也”可知这是范仲淹虽然被贬,但还是为当地的政事繁忙;由甲文“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可知范仲淹在闲暇之余还会游山玩水,对外面的景物进行欣赏,自得其乐;由乙文“岳阳楼上月,清赏浩无边”可知范仲淹劝慰朋友虽然被贬,但是仍然可以欣赏岳阳楼的美景,可见他的乐观豁达。【点睛】参考译文:【甲】我虽然有罪,但是仍然想着天下的疾苦,不敢不尽心。在这二浙地方的习俗,是急躁但是不够坚强;有些人想老虎一样,我就用文章感化他们;像老鼠一样的弱者,我就用仁者之心对待他。这才使得这样的巧取豪夺,稍稍平息。于是开始请有文化的人来做客,这不是我所能够做到的,但是也大概让师门的礼节得以传播。这里山川河流,接近新定。是谁所这里比较偏远的呢?我觉得这里到处都是奇特美丽的景色。衢州歙县的河流,在这里合二为一,一个是污浊的一个是清澈的,就像是济水和黄河一样。向东百里,就是浙江了,两岸钓鱼的人可以互相看见,鸟儿在这里翻飞。再加上群峰四面而来,翠绿的颜色充盈着我们的窗户。白云徘徊,一天都不离开。有山泉一个,在这个地方。春天的早晨,秋天的傍晚,清澈而又幽静,实在让隐居的人很快乐。并且我还有章岷、阮逸两位僚属,都能作诗也能弹琴,昼夜聚会,吟唱合唱,忘掉了自身。轻靡的音乐所带来的的愉悦,实在是让人应接不暇。经常还有一些山林里的僧人和朋友,来作诗记录这样的事迹。这个地方的快乐,就是如此。(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给儿子的信苏霍姆林斯基亲爱的儿子:①你好!我非常高兴,因为这封关于自我教育的信会引起你这样大的兴趣。你十分敏锐地看到了现代青年人的一个点那就是非常容易激动,有时甚至达到神经过敏的程度。我相信,人们之间的许多冲突,以及时常发生的争吵,其原因往往是他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有甚者,有些人根本不注意感情的自我培养。②然而,培养自己的情感境界,这在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几千年来,人的生活基本上是由肌肉力量以及诸如固执和残忍等神经系统的粗野本性所决定的。③每个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要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和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在人的心里,在潜意识里隐藏着一种本能,即动物的恐惧心理、凶恶和残忍。一个人越是缺乏文化修养,缺乏智力和美感,那么这些人的不好的潜质就会表现得越突出,让人感到粗暴无礼。当一个人无法更好地证明自己正确时,他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或者大喊大叫,即用“本能的反抗”来填充思想上的贫乏。要记住,现在对人来说,需要细腻的情感,如同需要空气一样。④怎样培养出自己细腻的情感呢?首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生活在人们中间。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同你一起劳动的人,他们都有自己各自的忧虑、牵挂、思想和感受,各自的喜怒哀乐。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同你一起生活和劳动的人,看来,这是人的最大的技能。细腻的情感只有在集体中,只有在同你周围的人们经常的精神交往中才能培养起来。⑤没有比在充满智力和美感的亲密友谊中能更好地“磨砺”和锤炼情感的了。要在友谊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友谊帮助你培养对周围每个人的细腻情感。然而,能使人的精神丰富,帮助人战胜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本性的这种真正的友谊需要什么呢?需要你个人精神上的充实。只有当你给你的朋友以某种帮助时,你的精神才能变得更充实起来。⑥如果我现在有机会到你那里去,那我就去了,把你同屋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并邀请其他一些同学,跟他们讲讲:“年轻的朋友们,要珍惜你们的情感,并去培养它。要记住,在我们这个时代,人对于来自周围世界的影响,变得日益敏锐起来。“人与人是朋友、同志和兄弟”这一思想里面,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但是它的深刻内涵远远没被理解。做一个朋友,这首先意味着教育人,肯定他身上的人的特性。”⑦教育的实质就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并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动物性就是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缺少怜悯,对别人的精神世界漠不关心,这是所有暴行者的心理基础。你要培养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的怜悯之心。