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总特征:

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具体表现: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的统治,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土地和赋役制度调整: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3.思想文化上: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世界领先、影响深远,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4.民族关系上: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融合;5.对外关系上: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课标要求: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时空观念】掌握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唯物史观】认知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建树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史料实证】探究汉代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魏晋南朝和隋唐时期的中枢政务机构,唐朝租唐调制和两税法;【历史解释】研思汉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汉承秦解释制”和隋唐时期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动,唐朝的纳绢代役;【家国情怀】感悟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核心素养:时空坐标:教学分析:教学重点:选官制度的变化、三省六部的确立;教学难点: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影响。选官制度目录1三省六部制2赋税制度3

唐朝在我们心目中是色彩缤纷的,因为她统一、盛世、辉煌、包容开放,包括隋朝在内整个隋唐时期都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代,尤其在统治制度方面的创新,更是造就隋唐盛世的重要因素。情况导入: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好是坏,那是另外回事,但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这也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世界其他一切以往的伟大国家之所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如果让你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大唐王朝,你认为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红色:热烈、奔放,体现唐朝的开明开放,盛世统一;金色:辉煌、灿烂,文化繁荣,才人辈出;紫色:雍容华贵,四方来朝。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概念: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中央委任中正官(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写出评语,称状),分为九等,朝廷依此授官(吏部)。2.背景:(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3.创立:曹魏政权曹丕采纳陈群的意见创立。4.标准:初创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到西晋重家世。分为九等授官。历史纵横: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5.评价:⑴积极: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⑵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二)科举制:1.背景:(1)九品中正制的弊端;(2)南北朝以来,士族衰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3)削弱士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内容:分制举和常举(1)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2)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3)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方可正式任官。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晋书·段灼传》材料二

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一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既至省,皆疏名列到,结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员外郎试之。——《新唐书·选举志上》一、选官制度(二)科举制:3.隋唐的创立和发展:(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4)武则天:扩大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5)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其地位。4.特点:

自由报名、政权开放、公平公正、唯才是举、择优录取、分科考试。问题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评价科举制?一、选官制度(二)科举制:5.评价(影响):进步性: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社会流动;②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④促进了儒学发展,提高儒学地位,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出现重学风气;⑤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局限性:①实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选官制度;②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③以才学为标准选官,难以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④到了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思考:现实的科举制是什么样子?(1)有科举≠只有科举录取人数少:唐代科举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每年录取名额不超过30人,加上明经科也就七八十人。参加人数少:开元以后,全国参加科举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入仕方式多:达官贵人的子孙都享有门荫特权,门荫出身在唐前期属正途。此外军功、举荐、以钱捐官等都存在。(2)程序公平≠结果公平;(3)长于诗赋文章≠长于经邦济世。合作探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点(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3)选拔原则:趋向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选拔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1.历程:2.特点:二、三省六部制

(一)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二)确立完善:1.正式创立: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完善成熟:唐朝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运行:1.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2.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3.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设宰相会议于政事堂(也叫中书门下)知识拓展:

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地方,初设在门下省,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723年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其后,皇帝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二、三省六部制

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

(四)特点:(1)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相互制约;(2)以皇权为中心,分割了相权;(3)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4)集体施政,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重视程序。(五)影响:(1)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分散相权,加强皇权;(3)重视程序合法性,有利于节制君权,弥补君主才干不足,减少决策失误;(4)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影响深远;(5)对东亚文化圈产生深远影响,如日本大化改革。

总之,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合作探究:

汉唐以来中国古代中央中枢体系的演变趋势、演变特点(1)发展趋势:①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②宰相权力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方向发展演变。(2)演变特点:①皇帝通过削弱、分化相权来强化皇权;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③宰相职位由实位转为虚位,宰相权力不断分化。三、赋税制度基础概念:

赋税制度

古代的赋税是税加役,是民众的义务.1.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主要有: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租。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即调。2.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主要有:力役、军役、杂役等。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知识拓展:

均田制

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一般情况下,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一)租庸调制:1.概念:

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2.目的: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保证财政收入,巩固封建统治。3.形成过程:(1)魏晋:

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

实施均田制,要求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即租:纳粮(谷物);调:纳布(绢)。

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3)隋、唐初:租庸调制

增加庸:纳绢或布代役(代役税)。隋朝有年龄限制(50岁以上)。三、赋税制度(一)租庸调制:4.内容:

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①“租”:即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②“庸”:纳绢代役。服徭役期间,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③“调”:是户调,是人头税,交纳绢或布。5.特点: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②以实物税为主或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③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④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6.意义:①政府的赋税收入有所保障;②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生产积极性提高;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的农民负担,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三、赋税制度(二)两税法:唐朝中后期1.原因:①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财政困难;②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控制的土地大量减少,均田制难以维系,租庸调制弊端日显,难以延续。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①原则:“量出以制入”由中央政府预先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②主体:“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③标准:“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劳役用钱代替。④期限:夏秋两次收取。材料一

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材料二其年八月,宰相杨炎上书奏曰:国家初定令式,有租赋庸调之法……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炎遂请作两税法……量出以制入,户无土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唐会要·卷八十三》材料

“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1)积极:①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②扩大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③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有利于改善贫富不均的现象。(2)消极: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4.评价:三、赋税制度(二)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哪些变化与创新?反映了赋税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合作探究:项目租庸调制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征收内容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租庸调、杂役户税和地税受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一次征收夏、秋两季征收实物钱物两收放松了人身控制简化了税收种类扩大了收税对象征税时间固定了实物税向货币税过渡变化和创新:(2)发展趋势: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②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③征税内容: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化;④赋税种类: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⑤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1)变化与创新能力提升:

结合所学,概括隋唐时期制度、政策的变化和创新的表现(1)中央官制的变化:

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从而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更加成熟完善,为后世朝代所沿用。(2)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制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的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基础,极大地改变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3)土地制度的变化: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均田制崩溃,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庄园经济发展。(4)赋税制度的变化: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的改革,也是从汉代以来征税由重人口、轻田产转变为轻人口、重田产的分水岭。(5)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的变化:

中央政府的政策比较开明和开放。东北边疆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疆域变得空前辽阔,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课堂小结:1.(2022.全国甲卷)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解析】

本题考点:专制主义的加强。

由材料“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可知西晋至唐初分封的皇室子弟,在地方享有较大的权势,唐玄宗时期通过大宅邸、百孙院削弱了皇室子弟的权力,加强了专制集权,故选C项;唐玄宗时期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逐步瓦解,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排除D项。C初试牛刀:2.(2018·全国Ⅱ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

本题考点: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C初试牛刀:3.(2022·浙江高考)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解析】

本题考点:三省六部制。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D初试牛刀:4.(2021·江苏高考)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