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游记散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1.gif)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2.gif)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3.gif)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4.gif)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1150f26827f61e43b863104c477fc55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山水之情意
立个性之情操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125中学白雪燕2012-10-17教材分析(一)本单元在必修教材中的位置必修一第二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学习古代人物传记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本单元学习除了要继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关注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的特点,以及学习这一类散文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单元选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一个宏观完整的把握。(二)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梅新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认为我国古代游记文学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魏晋的诞生期唐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元明的复兴期清代的衰变期(三)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点①游记散文的要素“游记作为一种纪游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所至,即作者游程;第二,所见,包括作者耳闻目睹的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第三,所感,即作者观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从结构上来说,所至是骨骼,所见是血肉,所感是灵魂。无骨不立,无肉不丰,无魂不活,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不管游记是采用赋、序、书、记等哪种体裁来写,只要它具有这一基本格局,便可算作游记。”
——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就山水游记的特质而言,一般应具有三个文体要素。第一,对游历途中的山川景物作了具体而真实的描绘;第二,有游踪的记述;第三,有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或者寄寓作者对秀丽山河的赞美,或者抒发作者个人的感受情思,或者借山水发表议论。”
——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②山水游记的四个特点第一、写景状物栩栩如生。第二、融情于景,动人心弦第三、记游说理,含蓄隽永。第四、语言优美,妙笔生花(四)课标对于必修课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要求1、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2、“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单元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2、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写景记游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3、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兰亭集序一、激发兴趣1
.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情结”——了解文化2.事件缘起————走近文人(1)修禊(2)兰亭雅集(3)王羲之《兰亭集序》文学精品书法精品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二、整体把握《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文章由宴游活动感慨快乐年华的易逝,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对人生的痛惜,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感情变化波澜起伏、抑扬顿挫,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1、2段:叙兰亭盛会——乐第3段:叹死生之大——痛第4段:明作序要旨——悲表达观点:死生亦大矣抒发情感:乐——痛——悲
三、突破重点难点1
.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乐—痛—悲因何而乐?——人众景胜事趣神游: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生之“乐”为何而痛?——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
个体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的对比主观欲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生之有限、死之恐惧的伤痛感死之痛悲从何来?——
“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世世代代要面临这一令人痛苦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探求生命的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期待后世得以解脱古今同慨背景介绍:王羲之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士大夫不满这个时代却又无力改变,于是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出世入仙,逃避现实。他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思想虚无,行动无为;寄情山水,如浮萍一般随波飘荡,对死也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对此作了委婉的批评。“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余秋雨)《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四、思考探究1
、反复诵读,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2、与文本对话“研讨与练习”三3、拓展延伸举出你读过的抒人生无常、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说说你对生与死的理解。前赤壁赋一、把握学习内容1.文字:疏通文意,积累整合2.文学: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文章:景、情、理的巧妙结合3.文化:作者的人生感悟,苏轼旷达的胸怀,蕴含文中的“山水情结”二、激发学习兴趣1
、走近作者——知人论世《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2、了解文章——把握文体特点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苏轼以卓越的才华和杰出的创造力,进一步兼取古文和赋的优点,用写散文的手法作赋。其意境高远,灵气飞动,才思横溢,文采斐然,的确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3、朗读背诵三、思考探究鉴赏:1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乐——悲——喜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1)为何而乐?观山水风月之景,飘然欲仙——美景愉人之乐。(2)因何而悲?
听幽怨凄凉之乐,哀人生短暂——人生短暂之悲,功业无成之悲,超脱无门之悲(3)为何而喜?
明变与不变之理,物我皆无尽——忘怀得失,超然物外之喜对情感变化的深层理解:表层: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深层:自我对话的过程;与自然对话的过程;
苏轼内心的挣扎与超越“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的成熟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3
.鉴赏艺术特点:(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作者通过赤壁之游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全文将写景、抒情、议论于融一炉。写景则水月流光,抒情则哀乐相生,说理则物我相适,三者浑然一体。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使得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把读者带到一种艺术境界之中。(2)赏析精彩语言。以文为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然保留并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全文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语言优美形象:开篇描写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预售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生物科技产品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度餐厅窗口承包及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度二手商铺贷款买卖双方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海洋工程担保型买卖合同
- 2025年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项目建议书
- 保安工作在社区安全提升中的实例计划
- 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方案计划
- 学习资源共享与图书管理计划
- 主管年度员工关怀任务计划
- 【高分复习笔记】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 节事活动概论
- 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肋骨骨折病人的业务学习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免征申请表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日本酒类消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GB/T 4151-1996硝酸铈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29594-2013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 危房鉴定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