你将来会有孩子,要记住,一个小孩子,他们的道德和对人们的态度往往取决于他们从小对飞鸟、花草和树木的态度。⑧寄给你一本书,埃克絮佩里的《选集》。我希望你认真地读一读他的《小王子》这篇童话并思考它的内容。⑨祝你健康,精力旺盛!⑩拥抱你,吻你!你的父亲(选自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有删改)10.根据信的内容,概括父亲给儿子写这封信的缘由。11.赏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要记住,现在对人来说,需要细腻的情感,如同需要空气一样。12.青年人应该怎样培养出自己细腻的情感?13.下面这段材料跟这封信中父亲的观点是否一致?请阐述理由。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选自利哈乔夫《论教养》)【答案】10.儿子对自我教育很关注;青年人不善于控制感情,甚至不注意感情的自我培养;培养自己的情感境界对青年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所以很有必要写信跟儿子谈培养感情的话题。11.运用比喻(或比喻论证),把细腻的感情比作必不可少的空气,形象生动地写出(论述)了青年们培养细腻感情的必要性(赖以生存,不可或缺也可)。12.(1)要在友谊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培养对周围每个人的细腻情感。(2)要培养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的怜悯之心。13.一致。这段材料论述了加强自我修养要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尊重、爱惜社会和自然,与信中作者建议儿子要培养细腻的感情本质是一致的。另外,加强自我修养,往往需要克服动物本能、培养细腻感情,也与作者的观点得一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第①段“我非常高兴,因为这封关于自我教育的信会引起你这样大的兴趣”可知,儿子对自我教育有很大的兴趣;根据第①段“你十分敏锐地看到了现代青年人的一个点那就是非常容易激动,有时甚至达到神经过敏的程度”“其原因往往是他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更有甚者,有些人根本不注意感情的自我培养”可知,青年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注意感情的自我培养;根据第②段“然而,培养自己的情感境界,这在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是对青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可知,培养自己的情感境界对青年人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由上可知,父亲给儿子写这封信来谈论培养感情的话题是很有必要的。【1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第③段“要记住,现在对人来说,需要细腻的情感,如同需要空气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细腻的情感比作空气,空气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因此培养细腻的情感也是青年们必不可少的,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青年们培养细腻感情的重要性,培养细腻的感情是青年们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第④段“细腻的情感只有在集体中,只有在同你周围的人们经常的精神交往中才能培养起来”,第⑤段“要在友谊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友谊帮助你培养对周围每个人的细腻情感”可知,要在友谊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在与周围人的精神交往中培养细腻的情感。根据第⑦段“动物性就是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缺少怜悯,对别人的精神世界漠不关心,这是所有暴行者的心理基础。你要培养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的怜悯之心”可知,要培养对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的怜悯之心。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分析。这段材料“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主要论述了要加强自我修养,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懂得尊重、珍惜社会和自然,这种细腻的情感与文中作者建议儿子要培养细腻情感的本质是一致的。