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讲
——寻觅传统节日诗情
高二语文组李希帆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古代文化常识地理山川纪年岁时历法古代节日礼仪制度年龄称谓避讳谦辞敬辞科举职官人名称谓古代年龄称谓文史典籍音乐文娱天文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
【知识与能力】选讲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古代传统节日以及诗词;【过程与方法】联系所学古诗文理解古代文学常识,提高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热爱【重难点】
中国传统节日与古诗文阅读联系紧密的文学常识。
学习目标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阅读下列诗句,猜出诗句所描写的节日:端午元宵春节重阳七夕中秋除夕立春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岁尽未消残腊雪,堂高留宿远山云。处处楼台多侠客,家家船舫待春游。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节日觅诗情——古诗词里的传统节日
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古代节日与诗词元旦:正月初一,又叫元日,现在称春节。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贴春联、贴门神】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记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人日:正月初七。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人日思归[隋]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元宵:正月十五,也称上元、元夕、元夜。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习俗。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游山西村》陆游——“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上巳(sì):三月三日,人们多至郊外春游,水边宴饮,以祓除不祥,叫做踏青。
上巳(sì)[宋]杨万里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秋千日暮人归尽,只有春风弄彩旗。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民间寒食禁火三日,据说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之推。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清明:即二十四节气中之清明日,“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踏青、祭祖、扫墓,以示对先人之怀念,“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望野吟
[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端午: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等习俗。
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七夕:七月七日,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向织女星祈求智巧,称为“乞巧”。七夕[五代]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长恨歌》最后四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中秋:八月十五。有赏月祭月神、吃月饼、吃团圆饭、供兔儿爷等民间习俗。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游子们别离思聚,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
知识补充——【月之别称】
月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重阳:九月九日,又称重九。人们插茱萸,登高山,赏菊花、饮菊花酒,以避邪气。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冬至:又叫冬节,冬至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是吉日,被当作重大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古代节日与诗词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
清明祭
[宋]
高菊卿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
[宋]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
[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思考:三首诗歌皆写清明节,情感有什么区别呢?
节日觅诗情练习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参考答案】:高诗写出了清明时节拜祭故人的悲怆感伤的心情。王诗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吴诗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节日觅诗情练习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觅诗情
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问: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村民都去参加了社日的庆祝活动,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幸福家庭事迹简介(17篇)
- 教师网络安全培训会
- 小班期末评语15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精密结构件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劳动合同模板4篇
- 一类功能性神经元的场耦合同步控制探究
- 技巧与智慧的结合
- 应急预案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及施工图审查协议3篇
- 彩妆销售员工作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下册口算天天练45
- 雕塑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北京房地产典当合同书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一语文统编版暑假作业
- 果壳中的宇宙
- 文明施工考核标准
- 《雾都孤儿人物分析4000字(论文)》
- MZ/T 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
- GB/T 8005.3-2008铝及铝合金术语第3部分:表面处理
- 相亲资料登记表
- 2022年中国电信维护岗位认证动力专业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