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课件(同名27)_第1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课件(同名27)_第2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课件(同名27)_第3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课件(同名27)_第4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课件(同名2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1编辑版ppt心肺脑复苏新进展1编辑版ppt救?

怎么救?

“没救!”大多数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未得到任何旁观者的心肺复苏!2编辑版ppt救?

怎么救?

“没救!”大多数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未得到3

心博骤停的类型与原因

可分为两类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心脏本身的病变所致,冠心病最多见。非心源性心搏骤停;因其它疾患或因素影响到心脏所致。如触电,溺水,急性缺氧,药物中毒或过敏。33

心博骤停的类型与原因

可分为两类34心脏骤停四种类型:心室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电活动心室停搏44心脏骤停四种类型:45

心室纤颤多见急性心梗早期、严重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快速不规则颤动(不同步快速收缩)ECG:QRS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200~500次∕分55心室纤颤多见急性心梗早期、严重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快速不规6

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6667

电机械分离缓慢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QRS波群宽而畸形,低振幅,20-30次∕分以下77电机械分离缓慢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QRS波群宽而畸形,8心搏停止

心室完全无收缩,ECG无心室激动波,偶见P波88心搏停止心室完全无收缩,ECG无心室激动波,偶见P波89心搏停止的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几十秒)心音、脉搏、血压消失呼吸停止、紫绀(20-30秒)瞳孔散大(35-45秒)固定(1-2分钟)、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99心搏停止的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几十秒)910心肺脑复苏的概念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心肺脑复苏目标终极目标:出院存活率次级目标: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初级目标:自主循环恢复急、准、稳、快、全1010心肺脑复苏的概念1011抢救成功的两个因素:“天意”:患者的原发病“人意”:A时间(时间就是生命,4分钟内),B抢救方法的重要性(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时间就是生命......1111抢救成功的两个因素:时间就是生命......1112从1960年开始至今已有50年历史每五年进行讨论、改革距2010年是第十次的改革CPR的历史1212CPR的历史1213从A-B-C更改为C-A-BBLS—简单却最重要的核心1313BLS—简单却最重要的核心1314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快速检查呼吸;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第一轮胸外按压30次后,单人施救者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1414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1415强调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或者按照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施救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直至AED到达并能供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接管患者。经过培训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行人工呼吸时,应按照30次按压对应2次呼吸的比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AED到达且可供使用,或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强调胸外按压1515强调胸外按压1516每次正压通气时心、脑血流量即刻减少。最近的动物实验证明,胸部按压/通气比率从15:2增至30:2,颈总动脉血流量增加1倍,心输出量增加25%,且不影响氧合和酸碱平衡。核心:多按压、少通气1616核心:多按压、少通气1617在大多数研究中表明,明确给予更多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动物实验证明,延误或中断胸外按压会降低存活率,所以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延误或中断。17171718救援人员很少愿意做“嘴对嘴呼吸”!1818救援人员很少愿意做“嘴对嘴呼吸”!18192010(新):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实践表明:每分钟按压次数是自主循环恢复以及神经系统完好的决定因素。胸外按压速率≥100次∕分1919胸外按压速率≥100次∕分19202010(新):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2005(旧):成人胸骨按下大约4至5厘米。胸外按压幅度2020胸外按压幅度2021增加按压深度5cm与增加除颤成功率是相一致的。动物研究证明:按压深度可增加动脉收缩压,按压深度从4cm上升到5cm可使冠状动脉灌注压(CPP)从7mmHg上升到14mmHg。按压深度≥5cm2121按压深度≥5cm2122溺水或其他窒息者:在EMS到达前优先按ABC顺序实施5组,约2分钟的CPR。新生儿心脏骤停更可能是呼吸道病因,通常复苏按ABC顺序,除非已知心脏病的病因。不能改变流程几个特殊情况2222不能改变流程几个特殊情况2223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持续生命支持三部分。现代心肺脑复苏技术包括:2323现代心肺脑复苏技术包括:2324核心技术2424核心技术2425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2525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2526轻拍患者在头部两侧呼唤患者检查反应同时应快速检查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目视胸部5秒BLS:步骤一:对意识状态的判断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信息,患者有无反应以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注意周围环境有无危险2626BLS:步骤一: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信息,注意周围环境有271、不要反复心脏听诊,以免延误抢救时机。2、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快速诊断注意要点2727快速诊断注意要点2728BLS:步骤二:快速启动急救系统准确记录抢救时间

2828BLS:步骤二:快速启动急救系统2829判断是否有循环检查颈动脉脉搏动时间<10s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非医务人员不做此项BLS:步骤三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厘米2929BLS:步骤三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0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确保一致。保证手掌根部全力压在胸骨上不要按压剑突手指交叉在一起,什么时候都不应离开胸壁胸背部垫硬板BLS:步骤四开始胸外按压—30次3030BLS:步骤四3031胸部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心肺复苏—BLC(CAB)3131心肺复苏—BLC(CAB)3132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C(CAB)3232心肺复苏—BLC(CAB)3233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厘米----至少5厘米,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BLC(CAB)3333心肺复苏—BLC(CAB)3334手指压于胸壁上,易致骨折定位不正确,使剑突骨折、肝损伤、肋骨骨折等肘部弯曲冲压式手离开定位点手掌交叉放松时胸廓未能充分松弛常见错误3434常见错误3435仰头抬颏法