结合原文第⑦段“教育的实质就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并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分析,加强自我修养,需要克服动物本能,结合材料中“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分析,培养自我修养,需要以谨慎的态度对待世界——克服自身本能,注重行为举止,尊重社会、珍惜自然,故两者观点一致。(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饭罢时分,远远望见车儿来了,载着乐大娘子,背后孙提辖骑着马,十数个军汉跟着,望十里牌来。孙新入去报与顾大嫂得知,说:“哥嫂来了。”顾大嫂吩咐道:“只依我如此行。”孙新出来,接见哥嫂。孙立问道:“婶子病在那里房内?”只见外面走入顾大嫂来,邹渊、邹润跟在背后。孙立道:“婶子,你正是害甚么病?”顾大嫂道:“伯伯拜了。我害些救兄弟的病。”孙立道:“却又作怪!救甚么兄弟?”顾大嫂道:“伯伯在上,今日事急,只得直言拜禀。这解珍、解宝被登云山下毛太公与同王孔目设计陷害,早晚要谋他两个性命。我如今和这两个好汉商量已定,要去城中劫牢,救出他两个兄弟,都投梁山泊入伙去。若是伯伯不肯去时,我们自去上梁山泊去了。如今朝廷有甚分晓,走了的倒没事,见在的便吃官司!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伯伯尊意如何?”孙立道:“我却是登州的军官,怎地敢做这等事!”顾大嫂道:“既是伯伯不肯,我们今日先和伯伯并个你死我活!”顾大嫂身边便掣出两把刀来,邹渊、邹润各拔出短刀在手。孙立叫道:“婶子且住!休要急速,待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乐大娘子惊得半晌做声不得。顾大嫂又道:“既是伯伯不肯去时,即便先送姆姆前行,我们自去下手。”孙立道:“待我归家去收拾包裹行李,看个虚实,方可行事。”顾大嫂道:“伯伯,你的乐阿舅透风与我们了!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孙立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众人既是如此行了,我怎地推却得开,不成日后倒要替你们吃官司?罢,罢,罢!都做一处商议了特。如先叫邹渊去登云山慕里,收拾起财物人马,带了那二十个心腹的人来店里取齐。邹渊去了。又使孙新人城里来,问乐和讨信,就约会了,暗通消息解珍、解宝得知。次日,登云山寨里邹渊收搭金银己了,自和那起人到来相助。孙新家里也有七八个知心腹的火家,并孙立带来的十数个军汉,共有四十余人。孙新宰了两口猪,一腔羊,众人尽吃了一饱。顾大嫂贴肉藏了尖刀,扮做个送饭的妇人先去。孙新跟着孙立,邹渊领了邻润,各带了火家,分作两路入去。(选自《水浒传》,有删节,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材料二】水浒人物之林冲娘子聂绀弩天下英雄唯我夫,无端陋质竟妨渠①。人逢艳福天生妒,虎落平阳犬不如。万里流徒②君善摄③,千年寡室妾能居。身无彩凤双飞翼,泪透萧郎④一纸书。(选自《聂绀弩旧体诗全编》,花城出版社,2017年版)[注]①渠:他。②徒:同“途”。③摄:保养。④萧郎:泛指女子爱恋的男子。【材料三】潘金莲①(节选)魏明伦武松嫂嫂恨谁?潘金莲(唱)一恨豪门恶作剧,强扭成瓜结夫妻!二恨懦夫不争气,甘作泼皮胯下骑!武松(色愠)嫂嫂,你带酒了?潘金莲酒!(索性再饮半杯,把盏呈献武松,星眸露情,喝)(唱)酒后吐出真言语,情如浪潮冲破堤,但愿共饮交杯酒,恨不相逢未嫁时!武松啊!(顿生反感)住口!武松勃然大怒,拂翻酒杯。金莲顿觉失口,酒醒大半,仓皇失措。武松(唱)怒冲牛斗,怒冲牛斗,蜜酒甜言快快收。武松打虎不打圣,关圣品德记心头。谁敬吾兄谁是友!谁欺吾兄谁是仇!兄嫂姻缘前生定,拜堂必须共白头,嫂嫂若把哥哥守,贞节牌坊我来修!嫂不把哥哥守,管教你认得我——(挥拳进逼)打虎降兽铁拳头!武松取公文包欲走,金莲拉着解释。潘金莲叔叔,为嫂酒后失言,你,你就不体谅我的苦衷么……武松(更加恼怒)拉拉扯扯,成何体统,去!(武松搡倒金莲;扬长而去)灯光变幻,扑朔迷离。御乐一派,銮舆仪仗鱼贯而出,庄严肃穆。内呼“皇帝驾到!”则天皇帝出现,后随上官婉儿②。武则天民女休得惶恐,孤替你做主。平身——金莲如进太虚幻境,步步退后,掩面逃下。上官婉儿民女转来……武则天婉儿休惊民女,旁观此事,褒贬如何?上官婉儿微臣愚见,武松虽则粗暴,更加显得爱憎分明,恪守伦理节操,不愧华夏美德,英上官婉儿雄本色,(脱口而出)可敬可爱呀!武则天(失笑)哈哈,你也说到“爱”字了!依朕看来,潘金莲长年苦闷,一遇英雄,由敬生爱,也是情有可原。诚如民女自白——恨不相逢未嫁时啊!(唱)女王深知民女凄,离经叛道我是师!跨代越朝从空至,天下女儿多梦思。武则天巍巍神州,应有一部为女流做主的法典!(振臂问天,古琴声起)上官婉儿难啦,难于上青天!武则天(颓然)我武媚娘力不从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但不知哪一朝、哪武则天一代才能予婚姻以自主,救女流出深渊?上官婉儿远矣,远矣!眼前民女,出路何在?(选自《潘金莲》,三联书店,1988年版)[注]①《潘金莲》是一部具有荒诞特色的川剧。川剧是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传统戏曲,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类似于京剧。②上官婉儿(664年-710年),是唐朝女皇帝武则天的女官,被称为“巾帼宰相”。14.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如今朝廷有甚分晓”是宋元时期的白话,意思是如今朝廷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突出当时官府的昏庸和黑暗。B.材料二中“身无彩凤双飞翼”与《水浒传》中林冲夫妇一直渴望双双逃离东京(开封)这个是非之地的想法是一致的。C.材料三中武松形象与原著基本相同,潘金莲的形象却有了不小变化,剧中她的遭遇处境让人同情,感情追求有合情合理之处。D.三则材料都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有关,或反映女性的独特个性,或反映女性的婚恋状况,这些都很有探究意义。15.金圣叹评价顾大嫂“活是黑旋风”“母旋风”,你是否赞同他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16.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在《水浒传》基础上的再创作,两文在刻画林冲娘子和潘金莲形象时构思巧妙,请结合内容赏析。【答案】14.B15.不赞同,顾大嫂和黑旋风两人性格同中有异。他们都性急直率、言行敏捷。如材料一中,顾大嫂直接告知孙新要劫狱,快言快语;随即拔刀要拼命,英武凶悍;顾大嫂先去探监,行动敏捷。但二人又有不同:李逵有勇无谋、到处惹事,但顾大嫂胆大心细、善于谋划;策划救人时,有勇有谋,有领导本能。16.材料二中,诗人以林冲娘子的口吻(或第一人称或内心独白或心理活动),抒写她的内心独白,有助于表达林娘子对丈夫的敬爱、怜惜、劝慰,表明她坚贞自守的决心,以及无辜被休得不甘、委屈,使《水浒传》中良家弱女子形象更为丰满,让人同情。材料三中,作者用荒诞手法(穿越、滑稽、讽刺)创作了“穿越剧"。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同台(让武则天和潘金莲同台),从旁观者(武则天)和当事人(潘金莲)的角度,揭示了潘金莲婚恋不幸、精神苦闷的悲惨命运,使施耐庵笔下的“坏女人”不再被简单否定,而是被读者理解与同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故事情节。B.《水浒传》中林冲没有离开东京的想法。无论高俅怎么迫害他,他都没有离开东京的打算。甚至被发配到沧州,他还对回到东京念念不忘。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联系所给材料和《水浒传》相关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如赞同,可写两人都性急直率,言行敏捷。如不赞同,可写顾大嫂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而李逵有勇无谋。示例:赞同,顾大嫂和黑旋风一样,性急直率、言行敏捷。由材料一“顾大嫂吩咐道:‘只依我如此行。’”“我如今和这两个好汉商量已定,要去城中劫牢,救出他两个兄弟,都投梁山泊入伙去。若是伯伯不肯去时,我们自去上梁山泊去了”可知,顾大嫂快人快语,直接告诉孙新要劫狱。由材料一“顾大嫂道:‘既是伯伯不肯,我们今日先和伯伯并个你死我活!’顾大嫂身边便掣出两把刀来”可知,顾大嫂直接拔刀要跟人拼个你死我活,显得凶悍。由材料一“顾大嫂贴肉藏了尖刀,扮做个送饭的妇人先去”可知,顾大嫂打扮成送饭的妇人模样前去探监,可见行动敏捷。【16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赏析。由材料二“天下英雄唯我夫”可知,诗人以林冲娘子的口吻在诗歌开头表达对丈夫林冲的赞美之情,“人逢艳福天生妒,虎落平阳犬不如”既写林冲夫妻生活的美满,也写林冲遭人嫉恨而冤枉,被流放异地的不公平。“千年寡室妾能居”一句表达林冲娘子坚贞自守的决心,“泪透萧郎一纸书”表达林冲一纸休书休掉了妻子,让妻子感觉到被休的不甘和委屈。这样的诗作将林冲娘子的形象写得更丰满、立体。材料三运用荒诞的艺术手法,将唐代历史人物武则天和《水浒传》小说人物潘金莲放在一起。由“依朕看来,潘金莲长年苦闷,一遇英雄,由敬生爱,也是情有可原。诚如民女自白——恨不相逢未嫁时啊”可知,通过武则天的旁观者角度,作者揭示潘金莲也是一个精神苦闷、有情有爱的人,“女王深知民女凄,离经叛道我是师”更表达了对潘金莲不幸命运的同情,这样构思巧妙,让人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去看待潘金莲。三、(55分)17.根据下面情境,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国庆假期,我们全家打算去郊外走走,于是我开始收拾行李箱。妈妈说:“装满一点,外出方便。”爸爸说:“别装太满,轻装出行。”这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