—推荐方法BLS:步骤五打通气道

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颏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被推荐的开放气道的方法必须是简单、安全、易学和有效的,仰头抬颌法满足这一要求。患者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3535BLS:步骤五仰头—抬颏法336

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为舌后坠,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堵塞。其次是异物阻塞,要及时清除口腔异物。36363637BLS:步骤六人工呼吸-2次3737BLS:步骤六3738

怎样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头举颌打开气道;捏紧鼻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气匀(1秒)上抬3838怎样进行仰头举颌打开气道;3839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E---C手法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1/2---1/3)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球囊—面罩通气:有氧—球囊挤压1/3

无氧--球囊挤压1/2

挤压时间1秒有心跳时:

10-12次/分钟(间隔5-6秒)

3939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3940注意事项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吹气时不能漏气连吹2次,注意让病人出气确保胸部升起并维持1秒频率:成人10--12次/分4040注意事项4041条件允许时每2min转换一次,每次转换的时间均不应超过5s心肺复苏仪的使用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4141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41422010(新):不应该用于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有目击者、监护下的不稳定型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胸前捶击,不应因此延误给予心肺复苏和电击2005(旧):未给出建议心前区捶击4242心前区捶击42431、心室颤动病例中进行胸前捶击不能恢复自主循环2、并发症(包括胸骨骨折、骨髓炎、中风以及诱发成人和儿童的恶性心律失常)原因:4343原因:4344研究显示:200J单项波除颤的首次电击成功率为66%,360J为73%。双向波除颤仅150J首次成功率为92%,200J为98%。强调早期(优先),单次非同步电除颤(200J)。适应症:引起心脏骤停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扑、室颤。禁忌症:心电图直线或心电机械分离。快速除颤4444快速除颤4445电除颤的方法:病人处于平卧位,最好是木板床或床上垫一木板。两电极必须涂上导电糊或垫一生理盐水纱布。电极板的放置位置,胸前左右法:一个电极置于右锁骨下方、胸骨右缘第2肋间处,电极板中心在右锁骨中线,另一电极置于左乳头下方心尖处,电极板中心在腋前线上,两电极板相距在10厘米以上。打开除颤仪的开关,选择非同步按钮,选择所需要的电击能量,双向波除颤仪的点击能量一般选择200J.单项波的电击能量一般为300J或360J.(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是低能量双向波电除颤)按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约数秒后除颤仪鸣叫提示充电完毕,将两电极板按上述位置及力度放置好后,按放电按钮,可观察到病人身体的抽动及心电波形的突然剧烈变化,提示放电完毕。快速除颤4545快速除颤4546注意事项避免在钢丝床或潮湿地面上进行电除颤。在电击除颤的同时,所有医护人员应避免接触病人及床边,以免电击时发生危险。除颤病人应建立静脉通道,以方便给药。两个电极板之间的皮肤要保持干燥,不能因水和导电糊引起短路。加强呼吸循环监测,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并做相应处理。电能量的选择要严格按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进行。在除颤前后要辅助药物治疗,纠正水电平衡。如果室颤波细小,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使细颤变为粗颤。然后再进行除颤。快速除颤4646快速除颤4647眼球活动,手脚抽动开始呻吟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面色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心肺复苏有效指征4747心肺复苏有效指征4748心脏按压—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血气胸/心包填塞人工通气—胃扩张/胃内容物返流/吸入性肺炎气管内插管—误入食管导致肺无通气有创性操作—肺损伤/心包积血/心律失常心肺复苏中的并发症4848心肺复苏中的并发症4849禁忌症

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胸廓畸形心包填塞可选择不施救者疾病终末期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及晚期癌症患者)不宜CPR者4949不宜CPR者4950现场CPR应坚持连续进行,在现场抢救中不应轻易做出停止CPR的决定在任何时间内,出现过自主循环,应延长复苏时间青壮年、药物过量、低温、交通事故、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延长复苏时间。不终止CPR的指标5050不终止CPR的指标5051标准CPR30分钟以上,仍无心跳,未见心脏电活动。终止CPR的指标5151终止CPR的指标5152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气管内插管B、呼吸机正压通气C、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D、积极治疗原发病5252早期高级生命支持52531、肾上腺素首选,所有心跳骤停者,能提高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并可以改变细颤为粗颤,增加复苏成功率。每3—5分钟静推一次,不推荐递增剂量和大剂量使用。在至少2分钟CPR和电除颤后使用。在复苏过程中应用肾上腺素可以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及短期的存活率,但远期存活却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复苏用药5353复苏用药53542、阿托品

对于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不再常规使用,并已将其从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脏骤停流程中删除。3、胺碘酮

用于对CPR、电击除颤和缩血管药无反应的室颤/无脉搏室速用法:初始300mg,静推,150mg追加545454554、利多卡因

仅推荐顽固性室颤/室速而无胺碘酮。

用法:起始剂量1--1.5mg/kgIV

如果室颤/无脉室速持续,5--10min后可再用0.5–0.75mg/kgIV,最大量为3mg/kg。5、硫酸镁

指征:①对电击无效的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